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一起民間官司為何提起朝廷重視?
文/徐永超
作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最終得以平反昭雪,靠的不是法律的正義,而是中央壓制湘軍勢力的需要。
楊乃武,杭州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舉人。小白菜,原名畢秀姑,是豆腐坊夥計葛品連妻子,因為長得白皙秀麗,平日裏愛穿綠衣白褲,所以有了這個外號。
這年十二月,葛品連暴亡,其母認為事有蹊蹺,於是到衙門告狀。之前,曾經幫民眾寫過控告胥吏舞弊的狀子,還公然諷刺父母官。縣令劉錫彤懷恨在心,未經審驗,即斷定是畢、楊二人合謀下毒,害死了葛品連。重刑之下,畢秀姑供稱她用楊乃武給的砒霜毒死了親夫。如獲至寶的縣令立傳楊乃武到案,上報革去其功名,將他打入牢獄,又把審訊詳情,報告給上司杭州府複審。
杭州知府陳魯收了劉錫彤的好處,故而在複審時,對楊乃武使盡各種酷刑,逼迫楊乃武認罪畫押。擬罪:畢秀姑凌遲處死,楊乃武斬立決。
話分兩頭。牢獄外,楊乃武的姐姐楊菊貞正在為弟弟的洗冤到處奔走。浙江按查使蒯賀蓀接過狀紙,只過了兩次堂,認定原判無誤,將案子交給巡撫楊昌浚審理。
沒想到,他派去縣裏查驗的官員收受了劉錫彤的賄賂,以其中沒有冤屈稟告。楊昌浚就此確認案情已明,罪名成立,當即上報刑部,批文一到,即刻行刑。
面對官官相護的局面,楊菊貞沒有死心,準備進京告狀。她帶着弟弟親手寫的訴狀,來到北京,向都察院遞了狀紙。沒想到,都察院將她押解回籍。
第一次進京告狀失敗後,楊菊貞仍不死心。她找到了弟弟的同年(同科同榜中舉之人),汪樹屏、吳以同,以及另一位武舉人夏縉川。這三人利用自己手中的人脈盡力幫助楊乃武洗冤。汪樹屏給在都察院的哥哥去了信;吳以同帶她見了胡雪巖,得到了進京的盤纏;夏縉川也給在翰林院當編修的堂兄夏同善寫了信,讓楊菊貞進京先去找他。
夏同善平日與帝師翁同龢關係良好,就將楊乃武一案的來龍去脈一一告知。翁同龢表示有機會定要面陳於太后皇上。於此同時,都察院奏請重審此案。慈禧太后覽畢,下旨浙江巡撫"務提實情,毋枉毋縱。"
巡撫接旨後,委派湖州知府許瑤光審問。這次,楊乃武當堂翻供,畢秀姑也供出她被劉錫彤之子姦污等情由,許瑤光見此案牽涉眾多,遲遲不敢定案上覆。於是朝廷只好又派浙江學政胡瑞瀾提審,巡撫楊昌浚與劉錫彤沆瀣一氣,千方百計阻止案件審理。
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在當時就引發了全國熱議。《申報》就一直在關注案情的進展,藉此機會,他們呼籲改變以往刑訊逼供的做法:"試思嚴刑之下,何求不得,犯人熬刑不起,問官欲得何供,犯人只得承認。"
在輿論的壓力下,慈禧下令,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對此案進行會審。刑部尚書桑春榮親自開棺驗屍,證實葛品連並非毒發身亡,乃得病而死。至此,真相大白於天下。
案情審清了,照理説,應當還當事人以清白,追究地方官錯判的責任。但事情鬧到了這一步,此案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法律事件了。因為當時太平軍剛剛被平定,地方勢力做大。比如,浙江巡撫楊昌濬,就是追隨左宗棠、曾國藩等創辦湘軍團練出身。動了他,對湘軍是勢力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正是有這層利害關係,四川總督沈葆楨等人力主不翻案。也正是出於打擊湘軍集團的考慮,翁同龢等人才主張推翻原判。至於楊、畢二人是否冤屈,又哪裏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呢?
最終,劉錫彤發配黑龍江,楊昌浚等大員被革職查辦。第二年,楊昌浚又被左宗棠保奏,先後官至漕運總督,閩浙總督。
兩位無辜的當事人呢?畢秀姑被杖責八十,在尼庵裏度過了餘生。楊乃武被革除舉人功名,永不恢復。已是一身傷殘的楊乃武自問:"我這冤案是昭雪了麼?大清真有青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