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評|“13歲助教”能教人什麼?
還記得河南商丘那個十歲上大學的“神童”嗎?2017年9月,10歲的河南商丘女孩張易文站在了商丘工學院大專一年級新生軍訓的隊伍裏,看上去,她比其他同學矮了不止一個頭。當年4月她參加了這所學校的單招考試,取得了352分的成績並被錄取。轉眼三年過去,今年夏天張易文完成學業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她沒有繼續深造,而是回到了父親開的“私塾”成為一名助教。(9月7日《北京青年報》)
從一開始,這個父親的做法就不被人看好,這個孩子的命運就讓人揪心。當年就有人質疑,讓只有10歲的張易文去讀大專,是她開“私塾”的父親張民弢的主意,張易文是生活在父親張民弢的“套子”裏,為張民弢所開的“私塾”利用。而現在王易文畢業後進自家“私塾”,似乎更坐實了這一點。
不憚以最大的善意,在我內心裏,是不太相信父母犧牲孩子的前途,把孩子作為自己謀利工具的。一個最大的可能是,這個父親想按照設想的那樣去教育孩子,然後通過孩子的成功來為證明自己的設想,成全自己的事業。當年,張文弢為張易文規劃了未來的教育路線,“10歲考上大學、15歲考上研究生、20歲博士畢業”;而後又為自己的私塾宣傳:“初中畢業就能考大學少年班”“15歲無學籍能考中外好大學”“10歲讀懂大學英語”——在無形中説明了很多。
現在,這個“13歲助教”能教人什麼?從張民弢傳來的視頻可以看到,張易文除了和“私塾”裏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弟子規》、英文版《三字經》外,還單獨指導了其他孩子漫畫繪製等內容。這算是“授人以魚”,但在張民弢的宣傳裏,他可是要“授人以漁”的,而女兒就是他的底氣所在。“13歲助教”真能授人以漁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對於張民弢的教育方式,有人認為,“純靠自己”培養孩子的成本很高。其實,這種教育方式,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風險太大。教育事關未來,而一個孩子的成長,往往並沒有“回程票”,一旦走錯了路,想要回頭就難了。正所謂“誤了莊稼是一季,誤了孩子是一生”, 對孩子的教育是有體系的,不要試圖壓縮,也不要試圖跨越。違背教育規律的超車思維,翻車的機率很大。
雖然人們對於現行教育模式有着諸多批評,但不可否認其本身具有的科學性,可以説,其在整體上達到了當前社會所能達到的教育認知水平。而很多“野路子”教育方式,或許在宣傳的某一點上擊中了當前教育的痛點,有讓人眼前一亮之處,但在整體上卻存在着很多不足,失敗的風險太大。教育部辦公廳曾印發《關於做好2020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顯然也有着這樣的考慮。
還要看到,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與社會的有機銜接。張易文大專畢業了,按道理講,可以進入社會,但在事實上,能夠找到工作嗎?能夠勝任工作嗎?正如研究者所説,孩子成長需要同學、班級,需要與人打交道,不是僅憑家長的想象就能夠滿足。這門課如果不及格,可能一輩子都補不回來。拋開這點不講,即便少年老成,可又如何與身邊人相處,身邊人會接受嗎?
對孩子的教育不應該是一場賭博,一旦賭輸了誰都承擔不起。不是説教育不能創新,而是説教育創新,一定要經過反覆論證,不能草率而行,更不能被功利綁架。據稱,從2012年開辦至今,除了自己的女兒,張民弢的“私塾”還沒有將一名10歲左右的孩子送進高等學府。即使再複製一個又能如何?成長是一個過程,一時抄了近路,未必就能笑到最後。
文/毛建國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