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台的愛國英雄——胡傳
胡毓驊
第762期
胡傳何許人也?國學大師胡適的父親,1841年出生於績溪上莊,字鐵花,一字守珊,號鈍夫,行名祥蛟,鄉里多稱他為“鐵花公”或“珊先生"。胡傳是五兄弟之長,“自少淳樸,不喜甘餌",不但為人正直,遇事敢為,而且聰敏超人,夙慧不凡。
1882年,40歲的胡傳北上京師,為友人賞識,認為他是“為國家幹濟之才",推薦他做官。為官期間他曾客遊至粵,到海南諸地,被黎人稱為“漢官自明海介公外,無有至者”的貴賓,大受歡迎。後又調赴鄭州治理黃河。身為清廷官員的胡傳,在黃河大堤上與民工一起櫛風沐雨,深得百姓擁戴。他還大膽採用了以竹籠裝石塊沉入河底的阻急流的方法,節約資金一半。
有人將胡傳的這些功績報奏朝廷,受到重視。1889年,獲得“直隸州知州分發省分補用”的資格。1890年,在江蘇辦理税務。1892年,奉旨調往台灣,剛到台灣,任“全台灣營務處總巡”。胡傳到達台灣的時候,已是中日甲午戰爭之前夜。
胡傳畫像
令人歎服的台東政績
1892年,胡傳奉調台灣任職,清廷考慮台灣省是新設,更需要人才,就同意台灣巡撫邵友濂的要求,將在官場中已有“能吏”美名的胡傳調去。胡傳於1892年1月至台,因嫺熟地理,初充營務總巡,遍歷全台三十一營、二十八哨,對台灣諸島的防禦設施、更新裝備、訓練海軍等,提出了關鍵的規劃建議。
不久,胡傳被任命管理全台營務。1893年,被任命代理台東直隸州知州,到任不二日,當時的軍事長官突然病故,於是他便不得不權署軍事,兼領枱東後山軍務。成為台灣惟一一個直隸州的最高軍政長官。從1893年6月到l895年4月割讓台灣的兩年不到時間裏,在清廷腐朽沒落的大背景下,胡傳在自己的轄區裏,還是有所政績的。
首先,糾正清廷一直來“重防番、輕防海”的極端錯誤的台灣防務政策。他認為這是治台的最大弊病,對內應團結加教化,“拊循野番,獸擾而兒蓄之;復設番塾,延師教讀”。當時的台東是新設的州,一切草創,從頭開始,而且是台灣省唯一的直隸州,地位不能説不重要,但它又是一個土著式的、未開化的地區,其時少數民族都是男女裸體上街,大礙風俗之雅觀。胡傳知州乃出告示,男女必須穿衣上街,併發給男女衣服褲裙,有些人不習慣,拒不執行,胡傳乃以嚴刑處之,秩序很快改觀,深得民眾好評。
同時,鑑於“台東各處土曠而沃”,鼓勵居民多開荒地,多種五穀,多養牛羊,多栽竹木,從而發展生產,厚生利民。實行民族和睦、安居樂業政策,鼓勵大陸移民與土著居民“共敦和睦,毋相尋仇,以全類族,各安生業"。他幾乎月無虛日地反覆視察台東“轄境內五百里”的所統各營屯,並立即肯定正確點滴,教正不當之處,深為諸官所驚服。
另外,軍事是治政穩民、安定社會之關鍵,胡傳對軍事也頗有研究和重視。他治軍的一大措施是禁煙。當時台灣的兵勇,十有八九都吃鴉片,百禁無效。胡傳接手軍事後,決心禁煙,親臨營地,深入調查,發現他的部隊幾乎全是煙民。胡傳察報上司,購買禁煙丸,同時嚴申軍令,凡不能戒煙者,當為除名。軍令嚴明,長官身先士卒,兵勇們倒也踴躍戒煙,皆願領藥戒煙,“其不能戒者只有三十餘人”。戒煙三四個月的結果是,“營中所有煙燈一律掃除”,裁汰,遣返“煙勇”數十人,這在胡傳《台灣日記》中都有明確記載。同時他還親自主持軍隊操練,尤其“步伐打靶"等基本訓練,常説:“習之熟,則猝遇非常,不至張皇矣。”為此,他身先士卒,“黎明即起,赴軍中點卯”。
軍隊得到很好的整頓,軍威提升,治政嚴明,多有興革,社會安定得到加強。胡傳任職台灣四年餘,胡統領的聲名,在台東頓時鵲起,深得民眾的信任,曾集資送胡傳“萬民衣”一件。此“萬民衣”由胡傳次子胡紹之帶回故鄉績溪上莊,一直保存到文化大革命才被焚燬。其偉績載入台東縣志。
抗日保台殉國情
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大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腐朽的清政府把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署的消息傳到台灣,在台島頓時引起巨大震動。人們聚在一起放聲大哭,哭聲震野。台灣人民不甘做亡國奴,開展了英勇壯烈的抗日保台的鬥爭。
《馬關條約》簽定後,清政府下詔召回清廷所有在台官員。當時,留在台灣抗擊日軍的有抗法名將劉永福的部隊。在台灣人民反抗入侵者的愛國熱情感召下,胡傳決心留在台灣,冒死抗詔不歸,誓與台灣共存亡。為了防止不測和表示自己為國捐軀的決心,胡傳説服了妻子,讓她帶着子女與家庭教師等回家鄉徽州績溪上莊,身邊只留下次子胡紹之。胡適的母親迫於形勢,不得不挈子別夫,悽楚離台。
台灣人民奮起抗日
台灣保衞戰終因孤立無援而失敗,抵抗戰士大都壯烈犧牲。胡傳也在戰鬥中落人敵手,被殘酷殺害,且身首異處,很是壯烈。不過,幸有次子胡紹之奪回父親屍體,扶柩越海回到家鄉。
胡紹之懷揣父親的遺囑回到家鄉後,卻不敢説出真情,只編了個情節:胡傳在台的最後時日,雙腳腫脹,腳氣病令他不良於行。他在台繼續從事抗日運動,直到病情加重,無法行動。劉永福看到胡傳的身體已經垮了,派人護送胡傳到廈門。此時的胡傳,已經油盡燈枯,四天後,病逝於廈門旅寓。
為什麼説胡傳是病死,而不説被殺呢?
這是因為如果説他是抗敵殉難,那麼他就是違抗清廷的命令,不但討不着封贈,反而有罪,藉口病死,免了許多麻煩。另外,據封建社會的宗族祠規,凡是凶死的人,牌位不能入宗祠,名字不能上族譜。這是最重要的家法,沒有哪一個人敢不遵守的。
當胡紹之扶柩安全到達上莊時,族中有人提出:胡傳是被倭寇所殺,應屬“凶死",不能進祖墳。胡紹之十分清楚,如果應對不了這個質疑,非但不能將父親埋入祖塋,還會招致“抗詔”的株連之禍。在這緊急關頭,胡紹之強忍悲憤,對族人道:“家父是被砍頭而死還是病死,開棺來驗便知。誰若不相信家父是病死的,拿頭來下賭,開棺若無頭,則殺我頭;若有頭,則殺下賭者之頭!”這一招果然嚇得懷疑者噤若寒蟬,誰也不敢拿頭來賭。這樣,喪禮得以正常進行,牌位入了宗祠,名字登上族譜。
胡傳墓
事後,胡適的姨母問紹之:“大姨夫是不是善終?”紹之不答。姨母也是聰明的人,知道紹之的苦衷,從此不再提及此事。對於此事,胡適之妻江冬秀曾對一位族人説,她公公是在軍中被砍頭的。胡適在其口述自傳中亦説:“他為台灣民主國的殉難者之一。”胡適研究專家石原皋在《閒話胡適》書中亦説“鐵花公是愛國英雄,是為了抗日而戰死沙場的”。
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但族中人仍議論紛紛,給胡傳的死留下了一個不解之謎,甚至還有人傳説胡傳的遺體被安上了金頭、銅頭、木頭。1966年,“WG”開始,胡適作為“反動文人”當然遭到嚴厲批判,造反派對其祖宗八代也不放過。胡傳的墳墓被挖開,撬開棺蓋,拋屍露首,人們驚奇地發現棺中既無金頭、銅頭、木頭,也沒有真正的頭顱骨---胡傳果然是被日本人砍殺而死的。造反派們開棺的結果恰恰證明了胡適這個“反動文人”的父親是一個戰死沙場的愛國英雄,是一位抗日殉難的仁人志士。
台東有座“胡傳紀念碑”
筆者曾去台灣旅遊,遊覽了台東名勝,在台東就有一條以胡傳的字“鐵花”命名的鐵花路和以“鐵花村”命名的文化園區。
這是因為胡傳是一名“能吏”,在台東兩年,治績為人歎服,軍民面貌大為改觀。胡傳在台東州官期間,獎勵農桑,教育原住民;以文官兼武職,整頓營務,鞏固海防,心力大多投注在軍事方面。在他的《台灣日記與稟啓》裏,詳細記錄了他在台東將近兩年裏所做的事情。
台東的胡傳紀念碑
1952年,胡適來到台東,當地父老“仍然記得我的父親是位武官——胡統領,而非文官——胡知州”。台東父老為了紀念這位清代州官,特別把原火車站前的光復路改為“鐵花路”,並將鯉魚山忠烈祠旁日人遺留的“忠魂碑”改為“胡傳紀念碑”,碑文額篆曰:“清枱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先生紀念碑”。後來原火車站搬遷,過去的台鐵舊宿舍改造成文化園區,被命名為“鐵花村”,並有“碑記”載其事蹟:
“胡傳,字鐵花,晚清績溪三奇士之一,曾任台東知州,在1893-1895年時任守此處,胡鐵花士在1891年11月被台灣巡撫邵友濂奏調台灣,又被江蘇巡撫剛毅奏留江蘇;1892年任全台灣營務處總巡;1893年代理台東直隸州知州兼統鎮海後軍各營;1894年補授台東直隸州知州,同年甲午戰爭爆發,遣妻兒歸鄉,應總兵劉水福私約而留台抗日。1895年,因心力交瘁、腳氣病加劇而離開台灣,七月初三在廈門病逝。”
1958年台灣頒佈命令,准予胡傳入祀台灣省忠烈祠,以昭矜式。台灣的忠烈祠是用來祭奠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將士和官兵.無論軍銜大小,哪怕是一個小兵,只要是在戰場上殺敵陣亡的,只要有名字都可以進去,如果不是,哪怕是上將,也不準進去。胡傳能入忠烈祠這也説明胡傳的死,不是因病而死,而是殺敵陣亡的。
胡傳的桑梓情
胡傳還是一個熱心桑梓之地宗族文化建設的典型。胡氏聚居的上莊早就建有宗祠,道光庚子冬重造的宗祠落成。21年後因清軍與太平天國的戰爭,新宗祠毀於戰火。戰爭結束後,上莊胡氏再議重建宗祠,胡傳是重建宗祠的主持人。從同治四年至光緒二年,胡傳為重建宗祠奮鬥了12年。
從《胡鐵花年譜》可知,重建宗祠的發起者和建祠費用的提供者主要是上莊籍商人。據不完全統計,建祠費用,胡氏旅居上海的經商者提供了約七八千元,另一個捐款來源是從上莊遷往屯溪、休寧的胡氏族人。胡適指出,“此一支即‘胡開文墨店’的創辦人的後代”。胡傳在談及籌款時指出:“迄今十有二年,凡往來休寧、屯溪、上海各處勸捐收捐。”
拆毀中的胡傳主持建造的上莊祠堂
光緒二年,宗祠即將落成,還缺一筆經費。胡傳決心向積欠丁口、丁工捐者追收欠款。並依據祖宗相傳舊例,規定此兩項積欠不繳,不許其家祖考神主入祠。於是引起抗捐者與胡傳之間的激烈對抗,胡傳則以死堅持這場宗族制度下所特有的抗爭。死後神主不能進入宗祠的懲罰,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説是比什麼東西都難接受的。結果是“其抗爭者各不忍不升祔其祖考神主於宗祠,繳足歷年所欠之捐”。
積欠丁工捐繳齊,宗祠如期完工。之後,胡傳又參加胡氏宗譜的編纂工作。據《上川明經胡氏宗譜》記載,“光緒初鐵花先生等,更考古訓,揆鄉情,創為祠規二十四條,其於古昔合族教令,雖不知其何如然,固吾一族之合羣法也。”
胡傳的有生之年,正是危難的祖國蒙受西方列強侵略蹂躪之時。胡傳以“不畏難,不苟安”的精神投筆從戎,萬里馳驅,足跡遍及東北、海南、台灣,為抵禦外侮保衞祖國作出了貢獻。他的富於傳奇色彩的戎馬生涯,閃耀着愛國主義的熠熠光華。
製作:童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