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是中國最有名的古代地理名詞之一。
【十六州在哪裏】
燕雲十六州這個名詞,在歷史上代表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被動、弱勢。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幽薊十六州或燕雲之地,即今天的北京、天津海河以北,以及山西、河北北部。
這十六個州在唐末分別隸屬兩個藩鎮,即幽州節度使(又稱幽薊節度使、燕薊節度使、范陽節度使、盧龍節度使)與河東節度使管轄,它們具體是:
1、幽州(燕州):今北京;
2、薊州:今天津薊州;
3、順州:今北京順義;
4、檀州:今北京密雲;
5、儒州:今北京延慶;
6、瀛州:今河北河間;
7、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8、涿州:今河北涿州;
9、新州:今河北涿鹿;
10、媯州:今河北懷來;
11、武州:今河北宣化。
上面十一州屬於幽州節度使轄區。而屬於河東節度使轄區的五州是:
12、雲州:今山西大同;
13、蔚州:今河北蔚縣;
14、應州:今山西應縣;
15、寰州:今山西朔州東;
16、朔州:今山西朔州。
燕雲十六州分佈圖
【藩鎮是什麼】
上面提到兩個藩鎮,藩鎮也稱方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
藩是“保衞”之意,鎮是指軍鎮。唐代朝廷設置軍鎮,本來是為了保衞自身安全的舉措,唐玄宗為了防止邊地外人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時稱天寶十節度(文末有詳細介紹)。
但是後來,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大唐國勢就此衰落。
而黃河中下游以北地區的藩鎮,即時稱“河朔三鎮”的成德、魏博和盧龍三鎮,則割據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實際完全是獨立王國,官吏、税收、軍事都由自己控制,大權由父子或上下級相傳,並不聽從朝廷命令。
正是這些藩鎮,在唐朝滅亡之後,演變成了五代十國。
燕雲十六州
【五代十國指什麼】
五代,是指從公元907年梁王朱温篡唐建立後梁,至北宋之前的半個多世紀裏,中原地區依次出現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十國,是指五代時期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或者自立為帝,或者表面上奉中原王朝為正統,這些勢力數量不只十個,歷史上把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國家統稱為十國。
【石敬瑭出賣燕雲十六州及影響】
中原王朝丟失十六州,丟失於後晉皇帝石敬瑭之手。
石敬瑭原為後唐河東節度使,他於公元936年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扶植他建立後晉,作為酬勞,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十六州東西寬約600公里,南北長約200公里,總面積約120,000平方公里。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
這片地區所處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自古為中原抵禦北方遊牧勢力南下的戰略要地。
它的戰略意義,對於中原王朝極為重要。它的丟失,使中原王朝失去與北方遊牧勢力之間的天然防線,宋太宗曾經試圖出兵收復,但遭到了失敗。後來雖然在長期反覆爭奪中,十六州的一部分被收復,但作為戰略要地的整體,它一直是殘缺的,並且一直使北宋面臨極大邊防壓力。
宋朝被稱為弱宋,內因是“冗兵、冗官、冗費”、崇文抑武;外因,毫無疑問正是十六州的丟失導致任何時期只要北方勢力強大起來,都能輕而易舉發兵南下。
之後,十六州大片地方輪流處於遼、金控制下,再到後來,元朝定鼎近百年,直到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攻克大都,奪得燕雲十六州,這片地區才在被石敬瑭出賣四百多年後,再度迴歸中原王朝控制。
【什麼是天寶十節度】
天寶十節度使是唐天寶年間設置在邊陲的十個軍鎮長官,它們具體是:
一、范陽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臨制奚、契丹,治幽州(天寶時為范陽郡),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二、平盧節度使
鎮撫室韋、靺鞨,治營州(柳城郡,今遼寧朝陽),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三、河東節度使
防禦突厥,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定襄郡,今山西忻州)、代州(雁門郡,今山西代縣)、嵐州(樓煩郡,今山西嵐縣北)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四、朔方節度使
捍禦突厥,治靈州(靈武郡,今寧夏靈武西南),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五、河西節度使
斷隔吐蕃、突厥,治涼州(武威郡,今甘肅武威),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唐代邊兵守戍者,大者稱軍,小者稱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六、安西節度使
安西節度使,又稱四鎮節度使、安西四鎮節度使,撫寧西域,治龜茲城(今庫車),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七、北庭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防制突騎施、堅昆,治北庭都護府,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八、隴右節度使
備禦吐蕃,治鄯州(西平郡,治今青海樂都),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天寶十三載又於鄯、廓、洮、河四州西境增置寧邊、威勝、天成、振威(吐蕃雕窠城)、神策、金天、武寧、曜武八軍。
九、劍南節度使
西抗吐蕃,南撫蠻僚,治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松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十、嶺南五府經略使
綏靜夷僚,治廣州(南海郡,今廣東廣州),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