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貧士
陶淵明
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
曖曖虛中滅,何時見餘輝?
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
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
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飢?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文選》卷三〇
萬物各有依託,只有孤雲無依無憑。昏暗降臨時,孤雲便消逝於虛空,何時能再見它的餘輝?清晨雲霞驅散夜霧,眾鳥結着伴飛翔。那隻行動遲緩的鳥兒緩緩飛出樹林,沒到傍晚便已飛回。我量力而行甘守貧賤,怎能沒受過飢寒呢?如果這世上沒有知音,那也就罷了吧,用不着悲傷了。
本詩陶淵明吟詠“貧士”。這個“貧士”指誰呢?從詩歌來看,是陶淵明自己。陶淵明既然下定決心辭別官場,那就意味着斷絕了俸祿來源,必將選擇清貧的生活。對此,陶淵明心知肚明,早有準備,也安貧樂道。既然如此,那還為什麼要寫“貧士”呢?因為陶淵明也心有不甘。歸隱之初,他衣食無憂,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當家遭火災之後,當那淺薄的積蓄告罄之後,陶淵明的生活便陷入困頓之中,他躬耕自資,卻生生乏術,以致貧病交加。他曾經因為斷炊而乞討過,“飢來驅我去,扣門拙言辭”,他曾因重陽節無酒可飲而無可奈何,以致有“白衣送酒”的故實。“夜中枕蓆冷”“夏日常抱飢”,成了陶淵明晚境生活的常態。
試想,對於一個將田園視為生命樂園的人,當他面對着這樣貧病、凍餓接踵而來的田園時,會有多大的心理落差?當理想中的生命樂園變成煎熬時,陶淵明已經很難再有“採菊東籬下”的悠然和瀟灑了,曾經滄海,心緒失落,也成了陶淵明晚境詩歌的主題。所以,他一再寫安貧樂道、君子固窮、謀道不謀食,因為他得用這樣的古訓説服自己降心順志,不然,他沒法給自己的選擇一個有説服力的交代。當然,他也明白,這是他的選擇,得他自己來買單。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再來分析這首詩。陶淵明説,世間萬物各有所託,為何孤雲就無所寄託呢?當孤雲在太陽落山時分消失,何時才能再見它的神采呢?言下之意,陶淵明不過就是一朵飄零天幕的孤雲!當朝霞滿天中,羣鳥結伴飛翔時,這羣鳥是何等的歡快自在啊!它們享受着成羣結伴的歡暢,日夕忘歸,可是,那一隻老病的鳥兒,由於能力有限,遲遲出林,早早歸來,它享受不了成羣結伴的歡暢。言下之意,陶淵明不過是一隻遊離於主流社會之外的、能力有限的老病的鳥兒!我也該量力守拙啦,破敗的故園就是我的歸宿,“飢寒飽所更”。但是,陶淵明也有陶淵明的原則!與其混跡於紛亂的雲海,側身於呼朋引伴的鳥羣,還不如孤芳自賞、高自標置呢!因為,這個世界知音太少,能真正懂陶淵明心思的人,少之又少,既然這樣,那還説什麼呢?還悲哀什麼呢?由此可見陶淵明的執着,陶淵明的認真!
辛苦歸來的田園裏,無人可與談心;甚囂塵上的官場裏,知音世所稀。儘管身處破敗荒蕪的田園,但是,骨鯁的人格、高傲的個性不改,沒有知音,寧缺毋濫!這是恬靜自處的陶淵明向世界的宣告!是高傲的人格向世俗社會的宣告!也是深入骨髓的魏晉風度向世俗的挑戰!儘管這個挑戰顯得天真、稚嫩,但其象徵意義是巨大的,他在給後世卑微的士大夫壯膽,給所有特立獨行、向道而行的人鎮膽!
當然,我們還能從這首詩裏解讀出陶淵明晚年孤獨的思想底色。“解顏勸農人”,他與村民“言笑無厭時”,但説到底,農人無法深入到陶淵明知音的層面,陶淵明渴望知音,卻仍然沒有知音。於是,他陶醉於酒,欣賞於菊,蔑視時世,神交古人,感慨時不我遇,也只有在這個孤閉的世界裏,他才能暫時地忘情物我,塊然自足。由此,再去思考陶淵明的嗜酒如命,尤其是越到晚年越嗜酒,以致於家人要他戒酒,再去思考陶淵明詩歌的“篇篇有酒”,其根本目的,不過是“寄酒為跡”(蕭統《陶淵明集序》),不過是在酒的陶醉中寄託那委婉、隱曲又固執、剛正的心跡!
(蕭寒)
乾燥完整的葉呈卵形或圓卵形,多數皺縮捲曲,外皮黃紫色,氣芳香,味微辛。發表、散寒、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頭痛無汗、氣喘、胸腹脹滿、嘔惡腹瀉、咽中梗阻、妊娠惡阻、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主產於江蘇、浙江、河南、河北、湖北等地。
編校:席娟娟 審核:王彬
【來源:啄木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