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託尼愛説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難度相對最高的一場大決戰。
作為國民黨方面的實際總指揮,杜聿明其實是一位相當高明的帥才。如果單就謀略而論,與我華野代司令員粟裕相比,並沒有太大差距,在一些局部,甚至表現的和粟裕旗鼓相當。
可為什麼最後杜聿明坐擁30萬大軍,居然被華野全殲,本人被生俘了呢?
一、淮海戰前,杜聿明就摸透了粟裕的心思?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陝西人。黃埔一期生,蔣介石的得意門生。抗戰中率軍奮勇抗擊日寇,在長城抗戰、淞滬會戰、崑崙關大戰、遠征頃甸等大戰中表現突出,他是為國家和民族立過大功的將軍。
杜聿明是國軍少有的極富謀略的將軍,抗戰結束後蔣介石不顧民意強行發動內戰,杜聿明起初在東北戰場負責指揮,一度將東北民主聯軍打得連連敗退。
1948年8月,我英勇人民解放軍在連連獲得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等輝煌勝利後,一步步奪取華東戰場的主動權。蔣介石憂思無計,唯恐陳粟將山東全部奪佔,而在徐州主持大局的徐州“剿總”司令長官劉峙昏憒無能,拿不出像樣的對策,不得不把杜聿明從東北召回,商討華東方向的戰略。
杜聿明不愧是善謀之將才。他一到徐州,便提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對策。
杜聿明在八年抗戰過程中,大致也形成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觀念,不主張計較地盤的得失,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力決戰,消滅敵有生力量上。
他認為,華東野戰軍雖然連獲大勝,但總兵力只有30萬人,而徐州剿總下轄軍力在60萬以上,當下的形勢,應當以絕對優勢之兵力,尋找華東野戰軍主力進行決戰。
在此基礎上,杜聿明站在國軍黨全局的高度,制定了一個名為《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提出以六十萬機動兵團,繼續向華野主力攻擊,對陳粟各部實行各個擊破。
為達到集中兵力對付陳粟的戰略目的,杜聿明還計劃,華中“剿總”也應加入戰局,主動攻擊河南,全力拖住中野劉鄧大軍,使其無法向東支援,從而達到戰略上的各個擊破。
蔣介石對此案大為讚賞,立即批准執行。
平心而論,這個計劃切中了當時的要害。當時粟裕正在積極謀劃攻取濟南,徹底消滅國民黨在山東的力量。如果杜聿明以三十至四十萬大軍再度攻入山東,無疑會將戰局大大複雜化。華野要麼掉頭以全力應對之,要麼避而不戰,積蓄實力再圖進攻濟南等要地。那麼,華東的力量對比形勢,將再一次向國民黨方向傾斜,這是我方不可接受的。
但幸運的是,關鍵時刻,國民黨軍內部一貫的拖延症又犯了。杜聿明8月提出計劃,國軍總部研究來研究去,協調各路部隊調配力量,一直到9月下旬才算理清楚,定下決心。
而粟裕已經指揮大軍,集中全力將濟南攻下,活捉了王耀武,杜聿明的計劃喪失了一個先決條件。
到1948年10月,正當杜聿明躊躇滿志地準備指揮大軍北上進攻山東解放區,遼瀋戰場形勢急轉直下,101(名字就不説了,你懂得)捲土重來,錦州戰役到了白熱化階段,瀋陽、長春處處告急,蔣介石顧頭不顧腚,只能哪裏急先救哪裏,又把杜聿明調回東北。
華東方向於是仍讓劉峙負責指揮。可是正如邱清泉諷刺之言,劉峙這個頂着“福將”名號的豬頭,沒有膽色也沒有方略更缺乏執行力。在杜聿明宏大戰略前,他只剩下擔心和不安。華野主力已經全據山東半島,再調大軍前去,萬一重蹈當年張靈甫的覆轍可怎麼辦?於是叫停各部,不再向陳粟主動進攻。
杜聿明聽説後,氣得大罵劉峙無能。可是人在東北,鞭長莫及,唯浩嘆而已。
二、杜氏獻策先破劉鄧:為何劉峙偏不同意?
1948年11月,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兩部同時發力,展開了淮海戰役,國民黨一方稱之為徐蚌會戰。
戰前,粟裕與中央反覆溝通,對於這場戰略決戰首先在哪開打,作出相當嚴密慎重的考慮。最終,陳粟針對國民黨軍沿隴海線一字排開的陣勢,選擇先打徐州右翼的黃伯韜兵團。
為什麼這麼選擇呢?
在徐州的諸兵團中,邱清泉、李彌、孫元良等兵力實力都比黃兵團強,而且互相緊靠,無法對其構成包圍態勢,只有黃兵團位置相對突出。
但粟裕不止着眼於打只吃黃伯韜兵團,而在於以圍其一部的動作,誘使徐州剿總主力離開徐州來救援,從而在運動中尋找打擊援敵的機會。粟裕使用手中主力的一半構築阻擊陣地,準備與徐州方向援敵決一死戰。
另外,中原野戰軍還以主力向東積極前進,控制徐州國軍的注意力。
華野、中野60萬人,20多個縱隊同時行動,四面八方一起行動,一時間打得國軍諸大將眼花繚亂,對接下來如何應對局面,產生了巨大的困擾。
怎麼打呢?蔣介石這時候是慌的,別看他平時喜歡微操,但真到了見真水平的時候,只剩下麻爪,他自己也提不出什麼策略。至於徐州剿總司令,更是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了。
國難思良將。蔣介石只得把杜聿明重新從東北調回徐州,任命其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任前進指揮部主任,相當於近80萬大軍的指揮權都交給他了。
國軍從上到下都眼花了,但杜聿明可一點沒花。
別看各處打的熱鬧,但華野真正厲害的招數,就集中在黃伯韜兵團這裏,不僅要吃掉黃兵團,還要趁勢打援,擊破徐州國軍主力。杜聿明提出一個斷其一臂的策略。
即,暫時不救黃伯韜,只留李彌十三兵團留守徐州,其餘主力傾巢出動,南下會和華中方向調來的黃維兵團,合力擊破中原野戰軍劉鄧大軍。
這麼做的理由,一是中野力量弱於華野,好打。二是避開粟裕設下的圍點打援之局。
只要國軍搶在粟裕圍殲黃伯韜之前,殲滅或打退中野,到時再以絕對優勢之主力掉頭打華野,勝算必將大大提升。
杜聿明的策略,可謂撥雲見日,直指要害。如果這麼打,中野必將承受極大壓力,局勢必將限入被動。
當然,我們不是質疑劉帥的指揮能力。戰略決戰的時刻,畢竟決定勝敗的是絕對實力。國軍如果以四十多萬人壓過來,中野將無法行動自如地先打宿縣,割斷徐州與黃維兵團的聯繫,後面的全殲黃維兵團就無從説起,而淮海戰役西線失利,整個大決戰的態勢就要另説了。
然而,關鍵時刻,劉峙又出來搗亂了。
劉峙目光短淺。明明黃伯韜兵團近在咫尺,不先救他,反而捨近求遠去西南打劉鄧,這是何道理?到時候黃伯韜如果被殲滅,誰來擔這個責任?
劉峙堅決反對這一方案,強令諸部全力救援黃伯韜。邱清泉等兵團於是轉向東面,投了一場沒有希望的解圍戰鬥。
事實證明,杜聿明的策略,是淮海戰役初期,最有可能改變戰局的良方。
杜聿明面對此情此景,徒負呼呼無可奈何。黃伯韜兵團苦苦堅持17天,也沒等到邱兵團一兵一卒,無他,粟裕的打援兵力太強,衝不過去!
三、蔣介石瞎指揮,斷送杜聿明30萬大軍
黃伯韜兵團覆沒後,中野在華野部分兵力配合下,也死死將東進救援徐州的黃維兵團困在雙堆集。劉伯承還忽施妙手,派一部兵力攻佔宿縣,徹底將徐州國軍主力與南線兵團隔開。
此時,國民黨軍損失了黃伯韜兵團十二萬人,又陸續被打掉一些旅團級部隊,徐州本部的兵力只剩三十多萬人。在華野、中野兩部近六十萬人的合力進逼之下,已經無力再守徐州了。
面對危局,杜聿明向蔣介石強烈建議,不要固守徐州,應迅速脱離向西,由河南永城一帶南下,到達阜陽一帶,整軍與敵再戰。
這個戰略,雖然像是退卻,但卻能使國軍主力跳出包圍,重回主動。杜聿明的眼光,還是很高的。
可是如果向西退,再向南走,就離黃維兵團遠了一些,萬一黃維支持不住,等不及救援呢?杜聿明説,要撤就不打,要打就不撤。如果首鼠兩端,邱李孫三個兵團三十萬人就要送掉了。
蔣介石先是勉強同意杜聿明意見,先撤出來再説。
杜聿明率軍撤出徐州,到達蕭縣一帶,華野主力發覺敵撤軍,不待各部休整恢復,全力追擊之。
一個急退,一個急進。急退者只要脱離接觸就是勝利,急進者只要保持戰鬥接觸就是勝利,誰勝誰敗,關鍵看速度。
蔣介石鬼使神差地又改變了主意。西退南下,迂迴太慢,黃維不能不救啊,國軍付不起動不動損失十幾萬主力兵團的代價了,我當家也不容易啊!蔣介石又是打電話,又是發電報,還讓飛機空投手令,命令杜聿明停止西退,立即轉向南下,全力解救雙堆集的黃維兵團。
杜聿明見令長嘆,委員長的微操,終於把他乾脆利落地送到了絕地。
華野正拼了命的追趕,這時國軍放慢速度,是等着黑白無常的索命繩往脖子上套。
果然,粟裕得知杜聿明轉向南下後,高興拍手稱快。華野諸部主力迅速調整部署,按部就班地將自投羅網的杜聿明集團包圍在陳官莊。
1949年1月10日凌晨,在寒風冷雪中抵抗了一個多月的三十萬國軍被全殲,杜聿明被俘。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