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每天都要吃飯,明明夠吃,為何一遇到打仗卻總喊缺糧?
古代士兵每天都要吃飯,明明夠吃,為何一遇到打仗卻總喊缺糧?
文/風馬牛也相及
大家都知道,咱們中國是一個有着5千年文化傳承的歷史大國,而在這悠久的歷史長河裏,華夏大地上也一直伴隨着戰爭。所以我國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戰爭史。而一旦戰爭發生時,就需要做好完全的準備,像武器、裝備,兵力,以及後勤保障等等。
而其中最為重要的,無疑就是糧草了,古語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場戰爭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糧草有着密切關係的。如果,在戰爭開始時,沒有備好所需的糧草,那麼就很可能在和對人僵持不下的時候,率先喪失先機。而且,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曾數次因為糧草的問題,不得不班師回朝,從而導致了北伐的失敗。可見糧草對於戰爭的重要性。
不過,相信細心的小夥伴們也都可以發現,在戰爭沒有爆發的時候,將士們也都在軍中,並沒有出現説缺糧的問題,天天都能吃飽。為什麼一遇到打仗,卻總喊着缺少糧食呢?其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主要有3個原因。
第一,行軍路上的損耗。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科技並不發動,戰爭的形式也還處在冷兵器時代。所以,一旦戰爭爆發之後,朝廷就會從全國各地徵集糧食,然後送往前線,供士兵日常補給。但是,在這個徵集糧草的過程之中,有着非常多的環節,需要人員護送,牛馬來運輸,而這些人也是需要消耗糧草的。
所以,在大批量的糧草運輸時,護送的隊伍也是非常多的,因為糧草非常重要。這樣一來,一路上的損耗就非常多,到了前線可能就只剩下五分之三了。而且,在沿途或許還會遇到一些貪贓枉法的官員,對糧草進行剋扣。這樣一來,所剩的糧草能有一半就很不錯了。因此,在古時候,士兵餓死在前線的例子也非常之多。
第二,戰爭發生時勞動力減少,糧食產量鋭減。在戰爭爆發時,除了會從全國各地徵集糧食之外,還會徵集一些青壯年,到前線去參加戰爭。而古代的科技不發達,人是唯一的勞動生產力,而男人更是一個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一但男人被徵召入伍了,那麼田地便沒有人來耕種了,糧食產量自然便會鋭減。
像三國時期的蜀國,之所以在舉國攻打東吳之後,能快速得恢復元氣,就是因為諸葛亮施行了一個“全民皆兵”的政策。當時,蜀國的老百姓們所作的事情,都是為了戰爭,在經濟和文化上,絲毫沒有發展。而諸葛亮之所以會這麼做,就是想在快速取得天下後,在來發展這些方面。但是,這樣的蜀國國力是十分空虛的,只能保持一時的強盛。在幾次北伐之後,蜀國國力耗盡,自然就滅亡了。
第三,戰爭時間太長,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由於古達的戰爭形式以冷兵器為主,那麼一旦戰爭開始,除去人數相差懸殊之外,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幾乎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而這樣長時間的持久戰,往往比拼的就是各自的糧草供應,哪一方的糧草先吃完,那就會率先敗下陣了。
而且,由於戰爭持續的時間長,受苦的終究還是老百姓。老百姓為了躲避戰火,只能四處遷徙、逃亡,哪裏還會有時間來進行耕種呢?而無法耕種,就無法產出糧食,朝廷也就收不到糧草,前線的士兵也就只能遭遇缺糧的困境了。
那麼,為什麼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士兵們卻不會缺糧呢?其實,這要得益於古代的“屯田制”,在沒有戰爭的時候,朝廷也不會讓士兵閒着,坐吃山空。而會給他們一片地,讓他們自己耕種,自給自足。而做的最後的就是朱元璋了,當初朱元璋號稱養活數十萬大軍,卻不花朝廷一粒米,可見將“屯田制”運用得很好了。
所以,正是因為糧草的原因,古代戰爭發生時,大家都希望能速戰速決,畢竟一直耗着,也是一種非常大的損失。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