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誰説只有鐵帽子王才是鐵飯碗?清朝這3種職位竟然沒都是鐵飯碗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經典

清朝的時候,鐵帽子王一直被公認為最有含金量的鐵飯碗。這個職位不僅終身享受超高待遇,而且還可以世襲罔替,代代享受王爵待遇。當然,鐵帽子王數量畢竟極少。

整個清朝歷史中,也只有十二個鐵帽子王爵位。他們大多是祖輩曾立下重大功績,且必須是直系皇族宗室,才有機會得到。


其實,清朝也有一些其他職位,雖然待遇不這麼好,含金量稍低,但它們享受的待遇,依然可以稱為鐵飯碗。首先是官員。

清朝的時候,想要獲得官職,除了靠別人舉薦外,其餘大多數人都需要通過考試,或者直接花錢買官。相比較而言,考試更多是靠自己的能力,而花錢就是拼家底了。


按照清朝規定,如果遇到戰爭、洪澇等突發事件,朝廷允許適當賣出部分官職,充作國用。在實際操作中,到清朝時期,隨着國庫匱乏,賣官頻率極高。

所以,在清朝花錢買官並不罕見。如果獲得官職,他們就可以享受到很多特殊待遇。即便官員不貪污,也可以享受俸祿、住房等基本待遇。這些待遇都是一般人無法得到的。


而且,根據官員品級、身份不同,還可以享受一些額外的待遇。這些待遇不僅在官員上任時可以享受,得到退休以後,也能繼續享受種種特殊待遇。

一般而言,官員退休後,仍可以享受退休俸祿。而且,如果是四品以上京官,三品以上地方官,二品以上武官,都可以推薦自己的子嗣,將來到國子監讀書。

國子監是清朝最高學府,從國子監畢業後,就可以不用參加科舉,直接獲得官職。所以,那些高級官員可以讓自己的子嗣,將來繼續擔任官職。清朝時,甚至會出現祖孫三代都擔任官職的現象。

乾隆時期的大學士劉墉,他的父親劉統勳曾擔任大學士,祖父劉必顯官至户部廣西司員外郎。到晚清時,當時執掌北洋的李鴻章,他的父親李文安曾任刑部主事,李鴻章的兄弟、子輩,也大多擔任官職。


所以,清朝時的官員職位,也是一個含金量極高的鐵飯碗。雖然官員可能面臨被革除下獄的風險,但這是因為清朝是皇帝一個人説了算。即便是鐵帽子王,在清朝也曾被剝奪過爵位。

如清朝初年的睿親王多爾袞,他在清朝初年創業時,立下極大功勞,獲得鐵帽子王世襲罔替的待遇,而且還一路加封攝政王,地位隱然超過皇帝。可是,在多爾袞去世後,很快就被順治皇帝剝奪爵位。直到乾隆繼位,多爾袞才被恢復名譽,子孫重新享受世襲罔替的待遇。


如果從鐵飯碗的牢固程度來講,官員可能不如綠營兵。畢竟綠營兵採用的是世兵制。這種兵制的特點在於,父親當兵,兒子也當兵,可以代代世襲。按照《綠營兵制》記載,綠營“父兄在伍,子弟為餘丁,守兵缺出,即從餘丁拔補,餘丁不足乃募於民。”

對於綠營軍的士兵而言,如果他們在軍隊中,他們的兒子和兄弟就會被編為“餘丁”。一旦他們在前線陣亡或受傷,就會從他們的兒子或兄弟這些餘丁中選拔。如果現有餘丁不足,才會從老百姓中招募。


但是,綠營軍士兵的待遇極低。他們的待遇收入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戰爭時俸賞銀和鹽菜口糧兩筆收入。一類是平時的餉銀和餉米。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朝廷給綠營兵丁的俸祿,在當時並不算低。以京師巡捕營為例,馬兵月支餉銀,步兵1兩,月支餉米3鬥。此外,每匹馬每個月還可以領到月支豆草銀2.5兩。


雖然各地綠營士兵軍餉會有變化,但在前期,確實足夠生活開銷。可是,從順治年間制定俸祿後,兩百餘年的時間裏,綠營軍俸祿根本沒有太多的改變。

當時士兵的地位又低,不到萬不得已,也不願有人去參軍。可是,綠營軍中,一旦入了兵籍,終身不得脱離。所以,綠營軍士兵的鐵飯碗雖然牢固,含金量卻較低。


而在含金量跟牢固程度之間,把握衡量最好的,應當是八旗士兵。八旗兵也是世兵制。他們的職業也可以代代傳承。八旗兵丁可以享受的待遇,比綠營兵丁好太多了。完全是從一輩子全程高福利待遇。

這種福利待遇,不是簡單的發放,而是把他們從出生到去世,一輩子經歷的各種大小事情,婚嫁喪娶等,都包括在內。甚至連八旗兵丁蓋房子,也是朝廷出錢。


為了保證八旗兵丁的生計,康熙時期還推行了一道“生息銀兩”的制度。也就是由朝廷給各地八旗駐防將軍發一筆錢,讓他們營運這筆錢。

而這筆錢產生的利息,便專門用來給八旗兵做補貼。這套制度在康熙以後,仍在推行。所以,八旗兵丁的職業,絕對稱得上是一個鐵飯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