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江岸區公佈“雙減”政策
參加座談會的家長代表。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9月3日訊(記者宋蘭蘭 王永芳 通訊員胡藴芬)9月3日下午,江岸區教育局邀請11所初中和小學家長問計“雙減”,會上同時推出《江岸區教育局落實“雙減”實施意見》。
長江日報記者現場瞭解,江岸區教育局實行十項舉措“減負提質”,其中包括確保小學生在校內完成課後作業,初中生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嚴禁給家長佈置作業,嚴禁有償家教,嚴禁公佈排名成績。課後服務5+2,每週服務5天每天至少兩小時,充分徵求家長意見做好延時服務,做好家校社協同機制,強化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等。
據江岸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現場解讀,此次“雙減”目標為減負提質,賦能成長,“雙減是給家長、給學生減負,不僅是減負,而且還要減輕家長焦慮。同時強化學校主陣地地位”。
現場邀請了二中廣雅中學、八十一中、二十一(警予)中學、瀋陽路小學、花橋小學、鄱陽街小學、堤角小學、實驗博雅小學、育才家園小學、一元路小學、丹水池小學等11所中小學的家長代表參會,聽取家長們對“雙減”和課後服務工作的意見建議。
家長們對江岸區教育局主動作為,落實“雙減”,推出十項實招表示贊成。同時,家長們針對優化課後服務的時間和內容提出了建議,包括利用大數據細化不同孩子的需求、在課後輔導之外增加科普體育等內容、能否考慮解決晚飯等問題,同時,還有家長認為,應該加強對老師的關懷,進一步提升教師待遇,增加“陽光下”的收入,讓好的政策能夠更長久健康地運行。
整理|陳智 設計|張莉
江岸區教育局推出十項實招,落實“雙減”政策:
1.實施美好管理,減輕過重負擔
實施美好教學管理,優化現代學校治理。從教學管理實際出發,提出切實有效的多種舉措,確保小學生在校內完成課後作業,初中生的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90分鐘。通過建立班級作業協調機制、班科教師互通機制、作業佈置審核機制、當日無授課無作業機制、當日課後服務學科作業校內清機制、“一科一輔”機制、作業負擔常態化督查機制等,讓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真正減下來。
2.培育美好教師,弘揚高尚師德
在全區廣泛開展爭做“有良心和愛心的江岸美好教師”活動。夯實師德師風根基,健全教師日常工作監督機制,完善師德師風考評體系,實行“三出”(出工、出力、出績)績效考核政策。嚴厲禁止有償家教、課上不教課後教、超進度教學、給家長佈置作業、要求家長改作業、學生批改作業等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一旦發現,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情節嚴重的直至撤銷教師資格。
3.做實美好教研,精煉專業師能
“區、校、組”三級教研組織,要把提升教師作業設計能力等作為“規定動作”。深入研究分層作業、分類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精準教研,精煉師能,靶向施策,輕負高效。積極探索“滿足達標要求的基礎性作業,學生可自主選擇的拓展性作業,跨學科設計的融合性作業”等多種類型的作業。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作業設計交流與分享活動,不斷提升作業設計的質量,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學生的學業水平。
4.深耕美好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向內挖潛,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深化課堂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鼓勵教師為課堂教學“賦能增值”。堅持教學相長,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注重情境式、啓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精心設計學習過程,真正讓學生手腦動起來,思維活起來。堅決杜絕教師的“一言堂”和“滿堂灌”,積極倡導“堂堂練”和“精講多練”。努力做到“練習時間有保障,練習內容有針對,練習方式有趣味,練習效果看得見”。
5.構建美好課程,賦能全面育人
堅持“五育並舉”和“協同育人”,通過大力推進學校課程建設與改革,賦能全面育人,促進和諧發展。進一步深化區域責信德育,深入推進勞動教育研究,廣泛開展研學實踐,系統構建多樣化、特色化校本課程體系。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情操、社會實踐、體育鍛煉、藝術修養、勞動技能等方面的培養,堅決糾正“偏於智、疏於德、弱於體、抑於美、缺於勞”等不良傾向。
6.供給美好資源,滿足學習需求
不斷優化校本作業資源庫、線上學生學習課程資源庫。資源庫建設的主力軍為江岸區骨幹教師,資源庫的整體框架以知識點為主線展開,緊密結合學科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我需求,開展更有針對性地自主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更大的個性發展空間,從而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水到渠成提升學業水平。
7.踐行美好評價,保護身心健康
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初中每學期不超過2次考試,七、八年級取消周練、月考;小學每學期1次,考查學科不考試,一、二年級不進行書面集中測試,三至六年級可嘗試部分學生期末免考。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基本要求確定考試內容,不出偏、怪考題,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學校及教師通過家長微信羣、QQ羣等任何方式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保護學生自尊心,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緩解家長焦慮,為學生營造安全、寬鬆、和諧的成長環境。
8.落實美好服務,體現責任擔當
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每週服務5天,每天至少2小時)。充分徵求家長意願,做好延時服務,為家長排憂解難。同時,全力提高課後服務質量,調動各方資源,拓展服務渠道,在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的同時,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圍繞提升核心素養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9.建設美好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強化美好家庭建設,建立“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機制,明晰“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責任邊界,引導家長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減負不推責,有為不越位。增強家長教育孩子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家長支持學校和教師正確行使具有合法性、專業性和科學性的教育主權。打造1-9年級一體化的家庭教育體系,辦好家長學校,要求家長做學生的表率,以科學的家庭教育的方法營造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家校協同形成教育合力。
10.營造美好環境,淨化教育生態
強化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通過“江岸區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平台”實現對培訓機構資金流動、課程教材、培訓時間、教師資質、學生分佈等五個方面的動態監管;通過“雙隨機一公開”實現“互聯網+”監管;通過“黑白名單”等信用體系建設完善監管。會同市場監督管理局和街道辦事處嚴肅查處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藉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的機構。從嚴整治,全面治理,營造風清氣正、健康向上的教育生態環境。
【編輯:鄧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