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且於同年建立周朝。公元前256年,秦國大舉進攻西周公國(周赧王時期周王畿被分為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
隨着西周公國的滅亡,周朝最後一位天子周赧王姬延也宣告逝世。隨着周赧王的逝世,享國791年的周朝徹底滅亡(公元前249年,東周公國滅亡,周王室血脈凋零)。
看到這裏相信有很多朋友好奇,那就是有着791年曆史的周朝在滅亡後,為何沒有一人重新復國並建立新的周朝,如西漢與東漢那樣。
説到這裏,其實還有個比較冷門的歷史知識點,那就是自夏朝開始一直到後世的清朝,幾乎所有被正史承認且佔據過中原地區的家族王朝,只有周朝這一個,在滅亡後沒有任何後人想要復國或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周朝。
言歸正傳,對於東周滅亡後,為何沒有周王室後人,想要復國並重新建立新周朝這個問題,筆者個人有以下兩個看法。備註,如有不對還請在評論區指出,謝謝。
其一,東周沒有屬於自己的“基本盤”
對於東周沒有“基本盤”這句話大家可能不太理解,這個其實説得簡單些就是,東周由始至終都沒有過一個真正的,能滿足自己需求的統治區。這裏或許會有朋友想,東周自周平王西遷開始,在洛陽地區幾乎待了500年之久,難道説在這長達500年的時間裏,東周都沒能將洛陽徹底同化嗎?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給出的看法是,東周確實是在洛陽待了500多年,而且也確實將洛陽附近的土地徹底同化,並取得了他們的信任。但我們要知道,東周他和其他諸侯國不同,原因在於,他是當時所有諸侯國的首領,是獨一無二且至高無上的天子。然而這位天子的直接轄地竟然只有不足一千平方公里(洛陽在當時是要塞城市,屬於盆地),且幾乎徹底喪失了周天子立足的根本,即西六師和殷八師這兩支直屬於周天子的軍隊。
説到這裏,筆者有必要提到,周平王在東遷的同時,便徹底宣告了周朝對於關中這塊龍興之地的掌控,而且這塊龍興之地的面積多達3.4萬平方公里(周朝先祖起於關中)。另外需要提到的是,東周因為一開始就得國不正(周平王早年和殺害自己父親周幽王的兇手有過合作關係),所以在當時並不被其他強大的諸侯國所認可。
而後來之所以能再次得到這些諸侯國的認可,主要是因為周平王與他們做了妥協,即強大的諸侯國可以借用周王室的名義,去“討伐”那些不聽從自己命令的弱小諸侯國,並將他們的土地和人口全部吞併。
關於“基本盤”的缺失,除了上面兩個問題外,還需要提到的是,周朝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那就是不斷地分封。我們都知道,國家強大的時候可以通過分封來穩固邊疆,但國家弱小的時候,如果還分封,那就只能越來越弱。東周自周平王之後早已元氣大傷,但周王室還是奉行當年的老套方法,即有功便分封。這裏最為出名的莫過於週考王分封其弟於王畿附近,並建立周公國(周王室的領地被徹底分完)。
其二,分封太久以致國號固定
假如周朝的後人要復興周朝,那就得滿足兩個基本條件,即擁有出色的後代和堅定的信念。我們先説第一個,出色的後代。如果是以復國為最終目的,那麼這個出色則是指要擁有雄才偉略及相當厚實的家底。東周從周平王時期的一千多里直屬領地,發展到周赧王時期的王命不出城。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在這500多年的歲月中,周朝非但沒有出現一位擁有雄才偉略的後代,反而還不斷地湧現了無才無德之輩(如果有才有德,那也不會將先祖基業敗成這樣)。
從古至今,雄才偉略一直是和厚實的家底相輔相成,畢竟沒有前者的存在,那後者也是絕對保不住或絕對不會出現的。從上文來看,復興周朝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已經不復存在,所以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即堅定的信念。所謂堅定的信念,是指周朝的後代必須要一心一意地以復興周朝為己任。然而問題在於,因為分封的時間太久,所以導致很多有本事的周朝後人早已分家單幹,比如戰國七雄當中的韓,魏,燕三國(也是周王室血脈)。
這裏大家可能不太明白筆者的意思,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不出色且沒有堅定信念的周朝後人,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想法去復國。而既出色又有堅定信念的周朝後人,就算要復國也不會去選擇復周朝,而是復距離自己最近的國,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燕,韓,魏三國。
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次繼承先輩遺產的機會,但曾祖父輩的遺產只有土地500裏,而祖父輩的遺產卻有土地1000裏,那麼我們到底該繼承哪位先輩的遺產呢?文章到這裏也就結束了,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其實還想説句題外話,那就是周朝滅亡只是姬姓大宗的滅亡,並不代表那些姬姓小宗的滅亡,畢竟周朝的後人可不是隻有周王室這一脈而已。
最後,關於“東周滅亡後,為何沒有周王室的後人想要復國,並重新建立新的周朝”這個問題,筆者個人的看法有以上兩點。第一點是東周沒有屬於自己的“基本盤”,即直屬領地越來越少,從而導致精英後代越來越差,以致最後根本沒有一位後代有復國的能力和實力。第二點是分封太久以致國號固定,即周朝的大宗周王室沒有復國的能力,而周朝的小宗如燕韓魏三國,就算有復興周朝的能力和想法,也不會去這麼做,畢竟周朝這個國號經過幾百年的分封,早已經和他們沒有太多關係了。
參考資料:《春秋》《竹書紀年》《史記》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