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宋朝的烏台詩案簡介介紹 烏台詩案的受害人是誰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烏台詩案簡介

中國的封建社會歷史十分悠久,自秦朝開始,直至清朝結束。朝代的不斷更迭,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軍事乃至政治上均有所不同,但是幾乎所有的朝代都發生着同一件事,那邊是因文人而引發的“詩文訴訟”,也稱為“文字獄”。早在秦始皇時期便有“焚書坑儒”,而在宋朝也出現了“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

那麼在烏台詩案的簡介中,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情?圍繞着烏台詩案的簡介,如何去看待這件事情發生的緣由、經過以及結果?通過烏台詩案簡介,可以看出烏台詩案對朝廷有怎樣的影響嗎?

烏台詩案,從字面來理解,就是在烏台發生了一件有關於詩詞的案件,那麼什麼地方是烏台呢,為何這件事情發生在烏台呢?烏台詩案發生的時間是宋神宗年間,烏台借指御史台,之所以這樣借指,是因為御史台內有許多柏樹,而柏樹上有許多烏鴉將家安在其上,久之人們提起御史台,也就用烏台代替了,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説法,之所以將御史台成為烏台,是因為御史的不作為,御史所説的話就如同烏鴉叫一般,極具有諷刺意義。

在元豐二年,蘇軾因貶官至湖州,在臨行期間發了幾句牢騷而被御史參奏認為其誹謗謾罵,包藏禍心。為了能夠定罪於蘇軾,御史們找出了蘇軾大量的詩詞,並從中去挑出他誹謗朝廷的字句,為此蘇軾被押送至烏台受審,在獄中蘇軾吃了不少苦。在王安石等人的保全下,蘇軾並沒有被判處極刑,烏台詩案的結局以蘇軾再次被貶告終。

烏台詩案的受害人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宋朝發生了一起較大的文字獄,史稱“烏台詩案”。烏台詩案發生的具體時間是公元1079年,整個案件歷史將近半年的時間,涉案人員不少,那麼烏台詩案的受害人是誰,受害人都受到了何種傷害?如何確認烏台詩案的受害人是誰,都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作為烏台詩案的受害人,最後的結局如何?

烏台詩案受害人蘇軾(右)

烏台詩案是一場由監察御史告發,而後在御史台受審的一個案件,整個案件的始末是這樣的。蘇軾步入仕途之初,朝廷正在進行王安石變法,新舊兩派的長期對峙,鬥爭十分激烈,蘇軾維護守舊派,不贊成變法,並且多次上書宋神宗表明態度,宋神宗並沒有給蘇軾任何答覆,反而是將蘇軾一再調任,直至公元1079年三月將蘇軾從徐州調任湖州,蘇軾在上書時作寫道“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句話被御史台們大做文章,認為蘇軾在諷刺朝廷,妄自尊大,為了找出更多的證據來指控蘇軾,御史台們便遍翻蘇軾的作品,從中掐頭去尾,進而用來歷數蘇軾的罪行,並且堅持要處斬蘇軾。

蘇軾好友王詵知悉後,連續書信告知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轍派人事先通知哥哥,但蘇軾怕連累弟弟沒有逃逸,公元1079年八月,蘇軾被送至御史台的監獄關押,同月被正式審訊,此案件一直持續至1079年底,蘇軾在眾人的保舉下被釋放。

在烏台詩案中,主要受害人有給蘇轍報信的王詵、蘇軾以及蘇軾的弟弟蘇轍。王詵被削除一切官職,蘇軾無端遭受牢獄之災並再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的弟弟蘇轍同樣被降職。

為何叫做烏台詩案

作為聞名古今的“烏台詩案”,實質上跟秦朝的焚書坑儒以及清朝的文字獄並無太多的區別。那麼為何叫做烏台詩案,烏台詩案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案件?從歷史資料中去了解為何叫做烏台詩案,進而幫助更清晰的認識這個案件。從為何叫做烏台詩案這個問題,進一步瞭解烏台究竟借指什麼?

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同樣也是一場以文字為緣由的案件,這場案件發生的大體背景是蘇軾被貶至湖州,為抒發心中鬱悶之情,同時為紓解心中怨氣一時按捺不住,便寫下了“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這樣的牢騷話,這句話直接得罪了新派力量,新派勢力便借勢指責蘇軾諷刺朝廷,對“新法”不滿,並要求朝廷予以嚴肅處理,由此便爆發了著名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歷史記載是是以地名來進行命名的。那麼中國是不是有一個地方叫做烏台呢,遍翻中國地圖,並沒有發現有烏台這樣一個地方,那麼烏台詩案的叫法是不是有誤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裏的烏台是用了一個借喻的手法,借指的御史台。那麼御史台為何又叫做烏台呢?原因是宋朝的御史台內種植的大樹幾乎只有一個品種,那便是柏樹,烏鴉非常喜愛柏樹,常常將自己的家築巢在柏樹上,久而久之人們便用烏台來代替御史台,蘇軾因文字而引起的案件,就是在御史台內被關押審理的,所以蘇軾的文字獄也被叫做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的歷史背景

烏台詩案,是中國古代北宋年間的一場文字獄,這場文字獄的主要被告蘇軾被抓進烏台,被迫關閉了近4個月的時間,因其詩詞中有誹謗新政的內容,最終蘇軾被再次貶官,貶至黃州擔任團練副使,無故不準擅自離開黃州。那麼烏台詩案發生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從烏台詩案的歷史背景中可以看出烏台詩案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嗎?通過了解烏台詩案的歷史背景,進而弄清北宋朝廷各方的勢力究竟是怎樣的?

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發生之時,正值宋神宗起用王安石進行新政變法,變法失敗後又興起改制。這場文字獄發生的時間就是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點上。蘇軾由於抵制新法、擁護舊法,由於有損新派變法者的利益,蘇軾在仕途上過得並不如意,1079年三月被朝廷降職,從徐州調任至湖州,收到詔書後的蘇軾按例需要向皇上回奏,因被降職蘇軾心中有一些不平之氣,於是在回奏中寫下了“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句話就被有心者大做文章,認為蘇軾的字裏行間內存在着愚弄朝廷的意思,是對朝廷的大不恭,為了能夠讓蘇軾定罪,新近派們拼命去翻閲蘇軾的老詩詞,試圖尋找出更多的證據。

烏台詩案雖然從表面來看是一場文字獄,但實際上也是北宋朝廷新派和舊派之間的鬥爭,蘇軾正式因為得罪了新派勢力,於是引發了烏台詩案。

沈括 烏台詩案

中國宋朝時期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文字獄,這場文字獄的被告是我國宋朝著名的文學家、詞人,他的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並深受人民的喜愛,這個人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蘇東坡,這場文字獄也被稱為烏台詩案。提及烏台詩案的始作俑者,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李定等人,卻很少人會想到沈括,那麼沈括與烏台詩案之間有何關聯,沈括在烏台詩案事件中充當着怎樣的角色?

烏台詩案 沈括

沈括,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地理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一定程度來看,可以説他是一位全方位發展的全才。這樣的一位全才,他與蘇軾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接下來分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分析兩人之間的關係。

首先,從所屬陣營的角度來看。沈括和蘇軾是分屬不同陣營的,沈括是新近派,支持王安石變法,並得到了王安石的器重和重用。蘇軾則是守舊派,不太支持王安石的激進變法,與司馬光屬於同一陣營。

其次,從取得成就的角度來看。蘇軾是一代大文豪,天賦異稟,曾經進入朝廷的史館工作,而沈括也並不遜色,考取進士後也有一段史館的工作經歷,兩人曾經成為短暫的同事。

1071年,皇帝派出沈括下訪浙江,蘇軾作為接訪官員與沈括有了再度接觸,兩人除了公事討論以外,還進行了文學方面的溝通,沈括回京後將蘇軾的新作抄錄了一遍,而這些新作則成為李定等人誣告蘇軾的證據,可以説沈括是導致蘇軾陷入文字獄的始作俑者。


烏台詩案對蘇軾有哪些影響

烏台詩案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件極其著名的事件,它之所以如此出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此案件中涉及一個極其有名之人,那個人便是蘇軾。蘇軾被捲入烏台詩案完全是身不由己,烏台詩案整個案件持續時間較長,涉及官員也較多,對於蘇軾的人生來説可謂是一個轉折。那麼烏台詩案對蘇軾有哪些影響呢,烏台詩案對蘇軾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烏台詩案對蘇軾的人生產生了哪些影響,烏台詩案前後他的人生髮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蘇軾

首先,從仕途方面來看烏台詩案對蘇軾的影響。在烏台詩案前,蘇軾的仕途才剛剛起步,對於政治生涯,蘇軾是充滿了憧憬和希望的,作為政治家,他十分憂國憂民,希望能夠儘自己所有的力量貢獻於國家,奉獻於社稷,從他詩詞中就能深刻的反應。但在烏台詩案之後,蘇軾的仕途經歷了轉折點,註定了難在仕途上再有所大的建樹,這時的蘇軾將滿心的為國家分憂轉換到更為寬廣人文情懷上。

其次,從文學作品來看烏台詩案對蘇軾的影響,具體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題材的轉變。烏台詩案前因蘇軾對於仕途是充滿信心的,前期的題材着重點還是放在朝廷上、國家大事之上,經歷了烏台詩案後,蘇軾的題材有了明顯的轉變,百姓疾苦成為了新的主要題材。

第二、風格的轉變。前期蘇軾的風格以豪邁、氣勢磅礴著稱,歷經了烏台詩案,蘇軾的風格有了一絲婉約的味道。

烏台詩案的結果

在中國古代,曾經有不少的冤案錯案發生,比如竇娥冤之類。在文字層面,也同樣存在着冤案和錯案,北宋年間發生的烏台詩案便是一場典型的文字冤案,被告者蘇軾是中國宋朝的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烏台詩案的結果是怎樣的?烏台詩案的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從烏台詩案的結果,可以看出北宋朝廷整體氛圍如何?

烏台詩案

首先,烏台詩案是一場文字獄,被告是中國的大文豪蘇東坡,因其詩詞的字裏行間內透露着藐視朝廷的意思,新進派們發起了運動,欲置蘇軾於死地而後快,但最終蘇軾並沒有被處以極刑,而是被再次貶官流放,從湖州流放至黃州,但為蘇軾求情者均有所牽連,如駙馬王詵、蘇軾的弟弟蘇轍等。

其次,烏台詩案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蘇軾作為北宋時期的大文豪,有許多人欽慕蘇軾的文采,就連新派的變法者王安石,對蘇軾都抱有深深的惜才之心,王安石也曾上書宋神宗希望不要對蘇軾處以極刑。除此以外還有宰相、曹太后等多人勸阻。

第二、宋神宗本人也並不贊成處斬蘇軾,在烏台詩案的處理上,宋神宗本意也是希望給其一個教訓即可,並未曾想取蘇軾性命。

第三、宋太祖留下來的祖訓,除了出現叛逆造反的大臣以外,朝廷不斬大臣,蘇軾雖然是一代大文豪,但他同樣也是宋神宗時期的一名大臣。

從烏台詩案可以看出,北宋朝廷的刑罰整體而言還是較為寬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