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上10個地跨三大洲的帝國,哪一個對人類影響最深?
1.波斯帝國(前558-前334年)
波斯帝國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經過居魯士及其子岡底斯兩代國王的經營,波斯成為史上首個地跨三大洲(亞非歐)的帝國,全盛時期領土東起印度河平原及帕米爾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亞,西至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北達高加索和鹹海。
希波戰爭極大的損耗了波斯的國力,帝國由盛轉衰,到大流士三世時期,更是出現地方總督擁兵割據的局面。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進攻波斯帝國,大流士三世兵敗潰逃,後為巴克特里亞總督所害,帝國遂亡。
2.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
亞歷山大帝國相當於中國的戰國中期,由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所建,又稱馬其頓帝國。在短短13年時間裏,亞歷山大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東自費爾幹納盆地、西高加索及印度河平原,南抵巴爾幹半島,包括希臘和馬其頓,北從中亞細亞南部、裏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北部,並據有埃及。
然而帝國驟興驟亡,隨着亞歷山大的暴卒,很快陷入激烈的內戰中,最終分裂為四個希臘化的國家:馬其頓、色雷斯、塞琉西和埃及。
3.羅馬帝國(前27-1453年)
羅馬帝國相當於中國西漢到明朝時期。在屋大維締造帝國之時,羅馬已成為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在圖拉真時代(公元98年-117年)更是達到版圖的頂峯。帝國疆域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包北非諸國,西起西班牙、大不列顛,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整個地中海都成為帝國的內湖,總面積大約590萬平方公里。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其中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此後歐洲進入長達近1000年的中世紀黑暗期。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疆域極盛時亦地跨歐亞非三大洲,1453年亡於奧斯曼帝國。
4.阿拉伯帝國(632-1258年)
阿拉伯帝國相當於中國唐朝至南宋時期。阿拉伯帝國起自阿拉伯半島,信仰伊斯蘭教,短短時間內便由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擴張成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極盛時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葱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裏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1258年,旭烈兀統帥的蒙古西征大軍攻陷帝國都城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
5.奧斯曼帝國(1299-1922年)
奧斯曼帝國相當於中國元朝至民國時期。蘇萊曼在位期間(1520-1566年),奧斯曼帝國疆域達到頂峯,地跨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大部,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蘇丹與也門,總面積達630萬平方公里。
17世紀後,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逐漸不敵崛起的奧俄英法諸國,領土遭到蠶食侵吞。一戰後,奧斯曼帝國遭到協約國肢解,領土大面積淪喪。之後,凱末爾領導的起義推翻末代蘇丹統治,帝國滅亡。
6.西班牙帝國(1402-1975年)
西班牙帝國是史上第一個獲得“日不落帝國”稱號的殖民帝國。1402年加那利羣島殖民地的建立標誌着其殖民擴張的開始,菲利普二世統治期間(1556-1598年在位),西班牙的國力達到顛峯,殖民地包括整個中、南美洲及菲律賓羣島等地,總面積達2000萬平方公里。
三十年戰爭後,西班牙一蹶不振,而王位繼承戰爭和半島戰爭更使其雪上加霜,之後美洲殖民地紛紛獨立。美西戰爭給西班牙最後一擊,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日薄西山,終於在1975年隨着從西撒哈拉的撤出,帝國完全崩潰。
7.葡萄牙殖民帝國(1415-1974)
葡萄牙在1415年對北非城市休達的征服標誌其海上霸權的開始,其佔據的殖民地地跨亞非美三大洲,除莫桑比克、安哥拉及巴西外,均為重要的海上貿易據點。
隨着荷英法等新興殖民帝國的興起,葡萄牙海外領地遭到大面積的侵佔,帝國威望一落千丈。二戰後,尤其是1974年薩拉查獨裁政府的崩潰,導致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紛紛宣佈獨立或歸併母國,殖民帝國遂崩潰。
8.荷蘭殖民帝國(1581-1972年)
荷蘭自1581年宣佈建國後,一方面忙於同西班牙之間的戰爭,另一方面則開始進行海外貿易與殖民擴張,憑藉着強大的航海技術,通過東、西印度公司將觸角延伸至世界各地,終於在17世紀後半段成為海上霸主。荷蘭殖民帝國全盛時期,將好望角、印尼、蘇里南、安德列斯和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劃其為殖民地,並在整個亞洲建立了貿易驛站,甚至一度還侵佔過我國的台灣。
18世紀後,隨着在對英、法殖民地戰爭中的失敗,荷蘭海外殖民地開始萎縮,甚至本土一度還被法國、德國佔領。二戰以後,荷蘭殘存的殖民地大多宣佈獨立,1972年蘇里南的獨立,標誌着荷蘭殖民帝國的瓦解。
9.大英帝國(1763-1965年)
自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新興的霸權國家,開始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之後,英國相繼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打敗最強勁的對手荷蘭和法國,確立了海上霸權。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期間,英國的殖民地遍佈全球,總面積達3367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4,因此獲得“日不落帝國”的稱號,一時光耀無比。
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在1865年曾這樣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羣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
然而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元氣大傷,原來的屬地紛紛宣佈獨立,如今英國的威望已大不如昔,殘存的屬地也是零零散散,寥若晨星。1965年英聯邦建立並取代大英帝國的稱號,昔日的殖民帝國終於成為歷史。
10.法蘭西帝國(1605-1962年)
套用阿Q的話説,如今的法國“祖上也曾經闊過”。作為老牌殖民帝國,1605年便開始在加拿大建立皇家港殖民據點,從此揭開法蘭西殖民帝國的序幕,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已成為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1919-1939年法國在最強盛時期,曾在全世界擁有1234.7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連同本土在內,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8.6%!
然而由於英國的侵佔,加之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法國的殖民地大面積丟失或獨立,威望大不如昔。特別是1962年北非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獨立,標誌着法蘭西殖民帝國正式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