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稱是溥儀與婉容的兒子,之所以露面,只是為了澄清一件事
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這是大清的第三位皇帝愛新覺羅·福臨《歸山詩》的一句話。
相對於榮華富貴、大好江山,福臨更願意做一位痛苦行吟的詩人。
難道,生於帝王之家真的有那麼痛苦嗎?這一切在大清末代皇帝溥儀身上得到了驗證。
紫禁城中的美好
在溥儀兩歲時,被慈禧立為皇儲,抱進紫禁城中撫養,他的祖母因為傷心過度,當場暈厥,祖母深知一入宮門深似海,孫子溥儀這一輩子註定會歷經坎坷。
三歲時,溥儀繼承大統,然而他只做了三年的皇帝,便宣佈退位。民國給予優待,溥儀得以繼續生活在紫禁城中,當時的溥儀只有六歲。
後來,溥儀又在紫禁城中生活了十二年,這十二年,是溥儀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1922年12月1日,在溥儀16歲時,迎來了一個大喜的日子,他迎娶了兩個媳婦,分別是“皇后婉容”和“妃子文繡”。
身為大家閨秀的婉容無疑是時髦的,在溥儀的眼中,皇后婉容又是温柔多情的,她每天陪溥儀在宮中游玩,而婉容的博學多識,更是讓溥儀視她為知己。
在宮中,婉容給溥儀帶來了很多新鮮的東西,有溥儀最愛騎的自行車,溥儀為了騎自行車,不顧眾人的反對,將宮中的門檻都給卸掉了。
婉容還買來了照相機,在當時,照相機被人稱為“奪魂機”,但溥儀並不在乎,經常的約婉容一起在御花園中拍照。
溥儀還給婉容請了一個英文教師,專門教婉容英語。婉容幾乎每天都會用英文給溥儀寫信,婉容在信中以“伊麗莎白”作為落款,這是溥儀給她起的英文名,婉容很喜歡。
天津靜園中的苦澀
可惜,美好的時光都是短暫的,1924年,馮玉祥在石景山上架起了大炮,將溥儀一家趕出了紫禁城。
無奈,溥儀一家搬到了天津靜園居住,在這裏,有一個讓溥儀很頭疼的問題,就是他家中的一後一妃。婉容出身大家閨秀,總喜歡買一些名牌包包、化妝品、衣服等等,花錢時眼睛都不眨一下,自有溥儀在後面買單。
而妃子文繡呢,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婉容買什麼,她也要有。溥儀稱她二人為“競賽式購買”。
在生活中,婉容經常擠兑文繡,文繡脾氣也犟,自然要反過來挖苦婉容幾句,二人常常針尖對麥芒,非要爭個高低,搞得溥儀焦頭爛額。
在靜園,溥儀和婉容的生活雖沒有在紫禁城那般甜蜜,但也算過得去。
溥儀雖已退位多年,但總有滿清的遺老遺少在背後唆使溥儀重登大統,年輕的溥儀也沒有任何的判斷力,總以為他還能恢復大清的榮光。
由於溥儀特殊的身份地位,當時有很多人盯上了他,想借機利用溥儀的餘熱,這其中來得最勤的當屬日本人。
日本人想讓他去偽滿洲當皇帝,這對溥儀有絕對的誘惑力,天真的溥儀認為日本人真能幫助他。
偽滿皇宮中的恐懼
1931年,涉世未深的溥儀在一天夜裏,一個人偷偷地跑到了長春,當上了偽滿洲的皇帝。溥儀認為自己已經繼承祖制,不日將恢復大清以往的榮光。
可是沒幾日,日本人就露出了猙獰的面目,他發現自己就是個“傀儡皇帝”,什麼都説不算那種,他就是日本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並且處處被日本人監視,甚至他感覺自己的生命朝不保夕。
1931年年底,皇后婉容也去了長春,同溥儀的待遇一樣,婉容也被禁足在宮中,一舉一動都會受到日本人的監視,甚至不能邁出大門一步,此時的婉容心情低落到了極點,可以説痛不欲生。
婉容一度沾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慣,精神上也呈現病態,面如土灰。曾經温柔似水的婉容,如今成了這個樣子,連溥儀也不願意待見她。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記載:婉容來到長春後,染上了很多不良的嗜好,並與侍衞存在私情,暗結珠胎,誕下一女。此事被溥儀知道後,勃然大怒。
這女孩生下沒多久就夭折了,婉容被打入了冷宮,整日憶女成狂,因為刺激過大,婉容還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病,不久便離開了人世。當溥儀知道婉容的死訊後,顯得無動於衷。
二人的感情其實在偽滿洲時期就已經走向了盡頭,婉容有了孩子的事成為二人徹底決裂的導火索,也成為了婉容一生的污點。
“皇太子”是真是假?
2006年,此時迎來轉折,吉林長春的一位名叫王毓斌的老人,卻出面聲稱:婉容與侍衞之事子虛烏有,婉容當年確實生過一個孩子,但不是女兒,而是個兒子,孩子的父親是溥儀,而且那個孩子就是自己。
他還稱自己一直在養父家中生活,本應該過着隱姓埋名的生活,當他看到《末代皇后和皇妃》一書中對婉容的污衊後,自己實在忍無可忍,才出面為母親婉容澄清此事,婉容並沒有失德。
而當初溥儀為了不讓這個孩子做日本人的傀儡,將孩子交給了手下,讓他帶出皇宮,還編造出了一個婉容失德的謊言。
後來,很多人對比這位老人的樣子,確實與溥儀有幾分神似,並且老人的説法也有幾分合理性。
這位老人説的頭頭是道,但經過我仔細推敲,認為這位老人不可能是溥儀的孩子。
第一,大家都知道溥儀一直無法生育,如果溥儀真的有生育能力,為何倆人在紫禁城和天津的這十年間都未曾有過孩子?還有妃子文繡,一直也未有身孕,這足以證明溥儀沒有生育能力。沒有生育能力的情況下,溥儀在偽滿洲就突然有了生育能力?這顯然不符合邏輯。
第二,婉容與侍衞有私情這件事是通過溥儀之口才傳出去的,俗話説:家醜不可外揚,更何況此事發生在帝王之家,沒有其事,溥儀怎麼可能隨便説?就算了是為了孩子,他可以找個別的理由,或者偷偷送出去,名聲要放在第一位的。
還有人提議,可以將故宮中收藏的溥儀頭髮拿去與他做DNA比對,但一直沒有人在意此事,因為溥儀的頭髮也屬於文物,豈能誰自稱是溥儀的兒子,就給誰做?
因此,很多人將此事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只是聽聽就算了,不必太較真。無論是孰對孰錯,逝者為大,一直深究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生在帝王家,是幸,還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