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和孩子越來越疏遠?用銷售心理和孩子交流,溝通效率突飛猛進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經典

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你們有多久沒有坐下來好好溝通呢?

父母忙於事業,孩子忙於學業,只有下班時間和放學時間才有待在一起的機會,而有時父母加班,孩子做課後作業,剩下是時間少得可憐,有些父母會通過輔導孩子課業來獲得孩子的近況,希望與孩子更親近些,卻經常因為作業問題,被孩子氣的''七竅昇天''。氣急敗壞的時候,動輒打罵。在這種環境下,有的家庭生活有條不紊,而有的家庭,卻是''雞飛狗跳''。

父母説起這些,大多都是抱怨,表示孩子不聽話,頑皮,搗蛋,不愛學習,既然不聽話,那就只能''教訓''一頓。長時間在這種氛圍裏,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疏遠。

為什麼不能好好溝通呢?因為溝通方式存在問題

1、 認為孩子需要無條件服從自己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生養的,為自己''所有物'',必須無條件服從自己下達的''命令'',如果出現反抗,那就暴力鎮壓。

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出現''過激行為''。2016年6月24日,在深圳龍崗,一個的女孩因為長年被父母打罵,服藥自殺。結束生命時只有16歲,這個花一般的年紀,事後,母親哭喊着:''女兒,你快回來吧,我再也不罵你了!''。

2、 絮絮叨叨式交流

有些家長會在孩子耳邊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説着同一個道理,孩子只會越來越充耳不聞,不把你的話當成一回事,依然故我。

3、 不聽孩子的想法

在交流的過程中,家長常常因不夠耐心而沒法瞭解孩子的真正思想,透過短短几句,就對孩子下結論。孩子不願表達自己,父母則不深挖孩子背後的想法,導致關係疏遠。

以上三點是無效溝通的典型方式,其實很多家長知道自己和孩子溝通存在問題,苦於不知道怎麼改變。

父母不妨試試用銷售的心理去對待孩子,和孩子溝通。

把孩子當成''客户'',父母就是''銷售人員''。父母把自己的想法,知識,三觀以''產品''的形式銷售給孩子,讓孩子欣然接受的同時,又對你產生親近與信賴,從而願意持續長久地從你這裏獲得''產品''。

1、服務態度(讓孩子願意聽你説)

銷售人員,讓人最直觀的就是服務態度了,一個好的服務態度,會讓人心生親近,併產生一定的信賴感。

對孩子的''服務態度''則是不驕不躁,不蠻橫,不強勢,就算孩子提出''無理要求'',父母也不會''強買強賣'',換一個角度達成共識,從而解決問題。

2、瞭解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在銷售心理,瞭解客户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當你想要把一個產品順利賣給客户,要先把自己當成客户,設想一下怎樣的溝通能讓自己信任並且有購買慾望。

當孩子是''客户''時,父母要設身處地的想想,當我們是小孩的時候,希望父母是怎樣的對待自己的,瞭解到這種需求之後,父母不僅可以滿足孩子需求,還可以正確引導孩子。

3、説話直接明瞭,不説廢話

當銷售人員對一個產品的專業知識滔滔不絕,我們卻聽得雲裏霧裏,甚至不知道他表達的重點是什麼,我們當然不會''買賬''。

同樣的道理,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來表述,而不是指望着孩子能理解你的意思,就一件事而言,它的''好''與''不好''直接點明,就事論事,讓孩子清晰明瞭你的想法。

4、銷售話術(多誇獎孩子)

銷售話術是指根據客户羣體的心理,針對性的設計出一套能快速達到銷售目的對白內容。

而父母與孩子溝通時,也可以用''話術''對孩子常常説一些誇獎的句子,比如''你學習越來越專心了''''打球越來越棒''等等,都能快速的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注,從而願意聽父母説話,溝通效率提高。

總之,我們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端正自己的態度,認真、用心,把孩子當成''客户'',用銷售心理來對待他們,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多説孩子愛聽的話,教育孩子時做到説話簡潔明瞭,直奔主題,只有這樣,隨着溝通的效率逐漸增高,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才會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