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志願軍中27個軍,唯獨67軍的軍長李湘沒被授銜,為什麼?
1950年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秘密入朝參戰,就此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志願軍抗美援朝
從這時開始至1953年,在朝鮮半島中西部的板門店簽訂停戰協議為止,志願軍先後共有27個軍入朝作戰。
板門店談判
在1955年將帥大授銜時,根據任職、素質、能力、資歷、軍功等評定五要素,這27個軍的軍長基本都被授予相應的軍銜。有的被授予中將,有的被授予少將,而唯獨67軍的軍長李湘沒有被授銜,這是怎麼回事呢?
李湘
李湘,原名李湘林,1914年生於江西永新的一個窮苦家庭,年幼時便失去了父親,這讓本就貧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井岡山紅軍會師後,革命的火種迅速傳到永新等廣大農村。
隨着革命鬥爭的逐步深入,特別是如火如荼的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農革命政權、建立地方武裝暴動隊、赤衞隊,動員廣大底層苦難羣眾參軍作戰,守護紅色革命政權的豪壯場面深切地感染和吸引着他,隨後李湘積極參加當地的兒童團和少先隊。
1930年8月,紅軍第八次攻打江西吉安時,李湘告別家人,毅然決定報名參加紅軍,戎馬生涯自此開始。1934年,在長征路上的湘江戰鬥中,李湘身負重傷不能行走,師首長見狀,發給他10塊銀元讓李湘在老鄉家養傷或回永新老家。但李湘覺得,部隊就是他的家,最後只在老鄉家呆了三天,便去追趕部隊,經過十幾天的努力,終於追上了隊伍。
長征路線
1935年紅軍第4次渡赤水河時,與敵軍激戰時,李湘兩隻手中彈負傷,失血過多,不能行動,但他仍以驚人的毅力,不坐擔架跟隨部隊行軍作戰。
紅軍"四渡赤水"路線圖
1937年抗戰爆發,在長達8年的抗戰時間裏,他始終戰鬥在最前線,與日本侵略軍展開殊死搏鬥。
百團大戰中的八路軍
1945年時,蔣介石發動全國內戰,他率部英勇殺敵,屢立戰功。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李湘率志願軍67軍奔赴朝鮮戰場。
1952年春,為迎擊敵人發動的“春季攻勢”,李湘多次親自到前沿陣地觀察敵情,制定有效的作戰方案。但由於過度勞累,在戰役開始前,李湘卻病倒了,且一天比一天嚴重。
戰鬥打響後,敵人還使用化學武器。李湘因受到感染,病情更加嚴重,當時政委曠伏兆多次讓他到後方醫院治療,但是李湘考慮到此時正是戰鬥的最關鍵時刻,他堅持留在指揮所,不下火線。
曠伏兆將軍
由於受到細菌感染,李湘的病情轉化成為敗血症和腦膜炎,身體越來越差。雖經醫生百般設法醫治,終因搶救無效,最終於1952年7月8日與世長逝,年僅38歲。
成為我軍在抗美援朝戰場犧牲的最高級指揮員,在他犧牲時,朝鮮勞動黨和政府授予李湘軍長“一級國旗勳章”,以表彰他的國際功勳。
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度時,李湘卻未能等到授軍銜的這一天。這樣一來,李湘軍長也就成為志願軍6個兵團19個軍長中,唯一一個未能參與大授銜的軍長。
55授銜
李湘22年的從軍生涯中,經歷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抵抗日本侵華戰爭、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革命戰爭的考驗,表現出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和卓越的指揮才能。從一名普通革命戰士,成長為我軍優秀的高級將領、忠誠的共產主義和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李湘軍長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