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的“神作文”,不是“翻車現場”,就是在“翻車”的路上
倒不是因為寫的不行(其實也確實不怎麼行),主要是從小學開始,我就極度反感寫日記、寫作文。
到現在我都無法理解,在小學三年級那個除了寫作業就是寫作業的暑假裏,老師居然要求我們每天寫一篇日記。
這有什麼可寫的!
剛開始,還能結合着現實情況寫那麼兩三天。
但是在生活如此單一的假期裏,再怎麼寫也寫不了30篇以上不同題材的日記啊。
要是所有題材都按照真實情況寫的話,那只有一個結果:原文抄襲30遍。
這麼做雖然寫實,但是怎麼看都怎麼不像個講究人乾的事。
於是,胡編亂造就成了寫日記的常規操作。
比如説什麼“在暑假裏過了一個開心的年”了、“今天打雪仗打得老開心了”…
反正只要我一編到這種程度,基本上就離捱打不遠了。
本來,這種事我是不好意思承認的。
讓我想開了的,是“後浪”們的“神操作”。
現在的小學生寫作文,思路那叫一個清奇,內容那叫一個辣眼。
搭眼一看就是“他爸媽三天沒打他了”的後遺症。
比如這個。
身為人子,首先就不懂“兒不嫌母醜”的古訓。
再説了,就算是沒那麼好看,你也不能説把人物形象刻畫得這麼細緻吧,這還能看嗎。
相比於坑媽來説,坑爹的更多,比如説這個。
再碰上一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老師,在你這作業上劃了個意味深長的對號,這作業,就別帶回家了。
要不你媽媽擔心的,就不止是你的學習了。
本來作文寫的不好頂多是“翻車”,要是連標點都用不好的話,那就直接成了“開車”了。
謝謝你孩子,要不是你這作文,我都沒發現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是件如此重要的事。
當然了,也有好一點的。
比如説當語文課學了成語之後,老師一般都會要求在作文裏多使用成語來修飾,為內容做精彩的點綴。
於是,有人就把日記寫成了這樣。
到了五年級以後,大部分小學生都有了“理財”的概念了之後,就有人開始在父母身上動心思了。
這還真不帶不信的,比如這位哥,就是“夾縫中求生存”的一把好手。
到了中學,那就更了不得了。
更“懂事”的學生們,能把作文和作業寫出想不打他都難的效果。
正規的完形填空,被寫成了“不正規”的“車禍現場”。
看圖寫話,也被他們寫成了“看圖寫段子”。
你就説,這孩子還能要麼。
相比於其他科目知識點相對分散來説,作文本來就是考試時主要科目裏,分數佔比較高的一個大項。
要是把作文寫成了這樣,怕是多少門主課也救不回來那個總分了…
所以,當我們看到了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作文時,其實每一篇作文的背後,都有個愁容滿面、手腳發癢的老母親。
也難怪這些年最火的課外補習班裏,始終都有作文班的一席之地。
其實很多人總把作文的關注點聚焦在文采上,其實一篇作文的本質,是邏輯的梳理,和語言的表述。
寫的過程,同時也是思考的過程。
作文雖然枯燥,但是對思維能力的鍛鍊也是頗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