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新課程 I 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四、作文。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鈎,小白裝死逃脱。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説,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説:“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説:“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2020年的高考I卷作文題,出人意料地選取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君臣之間的一個著名歷史故事,要求學生就齊桓公、管仲、鮑叔三個人物的歷史作為和後人評價寫一篇在班級讀書會上的發言稿,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我們認為,命題目的顯然是想讓學生在感受歷史,品評任務時,環顧當今,對照現實,思考個人發展重大問題,並引導考生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汲取精神動力。
本考題創設的寫作情境是常見的班級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師生展開討論,寫作者身份和寫作對象明確;主話題)是要求談對齊桓公、管仲、鮑叔三個人物哪個感觸最深;寫作任務則是: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文體要求是發言稿。考生寫作前這些基本而且必要的審題分析,我想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會發生大的偏差,命題在這些方面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近年來的踏實穩定。
這個命題材料組織歷史故事,創設歷史情境,既精煉完整,又精細多維,暗含着很多可寫的角度和立意,比如齊桓公志向高遠,在鮑叔牙的開導下心胸寬闊,唯才是用,成就霸業;鮑叔牙不計私利、審時度勢、謙虛禮讓,對齊桓公重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多方面的出眾才華,以及他的恪盡職守、功勳卓著,有力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他們三人的這些特點、優點,每一條都可以寫作一篇文章。考生若能仔細閲讀材料所給的每一字句,並且具備跳出歷史故事細節,整體觀照的視野,可能還不會沉溺、糾纏於故事過程本身而看到三人很快團結合作、共鑲春秋偉業這一重大歷史主題,從而得其另一高度和精髓。考生需要考慮的是,抓住上述每個點進行立意,都能寫成不錯的文章,但立意高度和寫作難度則可能有差別。如寫鮑叔牙的“謙虛禮讓,不計私利”,則顯得立意偏窄偏俗,寫作材料可能準備不足;寫管仲才華出眾、恪盡職守,則需要考生作文對其行為有所掌握、有所描述、有所延伸,否則,“結合材料”就似有罅隙。需要考生特別注意的還有,題目主話題“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提醒考生不要泛泛而論,而要在上述這些“關鍵詞”中選擇一個自己準備比較充分,比較有把握的立意和思路去寫,去拓展。至於發言稿文體,除了開頭稱呼問候語和必要的結束語以外,與演講稿差別不大,對此,相信考生早有準備。
略微糾結的有兩點,一是,因學生身份的不同形成的學科素養客觀差別可能對歷史材料掌握的厚度和分析的深度有點影響,從而影響作文得分;二是,可能會有考生感受到了這君臣三人的多方面優秀特質,寫作中感覺哪方面都捨不得放棄,從而猶豫不決,忽東忽西,造成立意龐雜、淺表流滑的局面,這也殊為可惜。
總體上,今年全國1卷作文,或許從反猜題等因素考慮,似乎未跟熱點,迴避焦點,但依然堅持了“培根鑄魂,彰顯立德樹人導向”的目標任務。材料表述謹嚴,篇幅適宜,所創設情境貼近考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可供寫作角度寬闊、立意多元,考生有話可説,寫作要求明確,不易偏題,難度適宜,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優秀作文題目。
:三個角度:
1、 齊桓公: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恩怨,是個有胸懷的人,不計較個人恩怨,能夠處理國家與個人利益,同時善於納諫如聽從鮑叔建議任用管仲。是一個非常理智的君王
2、 管仲:是一個傑出的人才,管仲與齊桓公有一箭之仇,但他人能夠在齊桓公賞識後發揮才能,可見管仲也是能夠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能夠知恩圖報。懂得變通,而不是守愚忠
3、 鮑叔:善於發現人才,並以國家為重,敢於低位,可見其有胸懷,能夠識大體顧大局。
可選區任意一個角度重點論述,並選取一些例子作為例子印證觀點。
:謀大事者,須有大格局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能在此次讀書會上,和大家一起暢談感悟。
鮑叔牙薦管仲,乃千古美談。原本出生微賤的底層人士管仲憑藉其非凡之才被舉為國相,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是孔明心中的模範,實至名歸;齊桓公虛心納諫,盡棄一箭之仇,重用仇讎為相,終成春秋霸業,獲眾人之贊,情理之中。然而在精緻的利己主義盛行的當下,重讀這個故事,吾更為鮑叔牙之大格局感佩不已——謀大事者,須有大格局。大格局者,既有知人之卓識,又有虛己之氣度,更有以國為重之胸襟。
大格局者當如鮑叔牙,不拘於一時敵友之親疏,知人容人。外交上説“國際上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戰勝敵人的最高手段,並非是消滅他。唯有大格局者,能知人容人,化敵為友,為我所用。諸葛亮七擒孟獲如是,龐統留遺言讓劉備重用害死自己的黃權亦如是。齊桓公難免介意管仲射了他一箭,而鮑叔牙始終銘記管仲可為齊桓公射下整個天下。敵友不過形勢,霸業方為目的。大格局之人,不畏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洞明如斯。
大格局者應似鮑叔牙,不限於眼前名位之高低,虛己待人。龐涓因嫉妒孫臏而挖他膝蓋骨,將昔日同窗變好成廢人;廉頗不服氣藺相如僅靠嘴皮子取得高位,揚言見到藺相如必辱之。愛惜自己的羽毛,本是常情。但過分看重自己,也易輕視和排擠他人,從而一傲萬人疏。面對亦敵亦友而能更好輔佐齊桓公的管仲,鮑叔牙主動放棄到手的相位,與其説是屈己,不如説是虛己。大格局之人,放空自己遊於世,成全對方又何妨。超脱如斯。
大格局者該像鮑叔牙,不囿於私人成就之大小,以國為重。當個體之“小我”與家國之“大我”產生矛盾時,該何去何從?把“小我”融入“大我”,是自身價值最好的證明。鮑叔牙之所以讓賢於管仲,並非對自己的不自信,而是為齊國霸業謀劃最佳的人才配置。若論守國安現狀,有自己尚可;若論開疆取天下,管夷吾更勝一籌。故這位帝王師甘居其後,光而不耀。大格局者,以國家社稷為重,以個人榮辱為輕。偉岸如斯。
不為浮名,虛己為國,大寫之人。回望先輩,亦有無數仁人志士有此大格局。隱姓埋名二十八載,不為名利只為國的共和國勳章人物于敏;放棄獲諾貝爾獎機會回到祖國的“中國居里夫人”王承書;為鑄國之重器,深潛荒島驚濤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等。揆諸現實,我們當中卻有一些年輕人在“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路上越走越遠。這些人或在專業和技術方面有才學,卻缺乏遠大的抱負和寬廣的胸襟。善用體制來為自己謀利,而視他人和國家如無物。從“強行霸佔機組座位的眼鏡男”,到“硬要喝礦泉水而拒絕喝開水的隔離區女華人”,一己利益成為他們言行唯一的驅動力,相較於先賢們之大格局,差之遠矣。
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當好時代的追夢人,我們當立大格局。誠如新時代的領路人寄語南開師生:“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會有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崇高。”讓我們致敬賢者,以國為重,知人虛己,不斷健全人格,在時代的浪潮中砥礪前行,昇華自身價值,開拓更遼闊的人生境界!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新課程 II 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四、寫作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墨子説:“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説:“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託着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第一則材料墨子的話:“視人之國,若視其國.....” 有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對待別國如同對待自己國家,對待別人之家如同對待自己家,對待別人如同對待自己,這即是道德層面的,要有人文主義精神,也是哲學層面的換位思考,事物之間是聯繫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於是緊接後一句,英國詩人所説:“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整體來看有道德層面的品質引導,又有哲理思辨,正確的看待人與人、人與世界關係。
第二則材料引用詩句,以青山雲雨起興,仍在表達山河不是人與人的界限,不能孤立看問題,人類在面對困難時不應當只看到自己那座”山”,就譬如:”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枝與枝相連,榮辱與共,應當共克時艱,這是用歷史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第三則材料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既區別對立,又相互統一,沒有所謂永遠的敵人,山不相遇但人卻相逢,“人與人要相逢,”則強調人類生存發展的客觀現實就是交流合作。辯證發展看問題。認清楚如此,人應該互通有無,人與人的相逢就強調相互合作。有了這個基礎才會有後一句“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如何面對困難,迎來春天,創造未來。要解決思想認識層面的問題。此次全球疫情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就是案例。
這篇材料作文充滿哲學思辨看問題,要提高思想覺悟,達成共識。年輕人應當既有責任擔當,奮發有為,更應該有眼光,有頭腦。首先有認識層面的提高,這裏自然反對是西方個別國家的單邊主義。認識層面的提高,才能促進所謂的家國情懷形成,有人類共贏發展格局。
反過來看,如果把“攜手同一世界”這句刪除,那麼何談“青年共創未來?未來不是自己的,不是建立在一國利益,不應當是別國有難,袖手旁觀,中國在疫情中紛紛提供醫療物資援助於世界,就是一種偉大情懷,人道主義精神。所以青年人應當有世界的眼光和思維。未來的發展依賴於年輕人勇擔國家民族希望之責,但青年人更應當認識到攜手同一世界,才能共創未來。題目的設置依然存在發展的前提條件,就是攜手世界,學生在審題立意時要做如此的考慮。寫文章也應當寫出青年人奮鬥創未來,但一定要建立在世界共同發展理念上,至於用材料可以結合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等。
:今年全國卷的作文題,是將傳統和合思想和現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對接,倡導攜手同行,互聯互通,一個人可以激勵一羣人,一羣人可以影響一個天的理念。本題檢驗了考生能否基於理性思考與青年立場,對看似宏大的命題和道理有個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寫好這篇作文,要求考生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和高遠的前瞻意識。在關鍵能力層面,材料內容雖為單則,但材料的層次劃分和內容的梳理整合對考生理解、分析綜合和表達應用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如對個體、羣體、人類命運共同體關係的闡釋和任務呈現的寫作目的之間的關係搭建方面,考生要具備相應的關聯思維,方能理順眾多信息點間的聯繫。
作文材料共有四個自然段構成。第一自然段引用了先賢墨子的名言和英國詩人的詩句。關鍵信息是視人如視己,視他國如己國,“ 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是觀念和理念的引導句。材料的二、三兩個自然段是敍述事實,國際社會援助中國,中國援助他國。四句寄言能找到共同點。材料的第四段是寫作任務提示,具體情境,寫作者身份角色和文體要求,明確了演講的主題是“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
考生應洞察各個信息點間的聯繫。如材料內容和任務關係層面,應將寫作目的與材料內容的關係打通,不可脱離材料內容或拋開任務泛泛而談,同時還要與寫作對象、規定文體特徵打通融合,這是本次作文的難點。“攜手同一世界”是個體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生活法則;不論是“世界不是孤島”的休慼與共,還是“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觀念,都是即將走向社會的青年人應該深思、理解和認同的內容。而對“個體”“羣體”“人類命運共同體”關係的梳理,又使考生必須將自己放入時代背景中去深思,也讓自己投身到時代洪流中去砥礪,這是材料基於“立德樹人”要求對青年人價值判斷的限定和期待。
:民胞物與,天下歸仁
尊敬的各位來賓,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們:
大家好!
什麼是“民胞物與”?
“民胞物與”即泛愛一切人和事物,詞出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大家張載。他為我們描繪了世界發展的美好願景。這個願景的當代闡釋應為:尊重彼此的立場,而後求同存異,共謀發展。作為世界青年,要實現民胞物與,就應該有所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世界青年,應該秉持仁者之心。仁者就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效法天地,“天無不覆,地無不載”,有德就要擁有愛人的能力,推己及人。一代聖賢孟子曾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待他人的老幼就像對待自己的老幼那樣,這樣才符合仁者的準則。另闢蹊徑,開創一派思想的墨子主張: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對待有別自己的他人和他國,應該消除分別之心,以無私的態度去施與愛。就像約翰·多恩所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也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就像海岬與大陸,不可分割。培根也曾説:如果沒有愛,那麼即使身處喧鬧的人羣中依然會感到孤苦伶仃。德不孤,必有鄰,世界在相互交往中要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作為世界青年,應該加強合作意識。加強合作就應該超越時空的侷限,勿作那井底之蛙。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世界愈益成為一個整體,無論是科技領域還是文化領域都有了更多的交流與合作。世界需要中國的5G技術,未來也不可或缺。妄圖通過貿易壁壘進行人為干預必然會違背經濟運行的規律,亦必將自食惡果。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滋養了很多人的靈魂,泰戈爾的詩選也珍藏在很多人的書桌裏,中國道家主張的天人合一更是一再被重申。在日益嚴峻的全球生態危機之下,世界青年應具有國際化視域,不拘於一時一地一國一族的侷限,為世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還應勇作主宰未來的弄潮兒,征服時代巨浪,由點點星光匯聚成滔滔星河,璀璨整個世界。
涓滴可以成海,聚沙可以成塔。作為世界青年,應該積極有所作為。有所作為就是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為世界發展獻出一份力量,不取決於金錢和實力。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如在街頭一位日本女孩頻頻鞠躬,只為武漢募捐抗疫物資。如在鄉村支教,用知識點燃希望的火種。如在自媒體平台拍攝短視頻弘揚傳統文化。羅曼羅蘭認為大多數人二三十歲已經死了,活成了自己的影子,不斷重複着自己。我們將會用實際行動去證明,世界青年將會用青春去迎接挑戰,每天都有不同的精彩。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世界青年懷抱博愛之心同登文化制高點,雖道阻且長,終將溯流而上。這樣方能“民胞物與,天下歸仁”。
2020年7月7日
3、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新課程 III 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四、寫作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的問題。
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材料由“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引出話題——如何在關照世界的時候,關照自己,審視自我。題目把人生比作一場旅行,那麼在旅行的途中,我們一方面要欣賞領略外在的世界的風光旖旎,要感受外部環境的綺麗絢爛,更要學會“對鏡自照”,多一些審視,尤其是關注自己的內心,是否浮躁,自己的眼光是否俗世短淺,是否充滿太多的銅臭味兒。不斷繪製“自畫像”,也是要告訴考生,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靈魂工程師。要重塑自己的形象,打造更加昂揚向上、奮發圖強的時代新我。
寫作者是高三的學生。情景預設是: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這段話,賦予了此次作文的特定場景,文體有了限制,那就是寫作書信,行文過程中就要注意書信的格式,稱呼頂格,要有敬詞,必要的署名落款等。要注意寫作的對象是高一新生。那就要以學長、學姐的身份來叮囑高一的學弟學妹,語言要中肯,要委婉,更要有勵志的特點。
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首先要明確命題人的意圖,那就是學會給自己畫自畫像是新時代,新時期給我們提出的要求,我們要學會關注自身,審視自我。正如孔老先生所説,“吾日三省吾身”。多一點反躬自省,多一些自我修繕,才能讓整個羣體更加強大、完美。命題人做了暗示: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首先進行靈魂拷問:我是誰?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現在是怎樣的人?現在的我,如何雕琢將來的我?差距在什麼地方?怎樣實現?這一系列問題,需要高三學生,準確地説是考生精準分析,然後現身説法,或舉一些名人的事例説明:勇於給自己畫像,為未來的自己畫像,是多麼有意義和有挑戰性的事情。
結構方面,除了要符合書信的格式外,一定不要忘記了自己的寫作對象,一定要有情景再現之感,代入感。主體部分:可以談自己走過高三,如何成長的過程。比如從原來的怯懦到現在的侃侃而談;從原來的只知道學習,到現在的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從原來的普通共青團員,成長為了一名優秀的預備黨員……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源自自己學會給自己畫像,學會以優秀的人為鏡子,不斷超越,不斷完善。最後,呼籲學弟學妹,要在高中三年的學習之旅裏,不斷地夯實基礎,提高素養,爭做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時時處處,雕琢心中更加完美的自我。
:可以從認知的提升來思考,認清他人相對容易,但認清楚自己卻很難,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這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文中説尋找各種鏡子,譬如當自己認不清,他們用實踐這面鏡子檢驗是最好不過,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可以以史為鑑作為一面對比自己思考與行為正確與否的鏡子;當然能還有很多鏡子,比如從閲讀中發現自己不足並改善,同樣是鏡子。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照的鏡子也不同。
:我為自己畫張像
我,就是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喜歡梳着馬尾辮,一雙不大的眼睛因為有了雙眼皮的襯托而更加生動。臉上有一個小酒窩,紅紅的嘴唇總是讓愛美的妹妹以為是偷偷抹了口紅。我最有特色的可算是左臉上的七顆痣了。它們按一上一下的規則從臉上排到脖子上。
我最擅長寫作文了。不是我自誇,翻開我的作文本,裏面的作文都不賴。我想這應該是因為我第一次寫作文的影響:在同學們還在看圖寫話的一年級,爸爸開始正式教我寫作文《秋天》那篇作文我整整寫了一個假期,才艱難的寫出了我的第一篇作文。
我特別喜歡看書,一看起書來就什麼也忘了。我原來最怕一個人在家。哇!電腦成了張開大嘴的外星人、陽台上的衣裳成了幽靈······這時,幾本書幫我從害怕中逃脱出來。我記得有位名人説:‘‘讀了一本好書,就好像交了一個朋友。’’有那麼多‘‘朋友’’陪伴,我又怎麼會害怕呢?
我最大的缺點是粗心。看看我的試卷和作業,這裏、漏題,那裏、多一點······做事我也很粗心,刷牙,擠錯了牙膏。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甩掉這個尾巴。
這就是我,一個會寫作文、愛看書、粗心的女孩。
:這篇“我給自己畫張像”,緊緊抓住人物特點,運用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情感真摯,文約而意豐。
4、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新高考 I 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四、作文。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採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
人們居家隔離,取消出訪和聚會;娛樂、體育場所關閉;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學校開學有序推遲;公共服務場所設置安全“一米線”。防疫拉開了人們的距離。
城鄉社區幹部、志願者站崗值守,防疫消殺,送菜購藥,緩解燃眉之急;醫學專家實時在線,科學指導,增強抗疫信心;快遞員頂風冒雨,在城市鄉村奔波;司機夜以繼日,保障物資運輸;教師堅守崗位,網上傳道授業;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傳遞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們的聯繫。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此題是帶有情境任務的材料作文。試題設計聚焦學科素養,創設真實的任務情境,引導考生關注疫情,體察現實,學會思考。考生需要在疫情這樣的大背景下,思考隔離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但表達觀點時不可脱離材料,要圍繞材料中提及的“距離”去思考“聯繫”。隔離不隔愛,封城不封情,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無數的普通人選擇逆行而上,主動加入到抗擊疫情的一線隊伍中。他們有醫生、有建築工人,有鐵路職工、社區工作者,有警察、有教師、志願者、快遞小哥……他們心懷大愛,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用平凡而温暖的“螢光”點亮了萬家燈火,給我們帶來光明和希望,他們給廣大羣眾帶去的不僅是無私服務,更是温暖和信心,讓人們更加珍視彼此,靠近彼此。他們身上藴含的強大的中國力量,讓我們更加堅信,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會取得勝利。
:
1、 拉開距離是為了走近,只有打贏疫情這場仗,人們才可以回到正常生活。
2、 距離並不一定就是缺少聯繫,聯繫的方式很多,距離有物理意義上的距離。但並沒有人際交往的距離,畢竟科學技術改變了傳統的一種交往,而是多方式。而聯繫也不一定就是面對面的交流。網絡電話同樣可以交流,加強聯繫。
:疫情期間,我們的心更近了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柳葉刀》總編霍頓在隔離期間,反思疫情的意義。他認為疫情中因為隔離雖不能與他人相近,但彼此並未疏遠,反倒心更近了,更靠近彼此。身處異地,心卻緊緊相連,反思疫情的意義,我們發現,抗疫密切了我們彼此的聯繫。
疫情期間,我們彼此相近,感受温暖,傳遞温情。
你我隔離在家,彼此不能相見,但情意從未疏遠。一句關心的話語,一份默默的鼓勵,讓我們在疫情期間倍感温暖。隔離病毒,卻不隔離愛。疫情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審視彼此,雖不能見面,但心更貼在一起,更加珍惜彼此情誼,任何一份純真的情感都感覺彌足珍貴。在湖南,一位小姐姐得知鄰桌是4名援鄂護士時,悄悄地為他們買了單,還留下一張畫着笑臉的暖心紙條:你們的負重前行,換來了我們的歲月靜好,謝謝你們!這些平凡的舉動,傳遞着治癒人心的能量,在感受別人帶來温暖的同時也在傳遞温暖,讓温暖和善意留在更多人心裏,讓彼此靠近,心連在一起。
疫情期間,我們心手相牽,匯聚成共克時艱的力量。
隔離在家,窗前遠望,透過小區門口一個個背影,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眼中的堅毅和心中的暖流。是疫情喚醒我們封閉的內心,讓我們知道人與人應該温柔以待、温暖相伴。你我雖素不相識,卻命運相連。面對疫情,努力將自己活成一束光,然後去照亮另一束光,用你的行動喚起別人的行動,用你的温暖感受別人的温暖。人人如此,心手相牽,匯聚成共克時艱的力量。
疫情期間,全世界都心手相牽。
《禮記•禮運》曾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説法,從古至今,無論遇到戰爭還是危機,我們總能看到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中國亞丁灣和索馬里護航編隊支援非洲各國,維護和平;日本、巴基斯坦在疫情的緊急關頭,給中國送來物資;各國人民互幫互助,形成一條愛之鏈。每個國家都閃耀着耀眼的光芒。“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互助也是其中一項。面臨着重大的突發事件,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肩負起重任,每個人都應懷有一顆愛之心去幫助在痛苦中掙扎的人。如同著名小説《愛之鏈》中所描述的一般,將美好的接力棒不斷地傳遞下去,這樣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它會洋溢着温暖。而你我便是守護笑容的重要一環,讓我們攜手共進,傳遞着愛之鏈。
來自國外的每一次幫助和加油都讓中國人在這個格外難熬的冬天感受到了一絲温暖。當然,“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際,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的湧泉相報,也讓世界緊緊聯繫在一起,讓每一個隔離之中的人們感到温暖、獲得慰藉。雖身隔異地,但我們心在一起,永不分離。
身被隔離,但我們可以反思疫情的意義。隔離中,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善與愛,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因之更為緊密,我們深知每一個人的安全隔離、歲月靜好背後是無數人的負重前行。讓我們珍視這一切,珍惜眼前所有,用自己的無畏付出將中國故事匯聚成偉大的中國力量,盛世中華,江河必然無恙,愛與温暖從不缺席!
5、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新高考 II 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四、作文。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徵、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會喚起你的某種記憶與情感,或許是一段難忘的故事,又或它對你有着特殊的意義。
電視台邀請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請以“帶你走近_________”為題,寫一篇主持詞。
:本題設計堅持高考內容改革的正確方向,努力體現高考綜合改革精神,既考慮到高考綜合改革省份使用老教材參加新高考的實際,又對標新高考適應性測試的結構模式,保證了新老高考的平穩對接,助力新高考綜合改革平穩落地。增強試題與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協同性,落實課程標準等文件精神,是語文考試內容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考助力新時代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力舉措。試題在材料選取、設答方式、作答要求等方面,與高中語文教學高度契合,情境設計注意聯繫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
本次命題屬於創設情境+定向引導的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此類型作文要求考生必須圍繞材料內涵和具體任務指向來立意行文,進行合理聯想,精準完成任務指令。
尤其需要把握和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讀懂材料所提供真實情境中的內涵仍然是審題立意的前提,主要是要讀懂材料中藴含的邏輯關係——以地名為基點,向內或向外進行有機發散;2.化抽象為具體、從具體的地名到抽象的情感層層深入闡釋;3.通過感悟地名,體會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體會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理解、認同、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使命感,是本次作文的難點。
:自然特徵、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這些都在傳遞一個信號就是傳承文明,如帶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觀、如歷史文化的遺蹟等。也可能是故鄉的景或物,它帶有故鄉特有的文化氣息,這道題首先要補全題目,並且要寫主持詞。要注意文體和寫作對象。以怎樣的身份來寫這篇文章。
:帶你走近縉雲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今天我要帶大家走近咱們浙江麗水一個叫縉雲的地方。我少年時隨父母入川,落腳在嘉陵江畔的重慶北碚。那裏有一座縉雲山。班上團支部搞活動時,總會去爬縉雲山,山上植被茂密,還有一座縉雲寺。我去了若干次,卻從沒想過它因何得名。及至今日,當我來到浙江省的縉雲縣,得知縉雲縣也有一座縉雲山,縉雲縣正是因此山而得名時,忽然很想弄明白,縉雲山為何叫縉雲山?不管是重慶的還是麗水的,它們一定有個來處吧?
在網上東尋西看,發現很多有趣的傳説。其中一説,黃帝時有縉雲氏後裔居此,故名。那縉雲氏又為何叫縉雲氏?原來,那時是“以雲紀事也”,故官名都以雲命名。青雲為春官,縉雲為夏官,白雲為秋官,黑雲為冬官,黃云為中官。古代官名都以雲命名,縉雲氏的後裔,很可能是夏官的後裔。古時的官名竟這麼好聽,好聽到可以用來作地名。
總之,縉雲是紅色的雲,是熱烈而鮮豔的天空。我腦子裏留下這麼個印象,來到了浙江麗水的縉雲縣。
一見之下,不由得驚詫。風景優美自不必説,我們就住在仙都風景區裏,推窗即可見山,還可見山上的傳説:兩座栩栩如生的人形巨石,扮演着傳説中的婆媳。
讓我驚訝的是,它那麼靜——並沒有預想中的熱烈。那種靜不是人煙稀少的靜,而是一種可以觸摸到遠古氣息,可以感受到歲月長河的靜,靜默中似乎能聽到宋時的鳥鳴,唐時的溪水,明清的集市聲。彷彿唐玄宗驚歎出那句“這是仙人薈萃之都也”,就在昨日。
這樣的靜,瞬間縮短了歲月,讓我已然置身於幾百年前乃至一千年前的田野,彷彿一眼就看到了摩崖石刻的主人,彷彿聽到了祠堂傳來的孩童讀書聲,彷彿在路上遇見了上山打柴的樵夫——縉雲氏的後裔……這種種彷彿,讓我很愜意,很享受。
尤其是走進那些古鎮,徜徉在白牆青瓦之間。比如各家門前都開滿鮮花的乾乾淨淨的隴東村,比如石頭城堡般充滿原始氣息的巖下村,又比如有着千年文化承傳的河陽古鎮,每到一處,你都隨時可以駐足,可以得一山口進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原來,世外桃源始終都在。
尤其是河陽古鎮,這個以宗族血脈為紐帶、聚族而居的千年古村落,與我以往去過的任何古鎮都不一樣,讓我在心生歡喜的同時,心生敬意。這敬意並不是因為村口那排氣勢恢宏的馬頭牆,也不是因為保留至今的15座古祠堂、1500間舊第,也不是村裏那座出過8位進士的八士門,也不是極具特色的民間剪紙藝術——雖然這些都很了不起。
這敬意,是來自家家户户門前那些看似普通的楹聯。
也許是春節過去不久吧,那些辭舊迎新的楹聯尚未被風雨剝落,紙還是紅彤彤的,墨跡還是清晰的。一望而知,不是統一印刷出來的,而是親筆手書的。隨意讀幾副,都比我在城裏看到的“爆竹聲中辭舊歲”或者“神州大地春回暖”有意思多了,也有文化多了:
向陽門第春來早,康樂人家燕去遲。
太平有象人同樂,天地無私物自春。
尋春再睹梅花色,頌歲先聞爆竹聲。
春入春天春不老,福臨福地福無疆。
花承朝露千葩發,鶯感春風百囀鳴。
我一一走過,一一默唸。這些楹聯,與白牆青瓦,與雕花木窗,與鵝卵石小路,是那麼的和諧。我注意到,沒有一家是重複的,字跡也是各異。還有些人家的楹聯雖然沒那麼工整,卻生動有趣,能清晰感覺到主人是性情中人:
春早梅開雪生香,笑吟豐年酒一杯。
一派生機陽春有趣,滿天異彩浩然騰胸。
限於篇幅,我無法把看到的楹聯一一寫出,但那些楹聯帶給我的感動卻是那麼深刻,如同縉雲帶給我的寧靜一樣。我從那些楹聯裏看到了兩個字,“文化”。那是在不經意間呈現出來的深厚文化。
忽然意識到,所謂的文化底藴,並不一定要靠卷帙浩繁的大部頭來堆砌,也不一定要靠穿漢服梳髮髻來展示,而往往體現在這些小小的不經意的細節中。就好比一個人的教養並不在於他的學歷或文憑,而在於他日常的舉動一樣。
河陽打動我的正是些隨處可見的細節,比如那幾座取名為“雲鋤”“掩竹”“松台”的門第,那條取名為“答樵”的路,還有家家户户的楹聯。我猜想,這寫楹聯的,也許就是“義陽詩派”的後人吧?雖然已過去千年,文脈依然清晰可見。
感嘆到此,恍然就明白了縉雲那強大的靜源於何處了,正是源於這無處不在的文化底藴。有了這樣深厚的底藴,方能挽留住歲月,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方能抵禦住塵世的紛擾,將珍貴的傳統文化保留下來,再傳承下去,而這也就是我們《中華地名》欄目的初衷所在,感謝您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
6、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北京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作文
23.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的最後一顆衞星成功發射,標誌着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衞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整個系統由55顆衞星構成,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它們共同織成一張“天網”,可服務全球。
材料中“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聯繫現實生活,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或引發了你的感悟,或影響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
請以“一條信息”為題,聯繫現實生活,展開聯想或想象,寫一篇記敍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
一、堅持“立德樹人”的總目標,體現以“考”育人的自覺
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發展,激發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當今時代,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考不僅是為國選才的重要途徑,也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發揮着獨特作用。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引導考生關注個體對社會的責任與價值,培養家國情懷。
例如,多文本閲讀的考查,選擇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着陸,取得了“人無我有”重大成就的相關材料。
大作文第1題以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的最後一顆衞星成功發射,標誌着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衞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的最新消息為素材,以此引發考生的聯想與思考。
語言基礎運用的考查,選取一則新聞報道材料,引導考生了解和關注國家邁進“小康”社會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
注重選材的思想性,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
突出素材的思想性和文化性,關注個體生命成長,傳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深化考生對語文學科內容及現實生活的思考與體驗。古代詩歌考查,選取李白《寄東魯二稚子》一詩,詩人借“桃樹”這一形象,構造了優美的意境,洋溢着一個慈父對兒女的憐愛、思念之情。散文閲讀考查,選取了沈從文具有獨特美感的《從音樂和美術中認識生命》一文。作者通過對自然萬物及人世間種種細節的觀察與敍寫,表達出對音樂與美術的獨特理解,提醒人們重視具體事實與感官經驗,去發現藴含在平凡生活中的美與詩意。文章語言簡淨醇厚,韻味悠長。
闡發經典文化內涵,引導學生從中汲取積極有益的營養
試卷選擇《論語》和《紅樓夢》的部分內容進行考查,發揮文化經典的育人價值。《論語》的考查,所選三章內容,表達了孔子對學習的積極主張,提出了增廣見聞、擇善而從、注重實踐等學習途徑。《紅樓夢》的考查,以小説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詞為切入點,考查對整本書的閲讀情況和對人物的理解水平。
二、考慮疫情下考生實際,注重基礎考查,落實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
考慮到2020年高三備考的實際,在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維品質的考查中,適當增加基礎性題目,但保持一定數量的中檔難度題目,以利於選拔。
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增加了“語言基礎運用”板塊,試題從多個角度設問,較為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語言基礎運用能力。它與後面的微寫作和大寫作,從不同層面完成對錶達能力的綜合考查。增加此板塊,可引導中學語文教學注意提高考生正確、規範使用母語的能力,注意幫助考生把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熱愛。
長篇小説《紅樓夢》是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的必考內容。試題既要科學區分不同考生的閲讀能力,還要引導語文教學有效開展整本書閲讀活動。閲讀《紅樓夢》,人物和情節是“樞紐”部分,由此既能延展到對具體細節、主要方法和語言運用的把握,也能上升為對思想主題和藝術風格等的理解。晴雯是貫穿小説的重要人物之一,對其性格命運和有關情節內容進行考查,能夠較好地檢測考生是否真正地閲讀了全書,閲讀過程中是否理解了文本內涵。試題讓真正讀書的考生有獲得感,由此引導中學語文遵循整本書閲讀的規律和方法,深入開展閲讀活動。
作文第2題“一條信息”,體現了提高對媒介傳播內容的理解、辨析、評判能力培養等學習內容和要求,是對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積極落實。
三、充分發揮作文題目功能,引導考生在寫作中昇華精神境界
寫作題是語文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考查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由兩道題目構成,一道題是“微寫作”,三選一;一道題是“大作文”,二選一。
微寫作
“微寫作”是北京卷的特色之一,以考查小篇幅寫作和片段寫作為主,以議論、説明、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為重點,密切聯繫考生生活實際,三選一,與大作文有機配合,有效實現寫作考查的目標。2020年的三道微寫作題目,內容分別為對名著閲讀認識的議論,介紹自己的一項生活技能和抒發對疫情期間快遞小哥的讚揚之情。
大作文
大作文題二選一;以小切口、大主題的命題思路,引發考生認識個人如何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同發展,認識“每一個人”在抗擊疫情以及現實生活、學習、工作中的責任與使命;認識各部分在“系統”中的作用和價值。
第1題側重考查論述能力、理性思考水平。試題以最新的材料,即北斗三號最後一顆衞星發射成功,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衞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的報道為素材,選取“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一句作為寫作考查的切口,引發考生聯繫現實生活,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考生可以從多個角度思考、寫作,例如強調“每一個”的重要:“新長征路上,每一箇中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抗擊疫情期間,每一個人都是取得這場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一環,都具有責任和使命;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自身價值只有在與他人協作配合、共同擔當中才更具有意義;每一個生命都是可貴的,都是值得尊重和保護的。也可反向思考,從“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的整體性特點出發,從“系統”或“結構”的角度展開闡述: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要打好阻擊戰、攻堅戰,各個部門需要在黨中央的統一指揮下,最大程度地發揮個體作用,形成合力以取得勝利。每一個部門、每個家庭、每個社區、每條街道、每個區縣等,都要各負其責,擔當自己的責任,只有把個體納入到整體中才能發揮作用。考生在完成寫作的過程中,也進行了一次責任擔當、個人與集體、家與國等角度的思想認識上的洗禮和教育。
第2題側重考查記敍能力、形象思維水平。試題以“一條信息”為題,引導考生通過敍事的方式,表達自己從“一條信息”中獲得的感悟,受到的影響,學到的東西等內容,從而深入思考信息時代如何面對、處理每天從手機、音視頻和紙面、口頭等方面,紛至沓來接收到的各種各樣的信息,汲取好營養,提高辨別力,傳播正能量。例如,抗擊疫情期間老師的一條微信傳遞了温暖,小區電梯裏的一張通知啓發自己意識到防疫責任,一條信息化解了二人之間的誤解,櫥窗裏宣傳的科學知識,幫助人們認清了謠言等。考生可以記敍真實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寫成小小説或散文。
總之,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充分考慮疫情期間考生學習的特殊性,試卷在保持穩定的同時,加強素材情境與社會現實、個人生活和學科特點密切貼合,注重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重視試題的基礎性、應用性和綜合性,強調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拓展考生個性化、創造性表達的空間,切實發揮好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導向教學的積極作用。
:
材料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雖然分工不同,但都有他不可替代的功用;也可説平時的努力終究發揮它的作用,如同涓流成海一樣。人生當中你每一步的付出都看似微小,但卻是你最終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可從部分與整體的辯證關係入手,看待生活中的事情。
: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無數科技工作者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北斗衞星組網任務,北斗系統建設圓滿成功。這是件事情最大的意義就是打破了GPS在全球衞星導航領域的壟斷地位,讓北斗衞星可以覆蓋到全球每一個角落,讓北斗系統可以服務到全球每一位客户。
那麼北斗服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畢竟,靠單獨一顆衞星是無法實現導航定位的,更不用説提供全球服務了。因為,北斗衞星系統是個羣體,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從衞星角度來看,要確保功用需要注意三個問題:健康問題、業務問題、接續問題。
首先,健康問題是主要是通過衞星自檢、地面外檢來實現的,但是北斗三代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就是星間互檢。利用衞星之間的激光鏈路進行狀態確認和信息傳遞,這是北斗衞星獨特的方式,從先進性來看,至少目前GPS衞星還沒有具備這樣的能力。
其次,業務問題是衞星服務的核心問題。主要通過星上的原子鐘向地面用户提供穩定、準確、可靠的時間服務。星鍾技術也曾被國外封鎖多年,直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科學家們,通過夜以繼日的科研攻關才實現星鍾國產化的壯舉。如果將來有可能的話,我也想跟他們一樣做那些有益於國家的大事情。
最後,接續問題是北斗系統更新換代的事情。北斗三代是在北斗二代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系統。不僅僅將服務範圍擴大到了全球,更提升改善了原有系統的服務性能。順利實現從北斗二代向北鬥三代的平穩過渡,我想那些科技工作者們一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儘管我現在還不清楚到底衞星是如何工作並完成整個導航過程的,但是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掌握這門技術,做偉大北斗事業的接班人。
每一顆衞星都用自己的功用,每一個公民都有自己的義務。維護祖國統一,服務祖國人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疫情期間有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他們不是什麼英雄,只是學着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而已。
奉獻是一種精神,無論是誰,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每一顆衞星都有自己的功用,我堅信通過努力,我也能成為一顆為人民服務的衞星。
:一條信息
屋裏又傳來激烈地爭吵聲,為買掃地機器人的事,毛克跟媽媽吵得面紅耳赤。媽媽想讓自己的兒子做一點必要的家務,掃掃地,抹抹桌子,洗洗碗筷。正在唸高中的毛克覺得,掃地這樣的家務活完全可以交給機器人,自己親自動手打掃,純粹是浪費時間,更何況自己學習時間緊,心裏不免升起一股十分正當的理由。
房間裏很是安靜,連樓上衝洗馬桶,水流撞擊水管,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毛克把自己悶在書桌前,刷着手機。叮鈴一聲,收到一條陌生短信。“忠實的用户,您好!為了回饋老用户,我司特舉辦隨機抽獎活動。恭喜您的號碼被抽中,請您今晚7:00 務必準時到達萬達廣場,領取您的掃地機器人。”毛克身體忽然有點發熱,腦袋也緊張起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右手抹了抹兩把臉,從頭到尾把短信再看了兩遍。沒錯,的確是領取掃地機器人。
關注了終結詐騙公眾號的他,反詐騙意識還是有一些的。他在心裏嘀咕,這也太巧合了吧,想什麼就有什麼。毛克越想越離譜,難道和媽媽的爭吵,也被人監聽了。
突然,手機又響了。按掉清揚的鈴聲,手機那頭傳來一個女聲,語速飛快,不容置疑。説話內容和短信的一模一樣,外加一句,到現場,報她的號碼就可以領取機器人,錯過了時間,她可不負責。那邊看來很急的樣子,紅紅火紅,沒等毛克反應過來,電話就掛斷了。
接完電話的毛克,坐立不安,這天色比以往來得都要慢。他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幸運。現場領獎難道還有假的嗎?他放下了所有的戒心,也不再認為這裏有任何不妥。
飯桌上,母子倆互不言語。毛克幾下就扒完了一碗飯,撂下筷子,跟媽媽説了一聲到同學家玩,直奔廣場而去。
五顏六色的燈火,把城市照耀得無比繁華。廣場上人潮擁擠,聲音噪雜。舞台上,擺放着掃地機器人和其他家用電器。一位女主持人穿着一襲紅裙,情緒高昂地在叫換着領獎號碼。兩台大大的音響,把觀眾的情緒攪得沸騰了起來。一些人陸陸續續地從台上抱走了機器人和另一個用紙箱裝好的家電。
毛克鑽過人牆,擠到前台,拿出手機,向穿着職業套裝的工作人員報出那個號碼。“小兄弟,你是來領機器人的吧,恭喜你。”“不過,我們是買一送一。付2000 塊買一個高級榨汁機,送一個掃地機器人。”毛克猶豫了。要2000 塊啊。“我們會給你開收據,七天內,無理由退換貨,機器人還是會送給你。”後面的人推搡着毛克。“小兄弟,要不要?後面還有很多人等着排隊呢。”毛克心裏暗想,能退貨,免費送機器人,那麼……用微粒貸付了錢,毛克扛着兩樣傢俱坐公交回去了。
回到家,已經晚上九點多,媽媽一直在家等着,生怕孩子吵架賭氣出事。毛克很得意地樣子,全然忘記之前和媽媽的不快,迅速拆開包裝盒,一個亮晶晶的機器人在燈光下,越發顯得清亮。“這是怎麼回事?”媽媽迫不及待地説。毛克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經過給媽媽描述了一遍。媽媽到網上一查,2000塊錢的榨汁機官方報價才300塊。媽媽的臉色沉了下來。母子倆一宿無話。
毛克一夜未眠。一早起來,拿着收據,抱着榨汁機,再次來到廣場。台去人空。撥打手機,那頭一直提示無人接聽。清晨的陽光無比柔和。那條短信也還清晰地躺在手機裏。
7、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天津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七、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中國面孔”是全球熱播紀錄片裏充滿家國情懷的杜甫,是用中醫藥造福人類榮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醫務工作者厚重防護服下疲憊的笑臉,是快遞小哥在寂靜街巷裏傳送温暖的雙手……也是用各種方式共同形塑“中國面孔”的你和我。
走過2020年的春天,你對“中國面孔”又有什麼新的思考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
:今年的天津卷很好地體現了作文與時代緊密結合的特徵,同時也延續了去年“家國情懷”的命題思路。
材料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分析:首先是提出“中國面孔”是怎樣的,後面跟隨而來的幾個事例我們可以分類理解。全球熱播紀錄片中的杜甫和用中醫藥造福人類的屠呦呦,他們的故事都是近年的熱點新聞素材,而這兩個例子也是站在家國、社會的大層面來闡述的;接下來是醫務工作者、快遞小哥,這兩類是人物羣像,就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它是站在微觀的、個體的角度來闡述的。由此可見,“中國面孔”不僅可以用“大人物”作註解,還可以是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人物”。正是這兩類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為我們詮釋了“時代精神”“中國精神”以及“家國情懷”。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末尾還為我們標註了具體時間。考生在寫作時要扣住“2020年春天”這個大的時代背景,同時放眼過去與現代、中國與世界,將“中國面孔”在當代的“模樣”描繪出來,凸顯其現實意義及精神價值。
:論述榜樣的作用價值,他們是中國精神榜樣,是青年人學習的動力,寫作應該體現出榜樣的人生價值觀,進而引導年輕人。榜樣是各行各業,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但是他們的價值確是一樣。我們更應當學習他們面對困難的勇氣,甘於平凡不計較利益的高尚情操,社會需要這樣的人,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有了祖國的穩定和發展。寫作可從多個角度論述。讓榜樣更加立體豐滿。
:中國面孔,中國深情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瞬間,十萬朵花兒開放,綻放的是十萬個普通的中國的燦爛的笑容。那,應該是國家第一次集中向世界展示中國人的面孔,普通中國人的面孔。普通人,是中國最鮮活的面孔。
也許有人説,普通人,他們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水,一粒沙,他們只能留給歷史一個模糊的背景。即使如北京奧運會這種集中展示,也不過是一個集體的展示,不會有誰記住每一個人的笑容。不錯,普通人都是滄海之一粟。但是如果沒有他們作為基座,也就不會有金字塔的塔頂。
我們很容易記住,全球熱播紀錄片裏充滿家國情懷的杜甫,用中醫藥造福人類榮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他們都是位於金字塔頂的精英。他們自身就是一顆顆寶珠,散發着璀璨的光芒。他們告訴世人,一個人的功業可以取得怎樣的巔峯。他們當然是中國人驕傲的面孔。但是,請不要忘記,詩聖杜甫沉鬱頓挫的感情恰恰是為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百姓流露,杜甫偉岸的身軀恰恰是他願意和百姓同甘共苦一路同行。屠呦呦亦是如此,她為的是解除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的病痛。杜甫,屠呦呦,當然是代表中國的面孔。但是,他們的容貌下藴藏着對百姓的無盡深情。
醫務工作者、快遞小哥,這些人在工作崗位上來去匆匆。我們很難記住他們的面孔。在許多人的記憶裏,他們是與自己工作服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工種。於是,白大褂、快遞小哥成為他們的統稱。將自己的面孔隱藏在集體的特徵之中,融化了自我,成就了行業,這也是令人敬仰的中國面孔。尤其是2020 年春天,在這個特殊的季節裏,醫生和快遞,成為護衞我們生活的兩支戰隊,一支保衞健康,一支服務生活。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們是代表中國最獨特的面孔。
每天早上,我們都會洗臉刷牙,出門前照一照儀容。“出門如見大賓”,這是孔子對弟子仲弓的教導。這告訴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作為一個學生,我應該是可以代表所有學生的面孔;作為一位老師,你應該是可以代表教師行業的面孔;作為一名家長,他應該是可以代表新時期家長的面孔。這樣,每個人便具有了責任的擔當,擁有了對國家的愛,對民族的情。
今天,每個人的言行都是國家的面孔。凱旋門前歡樂的廣場舞是中國的面孔,老佛爺裏掃貨的長隊是中國的面孔,奔向武漢的路上一支支醫療隊是中國的面孔,發往全世界疫情區的口罩是中國的面孔。中國在發展,世界在變小,每個人都是國家的面孔。
一個人的面孔,就是一個國家的面孔。關愛每個人的面孔,維護的是國家的尊嚴,營造的是民族歸屬感的深情。
8、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上海卷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三、寫作
26.作文。
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着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自擬題目;不少於800字。
:2020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有温度、有內涵,貼近考生生活,體現了時代精神、育人導向。材料中的兩個條件“意想不到時”與“重要的轉折”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心理活動,激勵青年學生理性地面對外部世界,真誠地反觀自我。
“世上”一詞拓展出開闊的眼界,考生看到材料時,自然會聯想到生活中的諸多“轉折”。因此,對考生而言這不是一個高蹈虛空的題目,他們可以密切聯繫自身實際,充分注入個人真實體驗。這個作文題目並非僅僅指向個體,“事物發展進程”可以是個人生活上的短程,也可以是人類文明中的歷程;可以是某個具體問題的局部發展,也可以是社會文明階段的重大推進。材料既貼近考生的心理,符合他們的心理情境,也鼓勵考生以更廣闊的視野,將自身與外界關聯,將個人體驗與羣體認知關聯,引導考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級思考問題,審視事物的客觀性、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面對“重要的轉折”,尤其是意想不到時發生的轉折,人們會彷徨無措,但這是否意味着我們能得出“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的結論?這個命題對考生的理性判斷能力提出要求,立論要合情合理,結論要有理有據。
面對“意想不到”的“重要的轉折”,我們應該怎麼辦?無論考生的選擇是“無能為力”還是“當有所為”,最初的判斷可能來自於生活經驗激發的感性體驗,但在對概念的剖析、對理由的分析過程中,辯證的思考將推動考生對問題認識的深化,從而在自我審視中形成更為成熟而理性的判斷。
:
轉折應當是人生的機遇,而不是對進程的無能為力。而這個未曾料到應當就是轉機,譬如一次工作的調動,一次相遇,一次朋友的聚會等等,分析材料,首先定位重要的轉折,意味着對人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這裏我們作為年輕羣體可側重於成長的轉變提升角度論述一次重要的轉折。可寫父母帶你的一次旅遊、一句話等等。
成功是需要準備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抓住了就成功了,但這並不意味着僅僅是機會,機會一定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轉變在意想不到時發生,其中一定是藴含着積累的因素,如每日的刻苦努力便是日後一次機遇的事情。所以轉變的進程不是無法控制,這樣的進程就是我們每日的努力,努力了進程就掌控在自己手裏。所以這個應該相對看。意想不到是機遇,而進程是每日的努力。
:無為不住,有為難盡
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世上有許多重要的轉折點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發生的,這是否意味着我們對事物的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德國悲觀主義大師叔本華,曾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裏,寫下過這樣的論調,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這一飽含着宿命論的觀點,依然有佈道的市場,俘獲了不少年輕的心。如果按照叔本華的説法,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一切的偶然都是命運,一切的偶然都只能佛系,除了放棄努力,聽之任之,我們對事物發展進程還真是無能為力,毫無作為。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只要一批駁叔本華式的放棄自我努力的觀點,滑向虛無的人,一定會立馬跳將出來,拿出“事實勝於雄辯”的架勢,擺出“日心説的興起”“辛亥革命的爆發”“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等等看似不容辯駁的,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發生的重要歷史事實,來堵塞眾人的嘴巴。
面對事物發生的偶然性,認為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的看法,其實,犯了兩種認識上的錯誤。
放棄努力,無異於束手就擒。有些事物的發生,有突發性和偶然性的特點。但不表示人對事物的發展進程,就毫無作為。劉亮程在《一個人的村莊》裏曾寫道,人實在太渺小了,但他仍然可以拿起鋤頭隨意改變一棵草的命運。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以後,經過封城等一系列措施之後,新冠病毒不是被我們狠狠地摁下去了嘛。面對疫情的突然爆發,倘若我們也像個別國家無為而治,後果不堪設想。即使面對偶發事件,我們依然可以有所行動。放棄努力是一種束手就擒的錯誤做法。
遁入虛無,無異於作繭自縛。因為事物的發展有其偶然性,不是我們能左右的,所以有些人滑向虛無的世界,躲在自造的囚籠裏,自我哀嘆。肩住黑暗閘門的魯迅曾説:“虛妄之為絕望,正與希望相同。”絕望與希望,偶然與必然,無為與有為,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我們無需自怨自艾,在浩瀚的宇宙中,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穿越時空之旅》講述人類的出現偶然又短暫。然而,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