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來過故宮?那我今天帶您們走一次中軸線!
1.金水橋:
故宮金水橋,分內金水橋和外金水橋。內金水橋在紫禁城太和門前的內金水河上,共五座。外金水橋在天安門前的外金水河上,共七座。中間那座橋面寬大,石橋望柱欄板都雕龍鳳圖案,只有皇帝才能從這座橋上通過,所以稱為“御路橋”。御路橋左右的兩座橋,是宗室親王走的,因此稱為“王公橋”。王公橋左右的兩座橋,是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走的,因此稱為“品級橋”。“品級橋”的東西兩側,也就是最外邊的橋叫公生橋,供四品以下的官員通行。
2.天安門
過了金水橋就是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之意。清順治八年改建,更名為天安門,與皇城的後門地安門,形成天地對稱、江山統一、天地安寧之意。內有門洞五個,正中間,也就是最大的那扇門只有皇帝才能走,其兩側稍矮的券門是供宗室王公使用的。最外面兩側也是最矮的兩道門則是供三品以上官員通行的。兩側是觀禮台,國慶閲兵時大家都見過,就不多説了。
3.端門
穿過天安門後,看到另一座大門就是端門。中間御道兩側共有左右朝房100間。明清兩代是六科垣舍,也稱六科廊,就是吏、户,禮、兵、刑、工六部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現在東側朝房的北側現為武警國旗護隊駐地.每天早晚,威武的國旗護隊官兵邁着整齊的步伐,唱着嘹亮的軍歌,在天安門廣場為祖國升旗、護旗,壯了國威軍威,既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端門地區遊覽觀光的一大亮點。
4.午門:
穿過端門,我們就來到了午門。午門的平面呈“凹”字形,分上下兩部分,下為墩台,高12.00m,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座掖門,俗稱“明三暗五”。墩台兩側設上下城台的馬道。五個門洞各有用途:中門為皇帝專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時,皇后乘坐的喜轎可以從中門進宮。通過殿試選拔的狀元、榜眼、探花,在宣佈殿試結果後可從中門出宮。東側門供文武官員出入。西側門供宗室王公出入。午門整座建築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鳳樓”之稱。午門是頒發皇帝詔書的地方,明代皇帝處罰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門舉行。“斬首”的地不在午門,在菜市口!以上小編都沒見過,但可以確定的這是開始“收費”的地方——請出示您的門票了!
5.太和門:
過了午門,你就來到了內金水橋邊,向裏走,過橋,您看到的就是太和門。太和門。是“天子五門”之一,其建於明永樂年間,初稱“奉天門”,後改稱“皇極門”,清代叫“太和門”。它的門內,是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太和門堪稱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門。面闊九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漢白玉基座。門前銅鼎四隻,為明代鑄造。列銅獅一對,左雄右雌,是故宮六對銅獅中最大的一對。太和門廣場是故宮內最大的廣場,明朝時是皇帝上早朝的地方。1950年8月1日,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建軍節,選擇在了太和門廣場,也是唯一一次在故宮內舉行的大規模慶典活動。
6.太和殿前廣場:
位於太和門北面,面積達3萬平方米,廣場東、西兩側各有房33間,用作倉庫,主要存放皇室的皮革、瓷器、金銀、茶葉和衣服等。廣場地面鋪的磚橫七豎八,共15層。地面砌嵌兩行白石塊,北窄南寬,呈八字形,共約200塊,每隔3尺左右砌嵌1尺見方的白石1塊,叫儀仗墩。清代,每個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這幾天也會來到太和殿進行大朝禮。舉行大典時,儀仗隊伍站班在儀仗墩上。御路兩旁,,文職官員站東面,武職官員站西面,在韶樂聲中向皇帝行禮參拜。
7.金鑾寶殿——太和殿:
過了太和門您看到的就是太和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上承重檐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台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長64米,寬37米,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台基通高35.05m,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是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8.中和殿:
太和殿後面是中和殿。中和殿是上大朝以前皇帝稍做休息的地方。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譜,纂修工作完畢後就會在中和殿上舉行儀式,送呈皇帝審閲。給皇太后上徽號時,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閲讀擬好的奏摺,有時候皇帝也會在這裏召見官員或吃點工作餐。
9.保和殿:
中和殿後面是保和殿。保和殿在明清兩代時候的用途不同,明朝的時候皇帝在這裏更衣,平常冊封太子或者皇后的時候也在這個地方慶賀。到了清朝,這個宮殿就變成了皇上賜宴的地方了,過節的時候,王公貴族們都在這裏接受賞賜。雍正後,這裏是舉行最高一級考試——殿試的地方。每年終,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寫宗室滿、蒙、漢軍以及各省漢職外藩世職黃冊。
10.乾清門:
保和殿後是乾清門,為紫禁城內廷的正宮門,乾清門東為內左門及九卿值房,西邊內右門及軍機處。門前廣場東西兩端為景運門、隆宗門。乾清門是連接內廷與外朝往來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為處理政務的場所,清代的“御門聽政”、齋戒、請寶接寶等典禮儀式都在乾清門舉行。
11.乾清宮
這裏即作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閲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陪臣和歲時受賀、舉行宴筵的重要場所。乾清宮還是皇帝死後停放靈樞的地方。即使皇帝死在其它地方,也要先把他的靈樞運往乾清宮停放幾天,再轉至景山內的觀德殿,最後正式出殯。皇帝遺照就放在“正大光明”匾額後面。
12.交泰殿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與坤寧宮之間,是皇后過生日和平常節日收禮的地方。另一功能就是皇帝存放玉璽地方,一共有25枚,稱為二十五寶。交泰殿內有銅壺滴漏,這是中國古代的計時工具,漏壺被放置在重檐樓閣之中,彰顯它特殊的作用。交泰殿內陳列的大自鳴鐘,是嘉慶三年由清宮造辦處製造的。這座自鳴鐘已經歷過兩百個年頭,卻仍能正常準確地走動,打點報刻時,聲音清脆洪亮,由此可見它的製造工藝非常精良。
13.坤寧宮
交泰殿後面是坤寧宮,坤寧宮先是皇后所居住的寢宮,也是故宮中唯一的滿族建築,後來成了供奉薩滿教的祭祀場所,同時還是舉辦皇帝大婚典禮時的宮殿。明朝崇禎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是在坤寧宮自縊身亡的。滿族人以西為上,故西牆供神或祖宗牌位。西炕一般不住人,南北炕以南炕為大,長輩住南炕,晚輩住北炕。
14.御花園
坤寧宮後面是坤寧門,是後庭的後門,向北開。出坤寧門便是御花園。清代選“秀女”時,秀女們在此門候選。御花園內現存有古樹一百六十多棵,多數在三百年以上,蒼松翠柏,千姿百態,各領風騷。
15.欽安殿
位於御花園正中,南北中軸線上。欽安殿內供奉道教中的北方神玄天上帝,又稱真武大帝。欽安殿事務由太監道士管理,皇家所有道教活動均在此舉行。
16.神武門
出了御花園北門順貞門,我們就來到故宮的北門神武門。神武門,是紫禁城北門。初名玄武門,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後因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改名神武門。內設鐘鼓,與鐘鼓樓相應,用以起更報時。清代皇帝從熱河或圓明園回宮時多從此門入宮。此門也是后妃及皇室人員出入皇宮的專用門。皇帝出外巡幸,可由午門出宮,但隨行嬪妃必須由神武門出宮。如果皇帝侍奉皇太后出宮,則一同出神武門。1924年,遜帝溥儀被驅逐出宮即由此門離去。門外上方匾額“故宮博物院”為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於1971年題寫。
17.景山公園、北海公園
出了故宮神武門,您的故宮中軸線就走完了!對面就是景山公園,或者左轉大約500米就是北海公園。都是皇家園林,景色優美。在景山公園山頂,您可以直接俯瞰故宮全貌,非常壯觀。北海公園是唱“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地方,也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非常值得您參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