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劉禪是誰的兒子 與劉禪有關的成語是什麼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劉禪怎麼念

劉禪的”禪”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個讀音”chán”和“shàn”。根據這兩個讀音的字義解釋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可以推測出劉禪的禪應當念“shàn”。

禪“shàn”的本義是指古代帝王的祭地之禮,就是指封禪。劉備在沒有孩子之前,曾經將羅羅寇氏的兒子寇封收做義子,後來寇封改姓為劉,名為劉封。劉封是劉禪的義兄,兩者的名字結合起來,剛好為“封禪”。且古人一向有取表字的習慣,劉禪的表字是公嗣,如果“禪”念“shàn”,那麼與嗣字就組成了相輔相承的關係。禪”為讓的意思,“嗣”為繼的意思。“shàn”還有帝王讓位給別人的意思,劉禪是劉備的長子,是蜀漢的儲君,劉備自然是將君王之位傳給劉禪。

當“禪”念做“chán”的時候,它表示與佛教相關聯的事物。如禪門,禪房,禪師等等。雖然先秦時期就有關於“chán”的記載,但是當時並沒有固定的稱呼。而且在當時的三國時期,佛教傳入中國還不到百年,儒道兩教才是中國的主流教派。且在那樣戰亂爭伐不斷的情況下,人們並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研習佛教文化。更沒有史料可以證明劉備當時痴迷佛教。

在那樣的背景下,劉備在四十六歲的高齡才得到劉禪這一個兒子,對他自是珍重不已。蜀漢的後業,只要不出意外,必然是由他繼承的。劉備對劉禪是有很深的期待,即使後來劉禪行事懦弱,但他還是堅持讓劉禪繼位,而不考慮他的另外兩個兒子,並讓諸葛亮在他牀前立下誓言會好好輔佐劉禪的。所以綜合上述情況,劉禪的禪字就當念“shàn”。

與劉禪有關的成語

同劉禪有關的成語是樂不思蜀。意思是指在新的環境生活的很快樂,不想再回到原來的環境中去了。原本的意思是指蜀漢後主甘心做魏國的俘虜,不再想着怎麼去復國。

劉禪

這個成語源自於,有一次,司馬昭特意設宴邀請劉禪參加,想觀察劉禪的反應。於是在宴上司馬昭吩咐樂師演奏蜀國的樂曲,還讓舞姬以歌舞助興,當時的蜀漢的舊臣子聽了這音樂因為想起亡國的痛苦,無不傷心落淚,一個個掩面在哭泣。只有劉禪神情不便歡樂嬉笑,聽得津津有味。

司馬昭看到劉禪居然是這樣的反應,就問劉禪;“你不思念蜀國麼?”劉禪回答説:“這裏很快樂,我不想念蜀國。”郤正聽到這個話後,在上廁所的時候指點劉禪説:“陛下,等下如果司馬昭再問你是不是思念蜀國的話,你先要注視着宮殿的上方,然後把眼睛閉上一會兒,最後再張開眼睛,緩緩的説:我父親的墳墓遠在蜀地,我是沒有一天不想念蜀地啊。這樣説的話,司馬昭就能讓陛下你回到蜀地了。”劉禪聽了牢牢記在心裏。在宴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司馬昭又問了他同樣的問題,劉禪趕緊把郤正教他的説了一遍,司馬昭聽了馬上回答説:“這話聽了怎麼像是郤正説的?”劉禪很驚訝的説道:“你怎麼知道的!”司馬昭聽了哈哈大笑,他見劉禪這麼老實就再也沒有懷疑過他。

劉禪是誰的兒子

劉禪,乳名阿斗,表字公嗣,是蜀漢先主劉備之子。劉備字玄德,生於東漢末年,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

劉備

劉備父親早逝,自幼跟隨母親織蓆販履來賺取生活所取,家境十分困苦。他十五歲那年,與劉德然、公孫瓚一起拜盧植為師進行學習。公元184年,時年劉備23歲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而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後因不滿安喜縣的郡主,與關羽張飛棄國逃亡。從公元184年到公元201年依附劉表,劉備在這十幾年時的時間裏,走南闖北,救過孔融和徐謙,建過軍功,做過官吏,也曾與曹操青梅樹下煮酒論英雄,結識了很多的能人志世。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的野心第一次光明正大的登上歷史舞台。次年,他和東吳孫權聯合,與周瑜率領軍隊於赤壁大敗曹操,趁勢奪取了荊州,隨後又收復了益州,蜀漢政權正式建立。陳壽評價劉備軍事權謀均不及曹操,唯有仁厚略勝一籌。他建立蜀漢之後,為對付曹操,在漢中地區建立了北伐的軍事基地;為方便軍需往來,開闢道路;為傳遞快,興建郵驛。如今盛行的快遞行業,就類似於此。在國內製定蜀科,依據先前的律法結合蜀地當時的情形,制定了一套典律。他在國內樹立法律的威嚴,恩施並濟,賞罰分明,使得蜀地欣欣向榮。他文有諸葛孔明,武有關羽和張飛。能成為亂世中的一名賢君,除了他本身在政治才能之外,與他知人善任,善於攏洛人心也有着密切的關係。


 

劉禪生平

劉禪,生於公元207年,卒於公元271年。17歲繼任父親劉備的蜀漢君主之位,成為蜀漢第二位君主,在位42年。他是劉備在46歲時生下的長子,表字公嗣,小名阿斗。

劉禪

幼年之時,多次遭遇不測,可以説是命運多舛。他尚在襁褓之時,就經歷長阪坡之戰,他被劉備拋棄在亂軍之中。又在三歲之時,險些被繼母孫尚香拐去東吳做質子。還曾被劉備重重地摔在地上。經歷了這麼多,還能成為一代君王,就是所謂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他在章武三年五月,登基為蜀漢國君。當年他大赦天下,並改元建興。他在繼位的初期,謹遵劉備遺詔,事無俱細均聽從於諸葛亮。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他在蜀漢內發展農業生產,停止征戰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建立了一個比較安和的蜀漢政權。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於渭濱。他開始將權利慢慢地收回,廢除了丞相制,設立了尚書令、大將軍和大司馬三個職位,以互相制衡。軍事和財務相互交叉,劉禪將擁有絕對權利的丞相直接踢出了朝堂,解決了自己手中無權的尷尬狀況,自己掌管蜀漢政權長達十九年。並且提出休養生息的政策,不議北伐之事。

蜀漢後期,劉禪開始寵信宦官黃皓,十分相信黃皓。姜維上書請求劉禪調遣兵力準備抵禦魏國的進攻,但他不在意。以致後來鄧艾兵臨城下,而他措手不及,最後投降魏國。蜀漢滅亡後,三國鼎立的局勢就此坍塌。

劉禪無能

縱觀歷史,劉禪任蜀漢皇帝共有四十一年,這是三國時期所有帝王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劉禪作為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的形象,他軟弱無能,甚至被認為是弱智,低能兒,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一個弱智的人能在諸葛亮死後在賢臣的輔佐下做了三十年的皇帝?劉禪被認為是無能的人,實在是個千古奇冤。

劉禪

殊不知,劉禪的父親昭烈帝劉備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最工於心計的高手了,劉備雖然文才不行,但是劉備的演技卻是一流:他特別能掩飾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喜怒不形於色;而需要時,又説哭就能哭出來。這個在《三國演義》中多處都有體現。

在《三國志》中劉備給劉禪的遺詔中還有寫到關於諸葛亮誇獎劉禪的話,以諸葛亮的為人想必不是阿諛奉承的人,劉備呢,也頗有知人之明,所以由此可見劉禪絕對不是什麼弱智無能之人。其實,劉禪之所以看起來無能,無非是因為有了一個無人能及的父親劉備,他開創了一個屬於劉姓的蜀漢時代,文有諸葛安天下,武有五虎定乾坤。這樣一個算的上是非常強大的帝國,劉禪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他的表現全然被其父親和一種將領的傑出表現所掩蓋,即使最美的鮮花也需要綠葉來陪襯,所以我們的後主很不幸成為了綠葉。

劉備在世,劉禪作為太子,他不能出入沙場博取功名。劉備去世,劉禪登基稱帝,又被控制慾強烈的相父諸葛孔明把持了蜀國所有的力量,從種種方面而來,一直沒有劉禪發揮的地方,所以世人都認為劉禪是無能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劉禪的結局

公元263年,劉禪聽信宦官黃皓的讒言,未及時聽從姜維意見調派兵力準備抵禦魏國的進攻。263年夏天,鍾會、鄧艾和諸葛緒率軍兵分三路攻打蜀國,蜀軍面對這場突來的襲擊,毫無準備。

劉禪

姜維率領大軍在劍閣抵擋鍾會,然而諸葛瞻在與鄧艾作戰之時,卻因為失誤被殺,鄧艾攻克了綿竹,直襲成都。劉禪面對城下的千軍成馬,聽取光祿大夫譙周的建議向鄧艾投降,成為魏國的降臣。

劉禪投降後,從成都移居到魏國的都城洛陽,被魏帝封為安樂縣主。他在魏國的時候,非常享受生活,日子過得很滋潤。一天,司馬昭在府內擺下宴席招待劉禪,擺宴的過程之中,他故意讓樂官演奏蜀國的樂曲,以此來試探劉禪是否真降,有無反叛之意。結果在蜀漢舊臣們掩面流淚之時,他卻是怡然自若,臉上毫無悲傷之意。司馬昭問他是否思蜀,他回答司馬昭説樂不思蜀也。自此,司馬昭肯定了他投降的誠意,就再也沒有懷疑過他。而劉禪也就因此,

在這場亂世之中保住了自已的身家性命。在洛陽做着他的安樂縣主,直此死去。

後人對他做魏國降臣,並且還樂不思蜀的行為深為鄙夷。但他好歹得以終老了,而他也的確算是在這三國的亂世之中結局蠻好的君主,他的幾個兒子除劉諶殉國而死之外,跟着投降魏國,在他的保護之下也都是安然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