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君臣禮節從漢唐“坐”到滿清“跪”, 為何是文明進步體現?
文/清霜鎖道
封建君臣禮節從漢唐“坐”到滿清“跪”,為何是文明進步體現?
中國是禮儀之邦,而且擁有悠久的幾千年燦爛歷史文化,在這麼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存在很多值得一提的禮儀制度,就比如君臣之間的禮節。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下級見到上級都是要行禮的,這是基本的一種制度,也是下級向上級行使義務的一種表現,就像大臣在朝堂之上向皇帝行禮一樣。
不過在不同的朝代,君臣禮節卻似乎並不相同,而且從漢朝到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君臣禮節一直在發生着變化,而且變化看起來似乎在“退化”,某種意義上如此。
但也有觀點認為,這是文明的進步體現,雖然在形式上看起來有些矛盾,但事實就是如此。
眾所周知,漢唐的的時候,大臣上朝時可以坐在朝堂上和皇帝論事;而到了宋之後,大臣就要站着説話了,而且不論大臣的官職大小,都一視同仁;清朝的時候,看起來更加過分,跪着上奏皇帝。
這一系列變化跨越了好多朝代,讓人看到了不同時代下人們觀念的不同,而且隨着朝代的更迭,似乎大臣們的地位越來越低了,和君主的關係也越來越“生疏”,其目的難道就僅僅是為了凸顯君主至高無上的地位麼?
早些時候君臣之間可以盤腿而坐談話,這種現象體現的是為君者對待臣子的寬厚以及尊重,雖然彼此之間是上下級的關係,但君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尊重臣子的。
不過這種現象也滋生了一些問題,那就是有些臣子開始無視皇帝的權力,甚至對皇權直接產生威脅,而這也與皇帝過度放任某些權臣肆意妄為有一定關係。
清朝的時候,臣子跪着説話,其實就意味着君臣之間在地位上的差距被拉大了,雖然説君臣之間產生了距離,但也有好處,那就是君主讓臣子認識到了真正的“君臣有別”,也就更有效地杜絕了臣子有不軌企圖的情況發生。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説自漢唐到滿清君臣禮節看似“退步”,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文明進步的體現了,畢竟杜絕大臣的叛亂之心,對於一個朝代的穩定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了反叛之心發生,自然文明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