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26個兒子,為何沒一人敢跟朱標爭太子
縱觀中國古代史,皇子之間的奪嫡之爭可謂是屢見不鮮,諸如大家熟悉的唐朝玄武門之變,還有清朝的九子奪嫡,都是相當有名的殘酷奪嫡事件。
可以説奪嫡這種事在歷朝歷代都是常有之事,尤其是皇帝兒子多了的時候,就經常會出現幾個野心勃勃之輩不甘於現狀,而圖謀奪嫡之事。
但並不是皇帝兒子多了,就一定會發生奪嫡之爭的,也有各位皇子相處平安無事的情況。諸如明太祖朱元璋共有26個兒子,除卻皇太子朱標仁慈寬厚以外,其他諸如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等亦是優秀之輩,但他們之間並沒有發生奪嫡之爭,沒有人出來與朱標爭太子之位,甚至後來的明成祖朱棣,在洪武朝也沒有與朱標爭過太子之位。
再對比明朝之後,清朝赫赫有名的康熙帝,共有35個兒子,沒有早夭,列入序齒的共有24個兒子。結果卻有人與胤礽爭太子之位,甚至發生了九子奪嫡亂象,可謂是差別很大。
那麼明太祖朱元璋這麼多兒子,為什麼沒有人敢跟朱標爭太子之位,甚至連朱棣都不敢呢,清朝為什麼會出相反的情況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説説。
一、確立嫡長子繼承製的時間是個關鍵
明朝的朱標之所以沒有其他兄弟與他爭太子之位,有一個關鍵原因在於明朝一開國,甚至在沒有開國時期就確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度。
像朱元璋還沒有開國之時,在1364年稱吳王之時,就立朱標為世子。到了1368年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成為皇帝,朱標這個世子自然是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太子。
可以説明朝在一開始就確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度,朱標身為嫡長子,可謂是名分早定,儲位穩固,這是沒有人與他爭太子之位的一個關鍵原因。
燕王朱棣身為老四,在嫡長子繼承製度上根本不佔據任何優勢。即使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英年早逝以後,如果明太祖朱元璋不立朱允炆為皇太孫,從其他兒子中挑選的話,也輪不到朱棣,因為他前面還有秦王、晉王兩位兄長。
而且朱棣雖然身為九大塞王之一,但是在洪武后期才因為屢獲戰功,才開始嶄露頭角鋒芒畢露,甚至被朱元璋下令節制沿邊軍馬。到了朱元璋在位的最後一年,隨着晉王病逝,加之之前的太子和秦王病逝,朱棣才是成為“諸王之長”,是要實力有實力,要聲望有聲望。
不過在太子朱標活着的時候,很明顯當時的朱棣羽翼未豐,不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沒資格也沒實力同朱標爭太子之位的,所以朱棣自然沒有自不量力的同朱標爭太子之位。
我們再反觀清朝,清朝初期的繼承製度其實並沒有確定,可以視為汗位推制。因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死的時候並沒有確立繼承人,清太宗皇太極是當時四大貝勒之一,經過一番權力鬥爭,才是被推選成為新君。
清太宗皇太極之後的順治帝還有康熙帝,也是車到山前必有路的選擇,並非是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或者幼子守灶的繼承製度挑選的,而是因為各種原因才繼承帝位的。
清朝到了康熙帝時期才正式確立嫡長子繼承製度,這時候清朝已經歷經三位皇帝,在康熙帝這個第四位皇帝時期再確立嫡長子繼承製度,很明顯已經是有些晚了。
正因為沒有一開始使用嫡長子繼承製度,所以康熙帝時期再使用嫡長子繼承製度,當時很多人,尤其是八旗之人都是理解不了,所以太子胤礽這個嫡次子(嫡長子早夭,胤礽是實際上的嫡長子)的儲位一開始並不是那麼穩固。
等到後來胤礽的兄弟陸續封爵以後,這些皇子有着各旗臣民的支持,自然是挑戰太子胤礽的儲君之位,可以説使用嫡長子繼承製度過晚,是康熙帝時期發生九子奪嫡亂象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明太祖朱元璋和康熙帝兩人的教育方式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身為明朝開國的皇帝,可謂是重典治國,對於兒子的教育亦是如此,不只是嚴格,而且很重視讓皇子體驗艱苦生活,還有尊師重道。
諸如皇子年長一些以後,朱元璋就派他們到鳳陽老家居住,以理解民間百姓疾苦,這個教育可以説很是實用。多年以後,成為皇帝的朱棣是這般回憶鳳陽的生活時光:“朕少時嘗居鳳陽,民間細事,無不究知”。
在聘請教育皇子的名儒之中,有一位老師叫李希顏,脾氣古怪,皇子不好好學習了就是打,朱元璋也是理解,並沒有發作。
即使後來李希顏打的皇子額頭有了痕跡,朱元璋想要發作,馬皇后一勸解,也就沒有發作了。
朱元璋本就是殺伐果斷的霸道皇帝,再加之如此教育自己的兒子,所以這些皇子包括後來的明成祖朱棣,自然是老老實實的,不與大哥朱標爭太子之位。
康熙帝對於自己的兒子,則是溺愛居多。
諸如康熙四十六年,康熙檢查皇子的學業,發現不盡人意,但並沒有認為是皇子的問題,反而是下令將皇子的老師徐元夢,當着在京皇子的麪杖笞30板。
皇子成年以後,經常派人干預當時的司法審判,諸如派人到刑部大堂上公然提人,還有動不動辱罵甚至毆打大臣。
結果康熙帝並沒有做出具體懲罰,只是下了一項規定“稍有冤抑等情,即赴朕前叩告,朕且欣然聽理,斷不罪其人也”。鼓勵大家直接到他面前告御狀,但是誰又敢跑到皇帝面前告皇帝兒子的狀呢?
康熙如此溺愛兒子,客觀上也是造成九子奪嫡亂象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明清分封制不同
明朝藩王分封的特點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一般來説皇子成年以後,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封地。
這樣來看,就奪嫡來説,皇子分封外地,不在京城,遠離政治中心,沒有機會結交大臣,拉攏各方勢力,是很難與太子相抗衡的,更不用説奪嫡了。
諸如朱棣在洪武十三年,正式就藩北平,遠離南京政治中心,經常出塞征戰,雖然為他以後靖難之役造反成功打下了基礎。
但就當時環境來看,他是遠遠不及大哥朱標的,他這個藩王與太子差遠了,威脅不到朱棣的太子之位,更不用説起爭奪之心了。
清朝在開國以後,除卻漢人降將封的藩王分封外地,諸如平西王吳三桂等。主要是採取了“封而不建”制度,也就是説皇子會封爵,但是沒有封地,更不用去外地。
之所以這樣做,是有鑑於清朝開國初期攝政王多爾袞擅政之事,所以清朝的皇子不外封,除非外出統兵,一般是沒有兵權的,只有參政權,而且處於天子腳下的京城,被皇帝監視着,自然也就沒什麼威脅可言。
康熙帝時期,因為康熙帝是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二位皇帝,各項制度不完善,亦沒有明確規定諸位皇子不得結交大臣之類的,所以這些皇子就藉着在京城的便利,有着各旗支持,又拉攏大臣支持自己,有了實力,自然有了野心,於是就與太子胤礽爭奪儲君之位,因此九子奪嫡就這麼出現了。
最後總結來説,明太祖朱元璋殺伐果斷鎮得住兒子,嫡長子繼承製度也在一開始就確定,加之教育得當,除卻太子之外,其他兒子成年以後就分封外地,自然是沒有人敢跟朱標爭太子之位,沒有奪嫡情況。
康熙帝是太過溺愛兒子,震懾力不足,縱容之下自然就有野心。更何況嫡長子繼承製度到了康熙時期才確定,之前並沒有這個制度,大家自然不服胤礽這個實際上的嫡長子,更有不少八旗臣民支持其他皇子。
還有清朝皇子不分封,留在京城,自然使雙方矛盾越來越大,因此九子奪嫡便是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