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勢浩大冬季攻勢,卻被曼斯坦因輕鬆破局損失慘重的刻赤反擊戰
1941年9月末,德國名將,著名的大軍事家、大文學家、大哲學家,《失去的勝利》(又名:論甩鍋的藝術)的作者—曼斯坦因,指揮第11集團軍攻破了克里米亞的皮裏柯普地峽防線,以一路狂飆的架勢對克里米亞實施進攻。斯大林為了解除德軍對黑海艦隊基地塞瓦斯托波爾的威脅,欽點蘇軍在刻赤半島實施登陸卻落得踉蹌收場,這場戰役發生了什麼?一、冬季攻勢的最南端
當蘇聯衞國戰爭到了1941年10月的時候,德軍南方集團軍羣的第11集團軍和羅馬尼亞軍在曼斯坦因的率領下,幾乎佔領了除黑海艦隊海空軍基地—塞瓦斯托波爾以外的整個克里米亞,蘇軍濱海集團與黑海艦隊的將士們在苦苦支撐着已經成為黑海孤舟的要塞。
緊跟着在接近41年尾聲的時候,在朱可夫大將的統一協調指揮下,在鐵木辛哥元帥、布瓊尼元帥、科涅夫將軍、葉寥緬科將軍,梅列茨科夫大將,庫茨涅佐夫陸軍上將等蘇軍將帥的通力協作下,蘇軍終於在列寧格勒—莫斯科—沌河沿線穩住了陣腳。並在斯大林的欽點下發動了貫穿蘇聯南北的浩大反擊—冬季攻勢,試圖將德軍推回到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西部地區。
儘管鐵木辛哥元帥率領蘇軍在41年11月,在烏克蘭的羅斯托夫取得了衞國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場大捷,並重創了德國克萊斯勒裝甲集團軍。但是由於當時德軍在烏克蘭開闊的南部地區仍佔據有相當相當大的戰爭主動權優勢,因此斯大林決定先解除德軍對克里米亞的軍事威脅。以便於為即將在烏克蘭地區發動的另一場大反擊提供支援,同時避免德軍以刻赤半島為跳板進攻高加索偷襲蘇聯的後方。
蘇軍的行動計劃是先在刻赤半島搶灘登陸建立橋頭堡,然後擴大登陸場,將後續部隊送上刻赤市,續而收復刻赤半島。再進一步擴大戰果並向克里米亞內地進攻,從而將德軍完全趕出克里米亞。
但是德軍在克里米亞的第十一集團軍及加強給該集團軍的部隊,總兵力大約7.5萬人和300門重型火炮,118輛坦克。輔助第11集團軍的還有500架轟炸機和200架戰鬥機,此外還有一支裝備精良的羅馬尼亞軍跟隨德軍作戰,總兵力加起來有大約18萬人。由於德軍嚴防死守並對刻赤半島多地實施了三光,因此蘇軍情報人員並不明確德軍有多少兵力駐守在刻赤。
刻赤反擊戰的代號同樣為“冬季攻勢”,為了保證反擊計劃的成功,蘇軍調集了第44集團軍和第51集團軍以及第56集團軍,總兵力大約8.3萬人,配屬43輛坦克,198門火炮和256門迫擊炮。但是由於黑海艦隊亞述海分艦隊運載能力有限,因此部隊將分批次進行登陸。蘇軍最高統帥部任命以謹慎細心聞名的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科茲洛夫中將擔任此次行動的總指揮,由當時還是少將的托爾布欽擔任參謀長。
這個克茲洛夫中將是蘇軍的老將宿將,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來在多支部隊擔任過參謀長一職,還擔任過蘇軍作戰訓練教導局的負責人和伏龍芝軍事學院的教師,並在蘇芬戰爭中表現頑強。而現在蘇軍資深統帥都集中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地區,克茲洛夫是尚能調動的人員中論資歷和能力都符合擔任此次作戰總指揮的人選。然而斯大林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克茲洛夫的性格極端謹慎,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人事任命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二、用人不當的德軍與蘇軍
1941年12月26日,黑海艦隊傾巢出動為刻赤反擊戰提供海上運輸和艦隊火力支援,駐守刻赤的德軍第42軍利用之前構築的一些野戰工事設法阻擋蘇軍的登陸,同時由於對蘇軍統帥部對天氣的預測失誤,在登陸行動發起當天黑海與亞述海風浪很大,給登陸作戰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可是計劃已經訂好了,也就不得不執行,蘇軍硬着頭皮也要實施登陸。
本來蘇軍打算在第一天送4萬步兵上岸,這下可好,狂風肆虐海浪翻滾,德軍在灘頭構築的機槍掩體和躲在後面的75毫米炮與88毫米炮瘋狂的傾瀉火力,打的蘇軍登陸船難以靠岸。黑海艦隊拼命的輸出火力壓制德軍火力點,才成功的將3000名步兵和一些海軍步兵成功登上了灘頭。
黑海艦隊為了掩護那些已經登陸的士兵,更是冒險將戰艦駛入淺水區域對德軍陣地實施火力壓制,一時間上演了驅逐艦大戰88炮的激烈場面。而已經登陸的蘇軍官兵們也發動了進攻,畢竟躲在灘頭也是被摁着打,後續部隊無法上來,自己也撤不下去。於是蘇軍官兵們決定去搶奪德軍的陣地,擴大登陸場為後續部隊爭取時間登陸。
面對瘋狂撲上來的蘇軍,剛剛還在傾瀉火力的德軍官兵們也傻了眼,這羣蘇軍竟然冒着被友軍艦隊火力誤傷的風險強行騎臉德軍陣地。這一下德軍也慌了神,被蘇軍奪去了多座野戰工事,擴大了登陸場。
不過德軍第42軍也不是白給的,他們是由德國傘兵創始人馮·斯蓬內克中將率領的精鋭,雙方圍繞着灘頭陣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德軍也依靠兵力優勢奪回了多座野戰工事,並設法將蘇軍趕回海灘,但是蘇軍海軍步兵還是頑強的守住了橋頭堡,為後續部隊登陸創造了有利條件。
然而德軍第42軍司令馮·斯蓬內克本人的心態已經被蘇軍嚇崩潰了,他竟然命令部隊丟棄重裝備撤出“刻赤”。曼斯坦因不斷的給斯蓬內克發報要求第42軍固守待援,但是第42軍的電台竟然一連數天保持靜默,沒有任何回信。這可嚇壞了曼斯坦因,難道第42軍已經被蘇軍合圍殲滅了?於是曼斯坦因又派出了多支增援部隊火速趕往刻赤。
德軍第42軍倉皇而逃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側翼掩護,還丟下了大量重武器,甚至還有一輛被德軍臨時改裝的裝甲列車。本來這是蘇軍實施大踏步追擊圍殲德軍第42軍的最好時機,況且還有一批伊爾二攻擊機被調來支援克茲洛夫。可是克茲洛夫為人謹慎的毛病卻在此時發作了,他對德軍的突然撤退滿腹狐疑,甚至懷疑是斯蓬內克給自己設了一個套,在後面有着德軍大軍正張開口袋等着自己一頭扎進去。因此他沒有命令部隊追擊,而是在刻赤進行修正並加固橋頭堡避免遭到德軍反擊。三、曼斯坦因輕鬆破局
蘇軍在41年12月末的時候,成功將5萬多官兵送上了刻赤半島,後續部隊和物資仍在陸續抵達。在總共5天的搶灘登陸戰中,蘇軍共陣亡約7000人,負傷約20000人,而德軍方面也有8995人傷亡。
其實德軍第42軍是佔據有絕對優勢的,奇裝滿員裝備精良,又建立了眾多的野戰工事,甚至於德軍南方軍羣派遣了一批轟炸機來協助他。但是斯蓬內克中將被蘇軍悍不畏死的攻勢嚇到了,加上蘇軍同時在費奧多西亞實施了登陸,斯蓬內克認為自己隨時會被包圍,因此關閉了電台率領部隊倉皇逃竄。也多虧蘇軍方面同樣用人不當,克茲洛夫中將謹小慎微,才讓德軍逃出生天,後來斯蓬內克被憤怒的曼斯坦因送上了軍事法庭。
42年1月5日,德軍第42軍與趕來增援的羅馬尼亞軍隊匯合,並開始構築野戰工事防備蘇軍的進攻,此時德軍第42軍和羅馬尼亞軍總兵力大約4萬人,而當面蘇軍總兵力大約8萬人。
由於當時天氣情況很糟糕,空軍難以起飛作戰,因此蘇軍指揮官克茲洛夫只對德軍陣地做了一些試探性進攻,並沒有發動全線攻擊。他一直擔任德軍在陣地上部署有強大的裝甲部隊,隨時對自己展開鐵鉗合圍,因此一直在等待後續的坦克部隊抵達。
而改為接受曼斯坦因直接指揮的德軍第42軍和羅馬尼亞軍,偷偷摸摸的分出了一半兵力組成了一個特混編隊,向費奧多西亞發起了進攻。駐守這裏的蘇軍僅僅只有第170步兵師,為了不讓費奧多西亞港口落入德軍手裏,蘇軍退入城內配合駐守港口的海軍步兵與德軍打起了巷戰。
戰鬥持續到了18日的時候,蘇聯守軍已經陷入了劣勢,而克茲洛夫中將卻仍然在發動試探性的進攻來觀察德軍的意圖。當費奧多西亞在1月瀕臨淪陷時,克茲洛夫才下令發動進攻。
然而克茲洛夫並沒有很好的利用自己手中擁有4個坦克旅的優勢,蘇軍與德軍完完全全重現了一戰的壯烈,蘇軍在經歷了近一個月的戰鬥以後,勉強在軸心國陣地上開創了一條4公里寬,8公里長的橋頭堡陣地。
戰鬥一直持續到了3月,德軍第46步兵師在報告中稱蘇軍一共發動了22次進攻,儘管德軍與羅馬尼亞軍已經摧毀了136輛蘇軍坦克,但是蘇軍並沒有絲毫減弱攻勢的跡象。於是曼斯坦因計劃發動一次側翼反擊,從背後迂迴切斷蘇軍的退路,對蘇軍實施合圍。
3月20日德軍藉助海上大霧的掩護,以第22裝甲師為先導發動了反擊,結果和步兵部隊走散了的第22裝甲師一頭扎進了蘇軍的集結場被暴打了一頓,被迫撤退到後方修整。本來這是一次絕佳的反擊時機,德軍裝甲師退出了戰鬥,德軍的防線上幾乎沒有什麼坦克了。但是蘇軍指揮官克茲洛夫認為德軍既然能夠發動進攻,那麼防線上一定還有更多的坦克,所以他繼續發動大規模的攻勢,而是恢復了小規模的火力偵察模式,這給了曼斯坦因重新部署調整攻勢的時間。
3月26日,曼斯坦因判明蘇軍可能是因為擔心自己手中還有大量的坦克,所以不敢發動進攻,因此曼斯坦因搶險下手發動了“鴇計劃”。而克茲洛夫在發覺了曼斯坦因的意圖後並不敢接招,於是向蘇軍統帥部發出電報申請將部隊撤離刻赤半島,火冒三丈的斯大林嚴詞拒絕後並下令克茲洛夫立刻組織反擊。
為了幫助克茲洛夫實施反擊,斯大林派出了蘇軍著名的“小報告之王”邁赫里斯擔任統帥部代表前往刻赤半島監督並付諸克茲洛夫。邁赫里斯一到刻赤就發現克茲洛夫情緒低落悲觀,根本無法有效的組織反擊。因此他給斯大林發了一份電報:“我和克茲洛夫交談了一下,克茲洛夫將軍並不清楚敵人的情報,他的部署給人一種缺乏信心不知所措的印象,所以我建議調羅科索夫斯基來接替指揮。”
克茲洛夫也發了電報給斯大林聲稱邁赫里斯在不斷的干擾自己的指揮,所以自己無法有效的組織起反擊,並問斯大林到底誰才是部隊指揮官。氣急敗壞的斯大林駁回了邁赫里斯的建議並命令克茲洛夫和邁赫里斯立刻組織反擊,同時告訴克茲洛夫:“你作為負責全權戰事的指揮官如果不能自己對戰事做出決定的話,那麼你認為誰是指揮官誰就是吧。”
啞口無言的邁赫里斯和克茲洛夫只能一邊組織反擊,一邊設法將部隊撤出刻赤半島。但是德國空軍並沒有給他們任何機會,在地勢平坦的刻赤半島上,蘇軍成了良好的目標,德國空軍對撤退中的蘇軍實施了狂轟濫炸。
5月18日,在經歷了近2個月狂轟濫炸以後,蘇軍部隊幾乎陷入了崩潰狀態,士兵們毫無組織的瘋狂向刻赤海峽湧去。邁赫里斯似乎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冒着德軍的空襲和炮火,開車到處攔截潰退下來的蘇軍士兵並將他們重新組織起來,後來克茲洛夫在回憶錄中聲稱邁赫里斯此舉是在為了逃脱斯大林的制裁而在做戲。
到了5月下旬,刻赤反擊戰徹底以失敗告終,蘇軍方面宣佈蘇軍總共犧牲3.2萬多人,另有大約4.1萬人被俘,只有約1萬人成功撤回高加索地區。
而德軍宣傳部門宣稱此戰殲滅蘇軍17萬,俘虜蘇軍16萬,另有數萬蘇軍渡海途中失蹤。後來又有一種説法稱刻赤蘇軍總共大約有30萬人,戰役失敗以後有大約11萬人成功撤退回高加索,近17萬被俘,其餘人陣亡或失蹤。總之,刻赤戰役蘇軍的傷亡數字至今仍然不明確。結語
就在刻赤反擊戰瀕臨失敗時鐵木辛哥元帥正在發動哈爾科夫戰役,由於刻赤戰役的失敗,使德軍能夠抽出更多的地面和空中力量增援哈爾科夫—羅斯托夫方向的德軍。並隨着哈爾科夫戰役的徹底失敗,蘇軍在烏克蘭的東南部的局勢被徹底打破,德軍一路狂飆打到了高加索和伏爾加河畔。參考文獻:
《1941-1942塞瓦斯托波爾上空的戰鬥》
《偉大的衞國戰爭》
《刻赤登陸行動》
《克里米亞的反攻與反思》
《1941-1944克里米亞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