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大龍貓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古人在交際中,稱呼別人則一般稱字,稱字本身就有敬其名的意思在裏頭。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這一直是傳統的禮儀準則。
文人士大夫一直保持的優容禮讓的優良傳統,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輕己但不能輕人,貴人卻不可貴己。
我們現代人所説的名字,其實等同於古人所説的姓名,包括姓和名。
古代的名字,則是分為名和字兩部分。
概況起來説,名是由父親或其他長輩所起,主要是尊長稱呼於家庭之內的;字是行冠禮時由特邀嘉賓起的,是在外面用的。
古人名和字的稱呼,是一套比較複雜的系統,在什麼場合稱名,在什麼場合稱字,對什麼人稱名,對什麼人稱字,都是有講究的。
如果不分場合、不論身份、不辨對象,隨意而稱,輕則令人難堪或遭人譏笑,重則產生不良後果。
一般來説,自稱稱名,稱人稱字。
起名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被尊長們叫的,顯得親熱;二是用於對外人自稱,顯得謙恭有禮。
《禮記.曲禮上》上説“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就是説兒子在父親面前、臣子在君主面前,都要稱名。
臣子在君主面前,不僅稱自己要稱名,就是提到自己的父輩、祖輩也要稱他們的名,比如“臣父臣某某”,説明在君主面前,即使對自己的長輩表示尊敬也是不被允許的,體現了君權的至高無上。
不要認為這樣不近人情,因為君主面前是一視同仁的,即使是君主的老子,也得向兒子“稱臣”。
《史記.高祖本紀》上説,劉邦做了皇帝以後,五天一次去拜見自己的父親,這個曾差點被劉邦“送”給項羽煮湯的老頭兒,不懂得君臣大禮,還在那裏擺老子的譜。他的家令勸他説,不能因為父子關係而廢了君臣大禮啊。
劉老頭兒於是以後便向兒子“稱臣”,劉邦十分高興。
如果覲見皇帝時,不用自呼其名行君臣大禮,是皇帝賜予極少數有特殊功勳的大臣或權臣的特殊禮遇,叫“贊拜不名”。
曹操、司馬懿都享受過這種待遇。
除了對君父、長輩自稱稱名,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與朋友、同僚之間的交往中,不論對方比自年長還是年幼,自稱時也都是稱名,這一傳統也為文人士大夫所長期保持。
不僅是平輩之間,尊長稱卑幼者或是卑幼者稱尊長,都可以稱字。
身份地位高者對低者稱字,是表示一種謙敬。
比如劉邦在評論羣臣的功勳時就説過:“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在這裏劉邦就是稱的張良的字“子房”。
在封建社會的後期,尤其是唐宋以後,隨着君權的加強與提升,這種稱大臣字的、比較謙遜的帝王就很少見了。但文人士大夫則一直保持了這種優良的傳統。
有時稱字除了表達對人的尊敬,還體現了一種修養和胸懷。
比如在稱呼仇人或是歷史不那麼光彩的人物時,也稱對方的字。
馬超一家被曹操殺了200多口,他在臨死前上表託付後事時提到曹操,依舊稱曹的字“孟德”。陸游在筆記中提到秦檜時,也是稱秦的字“秦會之”。
關於名和字的用法,也可以這樣理解,名是用來“輕”己,而字是用來“貴”人。自稱稱名,稱人稱字,不能搞反了,如果當着人家的面直呼其名或其父祖之名,那就成了“輕”人,皆為不敬;要是自稱稱字,會被視為狂悖和無知,便成了“貴”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