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弱父母只會發脾氣和講道理,真正的教育方式在此,家長們看過來
家長是否有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當孩子做錯事,自己因為憤怒而對他們發脾氣講道理時,他們幾乎從來不聽,甚至無論自己多生氣,他們都依舊我行我素,似乎在某種意義上,孩子根本教育不好。
朋友小鵬是一箇中學老師,在學校裏講課如雲流水,並且作為教導主任的他也有一定的威嚴,學生只要被他訓導過,幾乎就回歸正軌,認真學習。然而這樣一位嚴厲的教師卻搞定不了自己的女兒。
小鵬的女兒也已經是初中生,步入叛逆期的她幾乎不怎麼和小鵬交談,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對小鵬發脾氣,這讓小鵬很苦惱。因為是女兒,所以很多時候做錯事,小鵬也不忍心打罵,只能説教。但叛逆期的人兒似乎軟硬不吃。
有一次,小女孩因為逃課被抓了,小鵬親自到學校接她回家。小鵬很生氣,自己原本乖巧懂事的女兒哪去了?於是他大發雷霆,第一次在女兒面前發脾氣,他很兇地斥責了女兒。誰知小女孩不僅不聽,還將自己關在了房間裏以絕食進行抗議。這讓小鵬很難過也很痛心,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教得好,自己家的孩子就沒轍了?其實家長髮脾氣和講道理都對孩子無用,是因為教育的方式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想要解決問題,必須先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
為什麼發脾氣和講道理對孩子無用?
首先,家長需要思考一個問題,自己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是否認為自己就是對的,或者是否認為自己所謂的“道理”很有道理。或許這個問題會有點繞,其實這只是在闡述一個本質。那就是家長有自己的道理,而孩子也有自己的道理。比如家長總會對孩子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對於將來非常重要,考不上大學將來就沒有出路。這句話家長覺得非常對,然而在孩子的內心卻並非如此,孩子可能會嘀咕,那為什麼姑丈學歷不高,卻比自己家有錢?那其實讀書也不是很重要。
其次,被説服就等於被打敗。每一個孩子都非常好勝,相信家長也不例外。許多時候在工作單位與同事因為某個觀點不同而發生爭吵時,一旦自己被説服就會很不服氣,有過閲歷的家長們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小孩子呢?家長們的觀點有的時候對於孩子而言就是一個強加的要求,即使孩子知道家長是對的,孩子也會不樂意,因為自己一旦服從了家長就等於被家長打敗了,沒有人會喜歡被打敗的感覺,孩子也是如此,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不喜歡聽家長話的原因。
最後,便是家長髮脾氣和講道理兩件事情的本身。雖然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導的時候是本着“為孩子好”的信念,但是發脾氣和講道理會在不經意間傷害到家長和孩子彼此之間的親子關係,而且親子關係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因為親子關係是家長橫跨與孩子代溝之間的橋樑,倘若沒有了這個橋樑,家長就無法走入孩子的內心,更別提什麼所謂的教育了,所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很重要。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呢?
雞蛋裏挑骨頭法
所有人都喜歡聽好話,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家長要學會“雞蛋裏挑骨頭”,挑孩子的優點,多表揚孩子。可能家長不理解,為什麼表揚孩子會是正確的教育方式?事實上表揚孩子會比家長批評孩子強一百倍。
孩子具有標籤效應,什麼叫做標籤效應?簡單的來説就是一種自我管理效應。當一個人被某一些詞語定義且貼上標籤的時候,他就會自身管理自己的行為,使得自己逐漸靠近這個標籤。
小蘇在平時是一個懶懶散散,好吃懶做的小男孩,非常不喜歡做家務。某一天,他心血來潮在吃完午飯後主動地把碗筷收拾到了廚房,蘇媽見到這樣的現象無意間誇了他,説他是個勤勞的孩子。從那以後,小蘇就開始變得勤勞了起來,隨着蘇媽誇獎次數的增加,小蘇變得不僅幫忙做家務,還越來越懂事,這就是所謂的標籤效應。
其實,每一位孩子都渴望被父母誇獎。可能許多家長很苦惱,自己的孩子滿身缺點怎麼辦?教家長一個辦法,可以拿出一張白紙摳細節,在細節處找出孩子的優點再給予表揚。被家長表揚後的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認可就會不斷地往家長認可的標籤上走,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比家長髮脾氣和講道理有用多了?
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壞孩子或者叛逆的孩子,他們之所以變得“與眾不同”,只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所以如果家長們想讓孩子越變越好,那就多多誇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