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繆可馨事件中,我們到底該做些什麼丨光明時評
據媒體報道,6月4日,江蘇省常州市5年級小學生繆可馨,從教室跑出後翻越欄杆墜樓身亡。8天后,常州市金壇區政府辦、教育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不過,對於這一結果,家屬並不認可,隨即爆料稱,當時繆可馨剛上完作文課,事發前,她的作文被老師評價要“傳遞正能量”。
這一事件,經過媒體的報道、自媒體的討論,在網絡上激起了很大的情緒。顯然,一句簡單的“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並不能完全釋疑,也不能由此斷定,當時的課堂和繆可馨的跳樓完全沒有關係。
而在事實不清晰的情況下,很多討論都是建立在想象、猜測、推論的基礎上,這既不科學,也不利於在事件中找尋明確的責任歸屬。
比如,在涉事老師批改的作文中,除了“傳遞正能量”被一致詬病外,作文前半部分的一些內容被老師示意刪去,有些人説這是抹殺孩子的靈性和創作力;也有人指出,這些被刪去的,其實是課本上的原文,並給出了課本和作文的對比照片。
繆可馨被批改的作文© 新京報
再如,家長一方反映,涉事語文教師辦了作文班,而繆可馨報了別的作文班,懷疑老師因此對其產生看法。那麼,這一情節到底是否存在?至少學校和當地教育部門應該給出明確回應。畢竟,教育部早已明確規定,教師不能有償補課,更不準開辦補習班。
另外,還有聲音説,繆可馨之所以做出這麼反常的行為,不是因為學習上的事情,而是因為父母生了二胎,讓她覺得“不夠愛她了”。那麼,這種家庭影響論究竟成不成立呢?目前,從繆可馨父母那裏曬出來的信息可以看到,不僅疫情期間,母女開心宅家錄視頻;6月1日,繆可馨還在日記裏記錄了自己給爸爸策劃兒童節的趣事;6月4日當天,繆可馨還穿上了媽媽買的新裙子。
可以説,就目前的信息來看,家屬主動提供的有很多,網友腦補的也有很多,但是官方給出的,以及涉事老師和學校回應的,卻顯得相對不足。這恐怕也是這件事情一直爭議不斷的癥結所在。
當我們討論那麼多,回頭看看,其實最迫切的、最需要的、最能夠實際解決問題的,還是還原繆可馨跳樓前後的因果鏈條,窺探孩子的內心世界,探求究竟是什麼讓她拋棄恐懼和不捨,縱身一躍。而一份詳實的調查報告,不僅僅是為了查清楚繆可馨的真正死因,同時也是為了讓教育者從類似的事情中吸取教訓。總之,我們不能讓一個孩子,就這麼不明不白地離去。
被刪改的“《三打白骨精》讀後感”@ 繆可馨世界第一可愛
回看最近一段時期,關於教育的話題一直熱度不減。前不久,東北一初中男孩鍾美美因模仿老師走紅,當地教育局承認學校與鍾美美“接觸”,也是希望引導其拍“正能量作品”。連續兩個涉及基礎教育的事件,都和“正能量”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引發了相似的爭議。
或許,無論繆可馨事件最後被給出怎樣的解釋,我們都該重新審視“正能量教育”。而惟妙惟肖地模仿老師教學中的一些不良言行,從《三打白骨精》中讀出“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正是孩子們的靈性所在。
我們大人要做的,難道不該是反思教學方式,改良我們社會中一些醜陋現象,以真實和真誠來回應孩子們的反饋嗎?説到底,該改變的不是鍾美美,該離去的也不是繆可馨,而是那些還在繼續困惑孩子、打擊孩子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