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們要遵從學生天性,鼓勵他們超越自我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經典

最近,看了一篇對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的剖析文章,我認為雖然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但總歸是談到了這類問題的本質。

很多時候,學生的價值觀來源於家長的言傳身教,教育的主體責任應該由學校與家庭共同分擔。學生的成績下滑,應該多從自身去分析,捫心自問有沒有盡到有效監督的義務。

小學階段的孩子年齡尚小,還沒有培養起較為成熟的學習與生活的行為習慣。教師看重的學生參與學習的體驗,而家長卻只關心學習成績或者在學校受不得一丁點的委屈,這種家校方式看起來是為了孩子,實則是自我價值觀的歪曲。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管年齡大小都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在教育過程中不瞭解他們的真實需求,那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會是一廂情願的做法。

我們經常説的“為了孩子”,是真的為他們着想嗎?我看未必,總會有一些家長擅自做主、人云亦云,這不是為了孩子,只是為了攀比,滿足各自的虛榮心。一到假期就是參加各種培訓班,玩耍的時間還不如上學時候多。

如果真的能把孩子們的興趣能從小學供養到大學,那才是真的為了孩子。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夠負擔得起啊!短期的課外培訓,白白浪費金錢的同時,也在加劇家人與孩子們的隔閡。

學生喜歡唱歌或者繪畫,可能就是一時興起,我們要多去與他們談心,瞭解喜歡背後的原因及他們在平時活動中缺乏的能力,可以適當報一些培訓班,補充他們在認知與情感方面缺乏的能力與素養。

我不否認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潛能,但如同自然界中大量的動植物一樣,我們的孩子也有其客觀的天性。這種天性有獨特的優勢,同時也有致命的弊端。比如某些孩子其貌不揚,但品行優良;某些孩子模樣清秀,但較為邋遢。

很多時候,家長過度縱容孩子的優勢,而老師卻揪着他們的缺點不放。家長放大了孩子的職業前景,老師恰恰阻斷了他們的異想天開。家校之間的信息閉塞,是導致學生行為習慣無法持續的內在原因。

知天命,盡人事。

我們不能刻意放大學生的特長,也不能片面去否決他們的嚮往。培養學生不能以職業為導向,因為職業也在不斷更新換代。要遵從他們固有的天性,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他們擁有與眾不同的靈魂。

讓孩子們發展的更好,不是提前消費家庭經濟、以暴力手段催促進步,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知識所帶來的那一份自豪與愜意。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本身就是謬論,有些孩子是含着金鑰匙出生,而有些孩子儘管努力依舊受人冷落與歧視。這個社會很現實,但總有一份敬意留給奮鬥且自信的人們。我們從事教育的目的,不過是讓他們勇敢超越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