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嵇康的思想最大不同點是什麼 嵇康幽憤詩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嵇康的思想

嵇康作為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當時可以説非常有代表性,也許正是因為地位的原因,嵇康和一般士人的思想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嵇康的思想

作為“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嵇康喜歡研究老子莊子的道家學説,他用道家思想對現實的黑暗做出了闡述,他認為,我們在做人生的選擇時候,要做到超脱,不能被現世的諸多因素束縛。

嵇康的一些闡述自己思想的作品中,洋溢着對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對社會現狀的強烈批判。這與同一時期的玄學家的思想是不同的,嵇康的“養生論”和對世俗生活的反對都是對當時甚至是後世都有深刻影響的。

玄學是在曹魏年間開始興起的新學派,嵇康的玄學思想是建立在對自然的崇敬的基礎上的,這也是當時最能被接受的主張,嵇康的玄言詩體現的都是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的風格,他認為自然的本性是氣規定的。嵇康很多的文學作品不會用浮華的辭藻過度修飾,以自然的真情流露為準。

玄學強調的是對超越自然的道德精神的追求,玄學的興起和漢朝末期統治者的腐敗無能有關,人們漸漸將情思寄託在宇宙自然中。在玄學的影響下,人們開始不再將為官從政當作最高的理想,而是將自己精神的灑脱放在最高位。

在嵇康的思想中,養生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繼承了道家的養生之道,《養身論》是中國養身史上第一篇系統全面介紹養生思想的著作。

嵇康幽憤詩

嵇康幽憤詩,是三國時期嵇康的作品,這首詩是嵇康因為呂安被誣陷的時候抒發自己憤憤不平所作的,道出了自己生平的憂鬱,道出了這個世道的黑白顛倒。全詩鮮明的表明了嵇康自己的立場,他堅決反對司馬氏的政治態度,要與這不公的社會鬥爭到底。

幽憤詩

《幽憤詩》是嵇康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嵇康個性和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我們在看這首詩的時候不得不先了解它的寫作背景,從史料記載可以發現,這時候嵇康的好朋友呂安因為被兄長誣陷入獄。

所以嵇康為了證明自己的兄弟是清白的,就説呂安的兄長才是罪魁禍首,但是當時的朝廷已經不是嵇康想的那樣了,結果沒想到把自己也賠進去了,但是嵇康沒有因為這個怪罪呂安。

這首詩就是在呂安被捕入獄後所做的,其實這首詩的產生背後還有一個更為深刻的時代原因,與詩人獨特的個性有着極其相關的聯繫,我們知道魏國末期政治相當黑暗,在朝中正直的知識分子隨時都有可能讓小人拿去了性命。

竹林七賢這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黑暗,才對為官生涯避而不提,而作為七人當中最有成就的嵇康他他要做一名鬥士奮戰在反對司馬氏家族的第一線上。

《幽憤詩》的寫作雖然直接原因是呂安倍抓蒙受冤屈,但更深層的意思是作者處於被囚禁的特定環境,表達出的對這個世界的是非不分的憤怒之情,在這首詩中嵇康再一次表明了他拒不與司馬氏合作的倔強態度。

嵇康絕交書

嵇康的這封絕交書是寫給為司馬氏做官的山濤的,作為竹林七賢,他們深深感受到司馬氏統治的王朝昏庸,所以才決定一輩子不做官,追求的是更高尚德井生生活,但是作為自己的好友,首先打破了這個約定,是嵇康不能接受的。

嵇康絕交書

絕交書的開頭就表明了自己和山源不同的立場,他認為山源沒有羞愧之心,嵇康用先人的例子來啓示山源,《與山源絕交書》本來是用作對山濤的做官邀請,是一封辭謝信,但是嵇康在文中表明瞭自己的意志。

全文從論述處世大方向,到友情的小觀點,嵇康責備對方做了對不起朋友的做法,表面上行文流暢,洋洋灑灑但是卻有着極強的邏輯性,嵇康的文章風格有很重的時代印記。一方面受漢朝末期文人寫作的大影響,文章的普遍言簡透徹,另一方面士人多高傲,這種思想會滲透到文章中。

受主觀情緒影響大了之後,更多的是表達了嵇康對朋友的決定的不理解,和希望能喚醒朋友的心,不要被官場仕途迷惑了。

從絕交書中我們可以看出嵇康責備山濤不懂自己,但是這是説明嵇康不理解山濤的為人嗎?山濤雖然沒有嵇康那樣的放蕩不羈,但是他的中年持重,剛正不阿確是嵇康對他放心的表現。

嵇康在臨死前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山濤,就是對山濤的理解,嵇康的高潔放任,山濤的雅緻莊嚴,都是對魏晉人物最好的全詩。


嵇康誡子書

公元262年夏天,嵇康接到了自己被判處死刑的消息,他眼前一黑,儘管早就知道司馬家族殺人不眨眼,但是從自己為呂安辯護到入獄,這一切都來的太快了,嵇康也是人,他有感情,想到自己十歲的女兒和八歲的兒子,嵇康留下了眼淚。

嵇康誡子書

於是嵇康提起筆寫下了對自己兒女的告誡,遇到不快樂的事情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輕鬆的時刻就特別放鬆,不受控制,這樣的人雖然天資不錯,看上去過的生活很愜意,但是不可能會有優秀的成就。

那些一整年都很勤快但是在最後卻沒有得到好的收穫的人,這樣的情況也是時常發生的,這種時候要是降臨到自己頭上除了默默承擔,還能有什麼辦法,我們身為君子看到這樣的情況,真的不得不感嘆。

他告訴自己的子女,在為官的時候追求自己真正的理想,身經百戰的人必然會仔細思索,然後認真抉擇,一旦下定決心,他會言行一致,一直朝着這個方向努力下去,知道實現最初制定的目標。

千萬要小心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被別人的光環迷惑,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被自己的慾望所迷惑,當成自己追求的理想;目光要是短淺,被眼前的困難所引導;過於注重於細節,而不是把握全局,着力長遠。要是陷入以上幾種困惑,就不能成功。

嵇康的《誡子書》就是要告訴自己的後代,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情商高是必須的,但是人情世故也是必要的。要熟悉官場的規則,堅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嵇康酒會詩

《酒會詩》是三國時期嵇康所著的五言詩,全詩寫的是嵇康和竹林七賢遊山玩水,坦蕩的生活,詩的前半部分就寫出山水的好風光,讓人心曠神怡,可以看出詩人是在一個極其放鬆的心態下,有了這酒會的感慨。

嵇康《酒會詩》

“竹林七賢”是在魏晉更替的時期,他們大多仕途艱難,為了避免在朝廷做官惹上殺身之禍,開始為了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而找尋目標,他們有時作詩彈琴抒發對世道不公的感嘆,有時登高遠眺向自然傾吐自己遠大的抱負。在大自然的洗禮後,他們獲得了精神上的寄託了愉悦。

詩歌的前半部分就充分表達了詩人溢於言表的快樂。“樂哉”二字一出,就奠定了全文歡快的基調,一開始詩人就因為自己置身於大自然,遠離官場感受到了莫大的樂趣,面對美妙的景色,詩人陶醉了。

花朵盛開的芳香馥郁,極目遠眺的高台峙立,林木枝葉交錯縱橫,深池裏鯉魚歡快的嬉戲。此情此情都是自然為人們展示的自己神秘的一面,這樣美不勝收的景色怎麼能讓作者不為之動容。

詩的下半段意境有明顯轉折,從寫景轉到抒情,感情色彩也由原先的高興陷入思考。想到這樣美好的景色自己的好友阮侃不能銷售到,不由得多了點淡淡的憂傷,但是嵇康在飲酒的同時,幻想出自己的友人就在身邊,充分表達了詩人想要分享這份快樂的心情。

詩人因為欣賞到山水而產生的快樂之情的背後,流露出的是莫名的愛上,給整首詩蒙上一層暗淡的色彩,這是嵇康詩歌的一大特色,也是當時魏末時期詩人共同的感情。


嵇康託孤

三國時期曹魏末年,司馬集團為了爭奪政權,弄得官場異常腐敗,很多有才學的人多不願從官,為國家做事,有七個比較有成就的文人,就以身作則。

嵇康託孤

他們常常在竹林裏遊蕩,時而吟詩飲酒作對,時而彈琴唱歌舞蹈,試圖尋找亂世中的寧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賢。

當時的朝廷表面上是曹操的後代當皇帝,其實已經是司馬昭把握大權,他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讓竹林七賢的山濤出來做官,因為司馬昭的祖母是山濤的堂姑祖母,山濤不好拒絕,只好答應了。

後來山濤又來拉攏嵇康到朝廷中做官,嵇康很生氣,認為當初的朋友算白交了,曾經的海誓山盟,如今隨着山濤君你的一言一行已經化為泡影,你走吧,去追隨那塵世的榮華富貴,讓我一個人堅守我們的樂土,讓我一個人做一個無依無靠的孤獨隱士,你走吧,我不怪你,只是偶爾想起和你一起經歷過的往事,會讓我為之動容。

嵇康不但譴責了山濤,還批評了當時的司馬集團,山濤知道嵇康為人正直,清高,對自己的責備也只是一種勸諫,他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依然和嵇康保持着密切的往來,但是這件事卻埋下了一個隱患,司馬昭對嵇康的印象非常差。

有人誣陷嵇康,在司馬昭面前説壞話,司馬昭就把嵇康抓來處死,臨死前,嵇康把自己只有十歲的兒子託付給山濤,山濤邊哭邊答應,決定要守護這個孩子,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

山濤果然是重情重義的漢子,他不怕司馬昭把它當作和嵇康一起的人,把嵇康的兒子當作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

阮籍嵇康

魏正始年間,以嵇康帶頭的竹林七賢就喜歡在當時山陽縣竹林下,飲酒狂歡,抒發自己的志向,向世間傾吐自己的抱負,反對官場制度。而在這七人中,嵇康和阮籍的文學造詣相對較高,而他們的友誼卻遠遠勝過二人在文學上的成就。

阮籍嵇康

嵇康和阮籍,都是文人墨客,都是竹林七賢,他們都不慕權貴,都不在乎禮法的約束,他們的生活是當時人們嚮往的那種真是,純真。

對於二人的事蹟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了解,有人知道一些小故事,有人曾經讀過二人的作品,但是最珍貴的還是二人堅如磐石的友誼,但是這一點卻鮮為人知,我們一起來看看二人的惺惺相惜。

阮籍比嵇康年齡大,所以先從阮籍説起,《滕王閣序》中寫阮籍猖狂,把他錯誤的當成了反面教材。其實不是,阮籍面臨的窮途末路不是一般的逆境,他在絕境中嚎啕大哭,不是在向困難低頭,相反,他是在向不順利抗議這種無奈是很多人不曾體會的,我們似乎可以從阮籍絕望的哭聲中聽出他的反抗,他的不甘心。

嵇康和阮籍是一見如故的好朋友,阮籍的母親去世後,嵇康的哥哥前去弔唁,阮籍並沒有得到安慰,嵇康聽説就拿琴和酒到阮籍母親面前,在當時看來,這是對死者的大不敬,但是阮籍看出了嵇康是想要用動聽的音樂和美酒來送別自己的母親。可見二人不被傳統禮數束縛,追究更高的生活意境。

正因為二人有這樣的羈絆,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經常把二人相提並論,而他們的名字也將永遠連在一起,被後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