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視姜維為國士 其實姜維是一位心理不健康的偽君子
自昔英雄有屈信,危機變化亦逡巡。
陰平窮寇非難御,如此江山坐付人!
詩中對歷史人物姜維表達了傷懷之意。
這位引起陸游感懷的英雄姜維何許人也?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
此人在《三國演義》中是蜀國名將,諸葛亮唯一學生兼接班人,演義中的姜維在諸葛亮死後繼承了武候遺志,主持軍事。而正史中並非如此,諸葛亮死後,系由蔣琬和費禕接掌大將軍,在之後姜維才出人頭地。
演義僅僅是小説,為了情節發展需要而設置,娛樂誤導了讀者。
但歷史上諸葛亮確實重視姜維。從第一次見面可見一斑。
當姜維走投無路,從魏國投靠蜀漢來見諸葛亮,僅有27歲。
諸葛亮當時可謂眼前一亮,對這位年青才俊由衷欣賞,認為他是上天賜予國家的一位優秀人才。
在諸葛亮的一生當中,他很少對人有如此之高的評價。
他讚譽姜維忠於職守、勤於政務,特別愛思考問題,注意細節勝人一籌。即便馬良、李邵這樣的能吏亦不如之。
對於軍事,諸葛亮更是喜出望外,他心目中的姜維簡直就是軍事天才。因為姜伯約懂兵法,會武藝、且有膽識。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他還時時刻刻想着漢室江山,這與諸葛亮的精神理想不謀而合,這麼年輕、有本事、有情懷的人物打着燈籠都找不到呀。
真不知道諸葛亮當時大腦抽風沒有,他才叛變魏國沒有幾天,現在突然又想着真心實意為漢室賣命了。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瞧瞧,有個好恩師罩着就不一樣,有諸葛丞相推薦,他比那些跟着諸葛亮多少年的老人爬得都快,又是將軍又是封候的。有些蜀國的老跟班到死都沒有這樣的待遇,可見引路人有多重要。
但諸葛亮死後,姜維的表現與諸葛亮的深邃眼光相比,似乎武侯大人讓打了臉。
公元249年,後主授予了姜維指揮軍隊的符節,意謂着對姜維的信任。
於是姜維率軍攻打魏國西平一帶,結果好大喜功的他並沒有達到戰略目標,無功而返。
姜維自以為才華超羣,為了繼續證明自己的武力強大,想出兵攻擊魏國隴山以西。但本部人馬不夠,他想多調動些軍隊,可是當時的大將軍費禕制止了他。
在諸葛亮離開的這段歲月裏,費大將軍對這位所謂的軍事天才已有了深度的認識。他知道姜維做事有時很衝動,考慮問題根本沒有丞相説的那樣細緻。他不同意姜維的軍事行動,而且調撥給他的本部人馬始終不超過一萬人,這就是費禕大將軍的基本態度。事實上後來在費禕死後,姜維的多次軍事行動失敗,損兵折將,證實了費禕的看法是多麼有遠見。
姜維精通軍事不假,但恃才傲物,利用軍隊打不謹慎的戰爭,他縱是孫子再世,也無繼於事呀。
數年後,費大將軍去世了,姜維升任大將軍。軍事上的事他説了算,沒有人敢與他抬槓了。
但你總得與朝臣相處吧,人事關係有時比戰場砍殺還有殺傷力。於是乎,他又和一位大臣偶然相遇了,這一次火花的迸射,產生了一個小小的意外。
這位大臣是蜀中著名才子楊戲,他著的《季漢輔臣贊》是一篇流傳千古的文章。其內容是對蜀漢歷代君臣的讚美及評價,文辭華美,可謂巨筆如椽。
諸葛亮生前極其賞識楊戲,致使楊戲20多歲就開始掌管一州刑獄,他為人正派,斷案公正,為一時所稱道。
諸葛亮死後,他又深得孔明的接班人蔣琬信任,稱他為人坦誠,舉薦其出任成都護軍監軍兼梓潼太守,後又擔任朝廷射聲校尉。
楊戲所任職的地方都是清聲一片,他處事明理幹練,是位優秀的政治人才。
公元257年,楊戲因軍務隨姜維出征。楊戲雖誠實忠厚,但心裏很瞧不起這位背叛祖國的將軍,尤其是他不斷率軍攻打母國,證明自己對蜀漢的忠誠,真是讓天下人恥笑。
在一次軍中宴會上,楊戲酒喝多了,開始説胡話,開着姜維的玩笑,説着説着,越來越難聽了。大將軍姜維心裏極不舒服。也怪諸葛亮將姜維身份抬得高,他哪受得了一個文官對自己的諷刺。
但姜維多年行走官場,在官員面前保持冷靜的這點定力還是有的,於是現場打哈哈,大笑道:沒事沒事,大家説説玩笑,人之常情。眾將皆認為姜維真是肚子裏能撐船。
但回朝之後,姜維越想越氣,開始翻臉。最後竟然指使部下對後主上奏摺,説了楊戲一大堆壞話,結果楊戲免職回老家,直接轉為平民。
對楊戲來説,真是人生就是一場戲,喝點酒,吐點真言,一朝夢醒,一輩子的功勞讓姜維一下子打掉了。幾年後楊戲鬱悶而終。
我想縱然諸葛亮在世也不會允許姜維這麼幹吧,不是不允許,姜伯約估計只會深深地將這份預謀埋藏在自己的心間,吭都不會吭一聲吧。
所以,人言姜維是一個為官清廉,喜歡學習、與時俱進,文武雙全的人物。吾卻認為其外表寬容,內心陰暗,性格有嚴重缺陷。
最終姜維在紛亂的三國動盪之中身死殞命,滿門被殺,成為一位悲劇英雄,讓後世之人不禁唏籲不已。
注:請各位網友不吝指正,不勝感激。
另:請您閲讀之際順便關注本人歷史頭條“數點梅花天地心”,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