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聞哥:“巨人稻”畝產兩千斤, 人們為何對此喜憂參半?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綜合

  據長沙晚報報道,由中科院研究員夏新界在長沙縣進行的巨人稻生態種植試驗成功,畝產突破1000公斤,也就是畝產過噸。

  這種“巨人稻”的特別之處在於:個頭高,平均高達1.8米,最高2.25米,比人還要高,堪稱巨人;水田裏可以養魚、泥鰍、青蛙,而魚、青蛙、泥鰍等又可以為水稻提供肥源,真正實現了立體農業。

  更讓人欣喜的是,這種水稻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高,其所產稻米每斤價格可以達到20元左右,稻穀加上養殖等各項收益,一畝稻田收益達5萬元左右。

  不斷增加畝產還有必要嗎?

  中國人一聽到“水稻畝產突破XXXX”的消息,好像就會突然敏感起來,之所以對這麼一個普通的數據“特別有感覺”,只因為歷史上的鬧劇。在大躍進中,湖北麻城縣早稻畝產36956斤,廣西環江縣中稻畝產130434斤10兩4錢這種放衞星消息曾經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正規媒體上。所以,如今只要報道哪個地方“畝產XX”,人們不免還是要心頭一緊,其實,理性地想一想就知道,和其它數據相比,今天水稻畝產並沒有更多的誇張動機。

  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們對糧食產量,特別是畝產很關注,也是正常的。畢竟中國人多地少的矛盾,直到改革開放後,通過參與全球產業分工才得到緩解的。畝產3.6萬斤甚至13萬斤,誠然是吹牛,但中國農業通過不斷地改良技術單產不斷上升也是事實。

  糧食單產提高,不外乎幾個因素,一是種子,二是水利,三是肥料,四是種植技術。改革開放後,中國人民終於吃飽了飯,就是靠的上述四項不斷改良,特別是袁隆平搞的雜交水稻種子,為中國人吃飽飯作出了特別的貢獻。當然,在吃飽飯之後,中國人並沒有停步,還在不斷地想方設法提高水稻的單產。目前,南方水稻低產田一般單產在300-350公斤,高產田500-600公斤。袁隆平自己也在不斷地嘗試,據媒體報道,他的超級稻畝產已達900公斤。2013年,農業部還宣佈啓動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畝產1000公斤的攻關。

  有人説,現在吃飯不是問題了,再不斷提高單產有必要嗎?

  其實還是有必要的,想想看,如果單產提高一倍,同樣的產出只需要一半的水田,那麼其它一半水田就可以用來休耕,或乾脆廢棄以作生態修復之用,房地產開發的土地約束也就不必那麼嚴格了。當然,如果保持種植面積不減少,人吃不完的部分可以用於養殖業的飼料,減少對進口的依賴,目前,中國這塊主要靠進口。總之,產量高絕對是好事,不是壞事。

  “巨人稻”靠什麼趕超“超級稻”?

  當然,聽到長沙這個畝產過2000斤“巨人稻”的消息,很多人在感到振奮的情況下,也有一絲擔心。

  其中之一就是,這麼高的產量,米好吃嗎?按報道這一消息的媒體的説法,這米是生態米,20元錢一斤,比現今一般米要貴上3-5倍,肯定好吃啊。如果媒體沒有吹牛的話,這巨人稻,產量質量應該都是非常出色的。

  第二個憂慮就是,“巨人稻”是如何達到這麼高的產量的,是不是通過轉基因啊?畢竟中國水稻行業的元老袁隆平在1970年代功成名就,之後一刻也沒有閒着,不斷地在突破自己,但。袁隆平一直在全國各地搞試驗田,但他將單產提到700公斤的目標花了4年,到800公斤花了4年,到900公斤,花了7年;但他的“超級稻”目前離畝產2000斤還要差一點。為何10年才從美國回來的首席研究員夏新界這麼快就搞出2000斤以上的“巨人稻”?並且從這種水稻的形態上看,極其高大,接近2米,似乎通過一般的雜交辦法是搞不出來的。

  “巨人稻”是不是轉基因水稻,新聞報道中沒有提及,但關鍵是我們該如何對待轉基因。據小編了解,現在中國社會一提到轉基因,就馬上分成兩大陣營,一派堅決反對,一派支持。這兩派完全沒有交集,甚至在網上展開激烈罵戰。

  如果這個“巨人稻”真是轉基因成果,我們應該持什麼態度呢?

  轉基因作為一門技術,它確實提高了某種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但轉基因到底有沒有危害?這個需要繼續研究。如果有危害,當然要謹慎,能克服的危害就克服,如果克服不了,某些嘗試就要暫停。所以,儘管小編不是生物專家,但對轉基因並不是一概抵制,總之,持開放和求證的態度,沒必要談轉色變。

  有的人把轉基因視為某些企業、某些團體,甚至某個國家的陰謀,小編覺得這個東西不存在什麼陰謀。科技的東西是完全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科技的成果,當然,任何人也可以通過試驗,證實或證偽某項科技產生的問題。如果懷疑這項科技有缺點,有風險,就要多試驗,以逐步驗證他是不是真的有問題。一旦陷入陰謀論,連試驗也不去搞了,直接肯定某件事或否定某件事,就無法討論問題了。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甚至世界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本人對轉基因就是持開放態度的。2011年時,他對媒體説,他的超級稻不是轉基因,但對轉基因不應該有片面認識。2014年,他又向媒體透露,正進行轉基因水稻相關研究。

  有人評論説,袁隆平清醒地認識到了,目前我國的水稻育種技術在世界上還基本處於領先地位,但基因工程技術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不搞分子育種技術,我國的水稻遲早都會落後。這裏的分子育種技術就是轉基因技術。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小黑”:如果是真的就是天大的好事,農業技術重大突破,無論如何都可以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更多的選擇。

  網友“巨人”:當然是越多越好了,至於轉基因我只抱着一個態度。我吃現在的能過的好好的不出問題我為什麼要擔着可能存在的風險去吃轉基因的。

  網友“illumination”:畝產上去了… 但米價一直沒降過 以前1塊、1塊3的米,現在2塊都少見了,至少2塊半3塊,還有什麼五六塊的泰國香米、富硒米… 現在這個畝產這麼多價格還翻3-5倍,想鬧哪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