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之炮兵大決鬥: 我軍48個團羣毆越軍9個團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衞還擊作戰中,雙方主要以陸軍參戰,因此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便落到了炮兵身上。
整個作戰期間,中國軍隊出動預備炮兵2個地炮師(炮兵第1、4師)另1個團(炮兵第3師12團)、1個130毫米自行火箭炮營、1個反坦克導彈連、3個高炮師(炮兵第65、70、72師)、隊屬炮兵38個地炮團、9個高炮團、29個高炮營和各軍師的團營屬炮兵分隊,其中師屬以上48個地炮團(東線31個團,西線17個團,火炮共2400餘門)。總計動用各種火炮9399門(其中100毫米以上身管壓制火炮為:152加榴炮216門、130加農炮72門、122加農炮144門、122榴彈炮756門),其中隨戰鬥發展出境作戰的有82個炮兵營的4400多門火炮。戰鬥中,根據戰場情況將預備炮兵與各參戰部隊的軍、師、團屬炮兵重組,形成眾多的軍、師、團級炮兵羣,靈活機動地打擊越軍,及時有力支援前線作戰。
與中國軍隊相比,越軍除邊境各省軍事指揮部下轄的團以下炮兵分隊外,參戰師屬以上炮兵只有9個團(東線6個團,西線3個團,火炮共250餘門)。因此,全線中國軍隊對越軍形成5:1至10:1左右的炮兵優勢,在戰爭全局上自始至終都是中國軍隊壓着越軍在打。
在東線,高平方向越軍步兵346師只有1個炮兵團(炮兵188團,轄2個炮兵營,有105/122榴彈炮16門、85加農炮8門)及幾個獨立炮兵營,而中國軍隊南、北集團第一輪參戰的就有師屬以上炮兵12個團另2個營,加上團、營屬火炮,對越軍形成了10:1以上的炮火優勢;諒山方向越軍步兵第3師只有2個炮兵團和幾個獨立炮兵營,中國軍隊東集團則先後參戰師屬以上9個炮兵團,地面炮兵共31個營,編成了7個炮兵羣,還有團、營屬炮兵60個連,對越軍形成了5:1以上的炮火優勢。在諒山方向12公里的進攻正面上,中國軍隊就集中了26個炮兵營的近400門火炮,平均每公里正面火炮密度達到30餘門。再加上團、營屬炮兵,平均每公里正面火炮密度達到了60門。
在西線,整個越北第二軍區只有3個炮兵團另6個獨立炮兵營,用於保障重點方向需要和配合二線防禦機動縱深作戰。其中佈置在雲南河口縣當面紅河東、西兩岸的有2個炮兵團另2個獨立炮兵營,佈置在雲南金平縣當面萊州地區的只有2個獨立炮兵營。而中國軍隊僅第13軍編成的炮兵羣就有師屬以上炮兵7個團另2個營,加上第14軍炮兵羣的師屬以上炮兵5個團另1個營,對當面越軍形成了5:1以上的炮火優勢。在進攻柑塘地區的戰鬥中,第13軍就集中了7個炮兵羣的258門火炮,加上團、營屬82毫米以上火炮共計564門,在6公里的進攻正面上火炮密度達到平均每公里94門。而當面越軍只有1個炮兵團加2個高炮營,根本無法抵擋中國軍隊的強大炮火。在萊州方向,第11軍炮兵羣參戰師屬以上炮兵4個團,不算團、營屬炮兵,也對當面越軍的2個獨立炮兵營及部分團、營炮兵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實戰中,中國軍隊以遠程炮兵和軍、師、團、營、連為單位進行炮兵編成部署,縱深梯次配置,集中與分散結合,遠近結合,大小結合,重點集中打擊與伴隨火炮打擊相結合,以全面支援步兵進攻。遠程炮火支援,以軍、師、團屬大口徑重炮實施。其中榴彈炮彈道彎曲,用於壓制越軍表面陣地和摧毀越軍工事;加農炮彈道低平,可直瞄射擊,用於消滅越軍坦克、暗堡、工事和火力點;107毫米/130毫米火箭炮用於對8-10公里內的目標進行大面積密集性殺傷,可覆蓋越軍表面陣地。近程炮火支援,以便於步兵分隊攜行的團、營、連屬小口徑火炮實施。其中100迫擊炮、82迫擊炮和60迫擊炮為曲射火炮,以消滅較遠處敵隱蔽工事、反斜面火力點及人員;82無坐力炮為直瞄火炮,既可以反坦克裝甲車輛,也可以打擊敵暗堡和火力點;40火箭筒可以近距離直射摧毀敵坦克裝甲車輛、暗堡和機槍火力點。強大的炮火編成與根據實踐不斷改進的戰術令中國炮兵如虎添翼,打得越軍根本無法招架。據被俘虜的越軍士兵反映,在越戰中與美軍作戰時從未遇見過這麼猛烈的炮火打擊,由此可見中國軍隊地面炮兵的強大實力。
相較於中國軍隊,越軍炮兵力量明顯弱小,因而在戰術設計上以防禦為主。針對越北地區山高林密,溝深路窄的特點,越軍將炮兵陣地一般選在公路沿線兩側200米範圍內的凹地和小山包上, 利用叢林、濃霧、溝谷和射擊死角進行掩護,陣地隱蔽靠前多建發射陣地和預設陣地,分散用兵,梯次配置,事先標定主要防禦方向的射擊諸元和射擊修正量,炮兵前觀所與後方緊密協調,保證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都能得到及時的炮火支援。在多個炮兵團之間,越軍還會事先進行戰術協同。在火炮佈局和運用上,越軍的戰術原則是遠近結合,大小結合,曲直並用,突出重點,機動防禦。一般野戰炮兵團的陣地正面是3-5公里,縱深約7公里,130毫米以上火炮距前沿陣地約10公里,122榴彈炮和107火箭炮距前沿陣地約3-5公里,85加農炮和37、57高炮繼續靠前;獨立炮兵營以連、排為單位進行分散配置,多設陣地。炮兵連之間相隔1-3公里,一個陣地上一般佈置2-4門火炮, 最多配置6門火炮,陣地中炮與炮間距為20-70米。
實戰中,越軍炮兵陣地隱蔽分散,彈藥儲備充足,大小炮結合,曲射直射並用,按照事先標定的射擊諸元實施遠近交叉地炮火攔阻,同時根據炮兵前觀所提供的數據及時修正彈着點。越軍的野戰炮兵機動良好,能逐段、逐點地實施火力支援和交替後撤。伴隨火炮突出靠前,60迫擊炮能運動到距前沿只有60米,82迫擊炮距前沿也僅200多米,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伴隨火炮的作用。特別是越軍在分散陣地上配置的單炮和雙炮,突然出手,遊動狙擊,對中國軍隊威脅很大。越軍炮兵在抗美救國戰爭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戰鬥經驗,在局部戰鬥中多次對中國軍隊的進攻進行了有效攔阻,也不是好對付的。
從總的態勢上看,越軍的防禦部署是前重後輕,一線火力最密集,是硬殼子。中國軍隊則針鋒相對,以強凌弱,硬是用鋪天蓋地的炮火砸開了越軍的防禦硬殼,壓制了越軍的炮火反擊,打爛了越軍的防禦體系。在炮火向前延伸後,中國軍隊炮兵又擔負起打擊越軍縱深重要目標,切斷越軍一、二線部隊聯繫,以及阻擊越軍後方支援的任務。可以説,由於雙方炮兵力量相差懸殊,戰場所及,越軍都被中國軍隊炮火所壓制,既守不住陣地,又難以向前增援,更不要説組織大規模反擊,最後只好鑽山打游擊戰。
1979年之戰全程共28天,中國軍隊全線共發射大小炮彈883381發(相當於打了兩個上甘嶺戰役),消耗彈藥萬餘噸,打擊各種目標19221個(次),為取得戰爭勝利立下了首功。據中國軍隊統計,越軍傷亡率的91%是為炮火所致。可以説,沒有炮兵的有力支援,就不可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炮兵是戰爭之神”,確是至理名言。也因此,戰後軍委副主席鄧小平發出感嘆:“現代戰爭主要是打鋼鐵,打後勤,打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