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第3935期:發燒40℃不送醫,跟着育兒公號養娃太不靠譜

  導語

  近日,寧波一個女嬰高燒近40℃,但其母不讓去醫院,原因是聽信一個叫“恆星育嬰室”的微信公眾號,提倡孩子生什麼病都可以“自愈”,越是嚴重疾病,越要自愈,而不是去醫院受醫生和藥物的“毒害”。近幾年,因為暴漲的育兒焦慮和空白的育兒知識,新手父母們跟着育兒公號養娃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但是不靠譜的育兒公號時刻都有可能成為“寶寶殺手”。…[詳細]

  要點速讀

  1

  育兒公號對新手父母有着巨大的影響,很多人甚至是照着公號來養娃的。

  2

  育兒公號很多時候並不靠譜,盲目聽信可能導致孩子有生命危險。

  3

  並沒有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育兒專家,養娃這件事,最靠譜的還是提升自己。

  超過一半的新手父母育兒知識來源於網絡

  從孩子出生的那刻開始,每一位新手父母就開始面臨各種未知的難題和糾結的選擇:

  母乳不足,是堅持母乳餵養還是衝奶粉先讓孩子吃飽?

  孩子哭鬧,是馬上去抱還是等一等看?

  孩子生病,到底是堅持等他自愈還是抱去看醫生?

  …………

今日話題第3935期:發燒40℃不送醫,跟着育兒公號養娃太不靠譜

  即便提前做了知識儲備,新手父母在面對嬰兒時還是會手忙腳亂

  每一次選擇的焦慮都源於育兒知識的空白。對80、90後獨生子女這一代來説,成長過程中極少接觸嬰幼兒,面對新生兒幾乎是一片空白,而他們又早已不屑上一代人“落伍”的育兒知識,所以購買育兒書籍、訂閲育兒公號、下載育兒APP,自學如何當父母,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2017年5月,上海市婦聯就發佈了一份調研報告《4-6歲幼兒父親參與研究:定位、參與、效應》。報告顯示,54.2%的受訪幼兒父母關於兒童早期教育的知識來自網絡。

今日話題第3935期:發燒40℃不送醫,跟着育兒公號養娃太不靠譜
今日話題第3935期:發燒40℃不送醫,跟着育兒公號養娃太不靠譜

  某母嬰類APP發佈的數據也顯示,2017年“通過APP查找育兒困惑的答案”的父母超過了60%,從比例上超過了搜索引擎,並且2017年家長關注的公眾號數量較2016年有明顯提高。

  尤其是育兒公號,對新手父母有着巨大的影響,很多人甚至是照着公號來養娃的。2016年8月,未來網發佈的《中國未成年人新媒體影響力榜》母嬰育兒類榜單中,“科學家庭育兒”總共發佈63篇文章,10萬+的文章數就有45篇。很多新手父母就像期待試卷答案一樣,希望有個育兒權威,一步步告訴説,要怎樣做才行。

  暴漲的育兒焦慮也導致育兒類公號火爆

  對育兒權威的期盼,源於暴漲的育兒焦慮。美國育兒方面的臨牀醫學家戴維・安德雷格曾經提出育兒焦慮症:“你沒有孩子以外的生活,或者當你的孩子出了一點小問題,比如磕破頭皮,和別的孩子發生一點口角和爭執,你就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無法承受一點意外發生。”

  安德雷格把育兒焦慮歸結為新手父母缺乏相關的知識:“育兒焦慮的高發羣體存在於只有一個孩子,或者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更多孩子的出生,會削減父母的憂慮。和多子多孫的前輩人相比,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會更長久地沉溺於育兒焦慮中。”這與中國家庭的育兒經驗也大致相符,因為也有這樣的説法:“第一個孩子照書養,第二個孩子照豬養。”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很多中國家長的育兒經,電視劇《虎媽貓爸》截圖

  尤其是最近一些年,中國家庭第一次普遍出現了“三代同堂,兩代獨子”的局面,6個成年人圍着一個小寶寶轉。這種在世界範圍內都極具特殊性的家庭結構,導致了育兒焦慮的成倍累積。

  儘管在二三十年前,第一代獨生子女成長時,社會上已經有了“小皇帝”“小公主”的説法,但當時對孩子最多也只是物質上的寵溺。而如今,受教育程度更高、視野更開闊、思維更獨立的一代父母,不僅要孩子活得好,還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成為完美孩子,這為育兒類公號的發展提供了另外一個源動力。

  育兒公號很多時候並不靠譜,盲目聽信可能導致孩子有生命危險

  如今,育兒類公號已是一片紅海。不能否認,一些育兒類公號運營者認真負責,在刊發前反覆求證,有真正的專家把關,給出的是真經驗、真典型,對父母科學育兒、促進孩子成長成才很有幫助。但是,還有一些育兒公號不僅是“標題黨”或者“毒雞湯”,更是傳播錯誤的育兒方法,“標題黨”和“毒雞湯”也就欺騙下用户感情,而錯誤的育兒方法可實實在在會對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今日話題第3935期:發燒40℃不送醫,跟着育兒公號養娃太不靠譜

  “恆星育嬰室”微信截圖,現賬號已被關閉

  例如,導語中提到的“恆星育嬰室”,就鼓勵媽媽不要給發燒的小孩子吃藥,要“自愈”。而據《寧波晚報》的報道,“恆星工作室”公號的創始人是一名男性,他不學醫或學藥,只是在醫院工作過一段時間。他還開設了12個收費的微課羣,每人收費199元,來教授媽媽們系統學習提倡“自愈”的“達爾文醫學”。

  天涯社區這篇帖子的跟帖中,有不少“恆星”的受害者

  而在天涯社區上有一篇《告“恆星育嬰室”書》的帖子,有不少“恆星”的受害者:有的寶寶高燒抽搐20多分鐘,媽媽仍堅持“自愈”,結果後來孩子每每發燒都會抽搐,經查腦功能受損;有的寶寶高燒“自愈”不成,結果影響了運動功能,不會走路了;有的孩子高燒“自愈”一週,導致腦膜炎,休克,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

今日話題第3935期:發燒40℃不送醫,跟着育兒公號養娃太不靠譜

  2017年3月,有幾個呼籲不要給孩子打疫苗的育兒公號引發輿論關注,公號的留言中很多人對作者感恩戴德,但公號作者也只不過是一個“自學”中醫的人

  就算是專業人士,在育兒觀念上也會有不靠譜的地方。微博第一育兒大號、從事兒科臨牀及科普工作30餘年的崔玉濤,是很多媽媽口中的“崔神”。然而崔玉濤的育兒觀念也被質疑,口袋育兒曾經寫過一篇《崔玉濤的10個錯誤育兒觀》,對比美國兒科學會(AAP)、世界衞生組織(WHO)等權威資料,發現崔玉濤確實存在一些不靠譜的育兒觀念――

今日話題第3935期:發燒40℃不送醫,跟着育兒公號養娃太不靠譜

  質疑者認為,崔玉濤的很多觀點都已經過時,用這套陳舊的知識體系在微博上指導育兒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並沒有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育兒專家,養娃這件事,最靠譜的還是提升自己

  育兒信息這麼多,當然應該是誰靠譜聽誰的,可是誰更靠譜呢?在孕育方面,沒有誰會比以下這些機構更權威:世界衞生組織(WHO)、美國食藥監局(FDA)、美國兒科學會(AAP)、美國梅奧診所(Mayo)、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 Choices)。這些機構的官網上通常會有很多科普文,當然這些科普文大多是英文寫成的,有一定的閲讀門檻,不過像是《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也有了中文版。除此之外,中國衞計委、食藥監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等渠道關於母嬰育兒方面的建議,大致上都是靠譜的。

  不過,即便是權威性知識也不能全盤照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是不可能都按照同一個規範來養育的。比如,中國目前新頒佈的嬰幼兒餵養指南中規定, 6月齡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那麼是不是全國所有的孩子都要6個月準時添加輔食?肯定不是的,指南中另外標註,少數嬰兒可能由於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提前或者推遲輔食添加,這種推遲和提前都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來進行。

  其實育兒也是一個不斷犯錯、學習、改進的過程

  所以,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全知全能的大神能解決一切問題,面對育兒問題,新手父母們首先應該理性思考,蒐集各種信息,衡量利弊,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然後結合自己的情況制定計劃和目標,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準備,堅定執行自己的想法;並且要有心理準備承擔失敗的風險,並且在失敗之後總結教訓。

  總之,對於海量網絡育兒知識,父母要做好識別,不要被誤導,另外即使國家頒佈的權威性餵養指南也並非適合所有的孩子,合理育兒方案的制定一定要建立在生長髮育評估的基礎上。只要孩子沿着屬於他自己的生長曲線正常的生長髮育,生活習慣良好,父母無需糾結過多。

  結語

  那些分享育兒經驗的公號文章,最多做個參考,不要太當真,認真你就輸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72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第3935期:發燒40℃不送醫,跟着育兒公號養娃太不靠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