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獲得者攜手中國醫學專家聚焦可穿戴技術臨牀應用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攜手中國醫學專家共同聚焦可穿戴技術臨牀應用
上海10月14日電(記者 陳靜)物理學與醫學牽手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記者14日獲悉,200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George Smoot教授未來將與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徐亞偉教授,共同聚焦可穿戴設備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臨牀應用,攜手打造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救治平台。
14日,諾獎工作室籌建儀式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舉行。 Smoot教授和徐亞偉團隊希望共同推動可穿戴設備的自動預警項目在急性心肌梗死領域的應用,為廣大冠心病患者帶來福音。Smoot教授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長期致力於可穿戴監測設備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中的應用,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近10年的時間內,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一直致力於探索優化急性心肌梗死的診療方案。該院率先研發出應用於心血管介入治療的移動PACS系統,醫生可在移動設備上隨時調閲患者正在進行的或既往的血管造影動態圖像,從而指導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通過使用該系統,該院心肌梗死救治的死亡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徐亞偉表示,當下,縮短急性心梗的救治時間,成為了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關鍵問題。 據悉,在近20年內,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不斷髮展,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從出現症狀到開通血管所需的平均時間仍高達4小時。近10年來,患者從出現症狀至呼救的時間耽擱從未縮短,一直長達2小時。這成為縮短急性心梗救治時間的掣肘。
Smoot教授表示,通過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的普及,人類壽命可能再增加10年。 芊燁 攝
徐亞偉指出,導致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患者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胸痛症狀的嚴重性,尤其是心肌梗死高發人羣――老人、糖尿病病人的胸痛往往並不明顯。他認為,進入信息時代,隨着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縮短患者呼救時間成為可能。
據瞭解,為了進一步優化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體系,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心內科致力建立“基於數字化設備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體系”。近期,徐亞偉團隊相關項目獲得“十三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 醫院方面透露,徐亞偉團隊希望研發基於人工智能的心電預警可穿戴設備,從而在急性心梗發生早期給予患者及時預警,縮短患者呼救時間。
與此同時,近年來,Smoot教授逐漸接觸到了可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併產生了濃厚興趣。通過徐亞偉在國家級物聯網大會的發言,Smoot教授知曉了其想法,並迫切希望雙方可在該領域合作。
14日,在Smoot教授所作《可穿戴技術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前景》的主題演講中,他表示,可穿戴設備未來將會在人類健康管理中發揮巨大作用,甚至可以通過植入體內的可穿戴設備,實現人體健康長期管理。他認為,通過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的普及,人類壽命可能再增加10年。此次基於急性心肌梗死的自動預警將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Smoot教授表示,如果將可穿戴設備與人工智能相結合,能讓人們對自己的身體更加了解,真正做到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