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水中PM2.5" 會"致癌"嗎?專家告訴你真相。看到這則題目的你一定是被震住了吧?大腦短暫的3秒短路後"什麼是水中的PM2.5"、"怎麼就致癌了呢"各種疑問是不是也隨之而來?
近日,多家媒體援引清華大學一項有關自來水的調查研究,報道國內23省44城自來水檢出疑似致癌物亞硝胺,引發熱議,一時間"自來水致癌説"甚囂塵上。看似有權威研究的背景,以及合情合理的科學報道解讀,但在短短一天之後網絡上又冒出了不少闢謠貼,直指此次科學報道失範、危言聳聽。科學報道真的出錯了嗎?如果是,原因何在?
在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最全面的水質調研中,"水中PM2.5"(亞硝胺)赫然位列其間。"它像極了當年空氣污染中被忽視的PM2.5"、"華東華南最嚴重"、"與消化道癌症密切相關"。隨即,安全飲水問題猶如熱油鍋中投入的冰塊又一次引爆輿論。
到底什麼是亞硝胺?
據小編所知,自來水廠的消毒過程常常會使用到含氯消毒劑,在氯的作用下水中的少量污染物會變成消毒副產物,其中部分有機氮化物可以變為亞硝胺類物質。由於氯是最廉價且相對安全的消毒手段,且多年來始終找不到它的替代品,因此亞硝胺等微量消毒副產物的產生也無可避免。
亞硝胺對人體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真的與消化道癌症有關嗎?
小編對這個問題也是非常關注。亞硝胺類化合物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判定為2A類致癌物,即動物致癌證據明確,但人類致癌的依據目前來看並不充分。同時也有學者認為,包括亞硝胺在內的自來水消毒副產物並不會對健康產生明顯影響,相反不消毒帶來的危害可能更大。世界衞生組織的飲用水指南也持同樣觀點。不過,亦有不同意見。目前仍未有這類物質的標準評估程序。因此,亞硝胺化合物是否會讓人類致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有爭議的水中"PM2.5"研究,被科學新聞給避輕就重地帶偏了
被研究人員稱為水中"PM2.5"的亞硝胺,是自來水消毒的副產物之一,它正是此次爭議的主角。此前,清華大學飲用水研究課題組耗時3年,對亞硝胺的濃度和種類進行了"全國普查",可以説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全面的調查,收集上來不少"史無前例"的一手數據:
研究一經公佈就引起了媒體的興趣,報道多以《我國消化道癌症高發或與喝水有關,飲用水中亞硝胺是美國3.6倍》《被忽略的水中"PM2.5" 飲用水亞硝胺陰影待解》《23省44城自來水檢出消毒副產物 或致消化道癌》等為題。"致癌"字眼,再加上劑量對比的放大,引發了公眾對飲用水安全的擔憂和恐慌。
然而,新聞查證欄目《較真》的文章(《自來水檢出"致癌物"亞硝胺,不必過於恐慌!》)指出,自來水檢出"致癌物"亞硝胺並沒有想象那麼嚴重:其一,與加拿大和世衞組織的標準相比,中國自來水中的亞硝胺含量並不嚴重;其二,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包括亞硝胺在內的自來水消毒副產物不會對健康產生明顯影響,相反不消毒帶來的危害可能更大。而這些論述在相關報道中被一筆帶過,避輕就重致使科學信息不能完整地傳遞給公眾。
不是偶然,近幾年科學報道反成謠言始作俑者的情況屢屢發生
也許你還記得去年流傳很廣的"吃肉致癌説"。去年10月,世界衞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分別將加工肉類和紅肉列為I類和2A類"致癌物"。國內不少媒體以《國際癌症機構:吃肉致癌證據確鑿》為題對此進行了報道,由於信息簡化沒能介紹IARC致癌性評估的背景,這一説法讓不少人感到疑問重重--吃肉真的能致癌?當時,今日話題專題《吃肉致癌?中國人應該把這當回事》對此説法進行了澄清:"IARC對致癌物質的分類,是基於證據的有力程度,而不是致癌的強度。加工肉被列為I類'致癌物',説明IARC認為有'足夠證據'證明食用加工肉類會在人類中引發結腸直腸癌,而不是説吃加工肉就一定會得癌症"。
"吃肉致癌"的説法引來質疑
今年8月,IARC將65°C以上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再次引來關注,國內轉載報道最多的標題是《"多喝熱水"也是致癌因素?世界衞生組織確認了!》。然而,據《較真》文章《喝過熱的水可能致癌?不必太擔心》查證,目前有限的研究,僅表明過熱飲品與食管癌之間存在相關關係,因果關係很難確定。
"小蘇打'餓'死癌細胞"是上個月的熱門科學新聞。一條標題名為《重大突破!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文中稱,浙江大學醫生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研究,顯示用"小蘇打"(其實還要配合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治療癌症效果顯著。消息一出,引發熱議,"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説法竟然變成了"喝蘇打水抗癌",最後醫生團隊不得不出面澄清這些説法存在誤導作用。
新聞"偽科普"的產生,科研團隊和社會媒體均有脱不開的責任
這些對公眾有誤導作用的科學報道,可謂是徹徹底底的新聞"偽科普",報道中的概念或是結論產生歧義、令人困惑,科研團隊和媒體方面都有責任。
以"自來水檢出疑似致癌物"的報道為例,即便從數據上看,亞硝胺檢出的劑量仍在WHO和不少國家的標準線以下,但課題組研究員陳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出對亞硝胺深深的憂慮,他認為國家應該儘快為亞硝胺制定標準線。更有一位課題組成員將亞硝胺比喻成"當年空氣污染中被忽視的PM2.5"。
然而,科研團隊的説法僅是一家之言。據南方週末報道稱,"其實在眾多學者看來,對飲用水中的亞硝胺制定標準是一個"過於超前"的目標。將一項指標納入水質標準,需要有足夠的毒理學數據和充分的科研成果。"此外,將亞硝胺比作PM2.5顯然也不合適,IARC把亞硝胺列為2A類致癌物(即人類很可能致癌,該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而將包括PM2.5在內的室外空氣污染則被列為I級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充分)。
另一方面,媒體對科學研究的報道存在誤區。被稱之為"新聞界的維基百科"的VOX總結了科學新聞裏的幾點誤區,比如媒體總想找出一個確切答案,但科學實驗通常沒有確切答案,即便有也不是單個實驗就能完成的;如果一項研究發現了驚人的結果,新聞記者就會蜂擁而至,但科學家往往對此持懷疑態度等等。
還有專門對新聞"偽科普"的研究指出,媒體追求轟動效應,而科學界通常會成為幫兇。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一篇文章評論營養學科學新聞亂象,直言"每個人都被現實利益刺激着進行過度宣傳。研究人員有發表研究成果的壓力,學術機構之間存在知名度和研究經費的競爭,學術期刊追求更多的讀者羣和引用率,新聞媒體尋求讀者和關注的最大化,而記者即沒有時間又缺乏嚴格評估粗糙原始研究的專業知識。
避免新聞"偽科普"再現,要形成科研團隊、社會媒體、第三方監督的合力
英國醫學雜誌(BMJ)提醒,要避免科學新聞出現報道失範,一來社會媒體要避免對科學研究的報道不足或者過度解讀,二來研究機構在向外傳播學術成果時應該更加審慎。
如果媒體的報道弊病難克服,就需要第三方參與補充科學新聞的報道。比如英國醫療服務體系(NHS)網站上有一個欄目為《標題背後》(Behind the Headlines),專門為健康相關新聞提供客觀分析。此外,在我國台灣地區,科學偽新聞問題也層出不窮,台灣中正大學設立了專門的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旨在促進科學傳播的教育,其網站上有一個專門的科學新聞監督平台叫做"科學新聞解剖室",官網介紹,其成立的目的是透過"科學素養"和"媒體素養"這兩把解剖刀,剖開被被重重包覆的科學新聞,用通俗語言幫大家找出科學新聞疑點,不讓錯誤報道矇蔽現實。
科學新聞報道不該成為謠言的始作俑者,提高科學素養、媒體素養,並有更多的第三方參與進來,才能避免新聞"偽科普"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