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第3998期:中國科學家的地位為何不如“戲子”?
導語
近日,一篇題為《世界級“一代宗師”去世,領導人致電哀悼,但網絡熱度幾近為零》的文章在社交媒體上熱傳。文章感嘆材料專家、中科院院士柯俊去世網上沒有人搭理,娛樂新聞熱度卻極高。作者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某新聞平台推送《娛樂圈又一對低調情侶疑分手》,評論幾分鐘就過了1000條。”“郭敬明性騷擾的新聞,19385條跟帖評論!”而同一平台關於柯老去世的三條新聞,評論量一直為零。這是否説明,“中國科學家的地位不如戲子”?…[詳細]
要點速讀
1
“中國科學家的地位不如戲子”看法由來已久,許多人為此痛心疾首。
2
在談及“輿論導向”時,任何人首先都應該認識並尊重傳播規律,硬要把缺乏故事的“有功之人”拉出來提升熱度,這種想法本來就有問題。
3
大眾媒體確實過度偏向了娛樂,社會需要重塑“名人評價體系”。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的現象素來為人所詬病
“中國科學家的地位不如戲子”,這是由來已久的一種看法,且每每都會引來痛心疾首。除了拿柯俊院士與郭敬明進行對比外,兩個月前,78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老先生在高鐵二等座工作的刷屏照片也引發同樣的感慨,有人發問,“戲子當道,祖國的明天該崇拜誰?”。
在高鐵二等座工作的劉先林院士
類似的情緒,還突出反映在兩年前遙感專家、“布鞋院士”李小文和歌手姚貝娜前後天去世,輿論關注卻差了幾個數量級的時候。郭敬明、姚貝娜還不算正牌“戲子”,要是拿王寶強馬蓉事件或文章出軌事件來進行對比,“院士不如戲子”的反差感恐怕會更為強烈。
人們之所以詬病這種現象,是覺得,對國家社會有功勞、有貢獻的人,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度,“將軍孤墳無人問”;相比之下,“戲子”沒有對社會做出多少貢獻,帶不來正能量,反而有些人是負面纏身,甚至“道德敗壞”,媒體卻去過度關注他們。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不正常的,是不公平的,是一種錯誤的輿論現象。於是這些人大聲疾呼,“戲子當道,誰還去保家衞國?戲子當道,誰還去懸壺濟世?戲子當道,誰還去培育桃李?”“如果沒有像柯俊院士等老前輩的篳路藍縷,我們今天的航母、軍艦、航天裝備、導彈等戰略性武器需要的冶金材料、新材料,從何談起?”號召為柯俊院士的關注熱度,升一點温,“所有宣傳平台和媒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國家柱石和民族脊樑,誰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追逐和崇拜的人!”
柯俊院士去世缺少輿論關注引發一些人不滿
這種願望看起來是挺好的,但不得不説的是,違背輿論傳播規律,違揹人性,很難實現。
硬要把缺乏故事的“有功之人”拉出來提升熱度,這種想法本來就有問題
對國家社會有功之人,或者很有名望的人,死後得到極大關注,備極哀榮,像伏爾泰、雨果那樣,在當代中國不是沒有。錢學森、季羨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不僅國家有高規格的悼念儀式,媒體和大眾輿論同樣也高度關注。這種關注,當然很大程度是由國家意志主導的,是國家對“有功人士”評價體系的一部分。
但需要指出的是,媒體和大眾輿論之所以也這麼關注錢學森、季羨林去世,完全是符合輿論傳播規律的。錢學森是兩彈一星元勳,這在國人認知的科技貢獻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其海外歸國的經歷,還使他擁有了耀眼的“愛國光環”;而季羨林則擁有“中國最後一個國學大師”的稱號。兩位皆有大把可以書寫傳播,可以感慨半天的東西,不缺眼球關注。
作為國寶級科學家,錢學森去世的時候備極哀榮,很受輿論關注
而如果是次一級的“有功之人”呢?那就完全不同了。一個普通的開國少將或者一個普通的院士去世,官方紀念的規格不會有多隆重。而媒體就算想去大動干戈操作,也得有故事寫啊,想引起人們關注,也得有些話題呀。像柯俊院士這樣,雖然學術界評價非常高,但像發現“貝茵體切變機制”這種貢獻,實在不容易成為輿論話題,而“毅然回國”這種故事,説太多了人們也會疲憊。在這種情況下,要造些輿論就只能蹭“戲子”的熱點,並把“戲子”批判一番,難道每次都要這樣?當然,很可能每次都會這樣,因為有很大的可能,作“痛心疾首”狀的自媒體,也不知道柯俊院士是什麼人,他們只是要製造熱點罷了。
事實上,硬要把一些缺乏故事性、缺乏輿論關注元素的“有功之人”拉出來提升熱度,這個想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科學家最重要的是得到業內認可,國家、行業或企業在待遇、名譽上給予其回報,通常就足夠了。還希望一個普通的院士提升到怎麼樣的熱度?讓他在電視上頻頻曝光,做廣告代言嗎?這恐怕是對科學家的侮辱吧。只有“偽科學大師”才需要這種大眾眼球。
在談及“輿論導向”時,任何人首先都應該認識並尊重傳播規律。大眾和媒體追逐明星和娛樂八卦,是因為人性就是愛看這些東西,在工作學習之餘進行消遣,甚至有研究表明當人們聽到名人的負面新聞時,大腦會產生愉悦感。院士刻苦鑽研和毅然回國的故事,與郭敬明的八卦相比,哪個更會成為談資是不言而喻的,非要人們把注意力放在前者,違背了人性。甚至於科學家們,尤其是年輕科學家們,平日也會津津樂道明星八卦,你不可能期待他們時時都板着臉孔,連電視劇都不看。
而且,大眾和媒體追逐明星,也不等於不尊重科學家。在專業領域胡亂撲上去的話,反而會造成各種問題,對科學家的報道,應該更多交給專業媒體。
大眾媒體過度地偏向娛樂也是事實,社會需要重塑“名人評價體系”
認識並尊重傳播規律,並不是説媒體在選擇報道題材的時候,就該完完全全奔着公眾興趣而去。要求對科學家的報道多於對娛樂明星的報道,固然不現實,但對“戲子當道”感到不爽以至於大肆使用“戲子”這種貶稱,這種心態卻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當今中國社會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各種原因,大眾媒體過度地偏向了娛樂。
舉一個例子來説明這個現象。在“2015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100位名人中,以范冰冰為首,有74名有演員的身份(前10名全部都是),其中66位第一身份是演員。而評選機制相近的“2014福布斯全球名人榜”上,100位名人中只有30位演員(前10名只有1個),還有數量相當的音樂人和體育明星,以及一些作家、導演、脱口秀主持人等。兩相對比,差別明顯。
2015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前十名均為演員
中國公共輿論視野過度關注演員,過度關注娛樂八卦,這是符合人們的通常感知的。除了電視劇、電影之外,就連綜藝節目也基本上都是靠明星。相比之下,國外熒屏上就更為多元化,一些收視率很高的脱口秀節目,會邀請作家、學者等各種類型的名人上鏡,並不全是演員霸佔了屏幕。
這種差別還表現在,中國的影視、音樂獎項評選方面,不得不向流行獻媚,甚至百花獎這種歷史悠久的獎項,為了博取關注度,要把重要的表演獎項頒給表現不怎麼樣的“小鮮肉”,而音樂獎則通常給流行歌手“分豬肉”。而像美國的奧斯卡獎,嚴肅題材作品和大眾商業作品平等競爭,可以稱之為“藝術”的嚴肅題材能獲得最高的獎賞和輿論關注。音樂方面的格萊美獎,涵蓋的獎項包括流行、電音、搖滾、爵士、古典、民謠、福音等多個音樂類型,平等對待,平等競爭,每一個領域的佼佼者都有關注度,都可以稱之為“藝術家”,唱流行的也不會給人“low”的感覺。
就像梁文道評價“為何季羨林之後再無大師”説的那樣,“因為他是上個時代的產物,一個學界仍有信譽可言的時代;因為他的成就被國際學界承認,而不是我們今天這個混沌晦暗的江湖自娛自樂的結果。”如今中國的名人圈,娛樂明星們霸屏自娛自樂,鮮有娛樂圈以外的人給他們抬高身價,名聲又怎麼能好?
改變這一現象的路徑,一方面要依賴於媒體。《紐約時報》有訃告版,每年要刊登1000個左右的訃告,其中幾十個會登上頭版。這些訃告關注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書寫他們的故事。比如前NASA工程師Jack Kinzler,生前曾用天才的發明避免了NASA天空實驗室計劃(Skylab)功虧一簣。但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卻被公眾視線所遺忘。《紐約時報》的訃告把故事寫了出來,讓人們能夠去紀念,這就是“名人評價體系”的一部分。而在中國,缺乏嚴肅媒體去做這樣的事情。
Jack Kinzler手中舉着他所設計的隔熱罩照片,嚴肅媒體的訃告挖掘這個故事,幫助人們形成對名人的客觀評價
另一方面則要依賴於每一個人。美國名人圈有來自各個領域的人物,與他們都有各自龐大的受眾有關,搞藝術的可以跟搞流行的分庭抗禮,嚴肅的內容生產者有固定的高端受眾、重點收視人羣,根本不用看娛樂明星臉色。而當下的中國,顯然人們的欣賞口味還未足夠分化,娛樂明星霸佔了太多的受眾和話語權。也許假以時日,等中國人富久了,人羣的分化也就出來了,就再也不會有人驚呼“戲子當道”了。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