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哪個姓氏的奧運冠軍最多? 人口最多的四大姓都比不上這一姓氏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綜合

  中國有數千個姓氏,有的人口多至千萬,有的則僅有數人,但是人口多不一定就代表人才就多,尤其是體育人才。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中國奧運冠軍姓氏分佈,看看哪個姓氏的奧運冠軍最多。

  中國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

  NO.1 李姓:約九千五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

  NO.2 王姓:約八千九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41%

  NO.3 張姓:約八千五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07%

  NO.4 劉姓:約六千五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5.38%

  NO.5 陳姓:約五千四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4.53%

  NO.6 楊姓:約三千七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3.08%

  NO.7 趙姓:約兩千八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2.29%

  NO.8 黃姓:約兩千七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2.23%

  NO.9 周姓:約兩千五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2.12%

  NO.10 吳姓:約兩千四百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2.05%

  中國哪個姓氏的奧運冠軍最多?

  歷屆奧運會至今,中國共出現了將近180位奧運冠軍(團體除外),排名前十的姓氏如下:

  NO.1 陳姓(人口排第5):共有14位奧運冠軍

  舉重:陳偉強、陳曉敏、陳豔青、陳燮霞;乒乓球:陳龍燦、陳靜、陳杞;田徑:陳躍玲、陳定;跳水:陳若琳、陳艾森;跆拳道:陳中;射擊:陳穎;體操:陳一冰。

  NO.2 王姓(人口排第2):共有13位奧運冠軍

  乒乓球:王楠、王勵勤、王濤、王皓;田徑:王軍霞、王麗萍、王鎮;跳水:王峯、王鑫;摔跤:王嬌、王旭;舉重:王明娟;射擊:王義夫。

  NO.3 張姓(人口排第3):共有13位奧運冠軍

  羽毛球:張楠、張寧、張軍、張潔雯;舉重:張國政、張湘祥;乒乓球:張繼科、張怡寧;射擊:張夢雪、張山;射箭:張娟娟;拳擊:張小平;跳水:張雁全。

  NO.4 李姓(人口排第1):共有12位奧運冠軍

  體操:李寧、李小雙、李小鵬;跳水:李娜、李婷;射擊:李玉偉、李對紅;網球:李婷;羽毛球:李雪芮;乒乓球:李曉霞、李菊;舉重:李雪英。

  NO.5 楊姓(人口排第6):共有8位奧運冠軍

  射擊:楊凌;體操:楊威;羽毛球:楊維;游泳:楊文意;舉重:楊霞;柔道:楊秀麗;跳水:楊景輝;皮划艇:楊文軍。

  NO.6 劉姓(人口排第4):共有8位奧運冠軍

  舉重:劉春紅;乒乓球:劉國樑、劉詩雯;田徑:劉翔、劉虹;跳水:劉蕙瑕;體操:劉璇;游泳:劉子歌。

  7-10位——林姓(人口排第16):共有5位奧運冠軍;何姓(人口排第17):共有4位奧運冠軍;孫姓(人口排第12):共有4位奧運冠軍;吳姓(人口排第10):共有4位奧運冠軍。

  有點意外的,人口排名第八的黃姓,竟然沒有出過一個奧運冠軍,人口排名第七的趙姓和第九的周姓,都只有2位奧運冠軍。


  這幾天因超女楊洋改名還曾上過熱搜。

  楊洋改名為“楊菲洋”,寓意為全新出發,不忘初心。

  但網友們猜測,可能是男楊洋撞太多次尷尬了吧。

  李晨nic也很尷尬,總是撞上大黑牛李晨,他也曾在《吐槽大會》上開玩笑説,不是那個范冰冰家的李晨啦。

  其實明星換名字很普遍,有些是因為要出道了,取個藝名洋氣點,也有些因為和其他明星撞名字太嚴重。

  王菲,原名王靖雯。

  其實本身名字不賴,但沒有“王菲”這麼霸氣,傳播度廣。

  唱《我不是黃蓉》的那個王蓉,原名就叫王菲,因為和天后撞名字,入行以後改為王蓉,更以一首與自己名字音相近的歌打響知名度。

  李易峯原名叫李賀,一下子洋氣了好多。

  李亦非原名劉茜美子,好符合原名哦。

  娛樂圈名字最多的就是類似於張馨予的了吧,比如“雨馨、雨欣、予馨”之類的,但其實張馨予的原名很土,叫張燕。

  像以上這幾位這樣的明星換名字的很多,但大家至少沒把姓改掉,但接下來這兩位連姓都換了。

  吉克雋逸,原名王俊逸。聽説是和王俊凱“姐弟”名了。

  吉克雋逸是少數名族,那改成“吉克”又是什麼意思?

  林允,剛出道的時候大家一度把吧韓國的林允兒和她搞不清楚,其實她原名叫費霞,也很一般。

  不過這兩個姓氏是父母的嗎?換名字連姓氏都換了。

  (2017-03-26)


  美媒:華裔演員改掉中國姓氏 面對批評她這樣回答

  2017-09-04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華裔女演員更改中國姓氏應對種族主義:“在好萊塢要把自己當白人”?

  克洛·貝內特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8月31日報道,克洛·貝內特對自己的中國血統感到驕傲,她也不讓那些討厭的人否認這一點。

  克洛·貝內特是《神盾局特工》的一名中美混血女演員,她回擊了那些批評她更改了自己的姓氏“汪”姓的網友。

  貝內特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稱:“改變我的姓並不會改變我的血統。我有一半的中國血統是事實,我在中國生活,説中文,”她説道,“但好萊塢是‘種族主義者’,他們不允許我有一個令他們不舒服的姓氏。”

  她還説:“我盡我所能做的一切,利用我的平台,確保沒有人為了工作而再次被迫更改他們的姓名。”

  貝內特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白種人。她以前曾在中國從事過歌唱事業,用的則是她的真實名字汪可盈。

  報道稱,作為一名在好萊塢的美籍華裔女性,貝內特覺得自己被迫把自己當作一名白人來推銷自己。從歷史上看,電影和媒體行業對亞洲人才是不公平的,常常讓亞裔演員演一些刻板的或種族敏感的角色,並且亞裔演員所獲得的薪水要比他們的白人同事少得多,有時候甚至一毛錢都得不到。

  例如,2016年一項關於電影行業多樣性的研究表明,好萊塢電影中很少有亞裔演員、角色和故事情節。當在電影或電視劇中含有亞裔角色或相關主題時,故事情節通常聚焦於白人角色或調整內容讓白人演員來擔當。

  報道稱,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貝內特的選擇,她的姓應該跟隨她父親的“汪”姓,有批評稱她其實還是利用她作為一個白人女演員的特權。有人認為,貝內特應該與好萊塢的歧視壓迫做抗爭,而不是為了符合所謂的主流文化的標準而更改她的名字。

  然而,也有許多人支持貝內特借用她的名聲,在好萊塢發表反對種族主義的言論。

  貝內特在2016年接受《野獸日報》採訪時説,她為自己的中國血統感到驕傲,她希望她的粉絲知道,她只改變了自己的名字,這樣她在這個行業可以被更多人關注——而不是把自己中國血統隱藏起來。

  “我改了名字後,第一次試鏡就被錄用了,”貝內特對《野獸日報》説,“所以,這顯然是好萊塢如何運作的小片段”。

  她後來補充説:“我想澄清一點,我的一些亞裔粉絲似乎認為我之所以改名,是因為我不想被看做中國人,但事實恰恰相反。”

  “我只想讓大家認識我本人,用我的個性來定義我是誰,而不是我的種族。”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9-04)


  僑領李振健:讓印尼各族瞭解華人對印尼社會的貢獻(圖)

  2017-06-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印尼萬隆6月4日電 題:僑領李振健:讓印尼各族瞭解華人對印尼社會的貢獻

  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6月4日,印尼萬隆,一個爽朗的星期天。

  平時忙於自家商務的李振健,早早就到公益華社渤良安福利基金會處理完公務後,與往常一樣,到一樓的百氏祠茶藝室,與一羣愛茶人一道,神清氣爽地泡上一泡醇厚的福建烏龍茶。

  百氏祠是萬隆渤良安福利基金會創建的“華人之家”。由李振健父親李湘生創辦於1976年的該基金會,走過40餘年的風雨歷程,寄託了印尼華人的情懷和夢想,已成為 “摒棄門户之見,超越地域宗親,代表最廣泛華人利益”的華社典範。

  百氏祠內,下中國象棋的、彈奏中國樂器的、唱歌的、跳舞的,煮菜秀廚藝的……百多號人其樂融融的熱鬧場景。

  “這是萬隆華人的家,每個週末都這般熱鬧融洽,大家在這邊交流互動訴鄉情”,李振健對中新網記者介紹説,每年春秋兩季,這裏都要舉行祭祖盛典,萬隆所有華人姓氏的代表都會參加。

  “我們是用全豬全羊的中國最傳統禮儀祭祀的”,李振健説,百氏祠供奉的華人祖宗牌位有整整100座,各姓氏先集體祭祀後,再到各姓的宗祠各祭各的,“這裏已成為印尼萬隆華人的一個心靈家園”。

  “除了促進華人的和諧團結外,更重要的,我們要讓印尼其它民族的人,瞭解華人對印尼社會的貢獻”。作為已連續三屆擔任萬隆渤良安福利基金會主席的李振健,“華人歷史紀念館”的建成開放,被視為是“功德無量”的傑作。

  走進位於該基金會大樓三樓的紀念館,用中文和印尼文雙語説明的展版,形象展示了在印尼歷史長河中的華人成就與中華文化。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的節慶習俗;肉粽、米粉面、油炸鬼(油條)、阿公、馬車等等源於中國方言的印尼日常用語;印尼女性禮服、木偶、布袋戲中的中華文化元素;華人遷移印尼羣島的歷史;印尼歷史上政商文教體等各行各業的傑出華人……展覽資料之詳實豐富,令人稱奇。

  “如今來參觀的印尼人越來越多,甚至超過了華人。他們看完後都大吃一驚,不知道那麼多的名人是華人,不知道華人對印尼社會的貢獻那麼大”。

  李振健舉了個例子:印尼是1945年8月17日宣佈獨立的,而當年的8月16日,其開國總統蘇加諾與副總統哈達,就是在西爪哇省卡拉旺縣華人農民饒吉祥的家裏起草完《獨立宣言》後,連夜趕回雅加達,於次日宣佈印尼共和國獨立的。“因為這位華人農民的平房太一般了,完全不會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就被當時印尼獨立志士用於秘密聯絡據點”。

  “華人歷史紀念館的創辦,不僅讓華人子孫後代為前輩的光輝事蹟感到驕傲,更證實了華人是印尼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振健表示,他將繼續補充展覽資料,爭取在印尼全國做巡迴展覽,同時幫助條件成熟的地方開辦本地的華人歷史紀念館,讓印尼各地各族的人都瞭解華人對印尼社會的貢獻。(完)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6-04)


  今天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一個姓氏,雖然這個姓氏在中國的總人數沒能排進全國前三名。但是它的影響力依舊很大,目前在全球的人數竟然達到2億多人,而且連這個姓氏的祖墓都是由東南亞的一個華裔捐資建造的,這個姓氏就是陳姓。

  陳姓得姓來源於陳胡公,此人是舜帝第33孫世孫,他原本姓媯名滿。媯滿的父親遏父,當年武王伐紂時曾幫助製造了大量陶器幫助周武王,為周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媯滿建立陳國之後,勵精圖治,在他的治理下結果陳國雄踞十二大諸侯國之列。媯滿死後,周武王以國賜姓,稱他是陳胡公,結果陳胡公就成為了陳姓得姓的始祖。

  至於周武王為什麼封媯滿?據《左轉》記載,這裏面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是堯舜的後裔;二是媯滿的父親遏父是陶工(即主管制造陶器的大臣)。當時陶器是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遏父受到周武王的倚重。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公元前1046周武王追封先賢遺民時,將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地,國號為陳,建都於宛丘,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媯滿。

  目前陳氏後裔的人數達到了2億多人,遍佈全球各地。“陳氏遍天下,淮陽是老家”、“陳氏上億萬,始祖皆胡公”已經成為目前全球陳姓的共識。陳國從媯滿受封到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殺掉陳愍公為止。陳國曆經25世,延續了567年。

  陳姓氏族在春秋中期分脈出田姓。陳厲公時,陳國發生了一場爭奪君位的內亂,內亂中陳厲公之子陳完出逃齊國避難,為避禍而改為田姓,陳完是田姓的始祖。而且由陳姓派生的姓氏有胡、田、袁、孫、王、車等四十九個。

  陳胡公去世時,恰逢葬俗“墓而不墳”的年代。所謂的“墓而不墳”就是挖了一個墓坑,上面沒有墳冢。但是為了對陳胡公的祭奠,陳國的大臣們在墓地上面修建了祭奠的建築。

  據史籍記載,陳胡公的墓地是用鐵汁澆鑄而成的,因此又被稱為陳胡公鐵墓。如今的陳胡公墓地已經修建成墓園,它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淮陽縣風景秀麗的龍湖岸邊,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陳氏後裔前來祭奠先祖。

  1995年,為了表達對先祖的懷念之情,新加坡著名的企業家陳永和先生捐資重新修建了陳胡公鐵墓。目前當地政府為了方便海內外陳氏尋根祭祖,已經徵地600畝,修建了胡公墓前廣場、石牌坊、神道、石雕、石橋、陳王花園、陳氏書院、胡公碑林、胡公祠堂、配殿等陵園設施。

  (2017-08-26)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