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日話題:回家生二胎?百萬計生人員該往哪裏去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綜合

  最近,有媒體把目光投射到計生人員這一羣體,説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全面二孩”政策啓動後,沒事做,只能回家生二胎了。這種現象固然存在,但只是計生人員這一龐大羣體中的少數,即使政策對他們不利,從整體上看,這一羣體依然展現出了頑強的活力。如果不對計生人員的身份、去處做出合適的定位和安排,很可能影響計生政策的漸序改革。

  要點速讀1計劃生育政策越來越松,需要的計生工作人員就越來越少,他們這一羣體就越發顯得冗餘。如果不解決這種冗餘,很多好政策在基層會嚴重走形。2要有勇氣裁撤確實多餘的計生人員。即使用温和改革的方式,計生人員也應該拋棄管理態度,樹立服務意識。計生制度最忠實的捍衞者,一下子失去了立身之本

  計劃生育30多年,宏觀上看只是一項國策,但在實際操作中,為了達到生育控制的效果,需要安排數量眾多的計生工作人員,深入每一個執行末梢,去抓、去盯、去逼。可以説,計生幹部是計劃生育最鮮明的符號。

  有人説,計劃生育最大的受害者是體制中人。這個判斷有一定道理。作為基本國策,計生對“自己人”從來不手軟。所以有不少人直言,計生人員也是受害者,是被“脅從”的一羣人。但是,必須清楚地意識到,長期處在這個環境下的計生人員,他們已經和計生制度相融共生,成了計生利益的代言人。

  然而好景不長。2013年,“單獨二孩”啓動,這是對計生人員的第一次打擊;2015年,“全面二孩”啓動,這是對計生人員的第二次打擊。在計生一線的工作人員,切實感到了壓力,在一封公開信中,他們這樣説:

  “我們被迫承擔優化整合的風險,卻沒有享受到改革紅利,而且還讓我們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

  那麼,龐大的計生人員到底有多少呢?根據最新一次公佈的《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人事統計公報》,國家、省、地、縣、鄉級人口計生工作人員共50.9萬人,另外,還有約120萬名村級管理員在承擔村級人口計生工作。總的來説,有編制的、沒編制的加在一起,是一個過百萬的巨大羣體。

  計生人員不解決自身定位問題,會成為改革的最大阻礙

  在上文提到的公開信中,計生人員説自己“背上承重的精神負擔”。其實,讓他們感到壓力的並不是精神,而是物質層面。

  今年5月,湖北公安縣計生工作者前往當地衞計委維權。這是一則比較有喜感的新聞,以前讓別人維權,現在自己維權。據當事人介紹,此次維權起因是鄉鎮機構改革後,計生人員的事業編制被取消,且從2015年全面二孩啓動後,當地不再將社會撫養費按照一定比例返還鄉鎮,收入明顯降低。

  公安縣計生人員維權

  在計生改革的背景下,他們覺得自己成了棄子和路人。

  值得玩味的是,“不再將社會撫養費按照一定比例返還鄉鎮”説明他們一直在拿這種不義的抽成。長期以來,徵收“社會撫養費”,拿返點,成為了基層計生部門的隱性財源之一。看起來,社會撫養費是打着“補償社會”的旗號,但這筆和社會有多大關係向來存疑,但是和計生人員的關係卻清晰明瞭。就在今年6月,媒體曝光江西省某鄉鎮的社會撫養費,被用來給計生幹部發獎金、買保險、採購衣服。

  江西某地連給人武部幹部採購服裝的費用,都從社會撫養費中支出

  2015年二孩全面開放,這意味着“超生羣體”比例下降,社會撫養費的大部分徵收對象已經合法,對基層計生工作產生衝擊。但是,依然能看見處罰搶生、超生開除等惡劣事件,且有不少計生內部人士做出“不宜取消社會撫養費,應以強制性的處罰維護國策嚴肅性”等類似表態。

  顯然,計生人員還在做頑強抵抗。如果不清晰地對計生人員的身份進行定義和定位,給出明確的處理結果,他們勢必會在實踐層面,造成更多扭曲執行、過度執行,成為計生改革的絆腳石。

  應大刀闊斧地裁撤一批計生人員,拿出90年代國企改革的勇氣

  雖然計劃生育朝着越來越寬鬆的方向發展,但計生人員的地位卻並不一定天然降低。2015年11月,衞計委一名領導在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態:“(二孩)政策調整後,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任務,我們認為不是減輕了,而是更重了,內容更豐富了,要求也更高了”,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基層計劃生育的隊伍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不能削弱,只能加強。這句鏗鏘有力的誓言,在基層計生部門那裏,遇到了點麻煩。因為他們的基本工作內容已然發生了變化。


  這種工作內容的變化,可以總結出兩個方向。一個指向輿情把控、情感關懷。比如,黃山市某衞計委主任就在今年告訴媒體,計生人員目前工作的重點,放在積極應對輿情上,並且大量進行正面宣傳,慰問失獨家庭,“實實在在地為計生困難家庭編織一張幸福網。”

  這就非常奇怪了。一個負責控制生育的部門,去搞輿情檢測,去搞正面宣傳,這是不是沒事幹硬要找點事做做?

  另一個方向,更讓人看不懂。現在有不少基層計生人員從計生轉向了其他“重點工作”:禁燒秸稈、低保實地調查、殘疾人網上平台錄入、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婦幼保健等。內容五花八門,行業百花齊放,幹什麼的都有,但相同點是,都屬於體制內調崗。

  計生人員在接受培訓

  一個值得擔心的現實是,國內基層政府的很多部門,本身冗員就多,現在為了消化計生口的人員,等於冗員上疊加冗員。

  由於計生政策越來越寬鬆,原本為了嚴格限制生育而準備的計生人員明顯過剩,這個時候,應該拿出勇氣去裁撤。這種勇氣,並不陌生。1997年,為了國企的減員增效,在兩年時間內,2440萬職工“被下崗”。這2000多萬人是需要自謀出路的。

  即使温和一點,也應該把他們的角色從“管理”變成“服務”

  如果用温和一點的手法改革,不裁撤計生人員,而是為他們找到一個合適的出路,這也是可接受的方式。但問題是,這種安置,只能是補缺,而不是添冗。

  其實有一個非常好的出路——把計生人員的職能從人口管理變成人口服務,尤其是服務那些沒時間照顧孩子的父母,承擔起一個類似託兒所的職能。

  專題《放開二孩,該鼓勵“英雄母親”了》中提到,在沒有放開二孩的時代,許多母親已經在呼籲育兒所了。現在政策開放,而我們又極度缺乏公辦育兒所,就使得很多父母打消生育二胎的意願,或者把不靠譜的早教中心當託兒所來用。

  國內為0至3歲嬰幼兒服務的託兒所相當匱乏,而不靠譜的各類早教中心大行其道

  現在計生人員面臨轉型,可以考慮以下兩個出路。第一,在籌辦公立託兒所時,經過培訓、考核可以入職;第二,也可以不成立公辦託兒所,而是向香港地區學習,搞“鄰里支持幼兒照顧計劃”,這是指一些沒事做的家庭婦女申請成為“社區保姆義工”,政府經過審核,把她們匹配給需要帶孩子的家庭。孩子父母下班後,去社區保姆家把孩子接回來。現在看來,比“沒事做的家庭婦女”更適合做這種工作的是“沒事做的計生人員”。

  總之,計生人員可以改行做服務業。服務孩子和家長的服務業。只是,長期做管理工作的人,轉型去做服務業,估計有點艱難。陝西省商洛市的計生幹部,曾經短暫轉型成“養育師”。這個名為“養育未來”的嬰幼兒早期發展項目,是由國家衞計委和“農村教育行動計劃”共同推動的,希望藉助計生幹部的腿,跑進最荒僻的農村,彌補農民對嬰幼兒早期發展知識的匱乏。結果在商洛沒搞多久,就不了了之,更不要説全國推廣。

  轉型都有陣痛,不能計生人員的陣痛就顯得特別痛。即使不能裁撤,也得妥善安置計生人員,不要給已經臃腫的其他機構再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