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醫生執業不自由,難怪人們看病就往大醫院跑 2016.3.12日
每逢兩會,醫改都是熱門話題,今年也不例外。近日,就醫療擁堵的問題,衞計委負責人在人大記者會上表示,分級診療將是緩解看病難的重要措施,並稱“分級診療實施之日,乃為我國公立醫院改革成功之時”。然而,分級診療真的能夠推廣開來嗎?
破解看病難的確需要分級診療,不能是個病就去大醫院扎堆
去大醫院看病,掛號、就診、交費,沒有一項是不需要排長隊的,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被冠名“全球最大醫院”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每天門診患者爆棚的場面,“堪比春運”。而醫療擁擠經常與醫療資源短缺聯繫在一起,醫生少,患者多,怎麼可能不“堵”呢。但實際數據告訴我們,醫療資源的分佈不均,遠比醫療資源短缺問題嚴重。事實上,在我國的大城市,醫療資源的供給已經高於很多發達國家,但地區之間醫療資源的差距非常嚴重,大城市和小縣城根本就不能比。
這個時候,如果不改善資源的配置結構,即便增加再多醫療資源,還是不能阻止人們往城市裏的大醫院跑。因此,“分級診療”非常重要,以後看病在基層就解決了,不用再跑那麼遠到城市裏的大醫院去。
但是現有制度下,身邊的醫院信不過,人們還是扎堆大醫院
患者們之所以擠在三甲醫院裏,實際是對優質醫療資源趨之若鶩。雖然現在喊“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或者“就地能看病,大病不出縣”的口號,但是對普通人來説,不能完全區分什麼是大病、什麼是小病,一旦身體出了什麼問題,總是以“寧可信其有(大病)”的謹慎態度來診斷。因此,要想讓大家就地看病,首先在基層、在社區應該有高水平的醫生。
大醫院“人山人海”
但是目前用行政手段配置醫療資源,使得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之間差距明顯,因為醫療機構級別越高,政府分配給的資源越多,財政投入越大。由此人們形成了固有觀念,認為基層醫生水平有限,好大夫都在大醫院。大醫院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也吸引了更多的患者就診,進一步拉大了基層醫療機構和大醫院之間的差距。
現有政策並不能很好地彌補這種差距。一方面,為了鼓勵分級診療,一些地方政府曾試圖以拉開基層社區醫療衞生機構,和中、大醫院之間的報銷比例差距,引導患者在基層首診。但是那些有能力跑到大醫院去看病的人,又怎麼會為了省一點錢就拿自己的命冒險?另一方面,國家想通過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待遇,來吸引更多優秀醫生的加入,但這可能並沒有太多吸引力。
同時,改變“看病貴”的舉措,讓基層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降低
去年5月,國務院下發通知,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其有兩個要求,一是破除“以藥補醫”,二是承接分級診療,實現“就地能看醫,大病不出縣”。但實際上,這兩個目標是相互矛盾的。
公立醫院改革破除“以藥補醫”
過去,國家允許醫院藥品加成15%銷售來增收,但2011年我國開展縣級公立醫院試點以來,要求取消藥品加成,即進價多少,就賣多少。此舉當然是好事,旨在破除公立醫院的逐利機制。但是,想要通過增加政府財政投入,來彌補公立醫院失去的這部分收入,只是看上去很美。很多醫院收入缺口難彌補:
學者曹健在接受財新採訪時表示,“對每所試點醫院而言,因補償不到位而形成的收入缺口占醫院減少收入的比重大多在15%到60%之間,最高甚至超過80%”。在此種情況下,縣級公立醫院的降收,使得現有基層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降低,更別提吸引優秀醫生下基層了。
鼓勵醫生自由執業才是出路
驚蟄論壇第一期片段:社區醫院為何“叫好不叫座”?
行政安排難以實現分級診療,根本原因在於好醫生沒有被激勵到基層去,這樣患者在基層也沒有可以信得過的醫療服務。研究醫改的學者劉國恩,在參加騰訊《驚蟄論壇》時提到,“只有對醫療服務體系進行徹底改造,消除醫生自由職業的障礙,從現在的醫院裏轉型出一批全科大夫到社區裏開設診所,並且醫保能夠跟進,那醫生的收入不會比在醫院差,醫生也有動力到基層去。”這也意味着,分級診療要想成功,必須開放醫生自由執業,市場本身會推動醫生走出來,走下去。
事實上,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社區門診承擔着很大的作用,比如,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恆鵬曾提到,美國每年12億人次的就診量,其中81%發生在醫院外的醫生診所。劉國恩提到,2014年統計數字顯示,全國13億多人,只有1.7億人次的住院次數,17億人次是門診。因此,門診是整個醫療服務的重中之重。而我們的大醫院大包大攬,專家門診、普通門診都在接。實際上大醫院只要保障專科治療就可以,剩下的普通門診完全可以由基層社區門診來分流。如果本着“各司其職”來轉變醫療服務體系,大醫院的醫生們出來開社區診所,一定會受到患者的追捧。
而目前,現行醫師法規定,一個醫生只能在其註冊的醫院行醫,否則就得承擔違反法律的風險。雖然一些地方政策有鬆動跡象,但想要自由執業開診所面臨的“隱性”障礙也不少。
結語:行政手段既激勵不了醫生,也吸引不了患者,註定讓分級診療走不遠。而唯有解放醫生,鼓勵自由執業,才能讓一批醫生有動力到基層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