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年存入一套房 如今取出一張牀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存款?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綜合

  近日,網上一篇名為《廈門女子44年前存1200元,如今成功取出2684.04元》的文章在網上刷屏,年近六旬陳女士,1973年其伯伯存入的1200元,歷經44年,原以為怎麼也能取出2、3萬元,然而最終到陳女士手中的只有2684.04元現金。 此事一經曝出,不少網友感嘆:當年存入一套房,如今還你一張牀。

  70年代一名普通職工工資只有每月20多元錢,1200元可以蓋兩棟樓房,只可惜,44年的利息終究敵不過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這筆鉅款如今只相當於一名基層工人一個月的收入。

  誰也不知道把錢存進銀行是否還會貶值,但為手中的餘錢找到一個能保值的渠道還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很多人來説,購買房產,即使不會在短時期內增值,也能夠讓你的錢保值。那麼,如何選擇保值力度強,或者有發展潛力的房子呢?賣房時,哪些房子更容易出售呢?

  一、看地鐵規劃

  2016年17號線通車,青浦房價從年初的均價24000元/平方米,漲到了年末39000元/平方米,成為去年漲得最快、賣得最火熱的“網紅”區域,地鐵房的效應可見一斑。

  無論是已建成的、還是規劃中的地鐵,房產保值力都要高於沒有地鐵的區域,因此便有了“買房跟着地鐵”的黃金鐵律。購買二手房時,最好向經紀人詢問清楚周邊是否有規劃中的地鐵,一定要了解清楚地鐵站點出入口的位置是否離小區很近,房屋周邊10分鐘步行範圍內有地鐵站,對於日後的出行是很有幫助的。

  二、找地王周邊

  一般來説,“地王”出現以後,周邊成熟小區的房主在報價上的信心都會增強,房價也會隨之上漲,地王對周邊房子來説,就是保底價的存在。

  此外,地王的出現與城市未來規劃發展有關聯,開發商出手重的區域都是地段較好,或有城市規劃的要地,前景與錢景一片看好。

  三、看區域現狀與發展

  市中心的“老破小”和郊區的“次新房”?你覺得哪個更有升值保值前景?

  房產作為不動產, 所處位置對其使用和未來的保值、增值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一般選購二手房,最好選市區或中環以內,配套成熟的地段,要實地考察項目周邊的配套完善程度,結合醫療、衞生、購物等多角度考察,來做出購房的決定。如果有三級甲等醫院,對口較好的學區,對房屋的價值都是加分項。

  此外,可以結合區域規劃建設來分析住宅所在區位的發展潛力,尤其是松江新城、青浦新城、嘉定新城等區域,都是可以重點關注的對象。

  四、户型、朝向、樓層等房屋本身

  買房時,我們都會更中意客廳南北通,房間全明的房屋,但很多市區老房子户型常常會超出我們的認知。曾經有個賣家,欲出售市區一套一室半,55平方米的户型,半室是無窗設計,然而掛了很久都沒有成交,諮詢了幾個買家,他們認為,55平方米對單身人士來説太大,而沒有窗户的半室不適合隔成單獨一間,有孩子的家庭看不上,後來房東無奈只能降價出售。在買房時,還是要未雨綢繆,多考慮此類户型出售時能賣給怎樣的客户。

  除此以外,樓層的選擇對保值效果也很有講究。例如多層建築中,3、4層要比底樓和頂樓更有優勢,相信你也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白,“你家在6樓,又沒有電梯,價格要低一點才會有人來看"。所以,好樓層也是好價格的助推手。

  除了以上幾個主要因素,

  房屋環境、居住人羣、物業......

  也都是很重要的考察點,

  如果你還存有疑惑,

  讓專業的中原經紀人來幫您,

  下載“上海中原”APP,

  上萬名經紀人在線直聊,

  還有政策諮詢和法律諮詢,

  買房,其實很簡單。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上海中原地產僅為地產中介代理服務商,文中若所涉及政策法律法規都來自各大官方媒體發佈,但不能保證有調整或改動,一切有關政策和法規的描述以政府機構最終公佈為準。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一生的敵人——通脹。我們做的跟金錢相關的很多事,都是為了抵禦通脹。通脹,是我們兜裏的錢被合法掏走的魔鬼。

  ——北京大土豆

  據台海網報道,廈門市民陳女士整理時發現一張父親留下的老存單,存款時間為1973年,存有1200元。

  近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的組織協調下,終於在農業銀行廈門灌口支行找到了底單。據悉,這筆存單的利息計算涉及1972年、1980年、1993年的多次儲蓄管理制度變革、至少16次利率調整,還要考慮到利息個人所得税的多次變化。

  最終經多方計算確認,陳女士成功提取本息合計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

  嗯,這2000多元,在現在的廈門,恐怕也就夠一頓海鮮。

  1

  44年前的1200元

  有熱心網友測算了下,上世紀70年代是計劃經濟,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多元錢。大米約1角3分錢1斤,豬肉7角錢1斤。

  當年家裏若有12口人,一天只需要1元錢左右的伙食費。也就是説,這1200元,在當年堪稱一筆“鉅款”,相當於不吃不喝好幾年的工資,普通百姓半輩子也攢不下。

  (1973年的南京,圖來源網絡)

  也有網友表示,這筆款項,在當年,買個100㎡的房子不成問題。若與今日對比,這筆錢在當時,相當於是現在的25萬!

  2

  關於老存單

  不得不説,老存單這事兒,能取出來的,陳女士絕對是個案。小編習慣性的用度娘搜索了下老存單關鍵詞,搜出來的往往都是“兑現難”、“無法取出”、“銀行拒兑”等等。

  其實陳女士在一個月前也曾遭遇兑換無門的境地,因為當年的“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改制,並非如今的中國人民銀行,當年的一些業務都歸併到其他銀行。陳女士為此將四大行都跑了個遍也未果。

  只不過在現代社會,她聰明的發動了媒體,登了報,銀行這才奇蹟般的找到了底單。有了這“皆大歡喜”的結局。

  引用公眾號紙上建築的一段話:“國外的一些老存單歷史更久,甚至有超過50年的,想必當年也沒有什麼定期轉存的人性化規則,也完全可以按最不利計算,給儲户來個哭笑不得。然而他們不僅天價兑付,還有額外的獎勵,對他們來説,信用遠比死規矩昂貴。百年前客户至上,今天依然客户第一,這才是永遠不變的核心。”

  3

  網友熱議

  當年的鉅款,現在不過一頓飯錢,此條新聞一出,立馬佔領了微博熱門榜單。網友們看的哭笑不得的同時也紛紛跟帖熱議。

  @mianba540: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符號,80年代 90年代的時候 年利率十幾個點,有幾個投資能達到的?回頭看是挺傻,那時候一點都不傻。

  @姑娘阿木呀:所以我們才不惜一切一定要買一棟房子,因為我們知道,錢雖然在你口袋裏,但卻不會永遠屬於你,只有一棟房子才給你靠譜的安全感吧。

  @善良的張郎:如果當年買成房子,再變現,難以想象臉上的笑容。

  @手機用户NO_9527:44年前欠銀行1200的話……

  @憂殤之國:之前一套房,現在一張牀

  @投資伯樂:1200元,約等於當年正式職工的十年年薪。這麼大筆錢接近半個世紀都不去取,見證了CPI的驚人增長率。

  @使徒LEE:那時工資36塊一個月,1200塊可以買個大宅子了,古董字畫也不過幾十、一百的。所以説,最沒價值的投資就是存錢,貶值最快的就是錢。

  @不愛絮絮叨叨:我覺得那張收據比實際取出來的錢更有價值。

  4

  KOL説

  正如文章中開頭的那段話,如何抵禦通脹,是我們每個人必修的課題。或許這筆錢在44年前,拿去買房,拿去做別的,都不如存款來的實在,但若真的拿去做了固定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恐怕絕不止這1400多元。

  時代來到今天,什麼樣的資產或資本最能夠保值,最能幫助一個人跑贏通脹,恐怕大多數人已經不會選擇銀行的存款。

  南京近年來人口加速流入,2016年南京常住人口增長3.41萬,政府也在通過積分落户、人才買房條件放寬、推進都市圈城際軌道等逐步加速人口的吸附,顯然在南京這樣人口流入較多的城市,至少就目前及往後10年來看,不動產依舊會是最保值的工具。

  (2017-09-22)


  “小公證中有大乾坤,每一份公證背後都體現着公證員的關懷和智慧。

  案例典型性論述

  實際生活中,存在大量因病住院需要醫療費用進行治療的家庭,有的病人由於病情危重,並不能親自到場辦理兑取其名下存款的事項,個別家庭還存在忘記密碼無法領取存款的情況。然而其存於名下的存單,由於兑取時需要本人到場或憑密碼支取,個別危重病人無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導致耽誤病情,此類情況屢見不鮮。

  據此,危重病人的監護人(即法定代理人)是否能代理其行使相應的權利成為焦點。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七日,一陳姓男子(以下以 “陳先生”代稱)來到公證處,稱其妻子(以下以“陳妻”代稱)目前因病住院治療,並已處於近似植物人的狀態。陳先生因需要領取存於陳妻名下的存單,用於支付其妻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用,故到公證處諮詢能否可以辦理相應的公證。

  公證分析和處理

  情況概述

  據此,在接待過程中,經仔細詢問,公證員口頭瞭解到如下情況:

  1.陳妻所就診的醫院診斷認為:陳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識模糊、不能言語,失去了行動能力。

  2.由於陳妻住院期間需要醫療費用較高,陳先生又遺忘了存單密碼,導致存單無法順利兑取,使陳妻的治療難以為繼,家庭生活也收到了巨大影響。

  瞭解到上述情況後,公證處本着便民利民、創新服務的精神,決定參照小額繼承的辦證思路,為陳先生辦理“監護及領取存款資格”公證,方便其兑取陳妻名下的存單,用於支付陳妻的醫療費用。

  服務方案

  受理該案之後,考慮到陳妻的特殊情況,經與陳先生商議,公證處就本案的辦理確定瞭如下公證服務方案:

  需要為本事項的辦理找尋相關的法律依據,確認陳先生在本案中的法律地位。

  要確認陳先生的法律地位,首先要確認陳妻的民事行為能力狀態。

  參照最高院發佈的民通意見的規定,陳妻意識狀態模糊,沒有判斷能力;失去自我行動的能力,缺乏自我保護的的能力,應當將陳妻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在將陳妻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之後,依照《民法通則》第十四條和第十七條的規定,在無其他否定性情形出現的前提下,陳先生在本案中的法律地位應當被認定為其妻的監護人及法定代理人。考慮到陳先生夫妻共生育有三名子女(均已成年),為了進一步鞏固以上認定結果,決定聽取其三名子女對陳先生行使法定監護權的行為的意見。三名子女表示沒有異議,同意由陳先生兑取存單用於支付陳妻的醫療費用,並發表了相應的《聲明書》。

  在認定為其妻的監護人及法定代理人後,需要確認陳先生是否能夠獨自兑取上述存單。

  陳先生與陳妻是夫妻關係,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上述存單產生於二人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並無其他證據顯示該存單項下的資金屬於《婚姻法》第十八條關於夫妻一方財產的規定。因此,在認定該存單為夫妻共有財產的同時,我們應當肯定陳先生對該存單具有與其妻同等的處理權。考慮到陳先生目前已被認定為其妻的監護人及法定代理人,陳先生獨自一人即可對上述財產進行處理(包括兑取)。

  為了進一步確認上述款項的用途,陳先生在其子女的陪同下發表《承諾書》,明確承諾領取上述款項後,保證將之用於繳納妻子在生病住院期間所產生的醫療費用。

  確定辦證思路及公證服務方案之後,公證處委派公證人員於二〇一六年五月十八日隨陳先生至昆明市第二人民醫院,對陳妻的現狀進行核實,並在核實過程中進行了拍照及錄像。核實過程中,我處工作人員嘗試與陳妻進行言語溝通,陳妻能意識到有人提問,但無法以口頭或者肢體語言進行應答。

  本着為人民羣眾服務的宗旨,在風險把控的前提條件下,公證處出具了監護及領取存款資格的《公證書》。

  使用效果及意義

  2016年5月20日,公證處對陳先生進行電話回訪,陳先生已成功領取到陳妻名下存單中到期部分存單,並支付了部分醫療費用。

  目前越來越多的民眾在申辦公證時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在傳統方式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公證處也越來越多地採取靈活多變的方式,多走一步路,方便千萬家。公證行為不是商業行為,公證處是專業的法律服務機構,公證員的價值在於真實合法地提供法律服務。創新解決民眾難題,提升公證專業形象,是每一位公證員努力的方向。

  (2017-09-05)


  父親去世後銀行存款難取出

  法官:法院調解書可解煩憂

  □記者 景春燕

  父親去世後,兒子欲去銀行取父親名下的存款,卻遭到銀行的拒絕。麥積區的劉琦無奈之下,只好通過法院訴訟確認繼承權後,才順利取出了存款。(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身邊的事兒

  麥積區法院近日受理了原告郭老太與其子女劉琦等四人法定繼承糾紛一案。

  郭老太太與其丈夫劉某都是麥積區人。劉某生前在隴南市工作,退休後帶着郭老太太回到麥積區安養晚年。

  今年春節前,劉某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在劉琦等四個子女處理父親的後事期間,發現父親的名下有儲蓄存款2萬餘元。劉琦等子女經過協商,一致同意該筆存款留作母親郭老太太養老使用。

  但劉琦等4個子女去銀行支取存款時,卻遭到銀行工作人員的拒絕。銀行工作人員稱,由於存款人死亡,銀行無法判別存款的繼承人是誰,為避免日後糾紛,繼承人必須要憑着經過公證的公證書或法院的判決書、裁決書等,確認繼承人身份,才能來到銀行辦理過户或自取手續。無奈之下,郭老太和劉琦等子女只好向法院提起法定繼承權訴訟。

  結果

  經麥積區法院調解,郭老太和劉琦等子女當庭達成調解協議:父親劉某在銀行的2萬餘元存款,本息合計的50%歸郭老太所有,其餘50%的本息也由郭老太繼承。

  案件調解後,郭老太太拿着法院的調解書,到劉某存款所在銀行支取了全部存款本息。

  法理解説

  麥積區法院高建智:

  親人去世,銀行存款變遺產,但要繼承遺產卻問題多多。

  對銀行來説,如果被繼承人在生前未就財產進行説明,繼承人很可能無法獲知銀行卡或存摺密碼。由於遺產在繼承開始後、實際分割前屬於繼承人共同共有狀態,銀行無法確定取款人是否為合法繼承人,不會輕易辦理支取存款或掛失支取手續。即便取款人有證據證明其是唯一合法繼承人,基於銀行規章制度及規避風險等因素考量,銀行通常仍會要求取款人提供公證文書或法院生效的裁判文書。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如果遇到類似情況,當事人可選擇公證或訴訟兩種途徑,可備齊相關證明材料到公證部門辦理遺產繼承公證手續;亦可自行達成調解協議,再申請法院對該協議進行司法確認,法院在審查認定調解協議效力後會出具民事裁定書,經過司法確認後的調解協議同判決書一樣具有司法公信力及強制執行力。

  (2017-08-18)


  沙市姨媽新舊身份證號碼不同 導致銀行存款難取出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台 時間:2017-07-14 17:09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蔡國然)每個人只有一個身份證號碼,這是基本的常識。然而最近家住太嶽小區的喬姨媽遇到了點麻煩,她在銀行裏的存款取不出來,一查,原來是她有兩個身份證號碼。

  同一個人,兩個出生日期。怎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原來,喬姨媽是秭歸人,1996年搬到了沙市居住,不過户口一直沒有遷過來。後來老家移民搬遷,村裏的户口都遷到了神農架。

  2007年,喬姨媽到神農架辦理了二代身份證。很快,身份證寄過來了,喬姨媽也沒有在意,直到去辦醫保卡時,才發現新舊兩個身份證不僅號碼不一樣,連生日也不同。喬姨媽稱,自己的生日應該是2月23日,但錯寫成12月23日。

  這些年來,喬姨媽辦事情都是用的新身份證,也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直到最近,喬姨媽在收拾屋子的時候,找到了2005年辦理的一張存摺,裏面還有5000多元的定期存款。

  兩張身份證,除了姓名、性別、民族相同,別的信息都不一樣,這可急壞了喬姨媽。

  隨着,記者與喬姨媽來到銀行,工作人員解釋説,喬姨媽這個存摺使用的是15位的一代身份證,現在這個身份證已經過期,需要二代身份證才能辦理業務。

  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能夠證明這兩個號碼是同一個人,就可以取款了。記者又帶着喬姨媽找到了沙市區公安分局户政科。在查詢了喬姨媽的二代身份證後,户政科民警告訴記者,目前系統上查詢不到喬姨媽的户籍變更信息,喬姨媽要開具的公民身份號碼更正證明,需要喬姨媽户籍所在地,也就是神農架當地的派出所出具。

  【編後】我們瞭解到,昨天下午銀行工作人員再次嘗試幫喬姨媽進行取款,無奈系統要求二代身份證才能登錄賬户,無法完成操作。喬姨媽只有通過開具證明,將銀行賬户註冊的一代身份證更換成二代身份證才能取款。我們也提醒大家,身份證作為重要證件,在辦理或者更換時,一定要仔細核對好上面的信息,以免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便。

  (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