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劇報告:劇版《致青春》太忠於原著 連缺點都沒改
幾個影視改編版本中,劇版《致青春》是最忠於原著的,這雖然滿足了書粉的期待,各種粉紅小橋段的融入也符合主要收視目標羣體青少年觀眾的口味,但也成為了該劇的問題所在——一個青春故事,卻強加進了職場、家庭倫理等太多元素,妄圖將整個時代和社會縮影盡收囊中,然而人物過於標籤化,套路有餘卻共鳴不足。
在《致青春》的幾個影視改編版中,這版堪稱還原度最高的一部,大多數小説中的橋段、人設甚至對白都悉數保留,令書粉們感恩戴德。這很正常,一部120分鐘的電影和一部40集的電視劇所需要的故事體量顯然不是一個級別,從這個角度説,“忠於原著”是性價比多麼高的一件事兒啊——一個大IP發揮了自有價值,編劇省心,粉絲開心。不過書粉終究不等於觀眾,《致青春》首播頹勢盡顯,身居東方衞視黃金檔收視僅零點幾,這個成績即便對於在電視劇市場原本就不處於上風狀態的青春片來講也仍然尷尬。
客觀地説,劇版《致青春》作為一個大IP下的產品開發,優勢很是明顯,暫且把忠於原著作為其中之一,製作上也尚屬用心,尤其在開篇的時候使用時光回溯的方式交代了林靜與鄭微的關係,而“香樟樹下的愛戀”也通過柔光色調的攝影和運動鏡頭增加了高級的電影感,尤其看得出編劇對於這部已經出版近10年的小説進行的年輕化處理——鄭微和陳孝正浴室貼面、鄭微和許開陽滑倒接吻等橋段的加入,成功撩起了網絡環境下小粉紅們的少女心——雖然新意不足,但網絡評論顯示,討好年輕觀眾羣,這套好用。
如果這套小粉紅少女心對精準用户一用到底,《致青春》也勢必能激起一些水花,但顯然創作者們在劃定收視羣體的時候有比一部青春偶像劇大得多的野心。父母一輩的糾葛線加重了扁平時代的縱深感,甚至連林靜父親與鄭微母親因特殊時代而陰錯陽差的都一併展現,畫風瞬間如入《孽債2.0》;而從林靜無意中拍到林父與鄭母的親密舉動而逐漸疏遠鄭微,到被林母發現端倪大鬧離婚進而以家庭情感逼迫林靜出國,客觀上導致林靜鄭微的懵懂愛戀毀於一旦,沉重的倫理性混搭了家庭狗血情感劇,也着實無法為穩固該劇的主體調性助力。此外,職場戲的吃重以及那些職場環境中的勾心鬥角和被迫成長,過度沾染了塵俗味而讓人容易出戏。
上層建築野心太大——想要用一個青春視角將整個時代和社會縮影盡收囊中,以及經濟基礎先天不足——過多“戀愛-失戀-戀愛-失戀”套路和連基本的“打架、分手、墮胎、出國”的狗血橋段都避讓不過,是從小説到劇版《致青春》的通病,這導致了整部戲看起來用力過猛,略顯尷尬。
用力過猛還體現在人物的塑造和表演方式上。從卡司來看,本劇由新人和演技尚屬在線的演員組成,表演的個人風格化當然是苛求,但在表演的調度方式上過度標籤化——鄭微的過度歡脱、朱小北的刻意中性……高密度戲劇衝突,過度標籤化“代表性”塑造,套路有餘卻共鳴不足,太過典型反而不夠典型,畢竟,誰的青春能用一個幾句話概括出的臉譜來概括呢?
顯然,《致青春》的優勢和短板都由“忠於原著”而發軔。説到底,由所謂的青春文學大ip尤其是青春文學濫觴期代表作改編的影視劇,本身就應當對於“原著”做再度思索,且不説彼時的作品在十年的滌盪下極有可能不在符合當下的審美習慣,即便對於青春片這一題材的處理方式也更為細分,小説與影像表達方式的不同,也要求影視作品必須有屬於自己的獨立價值觀和視覺處理方式——從這點上説,電影版的《致青春》在李檣的操刀下無疑技高一籌,他並沒有去做忠於原著的徒勞,大刀闊斧地刪改了大量的情節和橋段,影版也許在敍事上是不圓滿的,但卻用影像留下了“青春”的模糊意義——一種混雜了迷離、悲傷、殘酷和温柔的味道,不管你的青春經歷了什麼故事,也許這才是留下的最典型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