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視覺:一位外國女攝影師眼中的中國轉折時刻 2015.11.11日
1 / 30 1979年,一位在倫敦工作的美國攝影師終於拿到了中國的簽證,可以在中國拍攝六個月。這一天,她等了10年。這一年,她67歲。這位老奶奶不僅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還去了新疆、西藏、內蒙古等邊遠地區。她的名字如今已經載入史冊,她就是伊芙·阿諾德。(編輯:馬俊巖)
「 hi,看“有温度的視覺”,請上“新聞閣”哦,域名www.xinwenge.net 」
2 / 30 1979年於中國是一個特殊年份,這一年中美建交了。中共中央在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做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禍國殃民長達十年的文革也在三年前落下了帷幕。但文革的餘韻還在。圖為重慶的學生在毛主席畫像下表演節目。攝影:Eve Arnold
3 / 30 這一年,文革期間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大返城,可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於是他們走上街頭,希望政府能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這是阿諾德在上海街頭見到的情景。攝影:Eve Arnold
4 / 30 這一年,黨和國家主席是一個本來名不見經傳的人物:華國鋒。華國鋒上台後,堅持“兩個凡是”。這是武漢的一座公園裏,一個軍官和他的妻兒在散步,他們身後的紀念碑上寫着“緊跟英明領袖華主席奮勇前進。”攝影:Eve Arnold
5 / 30 伊芙·阿諾德從1964年起,就把到中國視為自己的“終極任務”。從1969年起,每年她都向中國駐倫敦大使館申請簽證。那時的簽證最多隻有21天,而且必須跟其他遊客一起。這是阿諾德不能接受的。這是北京的一户人家,女主人是會計。那時沒有暖氣,屋裏生着爐子。
6 / 30 伊芙·阿諾德希望自己能出一本關於中國生活的書,能夠超越人們對於中國到處都是藍衣服和自行車的刻板印象。她希望自己能夠深入人性,發現更多中國人的特別之處。為此,她需要更多的時間,也需要單獨工作的機會。這是北京一對新婚夫婦的家。毛主席像赫然在目。
7 / 30 終於,1979年中美建交後,伊芙·阿諾德拿到了6個月的簽證。半年裏,她兩次來拍攝中國。前兩個月,她去了北京、上海、武漢、蘇州等大城市以及長江三峽;後三個月,她去了很多外國遊客不曾到過的地方,新疆、西藏、內蒙古、西雙版納等地。這是一所學校的語文課堂。
8 / 30 在中國的五個月時間裏,她一個人旅行,只帶一名翻譯。中方的安排完全超出她的預期,她甚至採訪到了很多名人,比如廖仲愷的兒子廖承志、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一個市長以及上海的一名百萬富翁。這照片中的是著名畫家黃永玉,文革期間他畫的貓頭鷹被四人幫認定為“黑畫”而受到批判。
9 / 30 在伊芙·阿諾德看來,1979年是中國“東方學習西方”的年份。這一年,中國政府更加自信,新華社開始公佈就業、國民收入、預算、農業產量、工業配額等數據,這些數據以前都是機密。圖為美院學生在練習素描,這通常是西方國家的美術課程。攝影:Eve Arnold
10 / 30 中國也有幽默、有歡笑,有電視機,有彩色電影,政治劇、浪漫劇、喜劇……各種劇情都有。中國人的文化生活正逐漸豐富起來,不再是八個樣板戲一統天下的時代。這是正在化妝的京劇演員。攝影:Eve Arnold
11 / 30 中國的開放環境,讓伊芙·阿諾德心情愉悦。她發現中國有太多的不同。關於吃,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北方人喜歡麪食,各個少數民族在吃上就更不同;在信仰方面,有人信仰佛教,有人信仰伊斯蘭教,還有人信仰天主教。這是劇團的人在練習舞蹈。攝影:Eve Arnold
12 / 30 70年代,中國服裝是藍灰黑的天下。到了1979年,伊芙·阿諾德發現,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穿藍色中山裝,他們也穿牛仔,商場裏也賣顏色鮮豔的衣服。攝影:Eve Arnold
13 / 30 伊芙·阿諾德還見證了改革開放後中國時尚開啓的時刻。法國服裝設計師皮爾·卡丹當年春天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了新中國的第一場時裝設計表演。第二天,時裝模特們參觀長城,恰好遇上阿諾德。在春寒料峭的長城上,穿着靚麗的模特翩然起舞,引起眾人圍觀。
14 / 30 中國也有海灘,人們也穿比基尼。中國也有摩天大樓,有職業穆斯林,有合法的墮胎,有緊密的家庭關係。圖為青島海邊。攝影:Eve Arnold
15 / 30 雖然是計劃經濟時代,但中國也有大廣告牌,上面商品從幸運可樂到心臟病藥物,應有盡有。這是上海街頭的藥品廣告。攝影:Eve Arnold
16 / 30 中藥房稱藥的女服務員。攝影:Eve Arnold
17 / 30 1979年,中國買啥都憑票。農產品市場也是國營的或者集體的,賣菜的都是國家職工。這是北京的農產品市場,花花綠綠的,也算豐富。
18 / 30 1966年,伊芙·阿諾德曾到蘇聯採訪四個月。蘇聯的單一灰色的千篇一律的生活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本來以為中國也會像蘇聯一樣,每一個公社都一個模樣,每一個工廠都是根據中央指令建立起來的。後來她發現自己想錯了。這是一家刺繡工廠,主管在檢查產品。
19 / 30 她發現,儘管中蘇兩國都是社會主義國家,都實行計劃經濟,但是中國不像蘇聯那樣強調一致性。中國的公社和工廠都更加多樣化,每個單位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用自己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棉紡織廠的女工。
20 / 30 伊芙·阿諾德也體會到了中國方言“十里不同音”的強大。在新疆、西藏、雲南、內蒙古等地,她的翻譯還需要一個翻譯才能與當地人交流。為了上廁所的方便,伊芙·阿諾德認識了漢字“女”字。這是公社裏的廣播主持人。
21 / 30 在中國,她行走了4萬英里,幾乎坐遍了所有交通工具,飛機、船、火車、汽車、公交車、吉普車。她的採訪幾乎不受任何限制,可去任何地方採訪任何人。只有對法院和海軍的採訪申請被拒絕。新華社的一位幹部説:“我們讓你採訪了陸軍,如果再讓你採訪海軍,那麼你又想採訪空軍了。
22 / 30 伊芙·阿諾德進到中國人的家中採訪。從路邊的窯洞到北京人的家,再到青藏高原上牧童的家,她都進去過,並且與主人攀談。她採訪的所有人都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可能是在工廠裏遇到的,也可能是路邊偶遇。她可以選擇跟任何人隨意聊天。圖為重慶的一户人家。
23 / 30 伊芙·阿諾德來到了內蒙古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上的膘肥體壯的駿馬和英姿颯爽的女民兵。那時候中蘇關係並未緩和,北方邊境地區仍然“深挖洞、廣積糧”,時刻備戰。這是草原上的女民兵。攝影:Eve Arnold
24 / 30 她發現中國人不喜歡抓拍。人們希望攝影師要在得到許可之後才能拍照。這是內蒙草原上的聚會。攝影:Eve Arnold
25 / 30 伊芙·阿諾德到過低於海平面的吐魯番盆地,也登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藏族婦女的鐵鍁上拴着一根繩子,當一名婦女剷土的時候,另一名婦女就向上拉這根繩子幫助她。這樣古老的勞作方式讓阿諾德感到震驚。
26 / 30 在中國的旅行,很多細節讓阿諾德印象深刻。在西藏,一頭正在被少女擠奶的犛牛因為不適應相機的咔噠聲,表現出極端的焦躁情緒;在南方,一頭水牛因為不喜歡阿諾德的香水味而向她發起攻擊。圖為拉薩的孩童。攝影:Eve Arnold
27 / 30 在中國的每一天,都有禮物和驚奇。也許最大的吃驚就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間的區別——他們穿着傳統的服裝,像幾個世紀以前一樣生活——語言、宗教、習俗,幾乎都沒有改變。但是擁有教育、醫療、好的住房條件都在逐漸成為現實。圖為拉薩的候診室。
28 / 30 伊芙·阿諾德在兩方面感到震驚:一是中國在過去30年裏已經走了多遠,飛機、空調火車、拖拉機、油井、遠洋輪船、電視機、西藥知識;一是為了擺脱沉重的體力勞動——中國有千百萬人還處在這種狀態之中,他們還要走多遠。圖為西雙版納雨林裏的少數民族。
29 / 30 儘管中國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伊芙·阿諾德沒有看到營養不良和餓死人的現象。她在其後出版的畫冊《在中國》裏説:“那裏有貧窮、有自私、有繁重的體力勞動,但人們有工作,有飯吃,那就是希望。”《在中國》影集及部分原作將出現在即將到來的華辰影像秋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