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同班同學演了最過分的趙志敬, 可工資低到賣保險維生
這個人看着眼熟但卻不一定會叫出他的名字吧?他就是TVB演員戴志偉,一個常年打醬油的小配角,如果提到《射鵰》裏面的託雷安達王子,那麼是不是一下子就知道他是誰了?
也許他的前半生就是一場鬧劇,當時的他與劉德華還有梁家輝一同進入TVB訓練班,劉德華大紅大紫了,梁家輝變身成為影帝,而他卻依舊靠打醬油為生!
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託雷安達讓他有了一點小名氣,年輕時的他顏值正值頂峯,由於演技出眾將拖雷王子的形象演的深入人心,不過人們似乎只記住了他飾演的角色。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演的趙志敬,將劇中老狐狸的形象給演活了,不禁讓人看到他就覺得他是那個陰險狡詐的道人!可是這樣精湛的演技卻依舊沒有紅起來!
為什麼説老天跟戴志偉開了一場玩笑呢?因為曾經的他與劉德華和梁家輝是3A生,還被稱為3條A,可是他的A卻變成了路人甲,有時候一部劇還要串演八個角色,甚至有時候一個角色連一句話都説不上。
兩個版本的《鹿鼎記》都有他飾演的角色,不過演技派的他完全可以區分出不同版本的角色,可能是經常飾演反派的他沒有俘獲觀眾的心吧,所以一直在龍套中躥縮!
當時TVB演員的薪資可是非常低的,而且與TVB無線電視簽約8年時間的他依舊沒有混出什麼名堂,看不到任何前景的他選擇離開,可是離開之後應該幹些什麼呢?
演員這個角色並非人人都是光鮮亮麗的,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戴志偉選擇做起了保險,要説內地人到香港來買保險也算是相當常見了,一位上海人在認出他之後便成了他的第一個客户。
雖説戴志偉一直是配角,但是他的多個角色還是挺深入人心的,因此他的客户不乏影迷朋友,在熒屏上奸險狡詐的他私下裏可是非常有親和力的,因此保險事業做的也是順風順水。
轉行之後的戴志偉並沒有因為當初的決定而後悔,他認為演員有戲可拍才會拿到片酬,可是一旦沒有戲拍那什麼也沒有,現實的他要打破這種危機感,轉行也是毫無懸念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説戴志偉的演繹之路沒有走下去,可是換個路口繼續前行的他非常成功,目前作為全職財務策劃的他可是非常享受自己的生活與工作。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尷尬:當你走進電影院,看到售票台的熒幕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電影,而你想看的影片卻只有寥寥幾場——不是上午10點,就是晚上11點,有些影院甚至一場沒有。相信很多人都會在心中默唸一句“媽蛋!”而這樣的狀況在4、5月尤其明顯。
在好萊塢大片《速7》 、《復聯2》 前後夾擊,超級IP電影《何以笙簫默》、《左耳》的左右圍攻下,夾縫中求生存的《闖入者》幾乎沒有生存空間,其上映當日排片率不足1.5%,逼得導演王小帥不得不發公開信,稱“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謀殺案”,並呼籲廣大觀眾“請你挺我!”
2015年5月,王小帥孤身一人西安宣傳電影《闖入者》。 CFP 圖
一時間,“到底是誰在操縱影院排片?”這個只有電影業內人才會關心的話題竟成了普通觀眾討論的焦點。帶着疑問,本期騰訊娛樂《貴圈》欄目專訪了資深電影發行人耿躍進、享有“中國第一排片手”美譽的唐秀霞、首都電影院總經理於超、UME華星國際影城副總劉暉以及其他多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從業人士,為你全方位揭秘影院排片的背後秘密。
疑問1:排片越高票房越高?人次x票價是關鍵
所謂排片率,其實就是一部電影在影院享有的放映空間,其排片率越高,放映場次就越多。它就像影片的生命線,很大程度上影響着票房成績。
排片率高低懸殊 有人撐死有人餓哭
目前,中國的銀幕總量已經超過27000塊。一般情況下,影院的營業時間是上午10點到晚上24點(午夜場等特殊場次除外),如果按平均每部影片2小時計算,扣除每場之間15-20分鐘的間隔,一塊銀幕每天可以放映5-6場,全天的放映總量則在13.5萬場至16.2萬場之間,取中間值約為15萬場。
由於基數較大,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影片如果能佔據30%以上的排片,就意味着它擁有每天5萬場的放映量,絕對是大片水準;相反,如果排片率在5%以下,就意味着每天的放映量不足1萬場,只能算是中小影片。
今年4月12日《速7》在國內公映,光“零點場”就超過1萬場,到了白天其排片率又接近60%,達到8.46萬場,一天的放映總量超過9.5萬場創歷史紀錄,首日直取近4億票房。相比之下,王小帥執導的《闖入者》儘管口碑上佳,但首日排片不到1.5%,全國只有2000多場放映,首日票房僅50萬,幾乎被判了“死刑”。
排片率並不是越高越好 還要兼顧上座率
王導的遭遇,讓更多的觀眾知道了“排片”這個概念,也認識到它對於影片的影響力。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意味着一部影片的排片率越高越好呢?當然不是!
《哆啦A夢》口碑發酵,排片穩中有升。
《哆啦A夢:伴我同行》正在國內熱映,目前累計票房已接近3.5億。不過該片在上映首日排片不足30%,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強勢。該片發行負責人之一蔡元坦言,其實並非所有影片都是排片越高越好,因為如果上映之初放映場次太多,平均上座率不足,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影院經理信心下降,進而縮減第二天場次。而如果在場次有一定保證的情況下,影片上座率頗高,造成一票難求的現象,影院經理則會增加放映場次。由於《哆啦A夢》第一天表現良好,第二天排片立刻追加到30%以上。
一增一減,看似普通實則有着很大差別,因為縮減放映場次就代表着影片熱度在往下走,往往剎不住腳,一瀉千里;增加場次則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而且一票難求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這個片子牛到不行”的錯覺,大家容易一窩蜂地往上哄搶,《北京遇上西雅圖》和《狼圖騰》等片就是代表。
觀影人次+票價才是衡量票房的標準
如果排片率和上座率兩個指標都高,是不是就能判定影片票房大賣呢?答案依舊是不能!不過“雙高”的影片至少可以為票房創造更多機會。
實際上,排片率和上座率都是一個較虛的概念,它的高低是相對的。假設給一部影片排的全是上午10點以前或者晚上22點以後的場次,它排得再多也不見得有用。同樣,上座率的高低直接取決於影廳的大小,一個100人的小廳,80人看,上座率為80%;而一個500人的大廳,200人看,上座率才40%。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中國影院的平均上座率約為15%,這意味着大部分座位平時都空着,總的觀眾人次仍然非常有限。
所以,直接決定票房的是票價和觀影人次。票價是變動的,比如週二電影票是半價、非黃金場次8折、3D影片比2D要貴、不同額度的會員卡可以打折……而觀影人次,則是“排片比例+影片實力+影片熱度”的直接體現,觀影人次高,票房肯定差不了。所以韓國一般都不統計電影的票房,而是直接統計觀影人次。
疑問2:影院經理操縱排片?命運握在觀眾手裏
雖然排片率對電影最終票房的影響不是那麼絕對,但它卻能左右你在影院裏看到什麼電影。那些想看《闖入者》而無門的觀眾,可以集體向影院經理們“投訴”。
首日排片不看口碑只看賣相
一部電影要與觀眾見面,首先要經過影院經理的評估:安排什麼時段的場次、多大容量的影廳等。可以説影院經理的一念之間,掌控着電影首日排片的生殺大權。對於片方和發行方來講,要讓影片打動觀眾,首先要打動影院經理,因為“影院經理也是觀眾。”首都電影院總經理於超説。
儘管《何以》上映後頻被吐槽,但仍大賣。
那麼,影院經理的判斷標準又是什麼?作為專業人士,他們在影片上映前會有個基本的預判。這個預判不是去揣測觀眾是否喜歡、影片口碑是否良好,而是預估有多少觀眾會為這部影片埋單,願意買票的人越多越好。簡單來説,觀眾只要肯花錢就行,喜不喜歡那是他們自己的事。
而為了完成這個預判,影院經理需要找到更多證據支撐:比如某部影片的提前點映場是否爆滿、觀眾反應怎麼樣;它的宣傳推廣攻勢是否強大、海報和片花等物料是否足夠吸引人;另外就是它與年輕觀眾是否走得很近。有着多年排片經驗的唐秀霞説,一部影片上映前,她經常會去網上搜集大家對它的評論,如果評論夠多,不論是罵還是贊,至少説明它關注度高,就要加以重視。
而上映第一天之後,通過觀影人次就可以更直接準確地看到影片前途和觀眾反應,影院經理會適時加以調整,人多的加場,人少的減場。
觀眾的選擇決定影片最終命運
當然,凡事均有例外。即便是經驗老到的影院經理們,也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一手發行過《天地英雄》、《夜宴》、《手機》、《可可西里》等上百部影片的資深發行人耿躍進表示,“其實還是看影片本身,命運在市場手裏,在觀眾手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大年初一公映的《狼圖騰》。由於春節檔強手如雲,影院經理們對於娛樂性不強的《狼圖騰》,普遍不太看好,甚至有人預估其票房只能勉強過億。果不其然,該片首日排片只有10%出頭。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其首日票房卻高達4600萬——這就意味着它擁有着超高的上座率。此後,《狼圖騰》憑藉超強口碑,排片量逐日遞增,最終狂收7億票房,啪啪扇了一堆人的嘴巴。
《狼圖騰》在春節檔上演票房逆襲神話。
也有影院經理曾試圖通過自己的干預,引導觀眾選片。2014年春節,《爸爸去哪兒》大電影上映。一位西安某影院的經理儘管已經預料到該片票房不會難看,但他本人卻對這種綜藝節目翻拍的電影十分反感,覺得這根本就不是電影,也不建議觀眾看。首映當天,其影院九個廳,經理毅然只排給了《爸爸》一個廳。結果,第二天的票房數據出來後,他不得不給《爸爸》加場,因為“誰都不能跟觀眾過不去”。
另一位資深電影發行人、中國電影集團的賴侁則酒後笑言,如果片子本身不行,“就算你是影院經理親爹,他也最多隻能給你一天空間”,因為影院自己也得活命。
這也正是為什麼不少影片都只能在影院“一日遊”的真正原因,它們通過各種渠道、費盡周折終於登陸院線,但上映之後票房反響不好,場次就會立馬驟減,甚至下線。
疑問3:排片不受外因干擾?分成紅包已是常態
博納集團的董事長於冬做發行起家,他笑言當年不少電影的排片,都是靠“拼酒”拼出來的。往前倒數10幾年,中國的影院還比較稀少,很多發行人員都是拎着拷貝挨家挨户拜訪影院經理“求放映”,有時候放映合同直接就是在酒桌上籤的,甚至鬧過“一萬票房一杯酒”的故事。
劉德華、黃曉明為求排片也得“陪酒”
如今互聯網時代,數字拷貝可以直接網絡傳送,省時省力。但是,拼酒的風氣卻並沒有過時。2013年底,香港警匪片《風暴》在國內公映前,身為主演、發行人和監製的劉德華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他再也不想做發行了,因為要陪片商和院線老闆吃飯、喝酒,實在是太尷尬了。
劉德華為電影跑發行,稱“陪酒”太尷尬。 CFP 資料
有着同樣經歷的明星還有黃曉明,今年4月底他投資並主演的電影《何以笙簫默》上映,為了宣傳推廣這部影片,黃曉明也是拼了老命。據五洲電影發行公司一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何以笙蕭默》公映前,黃曉明不但親自跑到西安、鄭州等多個城市請影院經理吃飯,還親自給他們夾菜,然後拿着自己的手機與他們“求合影”,玩“麼麼噠”。目的只有一個,博得影院經理的好感,在同等質量影片競爭中,能多給《何以》排片。
返點分成、塞紅包見怪不怪
其實再往深一步追究,為了獲得更高的排片,陪飯、陪酒都是小兒科,甚至連返點、塞紅包這種赤裸裸的“賄賂”也早已成為業內常態,尤其在二三四線城市。
劉德華曾經提過一句“返點”的事情,稱如果選擇與影院“合作”的話,影院會適量增加影片排片,但前提是收取10%的票房返點。據多位院線人士透露,返點現象確實存在,但比例沒有劉德華説的那麼高,上限基本是票房的3%。以《何以笙簫默》為例,影片最終票房3億多,按3%返點的話,也要付出上千萬的代價,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需要説明的是,這個“返點”又分兩種情況,一是返給院線或影院,這算是正大光明的“合作”關係;但更多情況是返給影院經理個人,這就屬於私下“塞紅包”。拿了好處的影院經理會在排片上給予一些比較隱蔽的傾斜。
唐秀霞之所以享有“中國第一排”的美譽,除了業務能力,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她從不收紅包,連飯局和酒局也不參加:“因為不收紅包,這個行業裏很多人對我意見很大,感覺我是壞了規矩。”
不過,即便是收了紅包,影院經理們也不可能徹底拯救一部影片的命運,比如他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給《闖入者》安排30%以上的排片。“其實所謂的傾斜,也只是在兩部影片都差不多的時候稍加照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院線人士透露,比如一部影片原本的排片是7%,另一部影片是8%,將兩部影片的排片數字顛倒過來,就不容易被人察覺。
除了“返點”和私下塞紅包,還有片方與票務網站的合作包場,甚至也不乏有片方自己掏錢買場次和票房的,目的是想營造一種“火爆”的聲勢,讓更多普通觀眾走進影院。
排片規則有門道:3D版先考慮 片長短佔優勢
雖然出現了上述種種亂象,各種影響因素也不一而足,但有一點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影院要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金錢遊戲。“開電影院不是做慈善,直接目的是為了賺錢。”一位影院經理説。於是乎,各種投機取巧的排片規則也應運而生。
規則1:黃金場次全給大片 小片只剩“垃圾場”
到底怎麼排片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這裏面就有無窮門道和學問了。比如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既然《速7》、《復聯2》這類影片那麼火,為什麼它的排片最高也只有接近70%而不是100%呢,影院全放映它不是更賺錢嗎?
這裏面就涉及到一個有效場次和無效場次的問題。所謂有效場次,就是觀眾比較多的場次:比如上午12點至晚上10點,尤其是晚上18點至21點,屬於“黃金場次”,這個時間段影院一定會排觀眾最多的影片,比如《速7》或《復聯2》,甚至可能出現只放某一部影片的情況。
而上午12點之前和晚上22點之後的場次基本屬於無效場次。對於一家影院來講,由於早上的上座率普遍不高,影院可能只安排5場放映,3場《復聯2》就能滿足需求,另外兩場完全可以挪出來放映《闖入者》和《十二公民》,即便每場只有20個觀眾,但加在一起好歹也有40人。
規則2:3D版本優先考慮 片長短更佔優勢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影片的格式和片長。唐秀霞分析説,影片格式不一樣,票價也不一樣——2D和3D的影片票價至少相差10元以上,所以放映時肯定首先排映3D版。《戰狼》本來也有2D版本,但上映時幾乎沒有影院排2D,因為放3D更能賺錢。
此外,影片的片長也是重點考慮因素。比如《哆啦A夢》是95分鐘,《復聯2》是142分鐘。放映2場《復聯2》,足夠放映3場《哆啦A夢》。如果《復聯2》每場50人,平均票價80元,放映2場得到的票房是8000元。《哆啦A夢》就算每場只有40人,平均票價70元,但放映3場它的票房收入就是8400元。雖然只多出了400元,但它的觀影人數要多20人,這20人可能還會在影院消費爆米花或飲料,加起來的利潤要遠遠超過《復聯2》。所以這個時候,院線經理會更願意排《哆啦A夢》,因為可以在單位時間內賺得更多。
規則3:大廳留給優質片 小廳照顧“特權片”
第三個因素就是影廳的座位數。現在中國的影院大部分都是多廳影院,少則有五六個廳,多則有10來個廳。這些影廳的大小並不一樣,有的有三四百個座位,有的只有一兩百個、甚至只有幾十個。這種情況下,如果只看放映場次則毫無意義,因為幾十個座的影廳,你可能放映5場才抵得上大廳放映1場的人數。
基努·裏維斯執導的《太極俠》當年是由萬達投資的,於是上映時萬達院線給旗下影院下達了“指導意見”:每天至少保持4個廳放映。但是,由於該片上座率不行,旗下的不少影院便悄悄將它換到了小廳放映,大廳則放映別的影片。所以《太極俠》看起來場次很高,實際票房卻上不去。
所以,即便電影是院線或影院自己投資的影片,但為了保證影院利益的最大化,影院經理也只能在面兒上支持,並不能徹底改變它本身的命運。
他山之石:美國發展多院線 法國政府幹預排片
中國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擁有數十條主流院線,但清一色都是商業院線,過於同質化,因此不同類型的影片不可能在這裏獲得完全公平的待遇,這是王小帥的苦衷。
美國:多種院線消化不同類型電影
反觀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美國,不同類型的電影會進入不同類型的院線,各自有自己的發揮空間。比如像《速7》、《復聯2》這樣的影片主要進入商業主流影院,它們大多是多廳影院,主要消費羣體就是青少年。第二類是隻有一兩塊屏幕的藝術影院,主要放映獨立電影、外國電影以及重播經典電影。第三類影院則是汽車影院,它票價低廉,主要放映低成本電影。正因為層次分明,大家各得其所,互相不構成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
法國:政府幹預排片最多不能超過1/3
在法國,政府的態度則更為強硬,會出面干預影院的排片比例。法國文化部長菲莉佩蒂曾介紹説,法國規定一部影片在任何一個影院的排廳量不能超過三分之一,也不能超過該電影院總場次的三分之一。“這是政府出於保護文化多樣性的考慮做出的硬性規定。市場經濟不等於沒有約束,不等於經營者可以不承擔任何社會責任,沒有約束的市場經濟是業餘的市場經濟。”該措施有效防止了一片獨大、小電影被吞噬的現象。
中國電影市場仍有待加強
但在中國,這一切都還不大現實。首先,我們的市場並沒有放開,美國、日本、韓國,包括中國的台灣、香港等,基本都沒有數額限制政策,每年公映的電影多達數百部甚至上千部,中國去年一共才放映了300多部。賣品有限,如果再在放映比例上給予限制,沒有上座率的影片也必須強加排片,那影院方面很難生存。
其次,中國現在並沒有成熟的藝術院線,中影集團或一些大型影視公司一直吵着要建,可一直只聽雷聲,不見雨點兒,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成本難以回收是根本原因。多位受訪人士建議,一些中小投資影片如果特色十足,走走國際市場或者投放網絡,以及賣到電視台播放都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總結陳詞:
不論商業片還是文藝片,創作者肯定都希望它能被更多觀眾看到,這不僅是利益回報,更是價值體現。
而對影院經理來講,給予一部影片什麼樣的排片,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金錢遊戲,不能用道德標準去評判。畢竟開影院不是做慈善,角逐利潤才是唯一目的。所以當《推拿》、《闖入者》、《十二公民》這類口碑上佳的影片沒有獲得更多排片和商業市場認可的時候,相關主創大可不必灰心喪氣,因為它早已活在人們心中。
當有一天,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一、觀眾人次和觀影口味提高、一些影院願意支持多種類型的電影而不把賺錢當做唯一目的的時候,大家自然都有活路。
(本文經騰訊娛樂授權轉載)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會思想的豬”:你究竟是想説這個片子拍的好呢還是爛呢??
網友“兲億”:老子從不去電影院看電影
網友“2674431941”:普世價值,敬天愛人才是正道
網友“2674431941”:《狼圖騰》是我看過最爛的片子!沒有之一!看完後無比氣憤,恨透了國人的短淺目光和糟糕的政治制度,不尊重自然規律遭報復是必然的!(還好沒有去電影院看此片)
網友“家小二”:這些早就知道了,不然我們的電影業怎麼比不過人家,
網友“龍平川”:無論從商業標準還是藝術標準,《太極俠》與《狼圖騰》我個人認為比較爛。
網友“龍平川”:《十二公民》硬傷太重了!
網友“龍平川”:涉嫌行賄麼?
網友“少年啦”:總結陳詞也是醉了,過家家一樣的安慰。。。以當《推拿》、《闖入者》、《十二公民》這類口碑上佳的影片沒有獲得更多排片和商業市場認可的時候,相關主創大可不必灰心喪氣,因為它早已活在人們心中。
網友“貝殼”:鄧小平訪美的旋風九日一直想看,倒是人家非要總在上午場,時間總是調不開,一天一場拍片如何是好呢
網友“2674431941”:《狼圖騰》是我看過最爛的片子!沒有之一!看完後無比氣憤,恨透了國人的短淺目光和糟糕的政治制度,不尊重自然規律遭報復是必然的!(還好沒有去電影院看此片)
網友“本王”:“按照觀眾口味來”呵呵,我國觀眾的審美素質還停留在小蘋果階段,這樣下去,影片永遠起不到引領社會核心正確價值觀的作用
(1970-01-01)
李連杰和成龍大哥一樣,代表着一個時代的人物,也是功夫武打巨星,他演了很多精彩的功夫影片,幾乎全部影片都可以堪稱是經典,每一部都是我們童年的回憶。出生在普通家庭的他,在上小學的時候因為手腳靈活被教練看中,讓他到體校學習武術,也因此開創了他的武術生涯。
結果兩次婚的他,在第一任妻子黃燕秋為他生下兩女兒後,李連杰就離開了她,即使很多人都認為李連杰很花心,但是也印證了成龍大哥的話:男人都會犯的錯,離開第一任妻子的李連杰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智利。
據説李連杰和利智兩人也是戲中認識的,年輕時候的利智上圍豐滿,身材高挑,是娛樂圈數一數二的美女,就算是我們都會為之怦然心動,更何況是李連杰呢,在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戀愛後,兩人終成正果。
李連杰不管是跟黃秋燕還是跟利智,生的全是女兒,前段時間李連杰女兒Jane出席了阿里巴巴全球XIN公益大會,在會上分享自己的環保心得。
李連杰也有出席,就在台下聽着女兒演講,時不時的點頭微笑,父愛之情溢於言表。
Jane才16歲,就能在如此重要的場合沉着演講,可見其心理素質,另外Jane也是多才多藝,從小學習拉丁舞,7歲那年,就在劉德華的演唱會上給其伴舞。
在舞台上,Jane和天王劉德華火熱合作,跳起了拉丁舞蹈。小Jane發揮自然,跳得有板有眼,反倒是天王劉德華很緊張,而且,據説劉德華為了能和小Jane有個美好的合作,還專門苦練四天拉丁,結果還是緊張得不得了。但劉德華緊張不是因為跳不好,而是Jane太漂亮,劉德華稱自己看見小美女Jane會心裏發慌,因為她太漂亮。
在《功夫之王》首映禮紅毯上,8歲的Jane穿着一身綠紗裙,跟着成龍一起走紅毯,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
據説那時候Jane年紀雖然小,卻和向太陳嵐成了忘年交,兩人常常約在一起逛街,還做了向太陳嵐的幹閨女。
從小習舞的Jane,榮獲兩次全國舞蹈大賽的舞王冠軍時才六歲,所以也提前開發了自己的藝術細胞。Jane繼承了媽媽利智的精緻五官,十分活潑可愛,而且,如今已經16歲的Jane少女初長成,亭亭玉立,而且侃侃而談,頗有明星風範。
國際功夫巨星李連杰由於常年在國外,所以教育孩子一事必然少不了妻子利智的功勞。赫赫有名的李連杰為中國功夫影壇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如今女兒一點也這麼有出息,真為他感到高興。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U75889663”:不好看
網友“歐陽薇”:素顏的,不算醜!五官端正!
網友“U117211777”:醜
網友“U101495348”:長大後,,,,歪了
(2017-09-09)
《失孤》中的劉德華演一位土掉渣的農民,還是位上了年紀的父親。
劉德華的第148部電影,第一次執導大銀幕作品的彭三源把這位天王影帝“摁到了泥土裏”。
《失孤》中的劉德華演一位土掉渣的農民,還是位上了年紀的父親。因為這兩重原因,劉德華在接下這部戲的時候不斷被人勸解。尤其許多勸解來自粉絲,他們不願意看着自己的偶像成了一個老頭——許多明星的“老去”都是這樣開始的,演好了那麼一兩次父親母親,後面就有絡繹不絕的父母角色找上門了。投資方華誼兄弟的老闆們也沒指望劉天王接下這部戲,“他們拼命希望導演不要用我,因為他們覺得是壓力很大很大的一件事情。”
其實,劉德華自己接這片子的時候也有搖擺,“導演拿着這個故事框架第一天找我的時候,我一半是很希望拍,也有一半不想拍,因為我會帶給劇組一輩子忘不了的苦。”所謂的苦,是拍攝過程中隨時的失控和人山人海,也是電影上映之際,明星光環讓許多人把電影的看點聚焦在了“劉德華扮醜”這件事上。
無論如何,農民雷澤寬會成為從影30多年的劉德華演藝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無論是造型上的突破,還是表演分寸的拿捏都堪稱上乘。同時,這樣一個角色又全面沿承了劉德華一貫的敬業、正直、熱心提攜新人等方方面面的好口碑。
我也是農村出生的,我老了靈魂也很帥
井柏然説,“劉先生對我來講就像一幅畫,可能有點不禮貌,但真的是從小就把他貼在牆上,看着他。”在中國有太多從小牆上貼着華仔、耳機裏播放着華仔的人了,於是,當劉德華滿中國跑着拍戲的時候,片場的秩序總是失控。
“我最早沒有想到事情是那麼嚴重。”第一次當導演的彭三源還天真地為劉德華設計了一場置身於真正春運場景中的戲,“我覺得所有的人都在匆匆忙忙回家,然後看到這樣一個人在火車站尋找自己的兒子,就會反差特別大。結果這個提議整個華誼都反對。”
果然實拍第一天劉天王的人氣就讓彭三源不敢再妄想——升降機剛剛架好,攝影機還沒上去,現場就聚攏了上千粉絲,有上房的,上樹的,劇組臨時改變了拍攝方案。“在全程拍攝的過程中,因為粉絲的原因,我們有四次沒有拍成。”彭三源細數因為粉絲而“流產”的一個個預設場景,有些無奈。
當然華仔為角色的付出,遠比這些小麻煩多得多。關於敬業,是這個演藝圈勞模被表彰得最多的理由,最多的時候他同時拍着3個戲,每天睡眠時間不超過兩小時,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導演認為他在合作中不敬業不職業,即便是當年拍《富春山居圖》這樣的爛片,劉德華也有堅持親身挑戰危險戲的美談。
“因為一個農民,我也是農村出生的,我也是在那些耕種的地方出生的,而且我出生的時候是沒有去醫院的,我是被接生的。”談起這個在旁人看來極盡顛覆的角色,劉德華本人倒不覺得差距有多大。
對於造型的考究,劉德華比導演還上心。為了膚色像個農民,劉德華去沙灘上曬了七天,回來得意地説:“我不僅是臉黑哦,我全身都是黑的!”劇組服裝提供了做舊的衣服,華仔覺得做舊的痕跡明顯,讓組裏的美術工人從農村親戚家借來真正的農家舊衣服,連鞋都是借來的。“而且那個鞋我自己每天在家的時候就一直穿在腳上,因為一個人的鞋穿久了一定會符合他的腳型嘛。”華仔對記者説。
除了穿戴,片中外八字的走姿、揹包放在最順手護住的位置、洗碗的順序,一切都來自華仔自己生活中的觀察,常常是他給人物加的細節讓導演都歎服。從入行做演員以來,劉德華靠角色積累生活經驗,“我以前拍太多警察的戲,變成我走路的時候手是會有點分開的,因為警察一邊是槍,一邊是手銬,所以他們習慣性的手永遠分開。”
劉德華塑造出了被片方宣傳為“史上最帥農民”的形象,而這個形象還是頗有爭議的。從劉德華的角度出發,粉絲們心疼他變老變醜了;從一個農民的角度來説,也有不少觀眾嫌這個農民太帥了。對此,劉德華本人也深深無奈,“我從來不覺得我會跟這個農民會有很大的距離,而且每個人演的是一個情緒,他們心裏面的故事,外表長得帥的農民很多啊!我就長這個樣子,我真的沒有辦法,我們盡力了。”
至於老了這件事,華仔也很坦然,“人總會老,如果真的留意過我曾經的那些節目的話,我帥不在這裏,我帥在我後面的靈魂,所以我不怕我外表的變化,以前我還會説上了年紀跟其他人比總有一天會不帥了,今天我看着這個戲,反而更有信心,覺得我老了也帥。”
“十項全能”的華仔,還是會為沒拿影帝不開心
“我什麼都不是第一,但我是十項全能。”這是劉德華對自己的評價。
做電視圈時是“五虎將”,到了歌壇位列“四大天王”,在影壇是金像金馬的雙料影帝,也是眾多導演的伯樂投資人,劉德華無數光環加身,經歷過香港娛樂業最風華的黃金時代,卻沒有變成如“發哥”或者“星爺”這樣的“長輩”,人們還是喜歡叫他“華仔”。
因為劉德華始終讓人覺得親近。就好像從小到大看到綜藝節目的才藝展示中總有人喜歡模仿他鏗鏘頓挫的語氣唱“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哀哀哀~~)”或者“愛你一旺年(昂昂昂~~)”;某一代人愛他是《旺角卡門》裏那個為了兄弟難全愛情的黑社會打手;隔些年頭的觀眾覺得他是陷入黑白兩道地獄無間輪迴的精分警察;有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經和鄭秀文華麗變身成兩坨大胖子;更小一點的觀眾也許更熟悉他塑造的那個神通辦案的狄仁傑。
演壞人也還是帥
做天王,劉德華從來沒像張學友那樣被肯定過唱功;做演員,他也不像同為“五虎將”出道的梁朝偉那樣被肯定演技。劉德華自己對這些是介意的,他並不否認。“看到梁朝偉,你首先想到的是演戲很好。劉德華呢?大家説:很勤奮!”他如此直接地抱怨過,“大家沒有留意我的演技,比如説《桃姐》、《無間道》,覺得我在演。我真的不是演,我是在那裏生活。”
這次有記者和他討論《失孤》結尾雷澤寬與雲遊僧人探討緣分的問題,他很自然地説到“那就是一種傾訴。就好像我拿不到影帝,我會覺得不開心,要找人去傾訴”。記者便不失時機地追問,“所以真的會因為拿不到影帝不開心嗎?”華仔端正了一下坐姿,認真地點頭説:“當然會啊!”這樣的回答,讓旁人一時間都不知怎麼接話,畢竟大多數明星們都會説“不會不開心,觀眾的肯定才是最好的獎賞”之類的套話。當然他説演《失孤》,拿影帝是其次,希望更多孩子能被找到是最重要的心願,這話也是真心的。
這次演父親,女兒快3歲的華仔被問到教育小孩的問題,怎麼才能不嬌慣小孩呢?他説不要讓小孩從小追什麼“四大天王”,“追我一個就夠了啊,我一個頂他們三個呢!”可他説得從容自得,也一點不讓人覺得自戀。
所以歌神張學友跳出來説,“他跟我們不同,他到現在還很紅。每次累了想休息的時候,看到劉德華還在前面,就要不停地追。”
【延伸閲讀】
連“黑歷史”都可以黑出滿滿正能量
年年看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頒獎,都會看到很多上台領獎的人“感謝劉德華先生”,很多時候看字幕表,劉德華跟電影沒有直接的職務關係。可劉德華就是香港電影的萬用螺絲釘,明着暗着給香港電影出了不少力。
電影投資人江志強説“劉德華是‘借’出去最多的人”。許多人電影做不下去了都會找華仔聊天,資金不夠了,華仔就給製片方提供幾個大牌人選,讓他們寫到演員表上,以此增加融資金額,自己再賣面子去跟大牌演員談。許鞍華的《桃姐》找不到人投資,他明知這樣的電影找不到投資的原因還是自己出錢拍了,最後得獎的時候他自嘲是“自掏腰包買影帝”。
本身努力又潔身自好,加上人緣很好,關於劉德華的負面新聞很少。不過也有“擦槍走火”的時候,而且因為形象太過正面,偶有負面都是大風大浪。不過風浪過後,劉德華還是那個劉德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烏雲。
8年前,有一個叫楊麗娟的歌迷,曾經把劉德華推上風口浪尖。這個名字直至今日仍然時常被直接用作“瘋狂腦殘粉”的代稱。劉德華每月都會收到幾位粉絲的求愛信,並威脅如果“不從”就自殺,劉德華自己也因此面臨着巨大壓力,一度因抑鬱症去求醫。
劉德華的“已婚”風波在當年引發的關注絲毫不亞於張藝謀的“超生門”,因為朱麗倩父親的去世,劉德華才終於承認隱瞞了23年的“地下情”。之後劉德華髮表題為《對不起》的道歉信,表示“我慚愧未能守住我的承諾先告訴大家,讓信任我的家人、朋友、媒體朋友難堪,對不起”。一時間對於劉德華自私虛榮的指責鋪天蓋地,但也是從這一事件開始,劉德華也開始真正放下身為一個偶像的包袱。
劉德華和朱麗倩
八卦一下,許多人把一直默默躲在陰暗小角落的華嫂朱麗倩視為粉絲逆襲的頭號勵志典範,事實上,朱麗倩可不是一般的小粉絲,而是名副其實的白富美。關於朱麗倩的家境被傳得神乎其神,最誇張的説法是:“朱家是馬來西亞檳城首富,家族企業是馬來西亞著名的成功集團,旗下超過150家子公司,擁有自己的航線,也有私人飛機。”朱麗倩18歲時參加馬來西亞《新潮》封面小姐競選,並在接受雜誌訪問時説“最喜歡的明星是劉德華,找男朋友就找他這種類型”。憑藉白富美的身份進入上流社會社交圈的朱麗倩1986年在吉隆坡“經人介紹”結識偶像劉德華本人,雙方留下電話地址,一段地下情就此展開。
後來,當了爹的華仔自己創作了一首《餘生一起過》,歌中唱“情在這,歲與月,穿梭過,晝與夜,奔跑過,有愛就算,青菜清水也可;人在這,愛與恨,交煎過,冷與熱,翻滾過,寄望這闕歌,讓你可跟我,餘生一起過”。真正是屬於劉德華自己的“回家的路”。
《富春山居圖》
劉天王最近的“黑歷史”也不是他的錯,不過“人品爆棚”的他努力地攬下眾口一詞的指責,説都是自己的錯。沒錯,這事説的就是他主演的大爛片《富春山居圖》,雖然之前劉德華也演過諸如《十面埋伏》、《老鼠愛上貓》這樣口碑尷尬的電影,但從未像《富春山居圖》那樣被推上風口浪尖。以至於後來有記者問他覺得自己有什麼缺點,他的答案是“選片不力,就是我最大的缺點。我總是高估了自己的眼光,以為什麼劇本到了我的手上都會變好”。
事實上劉德華並非錯在高估自己的眼光,而是他太習慣了做一個“老好人”。杜琪峯説,“如果想把演技或者作品保持在相對統一的水準,你真的要非常非常自私才行。”顯然華仔做不到那麼自私,曾經被王晶爛片拖下水的劉德華説,“下次他需要我還是會拍。”所以杜琪峯的話也許是對的,“拍了幾部好片子之後,就一定有一部爛片。這是他的命。”
《十面埋伏》
《大塊頭有大智慧》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1571986384”:這就是所謂**粉吧,都代表華人世界了哈哈哈
網友“papercensor=doo”:只是你的明星,你心目中的傳奇,不是我的也不是你所謂的“華人世界”的,請勿自以為是,以偏概全。
網友“送禮佳品”:帥到靈魂裏了
網友“紫瞳”:那是説明隨時都在耍帥,不顧劇情。不喜歡,很裝
網友“七海之魂”:應該,人們有言論自由,不能搞獨。
網友“宅男”:聽説他在香港佔中時説了些不該説的話,做了些不該做的事,我現在是否還該喜歡他呢
網友“我是流氓我怕誰”:贊一個
網友“小澀狼”:小時候非常喜歡他,是他的粉絲。上大學之後,就開始不喜歡他,越來越不喜歡。很假。很裝。不管是電影演員還是歌手,他的表現都非常LOW。但是他紅了三十多年了。一直在一線,真是不容易,確實是傳奇。
網友“夢幻雪心”:還是比較喜歡聽他的歌
網友“MAO”:在華人世界,能成為“傳奇”的明星不多,劉德華是其中一位。李宇春不是,因為只有特定的人愛她;王菲不是,因為她超越不了鄧麗君;趙薇也不是,儘管曾經紅得婦孺皆知雞犬相聞,但作品與歷練不夠。傳奇,是要能夠跨越時空與階層的,而不僅僅是一種現象或盛名。
網友“MAO”:在華人世界,能成為“傳奇”的明星不多,劉德華是其中一位。李宇春不是,因為只有特定的人愛她;王菲不是,因為她超越不了鄧麗君;趙薇也不是,儘管曾經紅得婦孺皆知雞犬相聞,但作品與歷練不夠。傳奇,是要能夠跨越時空與階層的,而不僅僅是一種現象或盛名。
網友“MAO”:在華人世界,能成為“傳奇”的明星不多,劉德華是其中一位。李宇春不是,因為只有特定的人愛她;王菲不是,因為她超越不了鄧麗君;趙薇也不是,儘管曾經紅得婦孺皆知雞犬相聞,但作品與歷練不夠。傳奇,是要能夠跨越時空與階層的,而不僅僅是一種現象或盛名。
網友“宅男”:聽説他在香港佔中時説了些不該説的話,做了些不該做的事,我現在是否還該喜歡他呢
(1970-01-01)
劉德華、李純、萬茜福利中獎名單
2017-08-22
新京報Fun娛樂
上週我們最大的福利是王凱活動的公佈,但是不表示我們其他福利不誘人呀!
劉德華
今天中午留言點贊前二的親:
恭喜二位親啦,請把你們的姓名電話地址發去後台噢~我們會在兩天內聯繫大家並告知如何寄出~謝謝支持啦~
李純
今天中午留言點贊前4的親,看下圖!
恭喜四位親啦,請把你們的姓名電話地址發去後台哈~我們會在兩天內聯繫大家並告知如何寄出~希望大家不要着急昂,謝謝支持!
萬茜
今天中午留言點贊前五的圖嗷~
恭喜五位親啦,請把你們的姓名電話地址發去後台哈~我們會在兩天內聯繫大家並告知如何寄出~希望大家不要急昂,謝謝各位的支持!
公佈就到這啦,感謝各位一直以來的參與和支持,希望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我們也會更加努力的給各位帶來更多優質的文章~謝謝大家。鞠躬。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8-22)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