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再度成美國最大債主 德媒:貿易戰中將成為王牌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綜合

  德媒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對中國的貿易行為展開調查,北京則威脅採取反制措施。這一切可能會以一場硬碰硬的貿易戰而告終。但中國手裏還有一張王牌。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8月15日報道,在中美貿易衝突愈演愈烈的同時,中國再次成為美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美國欠中國的錢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比不上的——共計1.15萬億美元。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在6月底達到了這個數字。5月底時比這還要少大約440億美元。

  隨着6月份的增持,中國也再次超越日本成為美國政府的最大債權人。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在6月份環比減少205億美元,降至1.09萬億美元。

  這兩個亞洲國家總共持有的美國國債佔海外持有美國國債總額的三分之二。日本去年秋天才取代中國成為美國的最大債主。

  在此期間,中美兩國的貿易爭端加劇。在特朗普宣佈對中國貿易行為進行調查之後,中國威脅稱,如果美國製裁它,它將採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一直指責中國採取“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尤其是中國在美國市場上以傾銷價格出售鋼材。上週美國商務部宣佈對進口自中國的鋁箔加徵關税。中國製造商計劃採取法律措施捍衞自身權益。

  銀行營業員清點美鈔。新華社


  今年3月,中國增持279億美元的美債,美國第二大債權國地位不變。美國財政部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持美債總規模1.09萬億美元,創去年10月以來新高。

  中國央行週日公佈,今年4月我國外儲環比增加204.45億美元,為連續第三個月回升。這是中國官方外儲自2014年6月以來首次連續三個月上升,也是連續第三個月站在3萬億美元以上。

  中國外儲在1月跌破“三萬億美元”整數關口之後,中國外儲在2月意外收復失地,終結了此前連續7個月下跌的態勢。

  目前來看,日本仍是美國第一大海外債主,3月份繼續增持美債34億美元,美債總規模1.18萬億美元。

  關於中國大幅購買美國國債一事,作為吃瓜羣眾,可能並不是很清楚這中間的門道,接下來金投網小編將給大家慢慢科普下。

  Q:為什麼不全花掉?為什麼不做其他的投資,而是要買美國國債?

  A:這一點經常誤導大眾,看到很多人説中國人辛辛苦苦賺的錢卻拿去養美國人,這句話漏洞百出,不值一駁。

  錢太多,花不掉。

  中國每年也會在國外買東西(飛機啊什麼的),也會花一大筆,但是出口實在太多,花不完。而且中國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比如高科技的一些技術,設備,武器等,外國對中國出口有限制。

  其實中國的外匯也不全是買美國國債,也有部分是做其他的,比如買黃金,投資等。但是這麼一筆鉅額的資金,只做這些是消化不了的。

  那還能做什麼呢?放着不動?資產不利用,不現實。

  存銀行?利息太低。

  買蘋果股票?可能真買了,但是不可能大批量,1是不安全(跌了誰負責),2是沒那麼多人賣。

  買別國國債?垮台怎麼辦。

  選來選去,只有買美國國債比較合適:1,有保障(美國後台,安全),2,用的掉(美國國債發行量大),3,回報率尚可。

  有人對美國國債還是有疑慮,總覺得美國佔了中國便宜,其實這一個完全商業的行為,沒有誰逼誰,雙方完全自願的結合。而且是一個互惠互利的合作。

  Q:中國哪裏來的錢買美國國債?

  A:錢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是一個實行外匯管制和人民幣匯率控制。也就是説鈔票進出中國都要經過一個機構,更換對應的貨幣,這個機構叫央行。舉例來説:

  美國一家公司買中國一家公司1萬美元的襯衫,錢並不是美國公司直接打給中國公司,而是美國公司打錢給央行1萬美元,央行給中國公司對應的6萬(舉例)人民幣,央行就有了1萬美元;

  另一個例子,其實和第一個很類似:美國一家公司想到中國投資辦廠,準備了1萬美金,他的前不能拿過來就用,和上面一個例子一樣,必須到央行去換成人民幣,然後再中國國內使用人民幣。這樣中國銀行又多了1萬美元。當然,如果中國公司到國外買東西,就是一個相反的兑換過程。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工廠,生產很多東西賣到全世界;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巨大的市場規模,很多外國公司到中國投資。所以中國現在每年的貿易都是順差(進來的錢多,出去的錢少),這樣一年一年累計,中國銀行就聚集了一大筆美元。

  Q:美國國債安全嗎?

  A:比大多數投資安全。

  Q:美國國債貶值怎麼辦?美國故意印鈔票怎麼辦?美國不想還怎麼辦?

  A:先説一個數據,中國雖然購買美國國債量大,但並不是最大的。

  中國購買了百分之十幾,日本比中國少一點,其他國家也購買了一部分。另外,美國國債最大的買主是美國國內的銀行,機構,個人,佔3,40%(大家可以查一下數據)。美國要賴賬,要故意貶值,沒等中國不同意,美國最大的債主他們自己國內的公司就先鬧開了。

  Q:我們的外匯全都拿來購買美國國債了嗎?

  A:不是,我國持有外匯3W多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1W多億美元

  Q:中國不買美國國債,美國會不會很慘?

  A:不會,中國購買比例不算最大,影響不是災難性的。

  Q:購買美國國債是穩賺不賠的嗎?

  A:不是,比如美元貶值可能導致縮水

  Q:我們可不可以叫美國馬上還錢?

  A:別開玩笑了。

  (2017-05-16)


  中國2月美債持倉規模創四個月新高

  快訊通財經(www.kxt.com)訊:當地時間週一(4月17日),美國財政部公佈了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該報告顯示,中國2月大幅增持美國國債,規模創四個月新高,成為美國第二大“債主”,僅次於日本。這是中國自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第二次增持美國國債。

  去年12月,中國七個月來首次增持美債,但全年減持美債1880億美元,年度減幅創最高紀錄。而在今年1月,即特朗普政府上任當月,中國減持美債73億美元,再次恢復了截至去年11月的六個月連續減持勢頭。

  TIC數據顯示,2017年2月,中國持有美債規模小幅升至1.0597萬億美元,較上月增加86億美元,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淨增持美債1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比利時似乎是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替身”。比利時2月持有美國國債1052億美元,繼今年1月減持82億美元后,2月再次減持70億美元,規模創逾五年新低。

  市場傳言比利時是幫助中國持有外債的離岸中介,換句話説,隱藏在比利時身後購買美國國債的“匿名買家”是中國(美債佔外儲實際比率可能遠高於40%),比利時提供給了中國用來購建美國國債持有量的一個緩衝帳户。如此一來,這可能意味着中國2月增持美債的規模可能比TIC報告統計的少。

  人民幣貶值預期退潮 中國拋美債降温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外儲與中國的美債持倉同步回升。在人民幣貶值壓力消退的情況下,中國拋美債同步降温。

  2014年以來,中國為支持人民幣匯率和影響資本跨境流動消耗了四分之一外儲。去年中國大幅拋售美債已經產生影響,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去年已由前幾年1.3%的低位升至2.6%。

  據快訊通財經(www.kxt.com)此前提及,中國央行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外匯儲備3.0091萬億美元,環比增加39.64億美元,連續第二個月上升,而且是外儲自去年4月以來首次連續兩個月上升。今年一季度,中國外儲規模下降14億美元,較前兩季度降幅顯著縮小。

  其他增持美債的“債主”

  從去年10月起,日本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債主”。日本2月持有美國國債1.2萬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26億美元;1月美債持倉增加117億美元。

  英國屬地開曼羣島2月持有美國國債2580億美元,比上月增加11億美元,規模僅次中國及日本。同樣,愛爾蘭、英國、盧森堡、比利時等國的美債規模,也遠高於這些國家本身的外儲規模。

  沙特阿拉伯2月持有美國國債1138億美元,比上月增加了15億美元。俄羅斯持有美國國債863億美元,比上月增加1億美元。

  美國國債被外國央行視為流動性最好的外幣資產,根據IMF的數據,各國央行的美元資產佔外儲比率普遍達到三分之二,即66%左右。

  美國財政部公佈的CTI美債持倉報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歡迎訪問:快訊通財經(www.kxt.com)或在各大應用商店下載:快訊通財經APP,7*24小時財經快訊】

  (2017-04-18)


  日媒稱,從截至2016年底的美國國債持有額來看,日本時隔9年躍居首位。自2008年雷曼危機以後,中國一直在美債持有額方面位居榜首,但日本在過去的一年裏實現了反超。

  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0日報道,主要原因在於中國不斷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減持了美國國債。

  中國“爆買”終結

  美國財政部2月15日發佈的截至2016年12月的國際資本統計數據(對美證券投資動向)顯示,日本持有金額比上年底減少2.8%,降至1.0908萬億美元。雖然持有額連續2年減少,但中國的減少幅度更加巨大。中國的持有金額比上一年底減少15.1%,降至1.0584萬億美元。

  中國持有額大幅減少的原因是為了支撐人民幣匯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拋售作為外匯儲備持有的美國國債,將資金用於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的外匯干預。

  報道稱,按每月來看,中國的持有額自去年10月以後,連續3個月低於日本。可見中國對美國國債的“爆買”已經結束。

  相比之下,日本為何要增持美債?確有剛需,還是為了刷存在感?

  圍繞美債的中日美“三角關係”正在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

  欲解疑惑(剩餘約800字),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參考消息公眾號,回覆關鍵詞“美債”,即可得到答案。

  (2017-02-20)


  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佈了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中國連續第6個月減持美債,規模創下2010年7月來新低。日本10月反超中國,成為美國海外的第一大“債主”。

  TIC的具體數據顯示,中國10月所持美國國債規模下降413億美元,為連續第六個月下降,至1.1157萬億美元,創下2010年7月以來新低。而日本10月所持美國國債下降45億美元,至1.13萬億美元。

  每當TIC公佈時,針對中國拋售美債背後可能存在的“陰謀論”都會出現,比如,“中國不再給美國政府借錢”。但事實上,這一邏輯並不屬實,各國美債持有量每個月都有增有減。此次,比利時、新加坡、韓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各國美債持有量都分別下滑,一方面體現了外匯儲備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強美元下,各國可能通過拋出美債、換得美元從而來干預匯市,穩定本國貨幣。而中國的美債持有量持續下降背後,則可能涵蓋了各種考量。

  有賣必有買

  近幾個月,中國的美債持有量下降幅度最大。不過萬物此消彼長,這一邏輯同樣也適用美債。

  “‘陰謀論’説法不準確。有人賣必然有人買。原來的美債大户是新興市場國家,其胃口很大,現在可能因為各種因素減持,例如,拋美債換得美元,干預匯市,緩解貨幣貶值壓力,而主要的買家變成了發達國家,他們的胃口就沒那麼大了。”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這些年新興市場的外匯儲備資產的確下降了不少,例如產油國財政收入下降,貨幣貶值壓力較大。但央行要賣美債是很正常的,而且美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就説明了始終有更多投資者願意持有。”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分析師劉亞欣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她稱:“歐美國家之間的資本流動更自由,不一定國別數據分得那麼清楚,如果歐洲投資者持有美國的基金,從而持有美債,那麼TIC報告也會認為這是美國機構持有的。”

  接近外管局的人士則對記者表示,TIC公佈的海外美債持有數據並不區分國外官方和私人部門,是一個總量,“近年來美債交叉對沖後的收益率(cross-hedged yield)走跌,不少海外資金去追逐收益率更高的資產,而美債則可能由部分美國國內的投資者接盤了。”資金是逐利的,這也是不變的道理,尤其是當前全球低利率環境下。

  中國拋美債穩定匯率之辯

  就TIC報告的數據本身來看,今年2月以來,中國持有的美債總量的確逐步下降。同時,中國外匯儲備也持續下滑,而美債則是外匯儲備的組成部分。

  12月7日,央行公佈數據顯示,中國11月外匯儲備降至30516億美元,較10月底下降691億美元,為今年1月份以來最大單月降幅。此前的7~10月,外匯儲備分別下降了41億、159億、188億美元和457億美元。而外匯儲備的巔峯期則是2014年的3.99萬億美元。

  去年以來,市場便在討論中國央行拋售美債,並以換得的美元干預匯市、維穩人民幣匯率。這種討論在去年9月最為集中,當時人民幣貶值壓力也在持續釋放。而今年10月以來,人民幣再度走貶,伴隨着美債持有量下降,類似議論再度興起。

  截至北京時間12月16日收盤,美元/人民幣報6.9593。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近7%,貶值幅度與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相比仍十分小。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近期表示:“如果按照市場供求原則,人民幣每個交易日貶值的幅度僅會是這麼一點嗎?很顯然不是,如果沒有外匯市場干預和央行其他各種措施的干預,人民幣收盤價與開盤中間價的變化不可能這麼穩定。央行強有力地干預了收盤價的形成,使其變化相對平緩。”

  第一財經記者詢問多方觀點後發現,拋美債穩匯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是美債這一範圍可能過於侷限。

  “就證券資產而言,外界普遍認為一定是歐債或美債,而從統計角度來看,其實證券在統計上是一個很寬的概念,除了美債之外,甚至可能還包括票據等。”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稱。

  中國央行去年也首次披露了詳細的家底。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2015年),中國官方的儲備資產共計3.77萬億美元,其中證券類資產為3.69萬億美元,佔比高達98%。

  其實,近幾年來中國始終強調外匯儲備多元化。隨着過去幾年美債收益率走跌,中國投資者也需要尋求收益更好的投資標的。同時,中國的外匯儲備也需要進一步多元化,不是一味以購買美債為主。例如,“一帶一路”、走出去等重大戰略佈局都需要外匯儲備的支持。

  (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