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日|山城航天人的青春,是怎樣的色彩
小小山頭,像是從海里走來,抖落了渾身的海水,寧靜卓然。幾個白色球形天線罩點綴其間,和綠樹花草兑現成一種語言,寒來暑往,它們見證着山城航天人的歲月過往,也記錄着他們執着星空、追風望月的點滴故事。
對於祖國南海之濱的這座山頭來説,太陽的腳步很緩慢。
海南長夏無冬,太陽毒辣無情,強烈的陽光常常刺得人睜不開眼睛。山城人的模樣,看上去比他們的實際年齡要大許多。強烈的紫外線和多變的天氣,在他們的面容上留下印記,二十幾歲的青年,竟有一張“飽經風霜”的臉龐。
四月,海島上早早溜來了熱空氣,伴着微風,吹得樹梢上的葉子搖擺不停。油機轟鳴、天線飛轉,狹小的雷達方艙內,顯示屏上佈滿密密麻麻的綠色光點,操作手張海亮和楊恆正全神貫注地盯着熒屏,手指快速敲擊,錄取一批批數據。崗位負責人皇現良告訴我們,每到雷雨天氣他就睡不踏實,心裏時刻惦記着機房設備。
“這裏地勢高,土質含鐵高,容易引雷。”
“為什麼把測試地點選在這裏?”
“反覆勘測過了,在這裏雷達性能發揮得最好。”山城負責人張澤夏的回答很簡單。
雷達還具有一定的輻射,不能建在市區,對於這種“隱形殺手”,山城人也早已做好心理準備。
去年5月,天公不作美,一時間電閃雷鳴,肉眼可見的閃電就在山頭房屋的前後閃現,令人膽寒。望着窗外的雷電,分系統負責人何聰心裏很着急,突然,S波段氣象雷達數據出現上傳異常,顧不得近在眼前的雷電,何聰召集大家隨即投入工作,一個一個排查,豆大的汗珠滴落到眼睛裏蟄得生疼。
每年都有颱風季,“夜裏雨水藉着狂風,拍打在樓頂鐵門上,發出急促響聲。我們好多次在夜間驚醒,奔向機房……”風雨交加,山城人耳邊幾乎整日迴響着呼嘯的節奏。
褚君廷 攝
發生在山上的許多故事,超出人們的想象。艱苦惡劣的環境,也沒能阻擋一茬茬航天人保暢通的青春步履。
山頭通信分站剛組建的時候,缺水缺電,快遞不通,沒有信號,條件十分艱苦。海南天氣太熱,晚上貪涼倒地就睡,沒過幾天,竟發現有蜈蚣出沒,嚇得大家只能乖乖地回到牀上睡了。透過還沒安裝好的窗户,思緒不斷飄遠。
最難熬的日子也是最浪漫的。晚上沒電,大夥就買些蠟燭,幾個人圍坐一圈,聊上幾句家長裏短,然後話題就拉到第二天該幹什麼的問題上,儼然一個“小會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卻也樂此不疲。微弱的燭光映襯着臉頰,絲絲暖意浸入心底……
這裏的青春,究竟有着怎樣的色彩?你問多少名山城人,就可能有多少個答案。當前,小山頭逐漸熱鬧起來,從最初的8個人變成現在的23個人。守候在山頭,所有人都在山頭“找到自己”,椰樹、棕櫚樹和木棉已紮根成蔭,西瓜地、胡椒園也已碩果累累,看着一望無際的綠野,彷彿映襯着自己的影子。
就是在這樣一個地方,山城人用一份份預測預報,一條條預警信息響應着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錚錚誓言。時光正慢慢在山城人勒傷的雙手、黝黑的臉頰、脱落的頭髮之上刻出最美印記。
太多的例子不勝枚舉,太多的感動述説不盡;飛沙走石阻擋不了鏗鏘的腳步,風吹日曬遮掩不了剛毅的身影。
迎着朝霞,山城人昂首走來,肩負使命,航天人步伐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