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温度的視覺:俠客島:這件事習近平説必須追責 而且應終身追究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綜合

  最近有幾則新聞,連起來看很有意味。

  今天,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媒體,頭版頭條都用大篇幅報道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生態保護實踐;2日,新華社播發長篇報道,題為《開創生態文明新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紀實》,裏面有一些習近平的表述,應該屬於首次披露;

  再往前推幾天,第三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向七個省市反饋督察情況,措辭之嚴厲、處罰之重磅,堪稱“史上最嚴”;再之前,如俠客島上曾經寫過的那樣,甘肅因為祁連山生態保護不力,被中央公開通報,其通報辭,近乎當代《官誡》;

  這一切,似乎都可以和一個論斷聯繫起來——上個月下旬的那場極為重要的“7·26”講話中,習近平專門提到了三大“攻堅戰”。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脱貧”並列的,是“污染防治”。

  生態保護這件事大家並不陌生,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一方主官,都不陌生,耳熟能詳得很。但是做到什麼程度,可能不一;中央要求到什麼程度,落實到什麼程度,就更不一。

  把一件大家不陌生的事兒拿來説,是因為這裏面有意味在。

  嚴厲

  首要的意味在於“動真格”。

  比如前陣子大家都看到的“嚴厲措辭”。在中央環保督察組給這批七個省市的反饋中,大家可能已經在新聞中看到了,批天津“口號多落實少”、一些地方“應付檢查做表面文章”;批山西“一些幹部漠視羣眾環境訴求,往往在上級督促或媒體曝光後,才被動應對,有的甚至被多次督查約談後,仍行動遲緩”;批遼寧“一些地市和部門環境法制意識淡薄”、“一些部門不作為、亂作為問題突出”。

  甚至有媒體統計,在督查組的全部反饋意見中,共有20處直批地方政府未落實或落實不到位,其中對湖南省使用了“只説不幹”“弄虛作假”“被動”等詞17次;對天津市使用了“不落實”“敷衍塞責”“編造”等詞14次;對安徽省使用了“意識淡薄”“嚴重缺位”“不嚴不實”等詞13次。

  措辭不僅嚴厲,而且事無鉅細。比如,中央督察組給各個省市的反饋意見中,像“瀋陽大辛垃圾處理場長期超負荷運行,垃圾滲濾液長期得不到有效處置,多年來累計積存滲濾液超過75萬立方米”、“州市朔城區政府批准成立的富甲工業園區侵佔實驗區473公頃;大同市天馬泰山石材等2家採石企業侵佔核心區36公頃”、“郴州東江湖是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但2014年一級保護區違規建成98棟木質別墅,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僅不依法處置,反而為其違規補辦手續”……

  指名道姓、完全公開,什麼地方如何違法、哪裏經過督查還有隱患、哪些政府工作不到位,完全詳細給當地政府反饋,並且公開報道。

  措辭嚴厲詳細,處罰也當然跟得上。這次進行的是第三批督查反饋,相比於前兩次,無論是處罰問責的人數,還是罰款的金額,都呈現上升的趨勢。前環保部長陳吉寧曾經説,前兩批督查,一共立案處罰8500餘件、罰款4.4億多元,拘留720人,約談6307人,問責6454人;而僅僅第三批,就立案處罰8687家,拘留405人,約談6657人,問責4660人,罰款3.7億元。

  大家看數字可能沒什麼感覺,於是我們做了這樣一個表,可以清晰看出幾次督查的結果統計和上升趨勢——

  高度

  為什麼説要把新聞聯繫起來看呢?

  比如前面提到的新華社刊發的《紀實》。裏面提到,“生態文明建設搞得好不好,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很重要”;而早在2013年5月,習近平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就已指出,“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

  最高領導人對此事的重視程度、對問責的決心,可以看作是幾年來環保問責風暴迭起的源頭。事實上,中央環保督察巡視,從2015年就開始了,到現在已經進行了3輪,覆蓋了22個省區市;不出意料的話,很快就會實現全國全覆蓋。

  這個督察巡視的規格方式,也很明顯地借鑑和對比了紀檢方面的中央巡視組。只要看看新聞就可以發現,這個督察組的規格也是相當之高——基本上都是全國人大、政協、中紀委、環保部的高級官員帶隊(大多正部級);開始的動員會和結束的反饋會,主席台上一般只有4個人,省(區市)長主持、省(區市)委書記表態發言;之後的整改方案,還要在30天內上報國務院,6個月內報送整改情況,同時同步向媒體和社會公開,以便監督。

  領導幹部的確是關鍵少數。他們的意識是否到位,工作是否積極主動、卓有成效,往往關係到某一項工作的實際成效。怎麼推動?除了正向的指示教育,問責、追責恐怕也是相當重要的鞭策和激勵。

  我們注意到,在環保督察的反饋意見中,每次都會提到兩個詞:“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什麼意思?就是在生態環境保護這件事上,黨委口的和政府口的一樣,負有同樣的責任;一把手在管業務的同時,也同樣要管生態、管環保。類似的提法,也同樣是在黨風廉政建設上有過體現。

  “動員千遍,比如問責一次”。嚴格考核、明確獎懲,任務到位、問責跟上,幹部隊伍就會動起來。因此,甘肅祁連山案件的處理,幾十名領導幹部被問責,才能引起社會如此強烈的震動。

  像這樣的震動,未來也許會成為常態。

  所以,各地的幹部們都應該好好讀讀對於甘肅的通報,也好好讀讀新華社這篇《紀實》。文章中,習近平的兩句話讓島叔印象深刻,也值得各級官員好好咂摸——

  “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污染又會是一種什麼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麼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