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容青史盡成灰 台胞研習營學子凝聽專家台灣史講座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綜合

  “台胞學子2017史暑期研習營”21日在正式開營,研習營第一天,來自島內的80多位青年學生聆聽了兩位知名的史專家的精彩講座: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楊彥傑主講了《荷據時代史》,大學研究中心教授鄧孔昭主講了《明鄭時期史》。

  儘管營員們21日凌晨一點才坐飛機抵達,但是青年學子積極熱情的參與精神絲毫不減,不僅認真傾聽專家講座,還在提問互動的環節積極發言提問。與平時難得一見的各領域專家面對面探討問題,與來自各地的優秀同齡人分享討論,大家都不願放過這寶貴的交流機會。

  一天兩場講座後就是分組討論,這樣一種設計使得密集的講座更易消化,學員之間的不同認識也可以充分探討。分組討論是營員們發言最踴躍、投入最熱情的環節。討論都在晚飯之後,是非常難得的思想共撞的機會,所以大家的發言很熱烈。主題圍繞當天講座內容,但是大家興之所至,古今中西皆有所至,從歷史、政治談到社會、文化乃至對未來的展望,每個營員都有自己的解讀模式、分析角度,這也是研習營中互相交流帶來的益處。

  “我們反對刻意地用某種觀點,來切割實際上根本無法分開的兩岸歷史。”新黨發言人、新黨青年委員會召集人王炳忠在分組討論時表示,我們生活在,我們要了解史,但很不幸的是,我們在讀到的很多歷史是被扭曲的歷史,因為各個政黨都想要在上面做文章,特別是主張“台獨”的人,想把史拿來做洗腦的工具。

  王炳忠説,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但民進黨口中的所謂史,以“多元”的名義,把史和中國史完全切割掉,在他們眼裏,我們可以是日本人、荷蘭人、西班牙人,但就是不能是中國人。某些政客為了維護“小朝廷”,刻意否認兩岸的聯繫,歪曲了真正的史。

  淡江大學的胡少艾是一位歷史系的大學生,他表示,鄭成功最大的功勞是在民族大義上,他引用張學良拜謁鄭成功祠時寫的兩句詩説:“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入版圖。”如果沒有鄭成功收復的話,今天人的境況可能無法想象。

  新黨新聞秘書陳斯俊從反對殖民的角度,來評論鄭成功對的貢獻,他表示,民進黨總提“外來政權”,王曉波教授提出過,判斷是否殖民統治有個特別重要的參考標準——是否實行民族差別待遇的統治。日本人統治時,人沒有投票選舉權,永遠無法進入管理階層。不許讀政治、法律系,甚至不許讀和日本人一樣的學校,日本人在掠奪資源運回日本用在母國,即使興修水利,水稻大米產量增加,人最後還是吃番薯幹,這無疑會打破“越殖民越進步”的謊言。而明鄭、清朝、國民黨統治時期,建孔廟,興科舉,辦教育,並沒有對人有差別待遇,清朝有人考中科舉到大陸為官,社會進步普通人也能受益,這是判斷殖民統治重要的依據,可見民進黨欺騙人民的説法站不住腳。

  “台胞學子2017史暑期研習營”由全國台聯和海峽兩岸交流中心共同主辦,得到了包括省台聯、工業大學以及來自島內各有關團體的鼎力支持,活動時間為7月20日開始至7月27日結束,營員們除了聆聽專家講座外,還將參加“歷史課綱的謬誤及其危害”研討會、兩岸學子新媒體作品創作賞析交流會、參訪抗日紀念館等歷史遺蹟等。(記者 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