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國教派:聖公會、長老會與公理會,1860年全美教堂座位2600萬個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綜合

如果我們比較美國剛獨立時與1850年時的社會,前者只佔有現在東部的區域,而後者輻員遼闊且教派分支已形成,則會發現福音運動的擴展很蓬勃迅速。在剛獨立時,改革宗之中,聖公會、長老教會與公理會是三個最大的教派。前兩個是歐洲傳來的,最後一個則是美國所特有。但到了一八五○年時,改變非常明顯。全國最大的教派仍是天主教,但在改革宗內部,最大的現在是衞理會與浸信會了,它們之前不過是非主流的。其後才是長老會、公理會與路德派。

聖公會變成第八名,這表示了它的脆弱特質──它是屬於上層社會、保守的教會,在美國社會中自我隔絕的存在。大致上來説,改革宗在廣大西部與新型城鎮的發展,都是靠較貼近大眾的福音派而非傳統教會。象是衞理派與浸信會的大肆發展,就是它們能夠適應美國當時狀況的明證。而福音派成功地進入到公理會與長老會內部,也説明了它有改變傳統教會結構的能力。所以福音派是傳播改革宗基督教的主要力量,而振奮運動則是它塑造熱烈氛圍的方式。

從十八世紀末直到十九世紀,振奮派的浪潮橫掃美國各地。第一波大約是從一七九五年到一八三五年,明顯地出現在田納西與肯塔基這兩個新的疆界,然後到了紐約西部與中西部各州。隔了沒多久,新的一波又出現,此次襲捲城鎮都市,證明了振奮派絕不只是在鄉間有市場(振奮派牧師穆迪、桑戴〔Billy Sunday〕與葛理翰稍後也明白了此點)。在一七五七與一七五八年,振奮運動達到高峯,但帶來了許多紛擾。紐約、費城、波士頓、辛辛那提、匹茲堡、羅徹斯特、賓罕頓等,與一些較小的城市,都可見振奮派。

但福音運動的成功不是隻靠振奮派。到一八三○年時,福音運動已經成立了一些社團,例如聖經學會、基督教教育學會、主日學校聯盟與修養團體等,大多是跨改革宗各分支而成立的。這些組織成立的目的是對整個密西西比谷地地區宣教,使其不再對宗教冷漠、不信神或使其脱離天主教信仰,當然最終是要讓整個美國都變成福音信仰的地方,甚至全世界亦然。

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改革宗內部的差異都在這共同目標下暫時化解了,大家合力克服無信仰者的消極、懷疑態度,或是對抗天主教。在教派合作的範圍之外,則由上述社團提供想入教者幫助,而當牧師不想參加或介入某些活動時,社團也給某些積極的教友參與領導的機會。總之福音派在一七九五年到一八三五年間維持互相合作的態勢,直到一八三七年時開始有些轉變。

一方面是由於教派間的紛爭擴大或是教派內的分裂,另一方面則因福音運動已達成其基本目標了。[16]從各種跡象顯示,福音運動怎麼看都算成功。從數字可看出在困難的環境中,皈依於福音運動的人數很多。在十八世紀中葉時,美國國內的基督徒比例是所有基督教國家中最低的。雖然美國關於宗教上的統計數字非常不準,但是一般估計在一八○○年左右,每十五人中只有一人去教會,但到了一八五○年時每七人中就有一人。在一八五五年時,兩千七百萬人中有超過四百萬人去教會。在二十世紀的美國,因為大多數人都去教會,所以這些統計數字看起來不怎樣;但是我們要知道,所謂「上教會」者的定義,現在很寬鬆到幾乎沒特別意義,但是當年卻是非常嚴謹的,所有的福音教派都要求信仰者有皈依的體驗與嚴格的宗教紀律。

因此,「上教堂」的人應遠多於教派成員,也因此在一八六○年時全美人口約三千一百萬,但是教堂座位卻有兩千六百萬個。成員人數增加最多的是衞理派與浸信會,合起來約佔了改革宗各支派總和的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