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對中國絕不是壞事
導語
最近,財政部宣佈,最遲不晚於今年7月16日,實現美國牛肉輸華。美國牛肉上一次進入中國,已經是14年前的事了。開放進口是一件好事,但國內的輿論卻存在一些異議。美國的進口牛肉,真的來者不善?…[詳細]
要點速讀
1
美國的便宜牛肉進入中國後,顯然會對國產牛肉的價格產生衝擊,但保護競爭力很弱的國產牛肉並不划算,這方面韓國和日本並不值得學習。
2
中國的走私牛肉市場非常龐大,甚至超過了進口牛肉的總量。開放美國牛肉,受衝擊最大的是走私牛肉,這是件好事。
3
首先,毫無必要瞎擔心“瘋牛病”問題
美國牛肉即將進入中國人餐桌,這則新聞首先引發了國人的食品安全焦慮。2003年底,美國牛肉和牛肉產品被檢測出牛腦海綿狀病感染――即俗稱的“瘋牛病”,美國農業部向世界動物衞生組織通報了情況。在發現疫情後,中國及時頒佈禁令,停止了進口美國牛肉。
由於當時是因“瘋牛病”才停止進口,所以這次恢復進口,很多人依然有疑慮。在數萬條新聞跟帖中,被點贊最多的都是對檢驗檢疫不信任等諸多言論。如果大家擔心的僅僅是安全問題,那麼這種擔心毫無必要。人食用病牛的肉或者脊髓之後,可能染上致命的新型克雅氏症,但根據世界動物衞生組織的統計,30年來,全球感染新型克雅氏症的僅有226個人,其中175起病例在英國,且大都集中在1996到2004年之間。
近三年來,由於“瘋牛病”的威脅大大降低,日本、南非、韓國、巴西、沙特等多個國家均解除了相關禁令。2014年7月,中國也解除了對巴西牛肉的進口禁令。
最關鍵的是,根據騰訊《較真》的考察,1993年到2015年,確認感染瘋牛病的牛在北美共有24例,其中只有4例在美國(20例在加拿大),分別是2003、2004、2006和2012年。而人類受感染的數量,在美國也只有4例(分別是2001、2005、2006和2012年),而且這4例均有在英國居住的歷史。換言之,自2003年以來,美國瘋牛病的疫情可以忽略不計,我們觀察了美國14年,現在開放算是非常謹慎了。
日本、韓國反對進口美國牛肉,不代表這是明智做法
經常看新聞的人都知道,韓國、日本經常爆發抗議進口美國牛肉的遊行,這給很多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覺得美國牛肉不好,或者認為中國拒絕進口美國牛肉也是應該的。
他們為何如此痛恨美國牛肉?這裏面存在着不少的誤解。以日本為例,不是日本人不喜歡美國牛肉,而是日本農民不喜歡美國牛肉。農民組成了團體,爆發抗議,甚至會對日本的政治團體構成影響,所以在某些時候,日本政府必須選擇妥協。
這種貿易保護的代價,是全日本民眾集體承擔的。在禁止進口美國牛肉後,日本國產的雜交牛肉的價格,一年上漲25%以上。牛肉漲價帶來的是一連串的物價上漲,比如,日本流行牛肉飯,但這種牛肉飯的售價並不高,不可能用日本本土牛肉來做,所以大量從美國進口牛胸腹肉。在美國牛肉禁令出台後,只能選擇價格更高的澳大利亞牛肉,每碗牛肉飯平均漲價350日元。
韓國的情況更加特殊,除了韓國農民因自身利益抗議進口美國牛肉外,韓國普通人總有一種“身土不二”的特殊感情,覺得全世界最牛的就是韓牛。而韓牛確實貴,所以造成了互聯網上廣泛流傳的“韓國人吃不起牛肉”的謠言。
韓國農民抗議進口美國牛肉
但是韓國人多地少,除了雞肉和雞蛋基本上可以保證自給外,牛肉、豬肉和牛奶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嘴上説不要,但身體很誠實,據韓國農林水產食品部的數據,2015年韓國進口牛肉總額達到18億美元,分別來自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加拿大和烏拉圭,從美國進口的牛肉量排在第二位。
説回中國。中國人越來越能吃牛肉,1996年,我國人均牛肉消費量只有2.82千克。到了2015年,這個數字增長為5.45千克。同時,在美國牛肉無法進入中國的這13年,正是中國牛肉進口迅猛增長的時期。目前,中國是全球牛肉消費需求增長最快的市場,數據顯示,去年牛肉進口量達到82.5萬噸,金額約26億美元。這麼一個龐大的市場,如果國產牛肉能爭口氣,吃下這個蛋糕,當然很好,但問題是,中國牛肉和美國牛肉一比,完全沒有競爭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5月,我國牛肉的價格為每斤34元。反觀美國,根據美國農業部預測,2017年美國優質肉牛的均價將繼續下跌,每英擔(45.4公斤)約116至126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大概每公斤17至19元。價格非常驚悚,每斤不到10元人民幣。
我國的牛肉消費量越來越大 圖片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保護農民,阻止進口美國牛肉,必然導致國內牛肉價格進一步攀升,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民眾喜歡物價上漲,所以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應該權衡利弊。這個利弊就是:國產牛肉的競爭力到底強不強?如果國產牛肉沒有競爭力,還硬要保護,其效果恐怕還不如直接給農民發錢來得好。
放開美國牛肉進口,反而意外地能起到打擊走私牛肉的效果
很多人不清楚一個基本事實:中國市面上的外國走私牛肉,遠遠多於正規途徑進口的牛肉。2013年,巴西牛肉進口解禁的前一年,國內走私牛肉總量超過200萬噸,而當年,中國牛肉產量640萬噸,合法進口的牛肉只有29.7萬噸,但據工商部門統計,中國市場上實際流通消費的凍肉交易量接近900萬噸。這意味着可能有超過200萬噸的牛肉來路不明。
一方面是國人對牛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是國內自產肉牛存欄量持續減少,那麼這個缺口,只能由正規途徑的進口牛肉和非正規途徑的走私牛肉去補足。在美國牛肉這個巨大的市場開放之前,走私牛肉自然叱吒風雲。
當然,走私牛肉絕不等於人人談之色變的“瘋牛病”牛肉,但其缺乏對普通肉類通用的檢驗檢疫程序。對進口牛肉的檢驗檢疫,包括很多項內容,其中就有最常見的對大腸桿菌、口蹄疫的檢測。因為走私,而導致漏掉了最常規的檢測,顯然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
走私牛肉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變質
央視《經濟半小時》2013年的調查也顯示,來自印度、巴西、澳大利亞等地的牛肉,經過中越邊境東興、憑祥等地走私到廣西,通過螞蟻搬家的方式進入中國。這些牛肉,很多冷凍時間已經超過1年半,可能存在已經變質的情況。走私牛肉的均價是40元每公斤,還是比美國牛肉價格高,開放美國牛肉的進口後,走私牛肉不用你打擊,自己也會逐漸消亡。
從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國也不是吃虧者
今年4月,戴安斯參議員向李克強總理展示了他佩戴的一枚“牛”形徽章,並且深情地説:“我來自蒙大拿州,我們那裏每個人平均有三頭牛,希望中國儘快解除美國牛肉輸華禁令。”
李克強總理的回應是,“中國願意進口符合質量健康標準、有市場競爭力的美國牛肉,當然,我們也要推動公平貿易。中國的雞肉在國際市場上也很有競爭力,希望美方也儘早解禁中國雞肉的進口。”
以上對話表示,放開進口美國牛肉,可能是帶有條件的。事實也確實如此。中美雙方最近公佈了貿易方面的10條共識,第一條共識大家都知道了,允許進口美國牛肉,但第二條共識很多媒體並沒有報道:美國將開放從中國進口熟制禽肉。
美國從2010年起,因衞生原因禁止從中國進口熟制禽肉。如果中國想對美國出口熟制禽肉,需要從美國進口冷凍雞肉,然後加工好並再次冷凍後運回美國。顯然這不是做生意的有效途徑。
美國從2010年起,禁止從中國進口熟制禽肉
中國進口美國牛肉,美國也要進口中國的熟雞肉,這相當於交換。也就是説,中國放開對美國牛肉的禁令,是以美國同意中國的熟雞肉進入美國市場為條件的。如果你不瞭解這個背景,很容易把放開美國牛肉禁令視作中國單方面示好的一個行為。關於貿易全球化,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總是認為某一方是吃虧者,某一方是獲得者,而看不到如果雙方都站在同一個平台,必然要互相妥協,互相受益。
結語
買到更便宜的牛肉,你不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