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隊友”立功! 男子移植豬眼角膜後視力恢復顯著
新聞閣網絡熱點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網絡新聞,讓您瞭解一手娛樂、社會、民生、國家等熱點綜合資訊。
都説“豬隊友”是坑貨,但對於27歲的長沙男子來説,這輩子最想感謝的卻是“豬隊友”。
據《瀟湘晨報》報道,8月14日,原本右眼幾近失明的張先生成功移植豬角膜,目前視力已恢復至0.3,如果狀態好,可恢復到0.6。
據瞭解,張先生是湖北人。三年前,他的右眼開始出現眼紅眼痛的症狀,雖在當地醫院接受了藥物治療,但一直反覆發作,並未治癒。
今年6月,當右眼再次出現眼紅眼痛時,張先生像往常一樣去當地醫院就診。這一次,平常的藥物治療並沒有起效,反而越來越重,已經不能正常工作。
張先生最終被確診為壞死性角膜基質炎,需要做角膜移植。可問題是,因人體捐獻角膜嚴重缺乏,很多患者沒法做移植。
經檢查,醫生判斷張先生右眼所患疾病,可接受生物角膜移植,於是準備為張先生實施右眼生物角膜移植手術。目前來説,生物角膜指的就是“豬角膜”。
術後,張先生角膜感染得到控制,視力恢復顯著,達到0.3。醫生表示,隨着時間的推移,患者的右眼視力將會進一步改善。一般情況下,術後1年左右角膜會完全恢復透明,視力最好可達到0.6。
專家介紹,豬角膜參數和人類的比較接近,且飼養成本相對較低,比猴子、牛、羊等更適合移植給人類。
金慧敏一家三口
日前,瑞安市紅十字會辦公室接待了一家三口,丈夫陪着妻子、女兒來登記捐獻眼組織(角膜),金慧敏和女兒小冉成為浙江省登記遺體(組織)捐獻的志願者。10歲的小冉成為瑞安目前登記捐獻眼組織年紀最小的志願者。
7月23日,記者見到了剛旅遊回來的金慧敏母女倆。説到眼角膜捐獻,金慧敏説,多年前就有這個想法,去年教師節是她的生日,那天就想去申請登記,因工作原因沒辦成。
金慧敏是瑞安市安陽實驗中學社會和思想品德老師,在備課時經常需要準備一些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的實例,瞭解到人體器官(遺體、角膜)捐獻的志願行為,也看過瑞安市吳永安一家籤遺體捐獻協議的新聞報道,這對她觸動很大。當她説出自己的想法時,沒想到女兒也決定要和媽媽一起加入志願者隊伍。
母女倆在志願捐獻書上登記簽字
“我們學過《永生的眼睛》,也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失明的海倫·凱勒太可憐了,如果一個人過世後還能幫助他人,我覺得很有意義。”10歲的小冉是瑞安市安陽實驗小學學生,下學期將讀五年級。知道媽媽的想法後,她一直詢問“什麼是人體器官捐獻”,還自己上網查詢很多資料,瞭解他人捐獻眼角膜救人的感人事蹟後,萌發了自己也去登記捐獻的想法,並告訴了媽媽。
金慧敏與女兒的想法得到丈夫的支持,一家人來到瑞安市紅十字會。在工作人員詳細講解捐獻的基本知識、捐獻報名登記須知以及有關政策法規後,在丈夫的見證下,金慧敏和女兒認真地在志願捐獻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光榮地成為浙江省登記遺體(組織)捐獻的志願者。
母女倆在志願捐獻書上登記簽字
“生命終結之後還能做有意義的事,為什麼不願意做?”金慧敏説,自己的這個決定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但還未告訴父母,相信自己能説服父母,得到他們的理解。
據瑞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10歲的小冉是瑞安目前登記捐獻眼組織年紀最小的志願者。
據瞭解,2010年瑞安市啓動人體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工作以來,累計實現人體器官(遺體、角膜)志願捐獻登記138例,其中人體器官志願捐獻登記93例,遺體志願捐獻登記34例,眼角膜志願捐獻登記11例;成功實施人體器官(含眼角膜)捐獻7例,拯救了21位器官衰竭病危患者的生命,讓10餘位失明患者重見光明;成功實施捐獻遺體4例,為醫療衞生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呼和浩特用户04xxxx401”:真棒!
網友“權健改變人身”:小孩子
(2017-07-25)
“媽媽,我知道我的病要好多好多的錢,我不想讓你們再受苦了,我們回老家吧,你們再生一個妹妹肯定跟我長的一模一樣,讓她陪着你們。我死後,把我的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在河北燕達醫院,9歲血癌女孩趙敏拉着媽媽的手央求着説。趙峯、石小華夫婦是甘肅天水山區的農民,為了給女兒治病已經花了60多萬,負債20萬,如今女兒在移植倉內等待手術,眼看成功在望,作為骨髓供體的父親趙峯,怎麼忍心在這關鍵時刻放棄女兒?
2013年8月份,5歲的趙敏,被確診為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一年後,病情得到控制。2015年5月份結療後在家維持治療,預計2017年後就可以上學了。趙敏像放飛的小鳥一樣歡快,開心的趙峯、石小華夫婦準備好了漂亮的書包和文具,一家人期待着趙敏步入的校園的時刻。可是天不遂人願,2017年2月7日趙敏去醫院檢查,發現血癌復發,整個家庭再次陷入與病魔鬥爭的深淵。
都説:男兒膝下有黃金,只跪蒼天和孃親,今年36歲的趙峯,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西北漢子,可是懂事的女兒説出要他放棄的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真的走投無路了。2013年到2014年,他捐血小板12次,今年1次血小板,1次骨髓。靠着平日裏夫妻倆辛苦打拼,以及自己的好人緣,籌集60萬為女兒治病,眼看着就要給女兒移植骨髓了,關鍵時刻卻沒錢了。無奈,他只能走向街頭,面向社會求助。
在河北省三河市東貿門口的一家燒烤攤前,老闆瞭解了趙敏的情況後,不但給趙敏捐助了五百元,還答應讓趙峯抽時間做小時工,同時可以把救助牌放在燒烤攤旁進行募捐。好心人的幫助,讓趙峯非常感動。然而仍有近30萬的鉅額缺口,讓他始終愁眉不展。
趙峯在老家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中灘鎮趙家崖村,有一院老屋。孩子病發時,他把房子交給村裏的鄰居,委託他幫忙賣掉。然而隨着農村人口的流失,趙峯家的房子直到現在,要價3000元依然無人問津。
石小華在醫院裏每日陪着女兒趙敏,她告訴女兒:“即使天塌了,爸爸媽媽也不會丟下敏敏不管的,如果敏敏放棄了,爸爸媽媽也就不活了。”自幼在疾病折磨下長大的趙敏,比同齡人成熟很多,聽了媽媽石小華的話後,孩子再次振作了起來。
趙敏雖然只有9歲,卻非常堅強。據石小華回憶,第一次做腰穿時,他們心裏擔心她承受不住,想給她做思想工作,懂事的趙敏反過來安慰父母,她不會讓爸爸媽媽失望。為實現自己的諾言,腰穿時趙敏一聲沒叫,看着孩子滿身的汗水,趙峯、石小華夫婦相信女兒一定會戰勝病魔。
堅強的女兒一直堅持到了進入移植倉,作為父母趙峯、石小華夫婦卻再也拿不出錢來為女兒手術,每每想到這裏,夫妻倆的心都在滴血。但他們不能流淚,因為他們要給女兒信心。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Lost”:感動,留下個捐款信息,盡點微薄之力
網友“a4616351”:我寧願捐所有的積蓄給這樣的小孩也不願意給那些身體健康還靠別人養的人一分錢。
網友“神一樣的好男人”:他們只會救自己人
網友“杯水情懷”:想想國家就絕望!唉!國家應該實行免費醫療,別總是援助外國白眼狼啦!
網友“海綿寶寶丶”:紅十字會呢?
網友“小葉子”:安樂死吧
網友“採蘑菇的Scofield”:撇開病魔不説,一個房子賣3000沒人買,雖然不是好房子,擱在別的地方,絕對不止這個錢,中國的這種大力發展某些地方,忽略農村對我發展策略是不是要徹底顛覆一下?
網友“菩提子”:加油孩子!你一定能健康!
網友“廊坊用户43xxxx391”:為什麼醫院不能辦理分期呢
網友“向東”:我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淚奔。想盡一點綿薄之力,怎麼辦?
網友“止於至善”:多好的娃娃,紅十字會呢?醫保呢?縮頭烏龜啊!
(2017-08-02)
視頻截圖
年近80歲的江蘇鹽城老人李毓芳,於今年2月份查出胰腺癌中晚期。在其接受保守治療的同時,老人卻急着替自己忙活“身後事”。
她自費從老家鹽城搭乘120急救車來到南京。為的是,能在彌留之際,將自己的眼角膜成功捐獻給他人。
6月25日,在南京市第一人民醫院浦口分院,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見到了消瘦的李毓芳老人。
躺在病牀上的她一頭花白的短髮,蜷縮在病牀上看起來十分瘦小,時不時地會咳嗽兩聲。旁邊的護工阿姨對記者説,今天老人燒退了,狀態還不錯,前一天一直咳嗽,喘着粗氣,看着很痛苦。
老人患上的是胰腺癌中晚期,並引發了繼發性呼吸衰竭。
動過多次手術,卻執意要捐獻遺體
視頻截圖
老人的大女兒韓女士今年57歲,剛退休的她陪伴在南京照顧老母親。看了眼老母親,韓女士的聲音越來越低:“哎,醫生説了,之後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好幾年前她就一直唸叨着要捐獻遺體,但是我們姐弟幾個都不能接受。”韓女士對澎湃新聞説,母親生前已經動過多次大手術,“吃了很多苦,如果去世後還要經歷那些,我們做兒女的真的不忍心。”
原來,早在2001年,李毓芳老人就曾因尿毒症接受過腎臟移植。到了2012年,李毓芳老人又再次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這次,為了給手術提供血筋,老人的小腿上留下了一道近30公分的刀疤。
由於動過不少手術,加上兒女們反對,最終,李毓芳老人放棄了捐獻遺體的想法,開始研究捐獻角膜。
據韓女士回憶,從2014年開始,老人開始通過各種途徑瞭解捐獻角膜的細節,但並非一帆風順:她在鹽城市紅十字會填寫了幾次捐獻角膜的申請書,一直沒有下文;老人的外孫女曾向蘇州紅十字會諮詢,但是蘇州方面也回覆説,不能接受外地的角膜捐獻……
今年2月底,李毓芳老人再次被診斷出胰腺癌晚期。
韓女士對澎湃新聞説:“那段時間,她的心情就很低沉,覺得自己的心願就要落空了。”
也是在這時,老人的幾個子女開始被她的執着打動了。他們也意識到,幫助母親成功捐獻角膜,也許是他們最後一次盡孝心的機會。
自費搭120急救車轉院到南京
幾個月前,在江蘇省紅十字會的牽線下,韓女士終於成功與南京市紅十字會取得聯繫。對方答應,只要老人的角膜在檢查後符合要求,南京市紅十字眼庫就可以接收其角膜。
南京市紅十字會負責捐獻服務的劉主任告訴澎湃新聞:“知道老人的心願,我們都十分欽佩,也一直在盡力協助聯繫眼庫。之前有點擔心老人的角膜是否合格,後來在眼庫專家醫生檢查後,消除了疑慮,我們都很開心。”
李毓芳老人心裏的一塊大石頭落了下來。
但緊接着,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角膜的保存時間只有4個小時。
這也意味着,從老人身上取下角膜後,必須在4個小時之內,把角膜移植到其他受體上。
但據瞭解,在鹽城的周邊城市,只有南京等少數城市的醫院具有眼角膜移植資質和能力,並且擁有眼庫。而沒有眼庫,是無法接受角膜移捐獻的。
而從鹽城到南京,僅僅路程就要花費4個多小時。
為此,老人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換到南京的醫院。這樣,一旦她去逝後,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角膜的摘除、移植手術。
據韓女士説,由於老人的身體不是太好,他們通過120救護車將老人從鹽城送到南京,這一趟就花了3800元。
據瞭解,老人需要護工阿姨24小時陪護,一天需要160元,加上韓女士在外面賓館的住宿費用等,因此,老人的捐獻角膜的行為,對整個家庭來説,卻加大了開支。
對此,韓女士釋然:“我們是平凡的家庭。母親老了,她有這樣的心願,我們只想在自己能力承受範圍內,幫她完成這個心願。”
口頭禪“不要浪費”,鼓動病友也捐獻
李毓芳老人 視頻截圖
在與韓女士的交談中,澎湃新聞記者瞭解到,捐獻眼角膜並不是老人唯一的心願,甚至她還表示去世後不要墓葬,不保留骨灰,要“綠色殯葬”。
韓女士説,她母親認為,人都死了,“何必要跟活着的人爭搶土地”。
這一切與老人的經歷不無關係。
據韓女士説,祖籍上海的李毓芳老人畢業於高級護校,通過知青下鄉來到鹽城濱海縣,成了一名護士。之後,由於工作認真、文采突出,在濱海縣人民醫院任第一任護士長工作的李毓芳,又被調去從事政府計劃生育的宣傳工作,之後又在勞動局從事政工工作,最後從銀行人力資源的職位上退休。
韓女士説母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小時候我們住在單位的宿舍裏,可是她工作忙到都會忘記吃飯。家裏的家務都是父親和我在做,她的心思全都撲在工作上,什麼都要追求完美。”
“她們經歷的那個年代,太苦了。所以,後來條件再好,她還是把‘不要浪費’掛在嘴邊。”韓女士推測説,老人的病是累出來的。
自從有了捐獻遺體的打算後,李毓芳老人走到哪裏,都會宣傳“遺體捐獻”的好處。
韓女士説到這裏,笑了起來:“以前她住的病房的病友,都被她唸叨過。她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就是‘不要浪費’,也勸她的那些病友們也捐獻遺體。”
躺在浦口醫院病牀上的老人,雖然虛弱,但精神狀態尚可,招呼着護工阿姨給來看望她的人削蘋果,看着電視裏的節目也津津有味。
交談中,老人摘下眼鏡,用手比劃了一個滴眼藥水的動作,護工阿姨就默契地拿起台子上的眼藥水。
韓女士解釋説,母親現在過一段時間就要滴一次眼藥水。大概,在老人心中,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是現在頭等重要的事情。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貝殼風鈴的訴説”:咱大鹽城的人啊
網友“我心飛翔”:以後這樣的幸事最好多多出現在你身上 沒人性的玩意
網友“1829566560”:國家能不能報銷一下?
網友“漫步”:為老人家點個贊
網友“漫步”:為老人家點個贊
網友“不畏浮雲遮望眼”:敬佩與感動!
網友“貓頭鷹”:值得敬重的老人!
網友“AMG。”:正能量必須支持!
網友“無痕”:油錢你出嗎?
網友“灰血”:善哉
網友“我心飛翔”:老人為捐角膜轉院 這3800還要收嗎?
網友“無痕”:油錢你出嗎?
網友“我心飛翔”:老人為捐角膜轉院 這3800還要收嗎?
(1970-01-01)
2017年8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tem Cell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洛杉磯再生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題為“Concise Review: Stem Cells for Corneal Wound Healing”的研究報告,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檢測了多種類型幹細胞在損傷眼角膜癒合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眼角膜是眼睛外部的重要結構。
圖片摘自:www.stemcellsgroup.com
相比其它研究綜述文章而言,這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綜合性的方法對所有主要的眼角膜細胞類型進行了分析,同時還闡明瞭利用幹細胞進行治療時,不同類型的損傷眼角膜組織在癒合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差異性和相似性。
眼角膜的傷口癒合是一個複雜過程,其往往會對多種眼部損傷和外科手術產生反應,延誤、不完全以及過度的傷口癒合是研究人員非常關注的一個重要臨牀問題,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提出了證據闡明瞭幹細胞在眼角膜傷口癒合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同時研究人員還揭示了幹細胞移植如何用來精細地調節傷口的癒合過程,並且為患者帶來一定健康益處。
研究者在文章中寫道,移植技術的巨大進步以及用於優化異常眼角膜傷口癒合療法的可用細胞來源往往能夠給予眼角膜損傷患者一定的幫助和安慰,而且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方法或許還能夠幫助保護人類的視力。(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Mehrnoosh Saghizadeh,Andrei A. Kramerov,Clive N. Svendsen, et al. Concise Review: Stem Cells for Corneal Wound Healing. Stem Cell, 26 July 2017, DOI: 10.1002/stem.2667
(2017-08-02)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