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1908年,11月15日。凌晨時分。慈禧像往常一樣,起牀,即所謂“請駕”。昨日,也就是14日,光緒帝駕崩。慈禧終日忙碌於料理光緒帝的後事,沒能多加休息,很晚才休息。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不知為何,慈禧太后的氣色非但未有損,反而越發的好了。起牀後,便到了梳洗時間。宮門外,專門伺候的太監早已靜候多時,譬如,專管梳頭的太監。因為慈禧太后特別注重養護,故每日用於梳妝枱上面的時間很長。

梳洗完畢後,一太監喊道:“打簾子。”專門此事的太監便連忙打開簾子。與此同時,在場的所有太監皆聞聲跪拜,齊呼“老祖宗吉祥”。其後,用豐盛的早餐。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早上六時。慈禧開始召見軍機大臣,共與皇后(按:即光緒帝之妻,葉赫那拉氏,也就是日後的隆裕太后)、監國攝政王載灃等人洽談多時,後以新國君的名義下詔書,尊慈禧太后為太皇太后,又尊皇后為太后。

正午午時。起初吃午飯時,慈禧還好好地,可吃着吃着,便開始頭暈目眩,且這一狀況持續了較久。人將逝世時,當事人多瞭然,便曉得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故立即召開緊急會議,並敲定太后管重要之事,監國攝政王裁定。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發完上諭後,慈禧病情越發加劇,便命令軍機大臣起草遺詔。軍機大臣將起草的遺照呈上後,慈禧閲後,改了幾處,譬如“不得不再行訓政”與“回念五十年來”云云。

説罷,她又對身邊人説道:“我畢生垂簾聽政數次,不瞭解的人認為我是貪婪權力,實際上是迫於時勢不得不做出此決定。”此時的慈禧還如素日一般,頭腦清晰,神志清醒,旁人觀之為和藹可親。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沒過多久,她便開始逐漸昏沉起來。後倏忽,眼睛又開始炯炯有神,可這一情形未能維持多久,可見這是迴光返照。

慈禧對這個自己執掌大權好久好久的大清王朝扔出最後一句話:“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自我以後,任何女子不得干預國事,必須好好維護本朝家法,尤其是嚴防太監專權!明末之事,一定要引以為鑑)!”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下午五時。慈禧張着嘴,面南逝世。對於慈禧,我不會玩邯鄲學步,搞所謂蓋棺定論,只是簡單地説一説自己的一些看法與感受罷了。作為統治者,都不願看到自己被外人欺負,內政被幹涉,領土被佔領,信譽被喪失,慈禧太后自然跳出這些昔日定律。

慈禧老練,迷信,也懂得學習西方,也愛民,且絕不能容忍任何與自己相悖的分子存於眼簾之前,誰數落自己專政,要奪自己的權,就跟誰急。

慈禧日後推行的所謂新政,與康有為、梁啓超所推崇的戊戌變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不過作為當事人,慈禧不承認罷了。諂媚外國,苟且偷生,割讓領土,這是“千古罵名”,這也是釘在恥辱柱上的雪恥。

在筆者看來,慈禧是個女強人,本來應是一枝花,卻被推上了砧板,變成了一棵世人皆視為“救命稻草”的所謂稻草。

過去的都將過去,歷史最大的價值不是忽悠與愚弄,而是讓我們如今這些晚輩,再讀時,再曉時,懂得一些道理,讓我們可以在現在的基礎上活得更好,更幸福,才是最大的價值。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光緒與慈禧為何在20小時內相繼去世

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九位君主,1875~1908年間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實際上大權掌握在太后手中。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1898年,帝啓用康有為、梁啓超等進行“戊戌變法”,但變法危及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暴死,終年38歲。百年來,圍繞他的死因,眾説紛紜,毒殺説能否成為定論和共識呢?飽經憂患的光緒帝早已成了古人,該怎樣認識其悲劇命運的根源?該怎樣評價這位一生為傀儡、為囚徒的皇帝呢?

仍為傀儡,苦悶生活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午後,帶着帝回到了闊別將近一年半的紫禁城。慈禧看到宮中未受大的破壞,留守的宮眷們也都平安,十分高興。她一面跟前來請安的同治遺孀們誇誇其談,一面命令立即把皇帝安排到瀛台居住。

回京後的幾天裏,帝和都十分忙碌,尤其是帝,要到各廟宇拈香行禮,答謝祖宗神靈的保佑;要接見外國公使,為慈禧當初攻打使館的行為致歉。隨着時間的推移,各方面逐漸走上正軌之後,光緒帝就清閒起來了,雖然他脱離了被廢黜的險惡境遇,但傀儡的命運並未改變。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帝不忘逃難蒙受的恥辱。據《德宗遺事》記載,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正陽門城樓毀於炮火,迴鑾不久,跟大臣們研究修復事宜,曾建議“留此殘敗之跡,為我上下儆惕之資”,被慈禧拒絕。他在瀛台的卧室裏掛着一件破破爛爛的小褂,太監要拿去清洗,光緒阻止説:“此乃自陝至京,數月不換之小褂,與我患難相依,故留為紀念。”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帝陪臨朝聽政之外,在瀛台有打發不盡的時光。他向掌管宮廷演出活動的昇平署要去了鑼鼓,在瀛台敲打,以此打發時光併發泄心中的鬱悶。蘇北阜寧縣知縣周景濤精通醫學,曾進宮為帝診治,看到皇帝的室內放了一些書,有《四庫全書提要》、《貞觀政要》、《太平御覽》、《大學衍義》、《理財學》等。光緒帝每天看書,寫字,記日記,還學起了英語。慈禧通過耳目掌握着光緒帝的一舉一動,她得知光緒帝學習英語之後,心血來潮,也要學習,但字母尚未掌握就知難而退了。

光緒帝逆來順受,麻木不仁地過着寂寞清苦的生活。他在瀛台讀書,記日記,寫大字,在岸邊散步。太監賊眉鼠眼地跟着他,誰也不説話。

太后年邁,國事如麻

光緒帝在瀛台一籌莫展,慈禧的日子也不好過,畢竟年近七旬,來日無多,心情不佳。而且,繼李鴻章去世之後,光緒二十九年三月,她的“寵臣”榮祿也去世了。慈禧痛哭流涕,並把弟弟桂祥罵得狗血噴頭,因為榮祿臨終之際一直由桂祥推薦的醫生負責搶救,慈禧認為醫生不稱職,遷怒桂祥。榮祿死後,慈禧傷感了很久,也蒼老了很多。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轉眼到了光緒三十年(1904),慈禧又蒙受了一場刺激。原來,她的七十大壽到了,本打算熱熱鬧鬧地祝賀一次,補上六十大壽未能大辦的缺憾,誰想到在東北發生了日俄戰爭。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俄國在義和團運動期間,派軍隊侵入東北,《辛丑條約》簽訂後依然拒不撤軍,想就此霸佔。這侵害了美國的“門户開放”政策,於是,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赤膊上陣,向中國東北的俄軍打響了第一槍。最令中國人痛心疾首的是這場戰爭發生在東北,目標也是爭奪東北,但清政府卻宣佈“局外中立”。在這種情況下,慈禧自然無心做壽,想到自己每逢十年整壽就趕上外敵入侵,以致被革命黨譏諷為“萬壽疆無”,因此十分傷心。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日俄戰爭以俄國的失敗告終,兩國瓜分了東北,以長春為界:長春以南叫“南滿洲”,是日本的勢力範圍;以北叫“北滿洲”,是俄國的勢力範圍。當然,東北的主權名義上屬於中國。

當時,慈禧已屆七旬,在人均壽命不長的清朝就算是風燭殘年了,朝中實力派自然暗中打算,光緒帝的價值開始被重估;另外,一幫年輕的親貴成長起來了,比如醇親王載灃、恭親王溥偉、肅親王善耆等,由於年齡相近的緣故,他們跟光緒帝的關係較為親近。慈禧對此也有警覺。一次,光緒帝的同父異母弟弟載濤派太監進宮,給太后送些食品,同時囑咐太監順路去看看皇上。慈禧得知此事,較為緊張,她怕光緒捎出什麼話,所以,立即派人前往載濤的府中捉拿那位進宮的太監。

內務府官員上門拿人,不料載濤表示沒有皇帝的旨意,不能到他府中拿人,還破口大罵,説了不少威脅恐嚇的話,甚至要動手跟內務府的人拼命。最後載濤被侍衞死死攔住,太監也被拿交內務府慎刑司拷問。由於不承認替光緒捎出什麼話去,太監竟被活活打死。此時的載濤還不到二十歲,是個孩子,慈禧不擔心他有什麼出格的打算,但載濤之所以敢氣勢洶洶,無疑是自認為有皇帝做靠山,這讓慈禧感到憂心。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齊懿公作出這種事情並不偶然,其王位就是通過血腥手段得來的。齊桓公有姜元、姜雍、姜潘、姜商人等多個兒子,由於沒有處理好承繼關係,齊桓公死後,兄弟間互不服氣,為王位爭得不可開交,以致於齊桓公的屍體一直沒有人問事,結果生的蛆都爬出了窗外。後姜潘得位,史稱齊昭公。齊懿公的王位是從齊昭公兒子的手裏奪來的,他將齊昭公的兒子殺死了。齊懿公生性殘暴,荒淫無度,還霸佔手下臣子的老婆,很不得人心,系無德之君。後來邴歜的兒子丙戎為報父遭辱屍之仇,乘齊懿公出遊時合謀殺了他,掘墓者最終自己也沒有好下場。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其實,慈禧不知道,肅親王善耆有一個驚天的計劃——一旦慈禧壽終正寢,立即擁戴光緒帝復辟,重掌大權。為此,他借舉行新政的機會,成立了一支消防隊,練習爬牆上房,而且按軍隊的模式,每天按時出操,裝備新式洋槍。善耆跟親信説萬一有事,立即以救火為名前往瀛台,救出皇帝。當然,有人提醒他,等到老佛爺嚥氣再動手恐怕已經晚了。善耆既不敢輕舉妄動,又不肯善罷甘休,為此很是苦惱。

然而,就在各方面暗中策劃之際,光緒皇帝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命運逆轉,光緒之死

光緒帝自幼多病。提起光緒帝的病情,還必須考慮到精神因素。他一生感情失落,政治失意,心情壓抑。尤其是戊戌政變以來,他處於被軟禁狀態,備受凌辱和虐待,孤立無助,坐以待斃,擔驚受怕,珍妃之死的消息也足以令他精神崩潰,這樣一來,就沒有康復的希望了。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據清宮脈案記載,從光緒三十四年(1908)初夏起,光緒帝病情迅速惡化,御醫和全國各地應召前來的名醫均感束手無策,只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地敷衍着。捱過了十月初十日慈禧太后的生日,光緒帝身體機能迅速衰竭。十六日,光緒帝跟慈禧太后最後一次召見大臣,他有氣無力地斜倚在寶座上,身後墊滿了枕頭。據大臣回憶,光緒帝説話聲音極小,只有簡短的幾句,慈禧也是一臉病態。從此,光緒帝再沒有離開病榻,十九日起,已經不進食了,很快陷入昏迷。據清政府官方宣佈: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緒皇帝在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逝世,終年三十八歲。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據《清德宗實錄》記載,在光緒帝逝世的前一天,慈禧授予光緒帝同父異母弟弟醇親王載灃“攝政王”的職位,將他的長子溥儀接到宮中教養。光緒帝嚥氣後,慈禧立即宣佈:溥儀繼承同治皇帝,兼祧光緒皇帝,為清朝新一代君主。又規定:“嗣皇帝尚在沖齡,正宜專心典學。着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度施行。”這表明溥儀為帝,載灃攝政。實際上他們全是慈禧的傀儡,清朝的命脈還是掌握在慈禧手中。可見,直到此時慈禧不僅對自己的生命力依然樂觀,權力慾也沒有絲毫的衰減。

然而,在慈禧做出這一系列決定的第二天,她就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午後,慈禧太后去世,終年七十四歲。

噩耗公佈,天下震動。為什麼年輕的光緒反而死在了慈禧之前?而且,母子二人相差不過二十個小時相繼去世,世界上有這麼蹊蹺的事兒嗎?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清史疑案,死因為何

近百年來,光緒皇帝的死因有兩種説法:一是謀殺説;二是正常死亡説。

長期以來,中國史學界的主流意見傾向光緒帝死於謀殺。其實,光緒帝若死於謀殺,主謀元兇基本可以斷定是慈禧太后,因為按常情推斷,若沒有她的指使,一般人不僅沒有條件,也沒有膽量下這種毒手。但應該強調,謀殺説屬於推斷,並無過硬的證據做支撐,是一種基於情理和既往事實做出的自圓其説的猜測。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謀殺説”被推翻,光緒帝的死因被學者們定論為“正常死亡”。原來,在清宮檔案中,光緒帝的脈案保存得相當完整,史學家會同中醫專家系統深入地研究了這些脈案,認為符合病情演進的規律,未見特殊異常症狀出現,應為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合併急性感染死亡,並無中毒和其他傷害的徵象。這一説法較為廣泛地被史學界認同。

然而,近年來這一問題的研究又取得了進展,“正常死亡”説似乎被顛覆,“謀殺”説獲得了實質性的支持。中央電視台清史紀錄片攝製組等四家單位的專家歷時數年,運用高科技手段對光緒帝遺骨、頭髮、下葬的衣物做了檢測,發現其中附着有高含量的三氧化二砷(砒霜),由此認定光緒死於急性砷中毒,應為他殺。2008年初冬,在北京發佈了這一研究成果。此時恰逢光緒皇帝逝世一百週年,所以,別有一番特殊的意義。雖然兇手是誰不能通過檢測證明,但專家們一致認同慈禧太后的嫌疑最大。

慈禧太后,是“老妖婆”,還是“不同尋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賣國賊,還是多讓大清王朝多延口殘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後一天的慈禧,如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跟隨鏡頭,用眼去觀,用耳去聽,用手去觸吧。

但也有史學家認為毒殺説也跟情理不合。戊戌政變後,光緒帝處於慈禧的幽禁之中達十年之久,按説慈禧隨時可以將他置於死地,既然光緒帝此時已病入膏肓,不過拖時間而已,慈禧還有必要做這種良心泯滅、天理難容的勾當嗎?至於慈禧怕自己死後光緒帝翻案的判斷也難令人信服,新統治者上台後重翻前朝舊案本是中國古代政治的常規,並不足怪。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對年邁的統治者來説,可怕的是死,而不是死後被翻案,既然兩眼一閉,撒手西歸,還管誰如何翻案?況且慈禧立溥儀為帝、命載灃攝政的時候,特意強調“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度施行”,可見慈禧尚未想到自己的生命也臨近終點,就更沒必要將光緒置於死地了。

有學者對“檢測報告”提出了商榷。無疑,光緒遺體早已腐化,科學家提供的是現在附着在遺骨、遺物上的砷含量,能多大程度上説明當時光緒身體裏的砷含量呢?光緒帝的陵寢曾被盜掘,地宮環境和遺體慘遭破壞,又經文物部門的清理,幾十年之後,還具備檢測的條件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971 字。

轉載請註明: 慈禧太后竟是賣國賊?慈禧太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