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開智村:勵志路上奔富路
徐上相邊摘辣椒邊説,今年發展了養殖業和種植業,今年上半年已賣了200只雞和300多隻鴨,收入3萬多元,還種了2畝辣椒和3畝玉米,下半年打算養500只雞和500只鴨,一年的收入突破6萬元應該沒問題。
朱建綠説,現在全村上下都很勵志,讓開智村發生了顯著變化了,村裏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了,家家户户有產業,組組通公路,鄉風文明瞭,好人好事多了,致富能手也有了,精準扶貧給村民帶來了希望,走上了致富心路。
一個勵志班子 讓村民有了“主心骨”
“開智村開智村,進村出村不開心,矛盾糾紛上訪不停,環境髒亂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17年以前,開智村是一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能力較弱、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羣眾意見較大。上訪不斷,曾還出現過圍攻鎮幹部現象。
為了改變家鄉貧窮面貌,2017年,遠在廣東經商的朱建綠,放棄老闆不當,毅然回到村裏擔任村支部書記。家人都説他是最傻的人,放棄好好的老闆不當,跑回窮山窩當村支書,不僅收入大幅減少,每年還要自掏腰包助力村級建設,慰問困難羣眾,每年都要倒貼幾萬元。
為改變黨支部“軟弱渙散”的現狀,朱建綠堅持“兩學一做”常態化教育,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積分管理、流動黨員管理等規定。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經常性開展交心談心。做好無職黨員的設崗設責,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朱建綠一心撲在工作上,家裏也從沒管過,去年8月,朱建綠走訪貧困户去了,老婆去照顧生意去了,8歲兒了回到家時,沒見到父母,也沒有鑰匙,爬樓時摔了下來,滿臉都是血。雖然經過治療,傷基本癒合,但朱建綠現在想起來都後怕。
在朱建綠的帶領下,村支兩委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都一心撲在工作上。村扶貧專幹朱鐵山從沒休息過節假日,日夜奮戰在工作崗位上。今年4月,朱鐵山因長時間勞累,病倒在崗位上,不得不住進醫院。朱鐵山住院後,念念不忘的是工作,是貧困户走訪,本來要一個月院才能出院。朱鐵山對醫生説,我天天住在醫院,不僅病情不會好轉,還會加重;只有回到村裏,回到工作崗位上,心情才會好,病情才會好得快。就這樣,朱鐵山住了一個星期的院,便提前出院返回工作崗位。
該村貧困户分別與花瑤米業有限公司、辰河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隆回澤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軍傑食品有限公司、宏偉養殖合作社簽訂幫扶合同151户518人次。全村已經實施危房改造74户,完成易地搬遷共4户;全村共有2671人蔘加合作醫療,貧困户全部參加合作醫療,慢性病簽約共53人,149户488人貧困户全部參加“扶貧特惠保”,一二級殘疾人38人;享受“雨露計劃”20人,義務教育階段享受“兩免一補”62人。
經過朱建綠一班人的努力,該村於2019年順利摘下貧困帽子。
朱建綠一班人的辛勤工作,可喜的變化,讓村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村民特意撰寫了一幅對聯貼在村部的柱子上:開誠佈公替羣眾辦事真心實意,智珠在握為人民掌權清正廉明。
一支勵志扶貧工作隊 讓村民有了“定盤星”
2018年, 邵陽市庫區移民事務中心和國家統計局邵陽調查隊駐村工作隊入駐開智村,扶貧後盾單位以來,駐村隊員走遍了開智村的山山峁峁,對村裏所有的村民進行了走訪,摸清了貧困户的情況和致貧原因。用他們的話來説“精準扶貧,必須要摸清情況,對症下藥,這是最根本的。”
在挨家挨户的“嘮嗑”過程中,駐村工作隊隊員深入瞭解村情和貧困户情況,一個切實可行的扶貧計劃在他們腦海中慢慢成形。為了讓計劃儘快落地,駐村工作隊沒日沒夜開始忙活。“自然條件比較差,水利資源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貧困户缺資金缺勞力,脱貧難度大。”面對這些問題和困難,他們一點點想措施,一步步想辦法,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力度,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硬骨頭”,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大刀闊斧地幹,思路要清、措施要實,不見成效決不收兵,扶貧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户。”駐村工作隊的“底氣”來自於國家統計局邵陽市調查隊和市庫區移民事務中心領導的囑託。作為對口幫扶村,國家統計局邵陽市調查隊和市庫區移民事務中心負責人和全體職工擰成一股繩,傾力幫扶開智村脱貧。
國家統計局邵陽市調查隊隊長劉昆懷和市庫區移民事務中心主任夏存糧帶領班子成員定期走訪、多次調研,現場辦公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每年10多次的走村入户,聽到的是貧困户的心裏話,解決的是他們最難解決的問題,換來的是貧困户發自心窩的感謝。
近兩年共爭取扶貧資金及整合資金406.33萬元實施項目24個,其中全村窄改寬公路5條8.9公里,新修砂石路2條2.2公里,硬化山塘7口,維修水渠1條1.3公里等。2019年投入25萬元,對多條道路進行窄改寬和修建擋土牆、保坎,現在條條平整的公路打通了村民致富的希望。
一批勵志典型 脱貧致富有了風向標
在開智村,有很多勵志典型人物,劉俊華就是其中的一員。
劉俊華出生於1956年,有5兄弟,他是老大,因為家貧,15歲就輟學回家學養魚,隨後擔任過生產隊隊長,村經濟場隊長,修過六都寨水庫,做過紅薯糖、泡米花糖生意,又養過蛇,承包過公路修建,還到廣州、江蘇等地開過輪船、做過搬運工,到養豬場做過技術工。
長年在外闖的劉俊華經過成功到失購,再從失敗到成功,曾三次成功,三次失敗,長年的拼博,長年的勞累,劉俊華病倒了,肺部被切除三分之二,妻子也切除膽和一部分肝,兒子的身體也不好。
2012年10月,劉俊華回到家鄉,租了本村煙家衝300多畝荒地發展養魚。由於一家一直在外,劉俊華老屋也倒掉了,劉俊華就在漁場邊修了10平方米的石瓦棚子,住下來。購來增氧機12台,調料機6台,抽水機9台,修了1.2公里長,3.5米寬的馬路,種植了玉米、黑麥草,自己製作蛆蟲,整理出26個魚塘130畝水面,四周全部硬化,從廣東海帶魚畝公司進來60萬尾四大家魚,從廣東佛山購進1萬尾銀鱈魚,從廣東茂名購進25000尾羅非魚,從江西引進甲魚2萬隻,還有6000尾鯽魚,另外購進12000尾泥鰍,作為甲魚的飼料,每年光是魚苗的更新就達60萬元以上。還到中組部、農業部組織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範培訓班、邵陽職業技術學院學習養殖技術。
2014年8月,因洪水沖垮15口魚塘,光是草魚就走了3萬多斤,損失達30萬元,為了重修,又被樹砸傷右腿。雖然苦難連續不斷,但劉俊華還是堅持下來了。2015年8月,一場暴風驟雨,讓劉俊華苦心經營3年之久的57公頃魚塘田堤被沖垮,損失達到近80萬,於是劉俊華的創業夢想幾乎瀕臨破滅。劉俊華因災致貧,2017年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户。
在關鍵時刻,當地政府和村民多措並舉奏響一場暖心交響樂,最終劉俊華重拾信心,讓他東山再起。
目前,魚塘面積達260畝,劉俊華養的魚遠銷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年產值達200多萬元,還帶動100多户貧困户走上脱貧致富路。
勵志典型影響了全村人。該村6組村民65歲的龔權伍,今年養了6條豬,2條牛,種了5畝田,3畝玉米。龔權伍高興地説,今年,僅賣豬崽就賣了3.1萬元。
勵志典型讓浪子回頭成致富典型。該村8組朱某和是村裏的浪子,在2017年以前,家裏上無片瓦,下無插身之地,40多歲仍是單身一人。2018年在村裏和工作的幫助下,參加了產業培訓,2018年進行了危房改造,2018年下半年通過書記朱建綠的介紹,與新寧一女子結婚。目前,朱某和
種植果樹16畝,發展魚塘5.8畝,種植辣椒6畝,優質稻7畝,養雞300只,鴨子150只,2019年純收入達4萬元,被評為2019年脱貧光榮户。朱某和還告訴了我們一個喜訊,他妻子身孕9個月,再過一個月,要升級當父親了。